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年关,关于房地产的利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到来!</p> <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央行、银保监会发声,首提“四项行动”,房地产再迎重磅利好!</p><p class="ql-block">1月1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部署落实金融支持稳增长有关工作。“房地产”成为该次会议的高频词汇,引发关注。</p> <p class="ql-block">1、会议明确,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p><p class="ql-block">要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聚焦专注主业、合规经营、资质良好、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开展“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项行动,综合施策改善优质房企经营性和融资性现金流,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p> <p class="ql-block">2、会议强调,要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运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工具,积极提供配套融资支持,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p><p class="ql-block">要落实好16条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保持房企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p><p class="ql-block">要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做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金融服务,推动加快建立“租购并举”住房制度。</p> <p class="ql-block">要知道,这是2023年首次信贷工作会议,多次提到房地产,足以可见高层对此的重视和支持,房地产势必将成为2023年金融信贷投放的重中之重。</p> <p class="ql-block">官方会议释放了何种信号?在小编看来,房地产再迎重大利好,无论是开发商还是买房人,都将得到支持。直白点说:</p><p class="ql-block">1、 化解房企风险,改善房企融资现金流,防止暴雷,让房企的日子更好过一点。</p><p class="ql-block">2、 扎实做好保交楼,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买房人买的安心、放心。</p><p class="ql-block">3、 差别化信贷政策、支持刚需和改善买房,不排除接下来会降利率、降首付。</p> <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楼市信号弹已经发出!2023年政策风向大变...</p><p class="ql-block">2023年刚开局,政策风向已变!央行、银保监会频频发声,释放重大楼市信号!</p><p class="ql-block">1月5日,央行官网发布楼市重磅!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p> <p class="ql-block">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p><p class="ql-block">原文称: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与新建住房价格走势挂钩、动态调整,有利于支持城市政府科学评估当地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化情况,“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形成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长效机制。</p> <p class="ql-block">这意味着:2023年首套房房贷利率还可以继续下调!现在的4.1%利率不是底,一大批城市将迎来“3”字头利率!</p><p class="ql-block">具体执行如下:</p> <p class="ql-block">除了央行连夜发文之外,住建部高层也重磅发声: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p><p class="ql-block">图片</p> <p class="ql-block">具体包括:</p><p class="ql-block">1、 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p><p class="ql-block">2、 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p><p class="ql-block">3、 对于购买三套以上住房的,原则上不支持,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p><p class="ql-block">官方多次提到,因城施策、精准施策,提振市场信心。这下真的动真格了!从央行和住建部的发声来看,含金量相当高。对首套房、二套房、刚需、改善买房都有明确表态,直接降成本、降门槛,福利真的很大!</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对于2023年要买房的人,尤其是刚需首次置业和改善换房,是重大利好消息!</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政策风向大变,要开始松绑“救市”、救房企?</p><p class="ql-block">来看看2022年的房地产成绩单。