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年事

鸥鹭忘机

文 / 杨岩钰 <br> 从腊月就开始逐渐弥漫起来的年节气氛,在除夕夜到大年的正月初一就达到了高潮,随着正月十五上元夜那最后一束绚丽的烟花散尽,年事才算过完。春天的脚步也将一声一声的踏近,人们还是会从陶醉中醒了过来,各自谋划着一年的生计。探亲的要回岗位上班,放假的学子要开学,庄户人整饬沉睡了一冬的土地,生意人又在盘算着新一年的商机……身处都市的我,亦将在这寂寥中度过了这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对比着城市年节的萧索,自然让人回想起幼时在乡村过年的情景来!<br><br> 农村的节日多与农时和季节时令有关。四大节,八小节,二十四个模糊节,说了农村节日的繁多。但是春节无疑是最隆重最重要的节日之首,这不仅是由于春节是一元复始,春回大地,也由于春节时分给庄户人有更多的空闲和时间来庆祝这个最为隆重的节日。在乡村的春节,才真正体现出“普天同庆”的气氛来,也正是这种气氛,使得农村的年节特别富有“年”味,也让身在都市对年节感到越来越寡淡无味的城里人所向往。<br><br> 确切地说,农村的年是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就开始了。但进入倒计时则是在腊月二十三送灶这天。在祖国北方,腊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据说这天灶君娘娘要回天庭“述职”,向天庭和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年的年成和光景,是否风调雨顺呀,本家人是否有违反天条和不敬鬼神的事呀,等等。所以农家人对送灶是非常认真地,一点也不能马虎。我们那里就有这么一个关于灶君的传说:据说当年李闯王打进紫禁城夺得天下前,玉皇大帝是早就封定了他八十一年江山的。在闯王起事造反之初还是“闯将”的时候,还在锅台操劳的闯王老母她老人家用筷子敲着锅台颇为激动地说:“我儿如果若能坐得了江山做了皇帝,那我们庄户人要真正翻身作主了,我们就天天过年了!”(这本是情理中的话,放在现在也多少可以算做是浪漫主义的理想吧,庄户人苦一年,谁不这样想呢?至少我们小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若能每天过年多好!)可是,灶君娘娘一听此话既惊且怒!一是这老人家用筷子敲锅台,这属大不敬,让灶君娘娘很是不高兴,二是这以后每月过年这又是唱起了那一出的戏呀?于是灶君娘娘一份紧急“内参”就到了玉皇大帝那里。玉皇大帝也不觉既惊怒且怒,就下旨说,既然伊人想每月都过年,那就每月记一年,把他的江山由八十一年改为十八个月吧,满了这天数就行了!可怜李闯王自1636年称闯王起,千辛万苦打进紫禁城龙椅还没坐热,于1644 年不到两年就稀里糊涂的败北而逃,至死也不知都是他老娘一句话惹的祸!呵呵,连“大顺皇帝”都惹不起的灶君娘娘,普通的庄户人那敢得罪得起呀!于是从我记事起,筷子敲锅台的事是很忌讳的,我至今还记忆犹深呐。 二十三这天早早地吃过晚饭后,母亲就格外仔细地清扫了锅台,将预备过年而磨就的精细白面取出一些,烙成有碗口大小的十二个炊饼(我们把这种饼子叫“灶饼”,十二取一年十二个月之意,要是有闰月当然得再加一个的了),然后用托盘摆好敬献于锅台面前。若条件好,还会敬献甜饴能糊得了嘴的灶糖,只是那时着实太穷买不起,或者是笃定没做过欺天昧心之事,不怕灶君娘娘告黑状,所以从简少见摆放灶糖的。父亲把早就就“九天云厨司命灶君”的神牌安放在锅台上面。然后自然是点香、燃烛,焚烧银钱……并虔诚地祷告着灶君娘娘能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话语。在行完跪拜礼后,父亲将每个灶饼掐下一小点,放在烧有纸钱灰烬的碗中。端出大门外朝沉沉的天幕撒去。照例是一挂响亮的鞭炮燃响,还有那能窜很高而后爆响的“二踢脚”,恭送着灶君娘娘登天。而早在母亲将灶饼摆放在锅台前时就馋涎欲滳的我们,还没等及灶君娘娘驾起登天的祥云,早就将被她老人家已经享用过了的灶饼一抢而空。可是多半年没有吃过白面馍了呀~~那个香的诱惑哟,已然将往日对鬼神的敬畏全然置之于脑后了。<br><br> 过了二十三这天,接下来的日子自然是越来越忙。按理说还应该杀鸡宰猪,只是那时的生活这种情况很少,因为就算是有一半头猪,政府也会号召农民将生猪统统上交国家支援国家建设。