“双减”精课堂,听评促成长 ——湛江二中小学部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公开课纪实

一枝独秀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莫过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 为同一理想而奔跑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 回头,有一路的足迹可回忆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 低头,有坚定的信念可书写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 抬头,有清晰的目标可追寻</span></p> <p class="ql-block">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高效课堂是提质“双减”的主阵地。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规范课堂常规管理,进一步提高老师的执教能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在李萍萍校长、詹晓玲副校长的带领和指导下,在教研组长李少莹老师的组织下,三年级语文备课组聚焦新课标、新理念,开展了研讨课。</p> <p class="ql-block">  唯有匠心打磨,才能成就精彩;唯有躬身耕耘,才会接近本真。在本学期研讨课打磨过程中,三年级语文备课组认真备课,反复试课,圆满完成了集体备课各项任务。</p> <p class="ql-block">  黄鹂老师执教的习作课《这儿真美》教学条理清晰,过程由浅入深,我想围绕这三个关键词来表达我的学习体会,第一个是目标定位,第二个是交际语境,第三个是写作支架。</p> <p class="ql-block">  第一,目标定位。这堂课是部编教材三年级的单元习作,教者定位的目标是: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从几个方面写清楚。这个定位,我觉得理解得很到位。</p> <p class="ql-block">  第二,交际语境。教者还设置了一个教学目标“关注表达需要,激发写作兴趣”。"关注表达需要"提得非常及时。很多时候,我们的作文教学是缺失表达需要的,我们的写作是缺失语境感的,学生不知道读者对象是谁,不知道为什么写作文,所以孩子们写的作文,没有明确的对象感。</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的这堂习作课开展之前,先带学生去现场体会霞湖公园美景,这堂课的交际语境是向你的好朋友推荐霞湖公园的美景。语境的创设,有助于激发表达动机,解决了为什么写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第三,写作支架。关注了表达需求,创设了交际语境,还需要搭建写作支架。黄老师这堂课的支架,分三步走:图片支架,导图支架,范文支架,每一次运用得都恰到好处。</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这堂课习作课给予我们启示,我们的习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还原生活的本真,抒写真实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  李丽梅老师执教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课,围绕着“感悟水泥道的美” 这一中心展开,力图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调动多种形式朗读、展开想象画面、品味关键词句等方法,读中感悟、读中想象,把抽象的、文学性的语言转化为具体形象的想象,让一幅秋天美丽的画面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效果明显。</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的课堂朗读方法多样,教者评价语有温度。在学习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时,指导朗读,“朗读是有方法的,你们把很美的地方重音读出来,就显得这个地方真美呀。真棒!”“朗读课文有方法,读出眼前的画面”等等,让学生明白朗读课文是有方法的。“谢谢你能把小手举起,让老师体会到你很喜欢这节课。”个体读、教师示范读、师生合作读、配乐朗读等多样朗读方法和有温度的教师评语,使整节课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促进了学生语言的发展,真正使学生学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精心设计板书,让板书会说话。本节课板书,我特别欣赏的一点是让学生用梧桐树叶铺满一条“小道”。李老师课前准备了大量的“梧桐树叶”,相机引导学生怎样贴才能体现出凌乱之美以及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铺满”,让学生再次直观理解“凌乱”“铺满”两个词语;最后在板书中学生深切地感受到“门前的水泥道是那样美”,真可谓“一箭三雕”!</p> <p class="ql-block">  刘宗贵老师执教的《那一定会很好》,整堂课轻松、自然。刘老师关注学生细节,善于引导学生。整个课堂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我觉得孩子们能在这种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应该是种享受,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课堂一开始出示“略读提示”,明确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本课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们用5分钟的时间,默读完课文后,自主选择完成三张分低、中、高三个等级难度卡片中的一张卡片上的任务。说实话,我还是为刘老师捏了一把汗。因为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较为集中,“略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即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更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毕竟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在4、5分钟之内完成,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刘老师试教的两个班孩子反应出乎意料,但这堂课孩子们的表现没有预想的效果,可能引导学生多形式朗读,效果会好点,虽然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提倡以默读为主。</p> <p class="ql-block">  吴美静老师执教的是《金色的草地》,吴老师通过复习导入,课堂之初通过闯关的形式为学生复习了上节课所学内容。接着,她带领同学们细致分析课文,让同学们感受到蒲公英的有趣,以及草地的可爱。在讲解蒲公英不同时间有不同变化时,吴老师借助图片,巧妙地设计了小游戏,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蒲公英的变化规律,感受观察的乐趣,同时也启发学生们要乐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做一个留心生活,热爱生活的好孩子!</p> <p class="ql-block">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着眼课堂教学增质创新做“加法”,减少课业负担控制作业总量做“减法”。每节研讨课下来,李校、詹校都带领着老师们开展评课,继续深耕课堂、锤炼智慧,让“减负提质”走向深处,落到实处,创设出更加开放、生动、高效的智慧课堂,引领每一个二中小学部的孩子们得到更好的发展。</p>

学生

课堂

老师

朗读

这堂

语境

三年级

支架

习作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