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故事欣赏留存

紫玉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南方的小年,看到宁姐每日书法分享,心里十分感动,开始做一件事情容易,坚持每天做一件事那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决定收集这些故事,记录这感动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宁 岁首有期[爱心]岁末有终[爱心]不忘初心[爱心]敬慎不败[爱心]敬之终吉[爱心]敬而无失!亲爱的宁姐,这是我们在一起的第七个年头了,岁月见证了平凡人走过的不凡路,见证了人世间最美好有力的誓言,见证了一个滚烫而有趣的灵魂,永远爱你我的宁姐[爱心][爱心][爱心]</p> <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太阳][咖啡][玫瑰]</p><p class="ql-block">从2023年开始我们历史上的今天分享暂停。</p><p class="ql-block">每天分享一段书法故事。希望书友们抽空读一读多了解一些与书法有关的知识。</p><p class="ql-block">2023.1.2(周一)</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程邈创隶书(秦)</p><p class="ql-block">传说,隶书是由秦朝的一个名叫程邈的人创造出来的。程邈起初在一个县里做个小官,专门负责办理有关文件的抄写。后来,因为犯了罪,被秦始皇关在云阳县(在今天陕西省淳化县西北方向)的一个监狱里。</p><p class="ql-block">在监狱里,整天没有事干,他想起了自己以前抄写文件时,秦朝的文字小篆体字比较繁杂难写,就萌生了一种改变小篆体字写法的念头。在监狱里想了几年,出狱后,他又搜集研究了几年,整整十年过去了,程邈在篆书的基础上,把篆书简化演变,把原来篆书比较圆转的笔划变成方折形,在字的结构上,把原来的像画画一样象形结构变成笔画形式,这样一来,汉字就比原来更好书写了。(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1月3日(星期二)</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程邈研究成功后,就把自己历经10年搜集研究成功的3000个隶书字写成一个奏本,并送给秦始皇,秦始皇看了以后,对程邈十分赞赏,就任命他为御史。当时,各种上报给皇帝的公文很多,篆体字又很难写,所以使用隶书的人就多了起来。</p><p class="ql-block">因为这种字体常被地位低微的小官员使用,写起来又很方便,所以称作隶书。</p> <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太阳][玫瑰]&nbsp;</p><p class="ql-block">1月4日(周三)</p><p class="ql-block">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 萧何深思题匾(西汉)</p><p class="ql-block">西汉大臣萧何协助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因为他的功绩大,刘邦就封他为赞部候,后来又升他做相国。萧何的字写得非常好,尤其擅长用秃笔在牌匾上写字。有一次,有人请萧何为一座新砌成的宫殿题写一个殿名,萧何苦思冥想了三个月后,才动笔写。写的那天,有人听说萧何想了三个月才动笔写,都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看。只见萧何如同带兵打仗一样,手腕的变动好像是在指挥千军万马,写出来的字好像他所带领的文臣武将,(“变通并在腕前,文武遗于笔下”)每一个字都那么有气势,在场的人无不为他精彩的挥毫泼墨所深深折服。</p> <p class="ql-block">2023.1.5(周四)</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书法故事&nbsp;</p><p class="ql-block">♦️ 偶创飞白(东汉)</p><p class="ql-block">汉朝的蔡邕[ cài yōng ]不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名著名的书法家。“飞白书”就是他独创的。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p><p class="ql-block">蔡邕不是一个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这一天,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这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p><p class="ql-block">一开始,他不过是为了消磨一下时光。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道儿”来了。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蔡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交上文章,马上奔回家去。</p><p class="ql-block">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p><p class="ql-block">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今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p> <p class="ql-block">2023.1.6(周五)</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墨池(东汉)</p><p class="ql-block">东汉大书法家张芝,年轻时学习书法十分刻苦。他天天勤奋练字,废寝忘食,几天就写秃了一支笔,一个月就要用掉几锭墨。</p><p class="ql-block">每天写完字后,张芝就到自家后院的池塘里洗笔洗砚,久而久之,池水竟变黑了。</p> <p class="ql-block">2023.1.7(周六)</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太阳][咖啡][庆祝]</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南北朝)</p><p class="ql-block">王僧虔年轻时就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隶书。早在刘宋朝,宋文帝在一次偶然机会见到他的一幅白绢扇面书法,赞叹不己,说:“这不只是超过了王子敬(献之),其骨力内涵,外貌风仪更不一般。不可小看。”王僧虔是晋代三朝宰相王导的五世孙,而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则又是王导的从子、从孙。王僧虔的书法是有其家学渊源的。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字写得好,而且对书法理论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曾著《书论》一篇。所以宋文帝如是说。(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1.8(周日)</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至齐代,王僧虔书法更臻完美,遂成海内名家。太祖萧道成也是个笃好书法的人,即帝位后,书法雅兴仍不减当年。建元中(公元479—482年),太祖召已是丹阳(今江苏镇江)尹的王僧虔来朝,提出要与他进行书法比赛。王僧虔只得从命。君臣二人各自展纸濡墨,挥毫逞兴。作书完毕,太祖十分得意地问:“联与公卿书法,谁是第一?”王僧虔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臣书第一,陛下亦第—。”太祖心里明白,自己的书法是不能与王僧虔匹敌的,付度王是否有曲意奉承之露,出如此狡黠之语。于是反问道:“第一就是第一,怎么会有两个第一?”王僧虔不慌不忙地说:“我的书法在所有大臣中数第一,陛下书法在历代帝王中数第一。”经他这样一解释,太祖又觉得似乎不无道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公卿可真会说话,既不失之自信,又不得罪人,真可谓善自为谋啊!”话语中流露出对王僧虔应对机变的嘉许。君臣二人当即互赠各自所珍藏的古代名人法书精品。</p> <p class="ql-block">2023.1.9(周一)&nbsp;</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庆祝][太阳]♦️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王羲之苦练书法(晋)</p><p class="ql-block">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p><p class="ql-block">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1.10(周二)</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p><p class="ql-block">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p> <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太阳][庆祝][烟花]&nbsp;</p><p class="ql-block">2023.1.11(周三)</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赞许。传说,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导是东晋的宰相,与当朝太傅稀鉴是好朋友,稀鉴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众的女儿。一日,稀鉴对王导说,他想在他的儿子和侄儿中为女儿选一位满意的女婿。王导当即表示同意,并同意由他挑选。王导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诸位儿侄,儿侄们久闻稀家小姐德贤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来人选婿时,诸侄儿都忙着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襄之不问此事,仍躺在东厢房床上专心琢磨书法艺术。稀家来人看过王导诸儿侄之后,回去向稀鉴回票说:'王家诸儿郎都不错,只是知道是选婿有些拘谨不自然。只有东厢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顾用手在席上比划什么。'郡鉴听后,高兴地说:“东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书法上学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内含不露,潜心学业,正是我意中的女婿。”于是,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王导的其他儿侄十分羡慕,称他为“东床快婿”,从此“东床快婿”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称了。</p> <p class="ql-block">2023.1.12(周四)</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羲之换鹅(晋)</p><p class="ql-block">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就达到很高的水平。因为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华出众,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荐他做官。他做过刺史,也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后来又在会稽郡做官。他不爱住在繁华的京城,见到会稽的风景秀丽,非常喜 爱,一有空,就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游览山水。</p><p class="ql-block">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写诗。