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离县城42公里的阿墨江上有一座名为忠爱桥的石拱桥。</p><p class="ql-block"> 忠爱桥又名瞻鲁坪桥,取“忠君爱国”之意。忠爱桥建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最初为铁索桥。桥两边建有桥头堡,为木梁瓦顶,堡上各悬“滇南第一桥”和“天际长虹”金字匾额,当然这些早已不复存在。 </p> <p class="ql-block"> 忠爱桥自古以来就是滇南边疆各民族通往内地的咽喉要道,是闻名天下的“茶马古道”北路上的重要关卡,常年重兵把守。</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国防,建设边疆,周恩来总理亲自审阅批准了云南省昆洛公路的测设标准,云南省人民政府于1951年1月24日转发云南省交通厅执行。</p><p class="ql-block"> 1953年修昆洛国防干线公路时,因铁索桥已不适应公路建设需要,铁索桥被拆除,重建为钢索吊桥。后钢索吊桥又被拆除,改建为石拱桥。图片中就是1964年建造的桥长79.5米、宽7米的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 现在这座石拱桥已不能通行,桥两头分别用水泥墙堵住,水泥墙头上还装有铁丝网。</p> <p class="ql-block"> 桥南头的水泥墙。</p> <p class="ql-block"> 两座古石狮依然安坐在石拱桥北头。</p> <p class="ql-block"> 建设昆洛公路时,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分别为国防公路建设者题词,题词被拓印镌刻在忠爱桥南北岗亭之上,直至20世纪80年代仍有武警战士在岗亭中站岗值守,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及文物价值。</p><p class="ql-block"> 1986年6月24日被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2月2日被普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2014年7月,为配合普西桥水电站建设,毛泽东、朱德题词碑被临时拆除。为更好地保护好这两块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碑刻,弘扬军民团结战胜天险共建“忠爱桥”的革命精神,在报经普洱市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后,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决定恢复忠爱桥毛泽东、朱德题词碑,并按原桥北毛泽东题词碑、桥南朱德题词碑历史安放位置建设碑亭安置。2019年5月5日开工建设,2019年8月29日竣工落成。</p><p class="ql-block"> ⬇️桥北毛泽东题词碑亭</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题词:“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p> <p class="ql-block"> ⬇️桥南朱德题词碑亭</p> <p class="ql-block"> ⬇️朱德题词:“以一往无前的精神,战胜天险,打通昆洛交通,实现巩固国防,繁荣经济的光荣任务!”</p> <p class="ql-block"> ⬇️石拱桥西侧新建的大桥承担着昆明通往打洛的交通重任。</p> <p class="ql-block"> ⬇️矗立在阿墨江上的新老忠爱大桥,共同见证着历史变迁的进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