政府当然要比灶君娘娘厉害多了~~那敢不从?(实际上全支援到城里人的口腹之中了)从能记事的70年代,那是限制农民养猪养鸡的。就算谁家多养上一头半只的,也都当作资本主义尾巴给“割”掉了。破天荒谁家要是为不得已的红白喜事杀头猪,那必是大碗小碗地送些新鲜给四邻,以让乡亲尝点荤腥。有关年节的事还有诸如扫房、做豆腐、赶集置办各种年事和用品等等的忙活事在此不能一一备述,反正那些都是大人们的事,孩子们自然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焦急地期盼着年的早日到来…….<br><br> 转眼就到了除夕那天。从中午开始,各家门上红火的对联就贴上了门。大门、上房正门、侧门、厢房、厨房,凡是有门的地方都会有对联的,连牛栏、马棚等都不例外。对联的内容多数是歌颂党的,正门和大门多以张贴领袖的诗句为主,什么“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还有“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击”等政治色彩很浓的对联,而牛栏、马棚门上不外乎是牛肥马壮之类的话语。当你从贯穿村庄的街巷一路走去你就会发现,除过绝大多数以红纸书写的对联外,个别人家会以黄纸或白纸书写对联。那用黄纸书写对联的,是家中有亲人去逝未过三周年的,用白纸书写对联,一定是有亲人去逝时间不久。即便是在这普天同庆的时日,也减少不了他们因亲人去逝的哀痛。<br><br> 除夕夜的祝福祭祖是年节最主要的内容。朱子在治家格言中写道“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这是以“耕读传家”为底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所以虽然农家缺衣少食,但对祖先的祭祀不能没有。这样的仪式我在鲁迅的《祝福》中看到过,也从《红楼梦》中看到过那些钟鸣鼎食人家祝福祭祀的宏大仪式。自然,普通庄户人家就简单和寒酸多了,在除夕傍晚前,在正屋的堂上最高处一般都贴上“天地君亲师”的牌位,牌位下面从右至左依次供奉着本族先远之祖,将印制好的冥钱用黄裱纸包起来,依次是高祖、曾祖、到已逝的祖父母,书上祖先的称谓。供好了牌位,一套很繁琐的仪式就开始了:点香、秉烛、敬茶、奠酒……并将年节能有的点心和水果都供奉上来。然后就是标准的行跪拜大礼。家中、族中的晚辈还要同时向长辈叩头拜年。在燃响完爆竹后,那热腾腾的年夜饭就摆上了桌,以供祖先最先享用。然后,阖家人才在一起欢乐地吃起来。还有,据说灶君娘娘会在除夕夜赶回来和凡人家一起过年的,那同样是另一番的供奉,自然也不在话下。<br><br> 在夜幕降临的时候,隐约传来了村口桥头那铿铿锵锵的锣鼓声。此时立在村头的马王庙、小河边的龙王庙、还有坐落在山口的山神庙是村中最热闹的所在了。家家户户备齐了香蜡纸裱携上炮杖,蜂拥着赶去为这些神灵争上头炉香火,感恩着神灵们一年来为农活生计的照应,也祁愿着来年的保佑和庇护。粗如儿臂的红烛燃照得庙宇一片透亮,纸烛燃放的浓烟随着夜风散向了苍穹。此起彼伏的炮杖声,宛如激战的枪炮般地热闹。这在过年的这几天,从除夕夜开始到初一、初二、初三的这三天的早晚,一直如此。<br><br> 除夕夜按例是要守岁的。现在想来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新年旧岁交替之时,一家人在一起自然会小啜几口,感叹一年来的艰辛和不易,也憧憬着新年的美好和向往。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要陪着供奉在堂上的祖先,也算是一份后补的孝心吧。因为供桌上的香烛是不能断的,要不时的燃续,并时时地焚烧纸钱。闹腾到半夜,兴奋过了的孩子们自然也就胡乱地歪在大人的怀里和身旁睡了,只有大人们会在絮絮叨叨的唠嗑声中陪伴到天明。<br><br> 大年初一,才是真正的年。这天,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一大早就动起来了。在黎明的鱼白还没划开天际的时候,村庄就开始喧闹了!照例是一阵紧似一阵的锣鼓声,还有此起彼伏的杖声,顷刻就把村庄闹得沸腾起来。一大早就有三三两两穿着时兴衣服的大人和小孩子,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走村窜户去拜年。