最后由王羲之当场挥笔,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这次宴会,这就是有名的《兰亭集序》。那幅由王羲之亲笔书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可惜它的真迹已经失传了。</p><p class="ql-block">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当时的人都把他写的字当宝贝看待。(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1.14(周六)</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咖啡][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许多艺术家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但是王羲之却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鹅,他都有兴趣去看,或者把它买回来玩赏。山阴地方有一个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给他写一卷《道德经》。可是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王羲之听说道士家有好鹅,真的跑去看了。当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见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实在逗人喜爱。王羲之在河边看着看看,简直舍不得离开,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这群鹅卖给他。那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样喜爱,就用不到破费,我把这群鹅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要求,就是请您替我写一卷经。”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给道士抄写了一卷经,那群鹅就被王羲之带回去了。</p> <p class="ql-block">2023.1.15(周日)</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潜心苦学墨当饭(晋)</p><p class="ql-block">王羲之大约五六岁的时候,就拜卫夫人为老师学习书法。他的书法进步很快,7岁的时候,便以写字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了,很得前辈的喜爱和夸奖。王羲之在11岁的时候,就读了大人才能读懂的《笔说》。他按照《笔说》中所讲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写呀,练呀,简直都入了迷。过了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写的字,与以前写的比较,果然有些变化。一天他的老师卫夫人看了后吃了一惊,对人说:“这孩子一定是看到书法秘诀了,我发现他近来的字,已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这样发展下去,这孩子将来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一定会淹没我的名声的。”(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2023.1.13(周五)</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据说有一次,王羲之到他门生家里去,门生很热情地接待他。他坐在一个新的几案旁,看到几案的面又光滑又干净,引起了他写字的兴趣,叫门生拿笔墨来。那个门生高兴得不得了,马上把笔墨拿来给王羲之。王羲之在几案上写了几行字,留作纪念,就回去了。过了几天,那个门生有事出门去了。他的父亲进书房收拾,一看新几案给墨迹弄脏了,就用刀把字刮掉。等门生回来,几案上的字迹已经不见了。门生为这件事懊恼了好几天。</p><p class="ql-block">又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只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p> <p class="ql-block">2023.1.16(周一)</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新周愉快[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王羲之并没有因老师称赞而沾沾自喜,骄傲自满,他临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次吃午饭,书童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几次催他快吃,他仍然连头也不抬,像没听见一样,专心致志地看帖、写字。饭都凉了,书童没有办法,只好去请王羲之的母亲来劝他吃饭。母亲来到书房,只见羲之手里正拿着一块沾了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呢,弄得满嘴乌黑。原来羲之在吃馍馍的时候,眼睛仍然看着字,脑子里也在想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结果错把墨汁当蒜泥吃了。母亲看到这情景,憋不住放声笑了起来。王羲之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听到母亲的笑声他还说:“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p><p class="ql-block">王羲之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临帖不辍,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夫,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p> <p class="ql-block">2023.1.17(周二)</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玫瑰][咖啡][庆祝]</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夜贴对联(晋)</p><p class="ql-block">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的字的人偷着揭走了。临除夕,不得不又写了一幅。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半。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这样,果然奏效,人们见他写的不是吉庆红火的内容,也就不再揭了。到了新年黎明之际,王羲之又各贴了下一半,对联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路人闻之,皆击掌叹绝。</p> <p class="ql-block">2023.1.18(周三)</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入木三分(晋)</p><p class="ql-block">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广源记”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啦,等等,名目繁多。单说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呐。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p><p class="ql-block">王羲之的书法怎么这样深刻有力呢?这与他平常坚持不懈的锻炼有关。有一个“戒珠”的故事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点。(明天接着讲)</p> <p class="ql-block">2023.1.19(周四)</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据说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这颗明珠不光是好玩,用来观赏的,王羲之还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增强书写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是谁偷去了呢?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有别的外人了……</p><p class="ql-block">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不能轻易怀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为一个书法家,王羲之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腕力,增强书写时的笔力,也严格要求后人。他的儿子王献之,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有一次为了检查献之的笔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献之集中精力写字时,他猛地用手指夹住儿子手中的毛笔往上拉,谁知献之握笔很紧,毛笔没有被夺下来。王羲之对此很满意,他高兴地说;“这孩子将来能成为书法家。”并当场写了一幅字赠给献之。这件事说明,书法家的笔力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3年1月21日(周六)除夕</p><p class="ql-block">祝书友们!</p><p class="ql-block">辞旧迎新钟声响,</p><p class="ql-block">玉兔吉祥阖家欢!</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续昨天)</p><p class="ql-block">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 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p> <p class="ql-block">2023.1.22(周日)初一</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新春快乐[烟花][烟花][烟花]兔年吉祥[合十][合十][合十]</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p><p class="ql-block">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p> <p class="ql-block">2023.1.23(周一)</p><p class="ql-block">大年初二回娘家</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王羲之题匾(晋)</p><p class="ql-block">一天,王羲之路过集市,见一家饺子铺门口,人声喧嚷,热闹非常。尤其是门旁的那两副对联,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写着“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十个字,横匾上写的是“鸭儿饺子铺”。但是字却写得呆板无力,缺少功夫。王羲之看罢,心中暗想:这样的赖字,也配写匾?又一琢磨:“经此过不去,知味且常来”。——好家伙!这里到底是什么人的买卖,竟能如此夸口?走近一瞧,见铺内有口开水大锅,设在一道矮墙旁边。包好的白面饺子,好似一只只白色的小鸟,一个接一个地越墙飞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入滚沸的大锅。一锅下满,不用招呼,“小鸟”就停飞了。等到这锅饺子煮好,捞完,“小鸟”又排队一样飞来,准确无误。王羲之十分惊奇,就顺手掏出一些散碎银两,要了一大碗饺子,然后坐下。这时他才发现,饺子个个玲珑精巧,好像浮水嬉戏的鸭儿,真是巧夺天工的奇货!他用筷子将饺子夹起,慢慢地送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口。顿时,清香扑鼻,鲜美满口。