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善于人际交往是导游员的基本素质,在工作时间中,适当运用一些实用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和谐的人际交往,提高我们的导游水平和接待服务质量。</p><p class="ql-block"> 目前,长江三峡的游船导游接待的特点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同乘生活和旅游,且行程时间较长,游览景点和活动安排多,更需要我们在做好功能性导游工作的同时,合理运用对游客的心理服务技巧。笔者身边有些导游同行,外语水平高,知识面广,讲解技巧好,但游客就是对其导游服务工作不满意,甚至时有投诉。原因就是他们只重视对游客的程序功能服务,而忽视了对游客的心理服务,这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的问题。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点认识和体会,供大家参考。</p> <p class="ql-block">一、明确游客的旅游动机是心里服务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实用心里学认为:人际交往艺术包含功能服务和心里服务两个功能,前者是固定的工作程式,是看得见的有形服务形式;后者则是对人精神情趣的服务,是心理体会的隐形感受。游客的旅游过程,就是心情和精神体验的消费过程。我们的工作就是在良好的人际交往中,在为游客提供舒心满意服务的同时,让他们尽情享受和释放满足的欢悦情趣。所以,高质量的导游服务,必须是功能服务和心理服务的有机结合,有时心理服务更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做好游客的心理服务,首先要明确游客的旅游动机。长江三峡以雄奇险秀的峡谷景观,神秘丰富的人文风貌而闻名遐迩。游客来三峡旅游的主要目的是陶情山水,纵情休闲;在舒适的“流动宾馆”游船行程中,尽情享受观光度假的乐趣,了解人文景观的魅力。导游员的工作目的就是要尽力满足他们的这个心理诉求,有针对性地灵活讲解,有计划地安排活动,以独特有效的努力,最大限度地使游客称心如意好评不断。开航首日,在安排船长欢迎酒会时,笔者就特别注重东西方游客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差异。在接待欧美团队时,我尽量延长酒会时间,满足他们爱与船长交谈,善于互互动交流的习惯,以便他们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有充足的时间传情达意。在招待东南亚、港澳或台湾客人时,我相对缩短酒会时间,来适应他们吃喝速度较快,不太习惯和重视酒会交友形式。导游员要充分利用船长欢迎酒会的机会,多与旅游团领队们交谈,了解行程和服务要求,多与团友们交流,掌握他们对行程的服务要求,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船过三峡时,导游员应提前安排好自助餐,以便游客吃饭观景两不误。在现场导游时,讲解要逻辑性强,详略得当,对答如流,同时观察他们欣赏风景的心理活动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讲解服务。在最后一晚的宾主联欢会上,导游员要尽量风趣自然,别开生面地主持文娱节目,利用宾主同台演出献艺的最后机会,巩固和延续游客的愉悦心情,使他们意犹未尽,难舍难分,留下难忘而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接待欧美西方游客时,导游要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注重特色旅游活动的安排,尽力满足游客求新好奇的旅游心理需求。他们对中国的地方生活习俗和民族风情颇有兴趣,对他们眼中的异国情调充满好奇心。正如美国著名旅游专家麦克尔教授所言:“他们对了解中国、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最感兴趣。中国人,特别是种地的农民是怎么样生活。。。。。。我愿称之为异国情调”。笔者在“巴山”号涉外豪华游轮工作时,就曾安排过美国旅游团赴奉节县农村访问的活动,美国游客与当地农民一起在田地间干活,在农户院坝和村民谈心交流。客人们情绪高昂,对此互动式的活动赞不绝口,求新好奇的心理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但是,乘船游览的外宾又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我们要深入了解客源地国家和地区的风情习俗,当地人的情趣和爱好,才能又却别地做好心理服务。譬如,欧美游客大都举止优雅文明,性格直爽坦诚,喜爱阅读交谈。台湾客人性格豪爽大方,部分游客话多好酒,喜好玩麻将及卡拉OK。。。。。。