初一按惯例是要给丈人和舅舅去拜年的。过了这天再登门算是失礼和不恭了。而出嫁的女儿则要等到初五过了才能回娘家。其中原因一是过年这几天不免迎来送往的常有亲戚登门,总得有女主人来招待茶饭吧;还有一个隐情就是在祖先安放在屋堂时是不允许出嫁的女儿回门的,这现在听起来是很荒唐的事,可是在那时的确是如此的。同时就是在同族同村中这几天串亲走友,都是男人们的事,女人们在这几天都是不能乱窜门的。原因也是为了回避神灵和祖先。送给祖先的纸钱和神牌是一直要供奉到正月初三的下午,到傍晚前供奉完最后一顿茶饭,献了果馔,奠了酒之后,由家里的男主人带着孩子(多数是男孩子)一直送往祖先的坟茔,没有坟茔和在远方不能送达的,就在路边迎着祖茔的方向焚化。<br><br><br> <br><br> 说到过年,不能不说的是扭秧歌和耍社火了。这是孩子们最感开心和快乐的事件了。可是现在细细想来也掺杂了许多的鬼神和诸多禁忌。因为无论白天的还是晚上的,最先的开场必须先在马王庙前敬了神后才能开演。这是一点都不敢马虎的事。社火分为白天和晚上的两种,晚上的叫秧歌,主要是以扭秧歌舞和唱社火曲为主,内容多是以颂神,祝福为主。虽然在政治形势很紧时也停过,但大家心知肚明,在歌颂完党和领袖后,还是不能忘记要供奉好祖先和神灵的。白天的社火也叫马社火,就是演员按照古装戏曲中的片断装扮了各式人物后骑在马上,或踩上有五尺多高的高跷,排成一字长蛇阵,由锣鼓开道,沿着村巷一路走过去。前面还有好多扮成各式滑稽搞怪的人物,我们叫“地毯子”,做着各种滑稽搞怪的动作,专拣俊俏的姑娘和媳妇们撵,唬得人们四散奔逃。马社火不仅在本村游行,也是可以跨村转乡的。也是村寨间友好往来的一种文化交流形式。比如在游行的过程中,张庄的小伙看上李村的丫头,或者上寨的姑娘看中下集的小伙了,家里人会托亲戚再来一番打探,如没什么嘛达,便会央人去提亲了。由此两村的关系会因姻亲的联结而亲密起来。但也因为社火而使两村交恶,发生械斗的事也不少。记得那年就发生过这事:杨*村,大部分人姓杨;而赵*村,全村人当然是姓赵了。先是赵*村的社火装扮了一出《金沙滩》,戏中尽述杨家将的不幸,大正月的揭人之短,自然引起了杨*村人的不满;而后在杨*村的社火中还以一出《赵氏孤儿》中的狗咬赵盾,亦让赵*村的人眼中喷血,于是在社火还没有出村,两村的械斗就开始了。那一场恶战,使得两村人好多年都如今天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一般。<br><br> 故乡的年事,琐碎又繁冗,而清贫且快乐,犹如一坛如醇的美酒,永远尘封在我的记忆中,时时散放着清香,给我以甜蜜的回忆……或许是身处都市的孤独,也或许是游子对家乡的眷念,也或许是暮年在不断地向我在逼近,我总是在不停的回忆儿时家乡的一幕幕往事,故乡也在我的记忆中由此而定格。<br><br> 也或许会有朋友会疑惑,一个年事,怎么有那么多的迷信呀?的确如此!我也深深地思考过,一方面自然是与文化不够发达和愚昧落后有关;另一方面,当我们的父老先辈终生是靠天吃饭,从土中刨食时,不能不对大自然在心存敬畏的同时,还抱有十分的感恩。试想,一场不期而遇的暴雨、历经数月或半年的干旱,或者一次悄然的霜冻,还有下不到时间上的雨雪,都有可能让一年的辛劳化为乌有。那留在记忆中的饥馑像刀刻过一样还留在父辈人的心头,这些是居于庙堂之上和我们处于城市的人无法想象的。对自然的敬畏,无形中就演化成对鬼神的膜拜,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国神化故事产生的原因和现象吧。可是,让我欣慰的是,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加快,农村文化的丰富,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使得人们再没有像以前那样的愚昧和落后了。据我所知,现在已没我儿时有那么多的禁忌,不过遗憾的是已然没有了那时的这些年节乐事,这让我在多少有些欣慰的同时,也有些怅然若失,但愿人们对大自然的亲近一如血肉相连一般还在延续……….<br><br> <br>(后记:今日小年,勾起我诸多回忆。本文 写于2008年1 月27日,谨以此文怀念曾经的岁月。也为时下寡淡的年味施已调剂,是为记。)<br><br>——————————————<br><br>作者:杨岩钰,字如璞,号鸥鹭忘机。喜诗文,好弄句。年逼迟暮,爱忆事,好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