不知不觉间,把那一大碗饺子,全吞到了肚里。一顿饱餐之后,王羲之对自己说:这鸭儿饺子果然不错!只是门口那副对联的字写得太差,与这美味饺子实在不能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机会为他们另写一副对联,也不辜负我来此一场——想到这里,他便问店伙计:“请问店主人在哪里?”店伙计用手指着矮墙说:“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墙后。”王羲之绕过矮墙,见一白发老太婆坐在面板之前,一个人擀饺子皮,又包饺子馅,转眼即成,动作麻利极了。更令人惊奇的是,包完之后,白发老太婆便随手将饺子向矮墙那边抛去,鸭儿饺子便一个一个依次越墙而过。老人的高超技艺,使王羲之惊叹不止。他赶忙上前问道:“老人家,象您这深的功夫,多长时间才能练成?”老人答道:“不瞒你说,熟练需五十年,深熟需一生。”听了这话,王羲之沉默了一会,好像在品尝这句话的滋味。然后又问:“您的手艺这样高超,为什么门口的对子,不请人写得好一点呢?”老人气鼓鼓地说;“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意请,只是不好请啊!有的人写字刚有了点名气,就眼睛向上,哪里肯为我们老百姓写字。其实,照我看,他们写字的功夫,还不如我这扔饺子的功夫深呢!”老人的话不一定是指王羲之,可是王羲之听了,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羞愧难当。于是,他特意写了一副对联,恭恭敬敬地送给了这位老人。</p> <p class="ql-block">2023.1.24(周二)初三</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神奇秀丽的天台山风景吸引住了,便在华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涛雾海,这些山光胜景使他的书法也得到润色。他不停地练字,不停地洗笔洗砚,竟把一个澄澈清碧的水池都染黑了墨池就是这样得名的。</p><p class="ql-block">有一天夜里,王羲之在灯下练字,练呀练呀,白纸写了一张又一张,铺得满地都是。夜深了他还逐个字逐个字细看着,思考着。对自已所写的字,他还不满足,又看又练,实在练得太疲倦了,握着笔伏在案上。忽然,一阵清风过处,一朵白云飘然而至,云朵上有位鹤发银髯的老人,笑呵呵地看着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呀!”</p><p class="ql-block">“哪里,哪里!”王羲之一边让坐,一边谦虚地回答。他见这位老人仔仔细细地观看自已写得字,便请教说:“老丈啊,请您多多指正。”(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1.25(周三)初四</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续昨天)老人见王羲之一片诚心,说道:“你伸过手来。”</p><p class="ql-block">王羲之心里纳闷,老人要做什么呢?他见老人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便慢慢地伸了过去。老人接过笔,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诚心诚意学写字,让你领悟一个笔诀,日后自有作用。”老人说完,在王羲之的手心上写了一个字,然后点点头说:“你会更快进步起来的。”说罢去了。王羲之急忙喊道:“先生家居何处?”只听空中隐隐约约地传来一声:“天台白云……”。</p><p class="ql-block">王羲之一看手心是个“永”字,他比呀划呀,写呀练呀,终于领悟了:横竖勾,点撇捺,方块字的笔划和架子结构的诀窍,都体现在这“永”字上。白云先生授的真是好笔诀!此后,王羲之练得更勤奋了,他的书法也更加洒脱了,奇妙了。</p><p class="ql-block">以后,王羲之回到绍兴,与文友在兰亭欢聚时,挥笔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书法珍宝《兰亭集序》。王羲之念念不忘天台山白云先生的“永”字笔诀,诚心诚意地写了一部《黄经洞》,放在山顶一个突兀峭险的岩洞里,后人就叫它“黄经洞”。今天,有些胆大的旅游者,还要爬上黄经洞看一看,是不是洞里还藏着王羲之的《黄庭经》呢!</p> <p class="ql-block">2023.1.26(周四)初五(破五吃饺子)</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都是著名的大书法家。父与子之间有这么一个小故事。</p><p class="ql-block">有一次,王羲之有事去京城,临走时在家中的墙壁上题了几个字。王献之也好写字,他偷偷地把父亲题的字擦掉,照原样题写上自己的字。王献之写好后,仔细端详了一番,自以为写得不错,能够以假乱真了。王羲之回到家中,看到墙壁上的字,仍旧以为是自己原先题的字,很不满意,不觉叹气说:“我离家时真是喝得大醉了。”王献之听了,内心非常惭愧。从此,他更加认真刻苦地练字也成了一个与父样齐名的书法家。</p> <p class="ql-block">2023.1.27(周五)初六</p><p class="ql-block">祝友友们六六大顺,今天顺,明天顺,天天顺,一顺百顺[合十][合十][合十]&nbsp;</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笔冢(唐)</p><p class="ql-block">智永禅师为隋、唐间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孙,因非常用功练习书法,用坏的毛笔都弃置在大竹篓里,经年累月之生,积了五大篓,于是他自己作了铭文,并埋葬了这些笔头,称为笔冢,可见得他爱书惜物的襟怀。</p> <p class="ql-block">2023.1.28(周六)初七 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不是得开工上班了?</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铁门限(唐)</p><p class="ql-block">智永禅师擅长楷书、草书,能傅王羲之的风范。他虽然在永兴寺修行,但是书法的名气却愈来愈响亮。很多人都透过各种关系来索求他的书法作品,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门槛都被踩坏了,他只好将门槛用铁皮包起来,人们就笑称为“铁门限”。</p> <p class="ql-block">2023.1.29(周日)初八&nbsp;</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李世民习书法(唐)</p><p class="ql-block">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1.30(周一)初九&nbsp;</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 [咖啡][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李世民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p> <p class="ql-block">2023.1.31(周二)初十</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颜真卿学书(唐)</p><p class="ql-block">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学习,后来又拜在张旭门下。张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各种字体都会写,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希望在这位名师的指点下,很快学到写字的窍门,从而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书法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帖,简单地指点一下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临摹。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让颜真卿练字,或看他挥毫疾书。</p> <p class="ql-block">2023.2.1(周三)</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得不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很着急,他决定直接向老师提出要求。</p><p class="ql-block">一天,颜真卿壮着胆子,红着脸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p><p class="ql-block">张旭回答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我不是多次告诉过你了吗?”</p><p class="ql-block">颜真卿听了,以为老师不愿传授秘诀,又向前一步,施礼恳求道:“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老师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请老师指教。”</p> <p class="ql-block">2023.2.2(周四)初十二</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张旭还是耐着性子开导颜真卿:“我是见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察笔法之意,见公孙大娘舞剑而得落笔神韵,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别的没什么诀窍。”</p><p class="ql-block">接着他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圣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p><p class="ql-block">老师的教诲,使颜真卿大受启发,他真正明白了为学之道。</p><p class="ql-block">从此,他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终成为一位大书法家。</p> <p class="ql-block">2023.2.3(周五)初十三</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太阳][庆祝]</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柳公权发奋练字(唐)</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p><p class="ql-block">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2.4(周六)立春</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咖啡][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p><p class="ql-block">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p> <p class="ql-block">2023.2.5(周日)正月十五</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元宵节快乐[烟花][庆祝][太阳][爆竹][福]</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人品和书品(宋)</p><p class="ql-block">宋代有四大书法家最为有名,即苏、黄、米、蔡四家。苏是苏轼,即苏东坡;黄是黄庭坚;米是米芾;这都无可非议。可“蔡”呢?有人说是蔡京,也有人说是蔡襄,到底是谁呢?其说不一。</p><p class="ql-block">最通常的说法是,本来这个蔡是蔡京,人们虽然承认他的书法造诣,可特别憎恶他的人品,所以人们不愿意承认他的书法家地位。在宋哲宗元佑年间,他为了排除异己,把司马光等人称作“奸党”,并亲自写碑文,写上他们的“罪状”,刻成碑立在全国。当时有许多石匠拒绝刻这个碑,结果都被坎头处死。等到蔡京一死,人们马上把那座“元佑党人碑”砸个粉碎。人们还把他和当时把持朝政的高俅、童贯、杨戬,并称为“四大奸臣”。(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2.6(周一)</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新周愉快[庆祝][咖啡][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蔡京人品极坏,人们怎能容忍他在“四大书法家”的行列之中?