</p><p class="ql-block">根据观点指数统计的数据,2022年1-12月,前100房企实现权益总销售金额5.02万亿元,同比减少45.1%。楼市销售下滑明显,楼市增长乏力。13家房企突破千亿门槛,比2021年减少14家</p> <p class="ql-block">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累计11.7万亿元,同比下降26.6%;累计商品房销售面积12.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3%。</p> <p class="ql-block">1-11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1.2亿平方米,累计同比下降38.9%,降幅较1-10月扩大1.1个百分点。全国房屋竣工面积5.8亿平方米,累计同比下降19%。</p> <p class="ql-block">土地市场热度下降、成交下行。1-11月全国土地成交价款7591亿元,同比下降47.7%。底价成交、城投托底是关键词。22个集中供地城市,供地成交总额高于2021年的城市只有上海、合肥、成都、无锡和长沙5城,而长春、沈阳同比跌幅则超过80%。</p> <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楼市政策是当下上海两会期间一个很受关注的话题。</p><p class="ql-block">上海市政委员建议调整楼市政策:试点放松限购、调整认贷标准</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政协委员丁祖昱、张琦、叶峻在《关于上海调整楼市四限政策的建议》提案中指出,目前,上海新房市场保持强劲供给势头,但需求却逐渐疲软。</p><p class="ql-block">进入四季度,部分项目较前期开盘热度下降。同时,上海远郊市场承压,市场加速下行。</p> <p class="ql-block">提案认为,为了抓紧市场窗口期,使调控政策先于市场全面下行来临之前,有必要基于上海楼市现状作出一些符合市场规律的调整。</p><p class="ql-block">首先,限购政策应适度调整:建议有条件、分区域地试点放松限购。</p><p class="ql-block">远郊区域,外地户籍购房要求从5年社保缩短至2年;</p><p class="ql-block">工作单位在远郊区域的,原则上可于工作单位所在区域增加1套购房资格。</p> <p class="ql-block">其次,应放松限贷:建议及时调整认贷标准,在贷款还清的前提下,认房不认贷。</p><p class="ql-block">对于首套认定,应从既认套又认贷回归为只认套,只要是唯一住房就应享有首套的信贷权利。</p> <p class="ql-block">提案认为,还应有条件地放松限售。</p><p class="ql-block">同时,应考虑有条件地打开限价。</p><p class="ql-block">另外,还应有条件地放松限售,上海限售与摇号政策出台,本意旨在抑制楼市过热。</p><p class="ql-block">随着楼市降温,应在保持10万/平方米以上高端住宅限售的基础上,全面取消其它新房限售,加快二手房流动性,增加市场的活跃度。</p> <p class="ql-block">有条件地打开限价,应通过回归市场价值的方式调整限价,逐步降低或消除限价政策所带来的限制性影响。对于10万/平方米以上高端住宅,限价放松的同时,增加额外税费。</p><p class="ql-block">土地端已设置房地联动价成交的土地,酌情适度逐步放开限价。未来出让的含宅土地,不设置房地联动价,按市场发展规律进行定价。</p> <p class="ql-block">网友认为,这个提案相当专业靠谱。高端住宅市场我们不去评议,但包括临港在内的五大新城确实需要更加宽松的楼市政策助力。一方面新城都有艰巨的人口导入目标,现在的全国最严的限购政策不利于新城吸引外来人口;同时限价造成中心城区一二手倒挂虹吸购买力,压制新城新房的性价比。</p> <p class="ql-block">中心城区的新房虽然热度也在下降,但依然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郊区的新房市场已经面临着巨大压力。</p><p class="ql-block">崇明和金山首先不用说了,金山甚至有新盘零认购。</p><p class="ql-block">临港的压力很大。今年新房整体认购率56%,年底更是达到冰点,有楼盘认购率不到4%。</p><p class="ql-block">松江的新盘也不好卖,全年认购率仅60%,和临港也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奉贤整体平均认购率约80%,但除了南桥热度爆棚,其他板块也很凉凉。</p><p class="ql-block">青浦有虹桥徐泾支撑,保持了整体较高平均认购率,但四季度也开始出现不要积分,甚至个别楼盘开盘卖不到一半。而且,青浦除了徐泾和新城,其他板块新房也乏人问津。</p><p class="ql-block">相对较好的是嘉定,当然严格意义上说嘉定是近郊,不算远郊。这也是嘉定楼市表现更好的根本原因。</p> <p class="ql-block">一方面今年的主题是促销费稳楼市拼经济,另一方面五大新城要发展城市功能导入人口。两个因素结合,我们判断会有针对五大新城的楼市政策出台。根据丁祖昱委员的提案建议,可能会有:</p><p class="ql-block">1、五大新城外地户籍购房要求5年社保缩短至2年。目前临港1年社保要求是必须在临港白名单内企业1年且符合个人相关条件。新的政策或许只要求上海社保2年。</p><p class="ql-block">2、在五大新城工作的,可以在新城内增加一套购房资格。临港之前也做过这个问题的调研。</p><p class="ql-block">3、放松限贷,认房不认贷。</p><p class="ql-block">4、放松限售,打开限价。</p> <p class="ql-block">当然,以上只是委员建议。我们相信政府会推出相关政策举措,但会推出哪些、具体细则如何不得而知。当然不是说管理部门一定都会采纳这些建议,这些只是提供了一个选项框架和大体方向。</p><p class="ql-block">而且,政策出台可能不会等太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按照常规三四月份就要有宅地土拍。如果没有政策支撑,五大新城的土地拍卖估计要出现尴尬局面。</p> <p class="ql-block">2022年是房地产至暗的一年,2023年在政策叠加利好刺激下,楼市能否反弹,春天还有多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