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的笔法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隶书学友会

<p class="ql-block">《曹全碑》属东汉末隶书完全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是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重要的历史资料,也是现存中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其结字匀整,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中秀美风格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一、笔形经典,丰富多变</p><p class="ql-block">从笔画形态来看,其点画、横波、波挑、波磔等各类笔画形态完美,情趣多端,充分展示了成熟汉隶的面貌。从艺术性而言,《曹全碑》的笔画变化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不同的字境中,相同的笔画具有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往往能够顺其自然,没有牵强的痕迹。另一方面,这些多变的笔画也表现出丰富的意趣。</p> <p class="ql-block">二、圆实活脱,刚柔相济</p><p class="ql-block">《曹全碑》的笔画以圆实的篆籀笔意为主,形质极佳,这一点在笔画的起、行、住处,均得到了充分的反映。由于充分利用了中锋与“笔软”之性,其笔性极为活脱,“圆”与“韧”成为其笔画形质的主要特征。但是,此碑笔意并非纯粹的“圆匀”,劲峭与刚健的线形在笔画交错之间时时可见。也正因此,《曹全碑》才具有了遒丽多姿的风貌。更为可贵的是,这种刚柔相济的变化在同一笔画中常能更替而行。正所谓“转折兼用,而折兼有先提而后按者”。</p> <p class="ql-block">三、静中寓动,曲直相谐</p><p class="ql-block">参悟《曹全碑》的行笔可以发现,其笔速并不是一味的“匀”与“平”,而是颇具情性。其行笔以稳健为主基调,轻松而匀净,毫无“鼓努为力”般的刻意。但当逢动若脱兔之处,其又斩决果断,绝不拖泥带水,如“供”字的长横。另一方面,书者在处理笔画曲直关系时也颇用巧思,短画多直,长画善曲,直曲相谐,动静自现。正体书属于静态字体,要使得字生动起来,不能表面化地利用行草中的“牵丝”手法,而应合理地处理不同笔画之间的线形关系,使之产生“潜相瞩视”的联系,这才是一条通途。《曹全碑》字中的节奏韵律之美,不仅是由于笔速疾涩造成的,笔画之间的直曲相谐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四、轻重相和,提按丰富</p><p class="ql-block">除曲直相谐外,轻重相和也是《曹全碑》笔画之美的一个重要特点。以笔形而论,此碑以细线为主调,其细而不弱,虽纤如髭发,但质感却“圆如椽”。另一方面,在细线组合之外,粗笔画的出现也使得整个字具有了出奇的神采。其与细线的搭配颇为和谐,既具有了较大的反差。同时这种差异又能相互和谐,没有一丝突兀生硬的感觉。这一点反映了书者在用笔上具有较高的提按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