所以就把他开除了。可“苏黄米蔡”又说顺口了,就让蔡襄取而代之。</p><p class="ql-block">蔡襄善于学习先人精华,又特别刻苦努力,书法很有特色。所以人们认为他应该排在“四家”之首,不应该受蔡京的连累排在最后。</p><p class="ql-block">蔡襄不仅书法造诣很高,而且人品极好。他在朝为官时,敢于直言,连一些权臣都怕他三分。他在福建泉州做官时,修建了后来非常著名的洛阳桥,又修建了七里的林荫大道,为当地人民所欢迎。</p><p class="ql-block">由此看来,人品比书品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只会写好字,不会做好事,人民一定要唾弃他,即使在书坛上也不会给他留下一个小小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2023.2.7(周二)</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太阳][咖啡][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米芾学书(宋)</p><p class="ql-block">宋代著名画家米芾小时家境不富裕,花学费在私塾学写字三年亦长进不大。一日,他听说有位路过村里的赶考秀才写字好就去请教。秀才翻看了米芾的临帖后说:“想要跟我学写字,有个条件,得买我的纸,可纸贵,五两纹银一张。”米芾心想哪有这样贵的纸,但出于学字心切,米芾一咬牙借来银子交给秀才。秀才递给他一张纸说:“回去好好写,三天后拿给我看。”回到家,米芾捧着这张用五两银子买来的纸,左看右看也不敢轻易使用。于是对照字帖,用没蘸墨水的笔在书案上划来划去,反反复复地琢磨,把一个一个的字印在心里。(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2.8(周三)</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三天后,秀才来了,见米芾正坐在桌前,手握着笔,望着字帖出神呢,纸上竟滴墨未沾。便故作惊讶地问:“怎么还没写?”米芾如梦方醒,才想到三天期限已到,喃喃地说:“我怕弄废了纸。”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着纸说:“好了,琢磨三天了,写个字给我看看吧!”米芾抬笔写了个“永”字。秀才一看,字写的遒劲潇洒,便故意问道:“你为什么三年学业不进,三天却能突飞猛进呢?”米芾想了想说:“因为这张纸贵,不敢像以前那样随便写来,而是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再写。”“对!”秀才说:“学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说完,挥笔在“永”字后面添了七个字:(永)志不忘,纹银五两。又从怀里掏出那五两银子还给米芾,头也不回地走了。</p> <p class="ql-block">2023.2.9(周四)</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玫瑰][咖啡][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唐伯虎赖阁老(明)</p><p class="ql-block">唐伯虎虽是才子,可他很清廉,这年快到年了,还没银子用。心想,当朝阁老和我住的很近,就从他那里弄些年本吧!略加思考,提笔写了一付春联,差人给阁老送去。阁老听说是唐伯虎赠送对联,非常高兴,赏了来人三十两银子。打发唐府佣人走了以后,阁老打开对联仔细观赏。见上面写着“今年真好晦气”。每个字都有碗大,下面写了两个芝麻大小的“全无”,阁老眼花没有看见。心想:“今年真好倒不错,怎么又加个晦气,这不是“今年真好晦气吗?好个大胆唐伯虎,怎么大年上门骂我,我还赏给他银子,岂不欺我太甚。干脆去面君,叫皇上重重惩罚他。”(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2.10(周五)</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太阳][咖啡][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于是,拿了对子上了八宝金殿,给皇上叩头奏道:“吾皇做主,大胆狂徒唐伯虎,无视皇上,辱骂朝廷命官,太不象话了。”皇上问:“到底是怎么骂的?”“他给我写了付对子,人家都说些吉利话,他骂我倒霉,请您过目。”皇上接过对联一看,所说不假。心里话:唐伯虎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大年临近你怎么写这样的对子给阁老?就宣唐伯虎上殿。(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2.11(周六)</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唐伯虎来到金銮殿,说:“万岁我主,何事宣我?”皇帝说:“你怎么无缘无故写对联骂阁老?他是朝廷大臣,你要尊重他才是。”唐伯虎说:“阁老一定误解了,我哪能骂他。”“这不是你写的朗朗大字吗?还再狡辩”。随手递给了唐伯虎。“这对子不会有错的,我这“今年真好,晦气全无,怎么是骂人呢?”皇帝说:“哪有全无两字。”“这不有两个小一点的字吗?”皇帝一看果然有两个较小的字“全无”。说:“那么一丁点就算啦?”“大字算字,小字不算字吗?要写一封文书必须一张纸写一个字吗?”问得皇帝闭口无言,唐伯虎又转问阁老:“阁老,我好意给你写了付对联,你倒说我骂你,还告到皇上这里,你说咱们怎么办吧?”皇帝一看,事情不大好办,就推脱说道:“你们的事,你们自己办吧。”唐伯虎就拉着阁老来到金殿外,悄悄地说道:“这事坏了我的名声,本来我不能给你善罢甘休,因为马上要过年了,我也不给你过多的纠缠,你就赔赏三千两银子吧。”阁老没法,只好拿了三千两银子给他。</p> <p class="ql-block">2023.2.12(周日)</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咖啡][太阳][庆祝]</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君臣书法皆第一</p><p class="ql-block">王僧虔年轻时就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擅长隶书。早在刘宋朝,宋文帝在一次偶然机会见到他的一幅白绢扇面书法,赞叹不己,说:“这不只是超过了王子敬(献之),其骨力内涵,外貌风仪更不一般。不可小看。”王僧虔是晋代三朝宰相王导的五世孙,而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则又是王导的从子、从孙。王僧虔的书法是有其家学渊源的。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传统,字写得好,而且对书法理论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曾著《书论》一篇。所以宋文帝如是说。(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2.13(周一)</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新周愉快[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 至齐代,王僧虔书法更臻完美,遂成海内名家。太祖萧道成也是个笃好书法的人,即帝位后,书法雅兴仍不减当年。建元中(公元479—482年),太祖召已是丹阳(今江苏镇江)尹的王僧虔来朝,提出要与他进行书法比赛。王僧虔只得从命。君臣二人各自展纸濡墨,挥毫逞兴。作书完毕,太祖十分得意地问:“联与公卿书法,谁是第一?”王僧虔不假思索地回答说:“臣书第一,陛下亦第—。”太祖心里明白,自己的书法是不能与王僧虔匹敌的,付度王是否有曲意奉承之露,出如此狡黠之语。于是反问道:“第一就是第一,怎么会有两个第一?”王僧虔不慌不忙地说:“我的书法在所有大臣中数第一,陛下书法在历代帝王中数第一。”经他这样一解释,太祖又觉得似乎不无道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公卿可真会说话,既不失之自信,又不得罪人,真可谓善自为谋啊!”话语中流露出对王僧虔应对机变的嘉许。君臣二人当即互赠各自所珍藏的古代名人法书精品。</p> <p class="ql-block">2023.2.14(周二)</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酒与书者</p><p class="ql-block">酒的强烈的剌激作用,能焕发出人们隐蔽在内心的本真之性,所谓“酒后吐真言"正是如此。一些文艺家恃才傲世,酒后更加颠狂,言谈举止一反常态,所以,人们就给他们冠以“狂人”,顷刻而成, 形象生动。然而他酒性不佳,佯狂垢污,恃酒好骂,酒后作画,画后往往毁裂而去。“富豪求画,唾骂不与”,被人称为甘疯子,他的名字反而不被人知道了。(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2.15(周三)</p><p class="ql-block">(接昨天)艺术家追求真善美,他们酒后的这种追求更加强烈,更无顾忌,或蔑视权贵,或痛斥势利小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李白酒后敢于让炙手可热的杨国忠、高力士磨墨、脱靴,这种奴视权贵的狂劲,可亲!可爱! 可敬!南宋的梁楷就更加狂放了。梁楷是南宋时期的减笔人物画家,平时嗜酒自乐,“醉来亦复成淋漓”,行为狂放,得了个梁疯子的绰号。(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2.16(周四)</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p><p class="ql-block">(接昨天)《图绘宝鉴》记载:他在宋宁宗时任画院待诏,皇帝赐他金带,他竟然不受,挂在了院内,把皇帝的赏赐晾了起来。在封建社会,皇帝赏下的东西必须恭恭敬敬地保存、供奉起来。梁楷此举是常人所不敢为和不理解的。明未的归庄(1613一 1673)能写行草,又善画墨竹。明亡后,他不肯与清政府合作,常借酒消愁,酒后悲歌,旁若无人。归庄和当时的大思想家顾炎武齐名,有“归奇顾怪"之称。</p> <p class="ql-block">2023.2.17(周五)</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接昨天)明代的宫廷画家吴伟出入宫廷,但看不起权贵。当时的太监们权力很大。太监们专权祸国的行为既被人们蔑视,同时,也有些人慑于他们的气焰,卑躬奉迎。吴伟则表里如一,爱憎分明,内侍们求画,决拿不到片张半幅。还有些向吴伟求画的人,如果礼貌不周,他也决不动笔。只有他醉酣之时,就自动抽纸乱抹,画完就掷扔地上, 任其被人取走。</p><p class="ql-block">酒神型艺术家的作品往往是自己本性的化身,是他对真善美认识的具体反映。作品大多都痛快淋漓,自然天成,透出一种真情率意,毫无娇柔造作之态。</p> <p class="ql-block">2023.2.18(周六)</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徐安贞写字抵过</p><p class="ql-block">唐开元时,有一位名为徐安贞的人,作官时因怕事被牵累,逃隐到山里。因病声哑不能言语。数年之后,某佛寺要选擅长书法的人,为寺庙的梁柱书写楹联。徐安贞不小心跨过放置在地上的梁柱,犯了大忌。庙中住持很生气,用手杖打他的背,他赶紧用手在地上写道:“我虽不能说话,但学过大字书法,希望能让我试试看”。结果,姑且让他一试之生,庙里的僧众都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请他全部书写,而不计较他的过错。</p> <p class="ql-block">2023.2.19(周日)</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玫瑰][太阳][咖啡]</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柳公权发奋练字</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p><p class="ql-block">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2.20(周一)</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萧何深思题匾</p><p class="ql-block">西汉大臣萧何协助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因为他的功绩大,刘邦就封他为赞部候,后来又升他做相国。萧何的字写得非常好,尤其擅长用秃笔在牌匾上写字。有一次,有人请萧何为一座新砌成的宫殿题写一个殿名,萧何苦思冥想了三个月后,才动笔写。