在安排行程节目时,导游员应以大多数游客的心理需求为主,提供和安排多样化的活动,供游客们选择,以便充分调动客人的旅途情趣。游客乘船旅游的动机虽然是相同的,但是,他们的情趣和喜好会伴随自己的性格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情绪表现也会复杂多变,甚至难以琢磨。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观察分析,应多与客人接触交流,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以细致的人性化服务满足客人的合理要求,将心理服务工作落实到实处,传递和蔼可亲,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友情。否则,我们再努力的工作也会引起客人的不理解或反感。</p> <p class="ql-block">二.观察游客的性格特征,灵活提供导游服务 </p><p class="ql-block"> 导游服务人的气质就是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个性态度,人的性格就是与之相适应的习惯行为。性格分为内向(内倾)和外向(外倾)形,以人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言行表现出来。游客的气质和性格具有潜伏性和固定性,不可能再一次旅游途中轻易改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有的客人情绪容易调动,则另一些游客的情感则难以激发,而且又经常因环境和时间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表现,使我们无法与之进行情感交流,深感工作无从下手。乘船游览长江三峡的客人,置身于游船这个流动而又陌生的新环境,虽然因自己的国籍、信仰和习俗不同,其情绪会呈现多样化的变化,但是他们的旅游心理需求,总会通过自己的气质和性格表现出来。在第一天的游客说明会上,我们要树立自己良好的人设形象,重点观察游客的言行表现,揣摩他们的心理想法,为日后的导游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行程工作中,导游员应注重观察客人的个性表现和情绪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导游讲解和心理服务。这样才能精准提供优良的服务。我们更要主动热情地与客人接触交往,尽快了解其性格特征,不断适应和掌握客人的心理诉求,采用差异化的讲解技巧和贴心的导游服务,使游客对我们的导游工作称心如意,赞不绝口。船过三峡景区,是游客心理活动表现最为突出、最为集中的时候。在现场讲解中,我们应该针对游客的具体表现,有的放矢地灵活讲解,充分调动游客的愉悦情绪,以期达到灵活生动的导游效果。</p> <p class="ql-block"> 导游员要针对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应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主动感知性的游客性格表现特征常是多言敏行,问题多、性情急,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受外界场景和旁人情绪的影响。我们应对其耐心细致讲解,启发他们的思维想象,热情和及时回答和解决问题,充分满足其求知猎奇的欲望。被动感知性的游客特征则是寡言懒动,不容易被外界或旁人的情绪影响,常遵循自己的感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凭自己的认知去主动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在导游现场,我们应量避免打扰他们,放任其独立观景或自由活动,只是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画龙点睛”地指导讲解。否者,你或许会遭遇这类游客的白眼或反感,而“好心得不到好报”。笔者就曾有过这样一次经历,当游轮驶过巫峡“神女峰”时,大多数游客都围在我身旁认真听讲,而另有几个游客远离人群静静观景,我便主动靠近他们进行补充讲解,却被报以埋怨的白眼。笔者当时深感委屈,而又难以理解他们的行为。还有另外一类游客(特别是欧美客人)的现场表现则是:会认真听导游讲解,静心观察景观,并注重理性的概括分析。为于这类游客的讲解,我们要多用类比或问答式的讲解技巧,注重逻辑思维,重点突出,让客人自己去下结论。例如,可启发客人:峡谷间的宽谷地带为什么是三峡库区的农作物产区?峡谷中的民居为什么将自己的农舍涂抹成白色?巴人悬棺为什么都嵌放在长江北岸的悬崖上等等,以此激发这类游客的想象空间,引导他们去理性思维寻找答案,这样既能增强他们的观景印象,又能满足他们的理性思维需求。在工作中,我们还会遇到少数性格外向,自以为是的客人,在导游现场讲解时,常私下插话、高声议论,忽视导游员的存在,又事后不断追问。