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京城胡同博物馆

小玲

<p class="ql-block">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古老城市小巷,是北京的文化名片之一,它们大多形成于13世纪元大都营造时期,到现在已经有800多年历史了。这些古老的胡同历经数百年的风云变幻,现在仍然顽强地存活在大都市中,成为中华民族不间断文明最可贵的见证之一,它们如同一本本的书,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涵着浓郁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  北京的胡同到底有多少?老北京人常说: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如牛毛。资料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的胡同约有4500多条;九十年代约有6100多条。时至今日,北京城的面貌日新月异,北京地区的地图几乎每两个月就要改版一次,而地图上变化最剧烈的就是胡同的快速消逝。</p> <p class="ql-block">史家胡同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 早就听说北京东城的胡同和四合院中有一些清末和民国初年官宦人家的宅院,至今仍保存完好,很值得去仔细品味。 八月的北京烈日炎炎,我沿着东四北大街东侧向南行,到达灯市口东街后,走进了史家胡同,去看看近年来对外开放的史家胡同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坐落在史家胡同24号一个二进的四合院内,这座宅院是现代女作家凌叔华的故居。凌叔华的女儿将此宅院捐赠给街道办事处,并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个史家胡同博物馆。因为是凌叔华的故居,院内的一草一木皆是依照她的自传《古韵》中所提及的当年实景照片进行还原的。</p> <p class="ql-block">  关于史家胡同名字的由来,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史家胡同得名于明代大臣史可法,也有人翻出《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指出史家胡同一名在明代中叶就已出现。其实,史家胡同扬名的原因是与中国教育有说不尽的历史渊源。早在雍正二年(1724年),这里就建立了“左翼宗学”(现史家胡同59号),专门培养八旗子弟。民国初年,“左翼宗学”改为“京师公立第二中学”(现北京市第二中学),1936年迁至与史家胡同只有一街之隔的内务府街15号。史家胡同小学随之在北京二中旧址上建立。随着清王朝灭亡,左翼宗学随之衰落,然而史家胡同往来的读书人却依旧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初,利用庚子赔款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游美学务处”(清华学堂的前身)设在这里。著名学者梅贻琦、胡适、赵元任、竺可桢等均在此参加甄别考试并获通过。</p><p class="ql-block"> 以前我不太了解“庚子赔款留学”的这段历史,也是参观了史家胡同博物馆才略知一点儿,这段历史大概是这样的: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个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在谈判赔款数额时,各国代表漫天要价,最后赔款总额超过10万两黄金,这笔巨大、沉重、耻辱的赔款被称为“庚子赔款”。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中国所偿美国赔款由两千四百四十万减至一千三百六十五万五千四百九十二元六角九分;美国国会还决定用中国所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超出美方实际损失的部分钱款帮助中国办学,并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中美双方协议创办清华学堂。</p> <p class="ql-block">  自1909年起,中国每年向美国派遣100名留学生。1909年,清朝外务部奏请清廷成立“游美学务处”管理赴美留学事务,“游美学务处”就设在史家胡同。1909年、1910年、1911年三次甄别考试在史家胡同考场举行。1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游美肄业馆”(留美预科学校)迁入清华园,改名为清华学堂,是清华大学的前身。</p> <p class="ql-block">  史家胡同历来是社会名流的集聚地。自清末和民国初至新中国成立,一些社会名人学者如傅作义、章士钊、刘世豪、乐松生等曾是这里的居民。胡同51号是章士钊的故居。53号是明末大臣史可法的宅邸,之后曾是清朝大太监李莲英的外宅,新中国成立后,邓颖超、康克清在这里办公……另外,史家胡同20号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住宅院。1950年,老舍先生的《龙须沟》由焦菊隐先生导演,北京人艺剧组的全体成员就在20号院排演。史家胡同厚重的文化滋养着北京人艺成长。</p><p class="ql-block"> 史家胡同是一个活的博物馆,她深厚的文化之美一定会继续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东四胡同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这是北京城区第二家胡同博物馆,位于东四四条77号,曾经是东四派出所的办公场所。四合院的主体建筑于1940年,是一座典型的三进四合院的完整建筑:砖木结构,红墙青瓦,古香古色……整个院落有门楼、影壁、垂花门、正房、倒座房、厢房。</p> <p class="ql-block">  我是2018年11月12日到此参观的。胡同博物馆里设有好几个展厅,展出了许多古建筑老物件。</p> <p class="ql-block">  门墩儿:这些展品的年代是明末清初。门墩又称门座、门台,安置在大门门轴的底部,其作用是承托大门转轴的底部。北京的门墩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数量众多形式丰富。北京地区门墩的起源可能与蓟州郡县的建制有关。现存最早的门墩是中山公园社稷坛门前的一对石墩,可能是隋唐时期的遗物,另外有唐代时期的翼兽(存五塔寺),辽金时期的石虎(存五塔寺),元代的石狮(存妙应白塔寺,贤良寺)。</p> <p class="ql-block">  北京门墩的发展和辽中都、元大都的兴建密不可分,而明清两代则是北京门墩的繁盛期。</p><p class="ql-block"> 传统建筑屋面瓦片,这是清代时期的展品。福寿图样的瓦片,用于合瓦屋面,合瓦是一种古建筑屋面的做法,又称“阴阳瓦”或者“蝴蝶瓦”。</p> <p class="ql-block">  使用带有弧度的四边形瓦片,称为板瓦,“合瓦”的主要特征就是作为底瓦和盖瓦的板瓦一仰一俯,一阴一阳形成瓦垄,而瓦头位于合瓦屋前缘滴水的花边瓦下方。 </p> <p class="ql-block">  原木色角背,这些展品是清朝年代的。角背是指瓜档的支撑木(瓜柱是下端立于梁、枋之上的短柱,其断面或方或圆,用于支顶上层梁檁,宋时瓜柱叫侏儒柱或蜀柱,明以后称瓜柱),是折线形状称角背,是一种古建筑大木作构件。</p> <p class="ql-block">  宋式称合踏,明清建筑样式称其为角背。表面雕刻有荷花图案,表现和和美美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  东四地区是北京最早的胡同区之一。东四三条至八条始于元代,繁荣于明清,传承至今,历经700余年,现在是“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游走在北京的胡同里,常会为那些消逝的胡同感到惋惜,同时也会有一些庆幸。庆幸的是一些古老胡同能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史家胡同和东四的胡同就是范例,它们是活着的博物馆。我相信这些古老胡同的深厚文化之美一定会继续生发,发扬光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