写的那天,有人听说萧何想了三个月才动笔写,都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看。只见萧何如同带兵打仗一样,手腕的变动好像是在指挥千军万马,写出来的字好像他所带领的文臣武将,每一个字都那么有气势,在场的人无不为他精彩的挥毫泼墨所深深折服。</p> <p class="ql-block">2023.2.21(周二)</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郑板桥学书法</p><p class="ql-block">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古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经过一番苦练,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能够乱真了。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练得更加刻苦了。(未完待遇)</p> <p class="ql-block">2023.2.22(周三)</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烟花]</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体),我有我的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晚上睡觉时,郑板桥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本来就不一样嘛!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而不走自己的路,写自己的体呢?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的风格,又有什么意思?从此,他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以隶书与篆、草、行、楷相杂,用作画的方法写字,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成了清代享有盛誉的著名书画家。</p> <p class="ql-block">2023.2.23(周四)</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王徽之“雪夜访戴”</p><p class="ql-block">王徽之“雪夜访戴”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子,官至黄门侍郎。性爱竹,尝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晋书·王徽之传》里记载着一则他“雪夜访戴”故事,历来为文人所称道。王徽之在山阴县住的时候,一天晚上突降大雪。他看到皑皑白雪心生感慨,马上叫下人斟了酒来,一个人在屋里踯躅彷徨,吟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王徽之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戴逵。(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蛋糕][咖啡][啤酒]</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戴逵(?~396年):字安道,东晋学者,著《释疑论》反对佛家因果报应说,擅雕塑、书、画、鼓琴。屡征不仕,《晋书》卷94有传。戴逵当时在剡县,离王徽之这里还有很远的距离。王徽之根本就不管这些,他命令下人备船,深夜冒雪向剡县前进。经过一个晚上的水陆跋涉,第二天早晨来到剡县。到了戴逵家门前,王徽之突然停住了,他告诉下人,不和戴逵见面了,原道返回。下人很是不解,就问他原故。王徽之说:“我本来是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见不见戴逵根本就无所谓。”王徽之的行径,任性随意,旷达通脱,显示出魏晋时期,名士们任性适情的生活态度。不失清高和风雅,因而“雪夜清兴”之事历来很为后人称道。</p> <p class="ql-block">2023.2.25(周六)</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红叶作书&nbsp;郑虔三绝</p><p class="ql-block">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从郑虔学书的故事中,不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吗?</p> <p class="ql-block">2023.2.26(周日)</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咖啡][玫瑰][太阳][烟花][跳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苏东坡五不写</p><p class="ql-block">前面提过书家有书家的个性,在某种情况下,会拒绝写字。苏东坡遇到下列五种情况,也绝不提笔赠书,这也就是“五不写”。限定字体大小的不写:东坡认为求书的人,居然限定字的大小,可见他的用意根本不在乎笔法的工拙,大概怕字体太大浪费纸张吧!既然担心浪费纸张,又何必多此一举,浪费笔墨呢?不认识,未曾谋面的人不写:东坡曾经回答刘元忠一封信,说道:“白云居士是不是你的号称?或者是你替他代求的?不管怎么说,我既然不认识他,就不便随便落款赠送,如果真是你的名号,我却不喜欢你轻易使用这个我不知道的别号。”结果自然没有写啦!这大概是怕别人别有居心,或诚意不够,不知珍惜。东坡是自负的,假如字落在一个下里巴人手中,岂不是对牛弹琴,他如何舍得?绫绢不写:东坡认为绫绢该用来做衣服,不该用来写字。如果用绫绢写字,上帝都要禁止的。想藉他的字画,扬名后世的不写:当时有些文人想把文章透过他的笔法,以求彰显于后代,东坡非常生气,他认为这种方式未免太卑鄙无耻了,世人不凭正当手段求得门径,却只会钻营、巴结,这种邪风杜绝还来不及,怎么能再助长呢?文无深意,无法下笔不写:如果所写的没有内容,欠缺深意,必然格调浅陋,当然写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2023.2.27(周一)</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新周愉快[咖啡][庆祝][烟花]</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苏东坡让道</p><p class="ql-block">某日,宋代大学士苏东坡郊游,见众多农夫在挑塘泥肥田。他信步走到一条小田埂上,不想迎面碰上一挑泥农妇。二人相对,各不让路。苏学士出大言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吾乃读书之人,汝妇当让道于我。”妇人一笑,说道:“既自称读书人,当能对?”东坡说:“胸藏斗牛,当然能对!”妇人于是脱口而出:“一担重泥挡子路。”苏东坡大惊,半晌无言以对,两旁田埂上送泥返回的人都望着他的窘态,哈哈大笑。苏东坡见此情景,忽有所悟,赶忙“借梯”下台对道:“两行夫子笑颜回。”他虽然对了下联,但心有余悸。心想,村野之中竟有如此聪颖农妇,再不能等闲视之,而作此狂态。遂脱鞋袜下水田,拱手让路。</p> <p class="ql-block">2023.2.28(周二)</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康熙学书法</p><p class="ql-block">康熙的母亲对书法颇有研究,尤其喜欢当时书法大家赵涵的一些字帖,便让康熙学习。康熙也乐此不疲,学习一个时期后康熙觉得差不多了,便试着上街写字。一天,他以秀才的身份去周至县城私访,在大街上铺开纸张,挥笔写到:“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知年”。因疏忽把悄然的“然”字丢了上边的一点,尽管如此他依然喜出望外,自言自语道:“听说周至有个赵涵字写得不错,诸位看我的字与赵涵比谁居其上?”话音刚落,一位老者提笔在那个“然”字上添了一点,这一点点得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1(周三)</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3月开始了,敢不敢挑战一下全月全勤按时完成打卡?</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接昨天))</p><p class="ql-block">康熙见状惊问:“请问老先生尊讳?”人群中有人搭话:“他就是我们周至的赵涵!”听说是赵涵,康熙立即请他到酒家,席间便请教起书法来。赵涵也不客气,从运笔到布局,从揣摩到腹稿,讲得头头是道。康熙听了如醉如痴,不住地称奇:“先生造诣颇深,教诲之言当为师训。”分手时,康熙道出了自己的身份,并请赵涵进京称臣。赵涵听说是皇上驾到,吓得连连叩头:“万岁明鉴,恕小人无礼!”康熙私访回京,想试试母亲对书法的眼力,就把在周至大街上写的字拿给她看。母亲拿起字来端详了一会儿,说:“康熙学字数十年,只有一点像赵涵。”并把赵涵添上的一点指给康熙。康熙听后对母亲更加敬重,从此也坚定了他学习赵涵书法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2023.3.2(周四)</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欧阳通学书买父字</p><p class="ql-block">欧阳通是欧阳询的儿子。他很小的时候,欧阳询就去世了。欧阳通懂事后,母亲开始教他临习父亲的字。欧阳通人小,练字时间一长,就想出去玩,字也写得马马虎虎。母亲就对他说“孩子,你父亲写的字可好了,还有许多人用很高的价钱来买他的字。你要像你父亲那样,写出一手好字来。”欧阳通听了说:“我也能像父亲那样写出好字,只是不知道被人家买出的父亲的字是怎样的。”以后,他就经常把母亲给的零花花积起来,将父亲以前卖给人家的字,再买回来。人家不肯卖时,他就出高价。在知道父亲的字确实很好后,他练字就不再偷懒了。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欧阳通的字能写得和他父亲一样好,来买他写的字的人也多了。</p> <p class="ql-block">2023.3.3(周五)</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太阳][庆祝][玫瑰][烟花]</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浓墨宰相”刘墉</p><p class="ql-block">清乾嘉年间,帖学风行,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等人书法更是风靡一时,当时还有一位与之齐名的人物,他就是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的主角——刘墉,他善于学习历代名家的长处,大胆创新,韵味特殊,备受世人赞赏。刘墉博通经史百家,他的书法,不随俗,初从赵孟頫入,法魏晋,学钟繇,兼颜真卿、苏轼及各家法帖,但他敢于创新,不受古人牢笼,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超然独出,自成一家, “名满天下”。(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4(周六)</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咖啡][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刘墉的书法,初看圆软轻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书法之境界可以“静”、“淡 ”、“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他与喜用淡墨的王文治成鲜明对照,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但他敢于突破传统的写法,受到了当时的一些思想保守的书法家的指责,翁方纲就是其中的一个。清人包世臣《艺舟双楫》记载着这一趣事:翁方纲有一个女婿是刘墉的学生。有一次,这个学生去看望岳父,正碰上翁方纲在练字,写的还是他练了一辈子的字体,一笔一画都完全按古人的要求,不改动一笔。这个学生因为受到老师刘墉的影响,对老岳父墨守成规看不惯,就拐弯抹角地说:“岳父,您和我的老师都是当代的大书法家,我从来没有听您评论我的老师的书法。(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5(周日)</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咖啡][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您今天给我谈谈吧!”翁方纲放下笔,看了看他的女婿,说:“你回去问你的老师,他写的字哪一笔是古人的?”