对于这种客人,导游员最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同时停止讲解,直眼盯住他们,让其明白事理停止干扰之后,再继续讲解。综上所述,导游员的工作效果是与游客的心理活动表现相辅相成的。在努力提高语言和讲解技巧的同时,我们更应高度重视对游客的心理服务,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三、善于诱导客人的“成人自我”,达到彼此“双赢”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导游员在游船接待工作中,常会遇到情绪复杂多变,性格难以琢磨的游客。灵活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加强我们的综合服务能力,善于运用人际交往技巧,显得尤为重要。实用心里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人的性格内含不同的“三个自我”,既“儿童自我”、“家长自我”和“成人自我”表现,是构成人性格特征的三个基本要素,更是人情绪表现的三个不同的“决策者”。当“儿童自我”出现时,人的言行就会冲动、任性而“跟着感觉走”,其情绪表现常是感情用事,缺乏理智思维能力。当“家长自我”占上风时,人的情绪表现特征又是自以为是,固执保守和难以接近。只有当“成人自我”出现时,才是最佳的人为情绪表现,这时,人的思维就会理智思维,言行谨慎,表现成熟稳重,它是完美人格的真实展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三个自我”表现又会便随场景、角色和事由的变化而转换,构成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所以,努力诱导客人的“成人自我”的情绪表现,既是我们进行心理服务的目的,更是导游心理服务工作的重点。要达到这个最佳目的,我们就要掌运用好“双胜原则”。</p> <p class="ql-block"> 实践证明,导游员的“双胜原则”是诱导客人“成人自我”出现的奥秘。什么是“双胜原则”呢?简言之,就是客我双方都满意和达到自己心里预期的目的原则,是双方人际交往的最佳效果和目的。我在长江三峡旅游途中,部分游客常以“儿童自我”情绪表现为主,如上岸游览行为任性、不愿按时回船而影响开航;集体活动时不听导游员的讲解和安排,行为任性,而又拒绝劝告。还有个别游客以“家长自我”自居,态度傲慢,行为固执,常用教训的口吻指责别人。遭遇这两类客人时,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耐心说服劝导,必要时加以幽默调侃。切忌急躁行事,控制自己的“家长自我”情绪出现,去指责对方,扩大事态。而要冷静分析和理智处理,尽力诱导对方内心深处的“成人自我”出现,双方顺利满意地解决问题。笔者曾在“白帝”游轮上处理过这样一件事:船行上水宜昌到重庆,游船原计划当天上午抵达重庆终点港码头,却因浓雾弥漫抛锚停航,延期至下午停泊靠岸。游客得知这一消息后情绪反常,客舱内炸开了锅。我立刻通知酒吧服务员准备好酒水茶点,免费为客人提供午茶服务(计划不提供午餐),缓解客人激动的情绪。但客人大都情绪激昂,心情烦躁,拒绝前往酒吧。其中一位台湾领队对我大发脾气地对我吼道:为什么不提供午餐?我们不是呆胞,任你修理!当时,本人尽管深感委屈,但还是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在耐心说服其他游客的同时,心平气和耐心说服那位发火的台湾旅游团领队:总不能让您的客人饿着肚子等待上岸吧?!请您带领自己团队的客人进酒吧去吃点茶点,我们边吃边喝边聊,再向我发火也不晚吧?!笔者一席热情的话语,使那位台湾领队深感愧疚,并低头无语遵照行事。我同时顺势利导其他游客:酒吧服务员正等待为您们服务呢!您们不去,她们就不能下班,还会被扣发奖金。如果是您们的子女,又作何感想呢?!笔者以“成人自我的”的表现,晓之以理,动之与情,在说服那位台湾领队的同时,又安抚了其他客人们的情绪,最终成功诱导出他们的“成人自我”表现,圆满解决了问题,最终达到客主双方“双胜”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总之,导游员在工作中,不但要有良好的语言水平和讲解技巧,更需要恰到好处的心理服务技巧。我们要不断实践总结,锻炼自己诱导客人“成人自我”的导游本领,坚持彼此“双胜”的心理服务原则,努力成为一名使游客心满意足的优秀导游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于</p><p class="ql-block">中国旅游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p><p class="ql-block"> 1992年11月8日</p> <p class="ql-block">写于中国旅游学院*北京第二外语学院1992年11月0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