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子荀,高一学生👨🎓我的外甥👍</p> <p class="ql-block">儿时,我始终记得在我家的北边,有一座高高的矿山,它没有绿草青树,有的只是黑黑的沙砾汇集而成的山,我的长辈们总是叫它为:“渣子山”。</p> <p class="ql-block">出生在煤炭系统的我深知,纵使那座山不美丽,但不知有几代煤炭人一辈子含辛茹苦的付出,才能凝聚那做庄重威严、滴着黑色的血与泪的山。随着煤炭系统的衰落,如今早已不如从前了,年轻人想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便离开了矿区,我们也是一样,准备携一家还有姥爷进城。</p> <p class="ql-block">“爸,我城里的房子收拾好了咱搬家了吧。”妈妈试探的问了问。姥爷轻轻的叹了叹气,慢慢的走了出来,还是穿着破旧不堪估计得有几十年历史的员工服,拿着当年员工在井下休息的折叠凳,熟练的点了一支烟,把烟盒啪的一下扔到了地上。望着他那年迈的脸上满是沧桑的皱纹,我们在姥爷忧伤的眼神中看到了些许的不满。“你们嫌矿上不好,你们就走吧,我在这挺好的。”姥爷说道。我们知道那一刻触碰了不该碰的红线,惹他老人家生气了。</p> <p class="ql-block">到了新家一切都好,唯独挂念还在老房子住的姥爷。一直到了暑假我才得空去看姥爷。我一进门,姥爷心情很好,拉着我就去了里屋,给我拿来了糖酥,苹果,花生…我们爷俩坐在沙发上,姥爷大抵是自己在家太寂寞了,跟我聊了许多。“孩子,你知道吗?当年员工政治学习,听广播,毛主席说‘我们需要煤炭,我们需要钢铁’一听见毛主席说,我们就鼓足干劲,没日没夜的在井下干活,那一年多产了好几百吨煤炭”。他还说了很多,即使毫无逻辑,但我好像明白了很多。 </p> <p class="ql-block">漫步街道,路上来来回回的少的是年轻的朝气,多的是年迈的笑脸 。仿佛他们并没有因为形形色色的各种原因而有离开这里的念头。我也明白了姥爷之所以不离开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年少选做煤炭人,一生一世守矿山。几十年前,如果没有他们青丝变白发的付出就不会那座高大庄严的矿山。而此时此刻,如果没有他们倾尽一生的坚守,那片矿区或许真的不复存在。那座矿山将永远在他们的心头,永远永远给他们生活的希冀。</p> <p class="ql-block">看到矿山我想起了你——伟大的煤炭工人。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