这个学生真的回去问老师。刘墉笑了笑说:“你回去也问你的岳父,他写的字哪一笔是他自己的?”这互相间的问话,反映了他们对待书法艺术的不同见解,一个守旧,一个创新。后来这个故事成了书法史上的佳话。据说刘墉握笔的姿势也是很奇特的。他在客人面前写字的时候,笔正腕端,采用传统的握笔方法。但是,他自己在内室书房写字的时候,就不论写大字写小字,都转动笔管,飞快地书写。笔随手指前后左右旋翻飞动,像狮子滚绣球一样。他写得兴奋的时候,甚至笔管脱手飞落到地上。可惜,这种方法没有传下来。</p> <p class="ql-block">2023.3.6(周一)</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新周愉快[太阳][咖啡][玫瑰][烟花][庆祝]</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张瑞图装疯</p><p class="ql-block">距泉州城南门外约二十里的地方,有一乡里名叫“下邢”,就是明朝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张瑞图先生生长的故乡。在那乡的前面,有一片宽旷的草场,俗叫做狗屎埔。狗屎埔的得名,原是有段历史的,而这段历史讲起来却也饶有趣味。张瑞图,别号二水,晚年又号白毫庵居士,他的书法直到如今,还受珍视。当时和他齐名的还有北方的董其昌,所以南张北董的谚语,确是那时赞他俩书法美妙的评语啦。(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7(周二)</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太阳][咖啡][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说来却也奇怪,这狗屎埔的由来,竟然和他擅长书法有关。当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的势焰薰天,真的炙手可热,赐建生祠将至落成之际,魏阉的意思,要那时的名流替他写一方匾额,这个风声在他意思未传播之前,早被董其昌探悉了。有明一代崇尚风骨,实不减东汉末年,一般束身自爱之士,料知魏阉必有失败的一天,当然是要规避附党之嫌的,董其昌既于事前知道忠贤要徵求匾字,遂心生一计,骑了一匹骏马四处游行,故意在马上跌下来,藉说臂腕折伤了。其昌是当时名士,他的起居生活,人们是极注意的,这等跌马伤臂也就传遍各处了。果然,魏阉索求匾字,就舍北董而求南张了。</p> <p class="ql-block">2023.3.8(周三)</p><p class="ql-block">女书友们女神节快乐呦![烟花][爆竹][庆祝][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 张瑞图虽明知替他写字,异日免不了有附逆之嫌,可是恶势力支配之下,委实不敢推却,不久魏阉生祠建成,而张瑞图的劈窠大字就要挂在那祠宇的当中了。瑞图自从替忠贤题书匾额之后,兀自惴惴不安,思维无计,只有告假回籍,弃官不仕,冀于他日魏党失势,或可保全;谁知一时失慎,物议沸腾,附逆之嫌,竟不能避免。及至崇祯初年株连魏党,瑞图亦遭冤而波及。(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9(周四)</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钦差奉旨来泉州查办,瑞图探知音信,遂装假为疯癫,于事前以乌麻调糖,用竹筒模成若干块,制成形状像狗屎,遗至在他乡里口的草场上,等了钦差到他乡口当儿,他则披发跣足,在那草场上拾取狗屎吞咽。然钦差一见,认为真是疯癫,回朝上章,据情请赦免他,于是瑞图竟得避免过去附逆之罪。现今泉州的谚语还有“假疯食盐猪屎”之句,按狗屎与猪屎形状原无大差别,据传说这句的来历,就是张瑞图假疯癫的故事,而现在下邢乡有一处叫狗屎埔,也传说是张瑞图假疯癫时的地方。按泉州府志亦载瑞图精大书匾额,乞者多不择人而与……庄烈帝谓瑞图工书为忠贤所爱……遂获罪谴。由此以证,狗屎埔的传说,未必完全无稽了。</p> <p class="ql-block">2023.3.10(周五)</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太阳][咖啡][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计赚名书</p><p class="ql-block">黄道周是明末著名书法家,节义千古尢为人乐道。传说漳州有个黄梧,声名狼藉。一次他想请黄道周为他新建的“上公祖庙”题匾。黄道周厌而辞之。黄道周就贿赂黄道周的婢女,许其“若得一字,酬以千金”,婢女故意在黄道周面前苦练书法,黄道周见其“庙”字写得不好,就写了一个让她临摹,婢女随后即偷偷地把“庙”字送去领赏。过几天又如法炮制,得到了“祖公”两字,又一天练“上”字时,黄道周联想起来恍然大悟,便把婢女解雇了。婢女无奈,只好暗自冒充黄道周的笔法写了个“上”字交去塞责,以致做好的“上公祖庙”匾额十分别扭。</p> <p class="ql-block">2023.3.11(周六)</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愉快[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萧翼赚《兰亭》</p><p class="ql-block">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曾以重金遍收大下名书墨迹的事。他对王羲之的字佩服得五体投地,听说王羲之《兰亭序》墨迹流传在其七代孙僧智永手里,智永已故,他的大徒弟辩才还在世。唐太宗曾三次诏见辩才,想逼他交出这件珍品.但辩才硬说历经战乱,不知去向,一再矢口否认。唐太宗无可奈何,但终不死心,便派足智多谋的监察御史萧翼去征收这件“宝贝”。萧翼知道强索硬逼不行,只能智取,便化装成卖茧商人,假称来自山东,路过会稽(今浙江绍兴),投宿于永欣寺。(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12(周日)</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日快乐!</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这个“商人”为了接近辩才,就极力与辩才套近乎:谈诗、论画、下棋、评书法,终日高谈阔论。辩才很高兴,以为遇上知音,大有“只恨相知晓”之感,时常侃侃而谈,以至通宵达旦。于是辩才无所顾忌,和“商人”成了“朋友”。数日后,“商人”见时机成熟,便带来几帖王羲之墨迹,在辩才面前卖弄其收藏的本领。这一下,说得辩才心里有些“发痒”,就情不自禁地吐露了真情,说是智永先师把家传的王羲之《兰亭》真迹传给了他,那才是举世无双的呢!(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13(周一)</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商人”听后大笑,插手道:“《兰亭》早已失散,你是胡吹。”辩才那里耐得住这激将法,有一天终于横下心,命小和尚爬上房梁,取出一个铁匣子,兴冲冲地把铁匣打开,向“商人”展示出那秘而不宣的“宝贝”——《兰亭》真迹。“商人”却故意说是“拓本”,与其争论不休,并将自己带来的墨迹与之放在一起一比雌雄。后来,正巧辩才有事外出,“商人”便借故去取东西,将放在几案上“一比雌雄”的几件墨迹,连同《兰亭》统统顺手牵羊拿走,到了永安驿。萧翼得到了《兰亭》,则命人去招辩才,只见昔日的萧生,骤然变成了御史大人,当他眼见萧翼从袖中取出“敕旨”后,顿时瞠目结舌……唐太宗得到《兰亭》后爱不释手,临死时命令把《兰亭》作为殉葬品与他同葬昭陵。</p> <p class="ql-block">2023.3.14(周二)</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祝枝山闯酒席</p><p class="ql-block">祝枝山是明朝的一个大文人,但生性诙谐,贪杯中物。一天,唐伯虎龢文征明瞒了祝枝山,躲在一处饮酒,不料被祝枝山得知,也急急忙忙赶到那里,一进门就大声嚷道:“今朝吃福好,不请我自到。”说罢,坐下便要吃酒。唐伯虎向文征明眨眨眼,然后对祝枝山说:“今天我们吃酒,有个规矩,须即景吟诗一首作为谜面,打一昆虫名,否则不准吃。”祝枝山笑笑说:“好吧,你们先说。”唐伯虎便吟道:“菜肴香,老酒醇,不唤自来是此君,不怕别人来嫌恶,撞来席上自营营。”文征明接着说:“华灯明,喜盈盈,不唤自来是此君,吃人嘴脸生来厌,空腹贪图乱钻营。”不速之客祝枝山听了,知道他们在取笑自己专吃白食,但却假装不懂,便也吟了一首:“来得巧,正逢时,劝君莫怪盘中食,此公满腹锦绣才,不让吃喝哪来诗?”吟罢,三人相视大笑,开怀畅饮,直吃到酩酊大醉方休。请你猜猜他们三人所作诗谜的谜底是哪三种昆虫?</p> <p class="ql-block">2023.3.15(周三)</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玫瑰][咖啡][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祝允明诗书戏权贵</p><p class="ql-block">祝允明是明代书法家,天资聪颖,博览群书,性格豪爽,疾恶如仇。有一位知府的儿子,不学无术,又自以为是。有一天,这位少爷写了一篇文理不通的文章,知府看了喜不自胜,到处炫耀自己儿子的“才华”。好多帮闲文人也帮助吹嘘,有人提出一定要请祝允明来给文章题字。请帖送到了祝允明家,祝允明也不推辞,看过文章,提笔写下了两行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知府看后,大喜,帮闲们也说好好好,真乃诗文合璧,交相辉映。(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16(周四)</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接昨天)不久,祝允明的好友唐伯虎听说了这件事,不由得哈哈大笑。旁边的一个朋友不解,唐伯虎解释说:“两个黄鹂鸣翠柳,是说那位少爷的文章写得不知所云;一行白鹭上青天,是说那位少爷的文章离题万里。”</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太守想请祝允明在一幅古画上题字,但与他不熟,于是便请与自己熟识的唐伯虎来办此事。太守为人吝啬贪财,祝允明想借此机会教训教训他,于是提出要三百两银子作润资,但太守只给了一百两,祝允明便打算用一百两的内容来回敬他。祝允明见古画上曲曲折折的河堤,四面皆是柳树,小船待发,河岸上一女子正与人依依惜别。沉吟片刻,他便在画的上方写了如下几句:“东边一棵大柳树,西边一棵大柳树,南边一棵大柳树,北边一棵大柳树。”写毕,便派人将画还给了太守。(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17(周五)</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庆祝]</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太守一看就急了,这是什么玩艺儿,急忙派人把唐伯虎找来。唐伯虎一看,也觉得祝允明这次闹得过分了,答应去与祝允明交涉此事。祝允明见到唐伯虎以后竟然笑了,理直气壮地说:“我的题诗照例是三百两银子,他只给了一百两,我能给他写这么多,就很对得住他了。如果他照三百两银子给,我就把诗补齐,包他满意。”唐伯虎只好把这意思转告给太守,太守虽然心疼银子,但事已至此,也只好屈就答应。(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18(周六)</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玫瑰][咖啡][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祝允明按约来到太守家,坦坦荡荡收下银子,便开始挥笔续诗,不一会儿,诗就写完了。众人上前观看,只见画面上写道:“东边一棵大柳树,西边一棵大柳树,南边一棵大柳树,北边一棵大柳树。任凭你南北东西,千丝万缕,总系不得郎舟住。这边啼鹧鸪,那边唤杜宇,一声声行不得也,哥哥!一声声不如归去!”</p><p class="ql-block">几句续诗,便把全诗激活,把原本开头几句平淡的诗句也变得有了意义。全诗成了一首带有元曲情调的婉约缠绵地表达离愁别绪的佳作,别有一番滋味,令人拍案叫绝。</p> <p class="ql-block">2023.3.19(周日)</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吴昌硕拜师</p><p class="ql-block">“师说一篇陈历历,门生再拜舞蹲蹲”。这是艺术大师吴昌硕题杨见山遗像中的两句诗,忆他承师杨翁的一则轶事。</p><p class="ql-block">杨见山名岘,号庸斋,自号藐翁,浙江湖州人。工书法,精经学,擅诗文,个性是他的“八分书”,二分似隶,八分像篆,怪石嶙峋,遒劲古朴,别具一格。他为湖州千臂亭所书“千臂亭”三字及题跋,千钧笔力,字字珠玑,尤为今人所赞叹。吴昌硕与杨见山早年在吴兴华楼桥潜园主人陆心源家认识。那时,杨见山是吴兴有名的“六才子”之一,经常诗酒会于潜园;吴昌硕则随陆氏手拓《千臂亭古砖图录》,早就有拜杨见山为师之意。(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20(周一)</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新周愉快[烟花][庆祝][咖啡]</p><p class="ql-block">♦️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吴昌硕辞去安东令以后,流落苏州街头,以卖画为生。一天,他庄重地备了一份大红帖子,一身整齐,去寓庸斋拜杨见山为师。杨见山是个意气潇洒、生活不拘细节的人,一见吴昌硕这副样貌:短褂长衫,衣冠楚楚,一进门便拱手长揖,有单膝下跪之意,不禁哈哈大笑道:“俊卿兄,你这是干啥呀?”吴昌硕不知所措,一本正经地回答道:“我是来恭恭敬敬拜你为师的哩!”杨见山听后,双手一摊道:“你看我……”吴昌硕朝他一望,杨见山布衣不整,满头蓬发,脚上的一只鞋子也穿倒了。两人哈哈大笑起来。吴昌硕正要掏呈帖子,杨见山连忙制止道:“快收回,快收回,你我同里同艺,何师之有!”吴昌硕只好收回帖子。为了记志这一承师趣事,他在呈杨翁一首诗中说:“奇文诸子笔,余事八分书,迎客履倒著,说诗头懒梳。”</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21(周二)</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吴昌硕第一次拜师不成,杨不肯接帖。第二次,他用极其认真的工楷,写了一封长信给杨见山,再次要求“称师”,列于门下。</p><p class="ql-block">杨见山看过信,深感吴昌硕求师学艺的挚诚,表示愿意以兄弟相称,共同切磋艺事,但仍婉言谢绝称师。他在长长的复信中说:“来函敬悉,如此称谓(指吴称杨为师),未免太俗,拟仿从前沈仲复与藐订交之例,彼此赠物,即俗间之换帖也。犬马齿差长(杨比吴大25岁),藐潜称兄,君即吾弟。师生尊而不亲,弟兄则尤亲矣。一言为定,白首如新。”吴昌硕读后深为感奋。此后,杨吴两人诗书往来甚密。吴昌硕客苏州、寓沪上时,藐翁不时有诗作寄赠,书画请吴题款,并将自著《迟鸿轩诗集》手稿寄吴指疵;吴昌硕也经常有金石书画呈藐翁教正,对杨见山推崇备至。(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22(周三)</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玫瑰][咖啡][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吴昌硕和杨见山换帖兄弟相称,深交数十年,但一向师称杨见山,他以“藐翁吾先师”之句题诗作书,并自称“寓庸斋内老门生”。艺术大师尊师重道之忱,虚怀若谷之心,足以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2023.3.23(周四)</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玫瑰][太阳][烟花][庆祝]</p><p class="ql-block">♦️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生财有道康有为</p><p class="ql-block">提起妇孺皆知的“南海先生”康有为,人们联想到的大多都是公车上书、戊戌维新、保皇“勤王”等历史事件。作为清末维新改良派的主要人物,康有为以教育家、思想家而著称,一生中饱受灭族缉杀、流亡异域之苦,但是,孰不知,这位南海先生若是以实业报国,很可能会以巨贾身份演绎爱国热情。</p><p class="ql-block">康有为一生中几遭政府辑杀,数次流亡异域,就在这漂泊动荡的流亡生活中,娶了五房姨太太,并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家业和多处房产。徐勤和梁启超在《致宪政党同志书》中曾称颂康有为:“先生以国为家。夙不治家人生产作业,每遇国难,辄毁家以图纾救。居恒爱才养士,广厦万间,绝食分甘,略无爱惜。”仅从这几话中就能推出:康先生一生的经济生活绝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窘迫潦倒状。(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24(周五)</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眼光独到果敢出手</p><p class="ql-block">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在广东,康氏家族遗留下80余平方米的房产,即此刻广东南海的古居遗址。但据考证,康有为的父亲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却始终没有“转正”,估计当时银包空瘪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否则没有理由拒绝“一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的“追加投资”。</p><p class="ql-block">公车上书前,康有为大部分时光是在广东南海祖居度过的,这座80余平方米的一厅两廊两房的房间寄托着康有为的政治夙愿。1898年戊戌变法后,康有为被迫离开中国,辗转港澳、东南亚等地。1913年回到国内后,也大半托庇上海、青岛、大连租界。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曾为康有为治印,文曰:“维新百日,出亡十六年,周游大地,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这概括了康有为在1898年到1914年间的行踪,也就是在这期间,康有为开始经营出版、报社、文化企业以至于房地产。(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25(周六)</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玫瑰][咖啡][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初期,由于变法活动经费时常捉襟见肘,康有为不得不开动脑筋多方筹措资金,主动或被动地进行了若干投资。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春节,康有为访问墨西哥,受到隆重接待,当地华侨纷纷为康有为募捐。当时墨西哥城正筹款修筑有轨电车,虽然身处异乡,康有为依然看到那里潜藏的财富,他利用各地华侨带给的捐款,购置电车轨道经过之处的地产,不久,这些地价就上扬了好几倍,最终这一投资得到十多万银圆(墨洋)的赢利。之后,康有为游历加拿大、日本等地,在海外华侨的帮忙下,他利用捐款筹资,在海外经商、做地产生意,积累了必须财富。</p> <p class="ql-block">2023.3.26(周日)</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nbsp;</p><p class="ql-block">由于康有为时常往来上海、广州之间,1914年6月,康有为租赁了上海新闸路16号辛家花园(今新闸路1010号新亚药厂)并定居下来。这是一座如同“大观园”式的住宅,占地颇广,曲桥楼阁,围以红墙。康有为向房主盛家租住,每月租金120银圆,年租金1440银圆(今合人民币约10万元),一住就是8年。这期间,康有为的广州宅子是他的二太太梁随觉居住。1916年后,康有为决定定居上海,同时也看到上海的地皮更有增值可能,于是他变卖了广州的回龙舍,用这笔资金,转手在上海买入地皮。这在当时颇有眼光,不久上海的地价飞涨,康有为从中获利很多。康有为在定居上海之初,还以前投资过交通干线附近的房产,获利也颇为丰厚。(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27(周一)</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新周愉快[玫瑰][咖啡][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投资别墅亦租亦卖</p><p class="ql-block">1921年,已届64岁的康有为,又在上海愚园路(当时为英租界越界筑路地段)自购地皮10亩,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住宅,取名“游存庐”。此后在上海文化史上以“康公馆”著称。这座康公馆的门牌原是地字34号(后改编为192号和194号),筑有两幢西式楼房。&nbsp;</p><p class="ql-block">1926年3月,康有为就在这临街的一幢二层楼内,开办了“天游学院”。</p><p class="ql-block">1927年康有为去世后,“天游学院”随即停办。然而“游存庐”还“存”了3年。到1930年,康氏家族继承人为偿还债务,被迫将“游存庐”出售给浙江兴业银行。该行将原有园林拆除,利用这10亩地皮,改建为“弄堂式”的居民楼房40多栋,名为“愚园新村”,迄今尚存。(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28(周二)</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据史料称,康有为购置过三处别墅。杭州的“一天园”是他最花费心思的一座别墅。一天园建筑耗时4年,工程划分了11期完成。康有为关于一天园的记述甚多,在《一天园记》和《一天园诗十章》中,都可窥探到康有为晚年沉醉于自然景色和花树竹木之中,颇有“天游化人”的心境。</p><p class="ql-block">上海莹园是康有为晚年修建的第二处别墅,1922年落成。此园地处上海杨树浦,临吴淞江,可远眺日出东海,偶见海市蜃楼。莹园的建筑比较简单,康有为曾有《新筑别墅于杨树浦临吴淞江作》一诗。这座别墅筑成仅一年多时间,就转售给日本人。(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29(周三)</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青岛“天游园”是康有为晚年生活中的第三处别墅,地址在青岛福山路6号。那里原是戊戌变法前德国在青岛设租界时建筑的提督署,当地称之为“提督楼”。该楼筑于信号山坡,屋虽小而园甚大,望海绿波,盛暑不热,是个好去处。1923年康有为游青岛,当时青岛市长赵琪(军阀张宗昌的部属)招待康有为住入提督楼。康有为看上了这个好去处,就决定租赁。过了一年多康有为将这座楼又买了下来,改名“天游园”,此后每年夏天率亲属子女来青岛避暑。(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30(周四)</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有人从康氏家族庞大的日常开支推测出,康有为的各种收入每年要超过2万银圆(大约折合人民币80万元左右),因为只有如此收入才能养得起他的大家庭,以支付各种日常消费生活。</p><p class="ql-block">康有为的家庭庞大,家中成员庞杂,除了原配夫人张云珠于1922年去世外,他还有5位妻妾和6个未婚子女,日常侍候这些老爷太太、公子小姐的有10多个女仆、30多个男仆、厨师等雇员。另外,据说康家还雇有两个头卷白布、满脸络腮胡子的印度看门人,看来康家那时排场不小。平日里,来康家的还有川流不息前来寄居的门生故旧和食客,少则十余人,多则三十余人,康有为一概款待如宾,颇有战国时期孟尝君“养士”的古风。(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3.31(周五)</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康公馆的生活算得上“钟鸣鼎食”之家。据媒体报道,康家招待这些成群的宾主,光是消耗大米,平均每4天就要吃掉一石(176斤)。康家仆役每一天采购日用品、副食品多用汽车运输,每月单伙食费就要花费400银圆以上。雇员每人月薪平均12银圆,共计每月支付工资500银圆。康家五房妻妾更不是省油的灯,此外还要给女儿每人每月发零用钱5银圆,儿子每人2银圆,这些开支每月也得几百银圆。</p><p class="ql-block">再有,康有为不断与外界联系,时常“通电”对国事表态,依照当时的费用,据说仅电报费每年可达上千银圆。再加上婚丧喜庆应酬费等等,总开支平均每月2000银圆左右。</p><p class="ql-block">总之,康有为55岁以后在上海和江南生活的14年间,每年花费不下两万银圆,大约折合人民币80万元左右。</p> <p class="ql-block">2023.4.2(周日)</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卖文售字敛财有道</p><p class="ql-block">康有为的书法曾被称道一时,虽然此刻有些舆论大肆批判康有为的书法,但在那时康的书法是他下蛋的“金母鸡”之一。</p><p class="ql-block">据传,以前还有人专门假冒康有为的字迹卖钱,无锡富豪荣德生就以前上过当。荣德生为自己在太湖边的别墅“梅园”托人向康有为求字,付以润笔费500银圆。之后康有为亲临梅园,陡然发现这不是自己的手笔,就说:“我没有写过这个匾。”主人尴尬愕然,当场又以润笔费500银圆,请康有为挥毫赐墨宝,替换原有的赝品。一刻工夫,500银圆入怀。(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4.1(周六)</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康公馆这样浩大的日常开支,再加上置办别墅颐养生年的耗费,单是靠康有为买卖房屋赚取差额,也肯定是窘迫难言的。有出必有进,钱从哪里来?据史料记载,康有为经常会得到宪政党的供给。康有为长期是宪政党的党魁,理解宪政党供给的生活费。有次保皇会在海外募得基金100万美元,曾以10万美元给康有为作游历各国“考察政治”之用,他以此款购买了不少中外文物、古董。康有为曾以这些古物开过展览会,也出售一部分弥补生活费用。至于大军阀、大官僚对康有为“馈赠”金银,账目则无从统计。例如,康有为在青岛去世时,山东军阀张宗昌就送来3000银圆(有人说是3万银圆)。(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4.2(周日)</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卖文售字敛财有道</p><p class="ql-block">康有为的书法曾被称道一时,虽然此刻有些舆论大肆批判康有为的书法,但在那时康的书法是他下蛋的“金母鸡”之一。</p><p class="ql-block">据传,以前还有人专门假冒康有为的字迹卖钱,无锡富豪荣德生就以前上过当。荣德生为自己在太湖边的别墅“梅园”托人向康有为求字,付以润笔费500银圆。之后康有为亲临梅园,陡然发现这不是自己的手笔,就说:“我没有写过这个匾。”主人尴尬愕然,当场又以润笔费500银圆,请康有为挥毫赐墨宝,替换原有的赝品。一刻工夫,500银圆入怀。(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4.3(周一)</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据说康有为书法的价格(雅称为“润格”)大致为:“中堂七尺者三十圆(银圆),每减一尺减二圆,每加一尺加二圆;小横额三尺内二十圆。磨墨费加一(圆)。”至于为厅堂楼阁题写“匾额”,价格就更高了。当时的官僚、地主、军阀、富商,附庸风雅,趋之若鹜,纷纷收藏康有为的字书,据说此项收入每月就在1000银圆左右,合人民币四五万元。康有为还在报刊上登载卖字润格广告,或在上海、北京各大书店放置“康南海先生鬻书润例告白”,中堂、楹联、条幅、横额、碑文杂体,有求必应,无所不写。(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4.4(周二)</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康有为晚年十分迷信风水,热衷于扶乩问卜,他购地建屋、修墓时,都会因风水而动。1916年起,康有为几次去江苏茅山,看到几处地方风水很好,购了几百亩山地,作为母亲劳连枝、弟弟康广仁及三太太何旃理的墓地。在墓地之外,他在茅山句容县(现为居容市)还看好一处风水宝地,于是开辟了一个农场。但是他办的茅山述农公司(取其祖父号述之的“述”,取其父亲号少农之“农”)并没因了风水而沾上财气,最后以失败告终。</p> <p class="ql-block">2023.4.5(周三)</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一块碑看了三天三夜</p><p class="ql-block">一次,欧阳询在一座古庙里看到了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一块碑,始而勒马观看,继而拍马而去,一边走一边细品碑文,觉得笔势、神采实在好极了,又拨转马头,回来再细细观看,后来索性卧在碑前,竟在这里揣摩了三天三夜。从而留下了“欧阳询宿夜观碑”的美谈。</p> <p class="ql-block">2023.4.6(周四)</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练字“写”破被面</p><p class="ql-block">虞世南是唐代书法家。他从小跟智永和尚练字着了迷。每晚躺在被窝里还常常琢磨一些字的写法、气势、结构,一边想,一边用手指在被面上“写”。日子久了,竟把被面给划破了。</p><p class="ql-block">芭蕉叶上练出的狂草</p><p class="ql-block">唐代怀素家贫买不起纸笔,他便种下三万株芭蕉,采芭蕉叶练字。老叶摘完了,新叶还小,舍不得采摘,干脆就在嫩叶上悬臂练字。就这样,怀素终于成为“草书天下称独步”的一代大书法家。</p> <p class="ql-block">2023.4.7(周五)</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荣也书法,累也书法</p><p class="ql-block">韦诞是魏国大书法家。他是张芝的学生,索靖的老师,是名师之徒,名徒之师。据说魏国宫殿楼台之上的匾额皆出自他手。书法史上说他诸书并善,尤其精于题署,就是擅长写榜书。他的八分、隶书、章草、飞白也非常高妙。本来朝廷任命他作武都太守,放到地方去做官,但因为书法好,需要题写牌匾,朝廷离不了他,便转为侍中,改为京官。(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4.8(周六)</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可能经济发达,GDP增长很快,房地产业也就很热,朝廷大建楼堂馆所,而当时又重视文化,楼殿一竣工,就要题写匾额。洛阳、邺城、许都三个重要城市的宫观牌匾都出自韦诞的手笔。朝廷为他准备了笔墨纸砚,他却给皇帝打报告说:“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之墨,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之势,方寸千言。”用老师的笔,左伯的纸,自己的墨(韦诞还是用墨专家),再加自己这只手,写出的字大可径直寻丈,小可方寸千言。自得之意溢于言表。当世人仰观匾额,指点评论时,那是何等荣耀的事啊!</p> <p class="ql-block">2023.4.9(周日)</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后来,魏明帝建造了陵云殿,榜悬挂之后,字不理想,有碍观瞻。但榜已定死,不能再取下来。于是又让韦诞登梯(有的说是坐在筐里用辘轳)上去,修改点正。大殿太高,据说离地二十五丈,韦诞大概有恐高症,保护措施又很落后,使得我们的书家心惊胆战,双腿发软,等下来的时候,须发都白了,仅存一息。老韦回家告诫子孙“韦家子孙不许再写大字!”这真是荣也书法,累也书法。</p> <p class="ql-block">2023.4.10(周一)</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新周愉快呦[咖啡][玫瑰][太阳]</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练字枯燥无味,这些书法家练字的故事却直接把你逗笑</p><p class="ql-block">分享几个书法家练字的故事,很具启发意义。虽有后人编撰之疑,但有教育意义也值得一看,更适合讲给正在学字练字的书友们看。</p><p class="ql-block">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都是著名的大书法家。父与子之间有这么一个小故事。</p><p class="ql-block">有一次,王羲之有事去京城,临走时在家中的墙壁上题了几个字。王献之也受好写字,他偷偷地把父亲题的字擦掉,照原样题写上自己的字。王献之写好后,仔细端详了一番,自以为写得不错,能够以假乱真了。王羲之回到家中,看到墙壁上的字,仍旧以为是自己原先题的字,很不满意,不觉叹气说:“我离家时真是喝得大醉了。”王献之听了,内心非常惭愧。从此,他更加认真刻苦地练字也成了一个与父样齐名的书法家。</p> <p class="ql-block">2023.4.11(周二)</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咖啡][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康熙学字</p><p class="ql-block">康熙的母亲对书法颇有研究,尤其喜欢当时书法大家赵涵的一些字帖,便让康熙学习。康熙也乐此不疲,学习一个时期后康熙觉得差不多了,便试着上街写字。一天,他以秀才的身份去周至县城私访,在大街上铺开纸张,挥笔写到:“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知年”。因疏忽把悄然的“然”字丢了上边的一点,尽管如此他依然喜出望外,自言自语道:“听说周至有个赵涵字写得不错,诸位看我的字与赵涵比谁居其上?”话音刚落,一位老者提笔在那个“然”字上添了一点,这一点点得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4.12(周三)</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nbsp;</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康熙见状惊问:“请问老先生尊讳?”人群中有人搭话:“他就是我们周至的赵涵!”听说是赵涵,康熙立即请他到酒家,席间便请教起书法来。赵涵也不客气,从运笔到布局,从揣摩到腹稿,讲得头头是道。康熙听了如醉如痴,不住地称奇:“先生造诣颇深,教诲之言当为师训。”分手时,康熙道出了自己的身份,并请赵涵进京称臣。赵涵听说是皇上驾到,吓得连连叩头:“万岁明鉴,恕小人无礼!”康熙私访回京,想试试母亲对书法的眼力,就把在周至大街上写的字拿给她看。母亲拿起字来端详了一会儿,说:“康熙学字数十年,只有一点像赵涵。”并把赵涵添上的一点指给康熙。康熙听后对母亲更加敬重,从此也坚定了他学习赵涵书法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2023.4.13(周四)</p><p class="ql-block">书友们早安[太阳][玫瑰]</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苏东坡让道</p><p class="ql-block">某日,宋代大学士苏东坡郊游,见众多农夫在挑塘泥肥田。他信步走到一条小田埂上,不想迎面碰上一挑泥农妇。二人相对,各不让路。苏学士出大言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吾乃读书之人,汝妇当让道于我。”妇人一笑,说道:“既自称读书人,当能对?”东坡说:“胸藏斗牛,当然能对!”妇人于是脱口而出:“一担重泥挡子路。”</p><p class="ql-block">苏东坡大惊,半晌无言以对,两旁田埂上送泥返回的人都望着他的窘态,哈哈大笑。苏东坡见此情景,忽有所悟,赶忙“借梯”下台对道:“两行夫子笑颜回。”</p><p class="ql-block">他虽然对了下联,但心有余悸。心想,村野之中竟有如此聪颖农妇,再不能等闲视之,而作此狂态。遂脱鞋袜下水田,拱手让路。</p> <p class="ql-block">2023.4.14(周五)</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书法专著《笔论》的几次沉浮。</p><p class="ql-block">蔡邕是东汉末年的大文人,音乐和书法的造诣也很高。书论方面有专著《笔论》,传给他的女儿蔡文姬(文姬辨琴),不幸在战乱中丢失,却被另一书法狂人韦诞所获。文姬从南匈奴归汉后,凭记忆口传给钟繇。钟繇大获“神助”,笔意突破了汉隶,真书称冠于当时,以致他因痴生狂,跑到韦诞那儿苦求宝典而不得,当场口吐鲜血,气若游丝。曹操闻讯后赶紧派人给他灵丹呑下,才救他一命。(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4.15(周六)</p><p class="ql-block">书友们周末愉快[咖啡][玫瑰][庆祝]</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那韦诞死后,竟把《笔论》带进棺材里去。钟繇不顾病躯与士林的非议,趁月黑天带人掘开韦诞墓,撬开棺椁,抱得裹于绢帛、藏于金盒的《笔论》,喜极而泣,跪谢漆黑的苍天。</p><p class="ql-block">钟繇去世,居然也把这部宝典作了他的殉葬品。隔五十余年,又被人掘墓而得之,辗转数次,重金卖与卫夫人,卫家人藏之,又是三十余年。时机成熟后,卫夫人再传王羲之。(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2023.4.16(周日)</p><p class="ql-block">♦️ 书法故事</p><p class="ql-block">(接昨天)这部奇书两入棺材的故事,王羲之早听熟了。当王羲之得到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笔论》,不禁喜泪长流,望宝典叩拜不已.......王羲之得了秘藏宝典,连月揣摩狂写不休……后来王羲之续写《笔论十章》,将自己的笔下体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映照蔡邕的真知灼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