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养习”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播种行为,收获的是习惯,播种习惯,收获的是性格,播种性格,收获的将是人生。</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做事。学校将“养习”作为办学理念,目的是善于启发、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奠定人生基石,使学生具有知善、向善、乐善、扬善的精神品质,从而学会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设计自己,创造自己。进而懂得善待自己和他人,善待家庭、集体和国家,善待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p> <p class="ql-block">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18岁成人之前,或者说孩子上大学之前,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区别只是随着孩子的成长,陪伴的方式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年的时间里,父母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各种各样的陪伴习惯,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对孩子的加持效果也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评估,甚至需要用孩子的一生来评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评估父母对自己幼年与少儿时期的陪伴质量与长远影响,是很多孩子长大成人后,经常反思与警醒的课题,需要孩子不断的剔除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强化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正向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陪伴,是最好的陪伴,但的的确确有很多很多的父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养成高能陪伴孩子的好习惯,甚至没意识到自己的陪伴存在问题,给孩子造成了负面影响,长久的积淀在孩子的性格与潜意识里。</p> <p class="ql-block">那么,父母究竟如何养成高能陪伴孩子的好习惯呢?</p><p class="ql-block">一、明了陪伴的本质</p><p class="ql-block">父母孩子都躺在沙发上,或者床上,各刷各的手机,叫陪伴吗?</p><p class="ql-block">父母孩子同在家里,却各在各的房间里忙,叫陪伴吗?</p><p class="ql-block">陪伴不是父母与孩子同在一起,而各干各的。</p><p class="ql-block">陪伴的本质,是爱的互动与交流。在陪伴中,是父母用各种方式向孩子表达着爱,孩子也用各种方式向父母表达着爱,或者对爱的渴求。没有爱的陪伴,不叫陪伴,叫相互找不自在。</p><p class="ql-block">陪伴孩子时,父母能明晰的觉知到自己是充满爱的,也能明晰的觉知到自己正向孩子传递爱,更能明晰的觉知到孩子接收到了父母传递的爱,这样的陪伴,就是高能陪伴。</p><p class="ql-block">凡是把陪伴孩子当苦役,当任务,那肯定是糟糕的陪伴。</p><p class="ql-block">凡是把陪伴孩子当乐趣,当荣幸,那肯定是高能的陪伴。</p> <p class="ql-block">二、 设定专用陪伴孩子的亲子时间</p><p class="ql-block">每天晚饭后,抽出一个小时,作为亲子时段,专注陪伴孩子。</p><p class="ql-block">如果平时太忙,每周末至少抽出两个小时,专注陪伴孩子。</p><p class="ql-block">陪伴孩子的亲子时间,最好是固定的,例行的,是家人都知道的。</p><p class="ql-block">这样,以便于孩子做准备,父母做安排。</p><p class="ql-block">三、运用九种常用的陪伴方式,交替轮换,让陪伴更有趣</p><p class="ql-block">一是沟通交流。采用我问你答、你问我答的漫谈式交流,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纵横五千年,环球八万里,能聊啥就聊啥,想聊啥就聊啥,聊的融洽聊出乐趣就好。</p><p class="ql-block">二是专题讨论。设定一个专题,和孩子一起讨论,引导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p><p class="ql-block">三是相互讲故事。你给我讲一个故事,我给你讲一个故事,相互馈赠。当然是脱稿的讲,不能照书念,相互馈赠。</p><p class="ql-block">四是一起做游戏。征得孩子同意,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并听从孩子的指挥与调遣,以孩子的视角与思维,玩出童趣。</p><p class="ql-block">五是一起读书。你拿一本书,我拿一本书,坐在一起看,趴在一起看。或者,家长给孩子读,孩子给家长读,相互馈赠。通过此方式,引导孩子读经典书籍,养成读书习惯。</p><p class="ql-block">六是一起看电影、纪录片、动画片。陪孩子一起看,主动引导孩子看经典电影、纪录片,过程中适当给孩子讲解,看完了再一起交流观后感。</p><p class="ql-block">七是一起做家务。调动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合理分工,和孩子一起做家务,引导孩子养成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p><p class="ql-block">八是一起运动。带孩子多运动,陪孩子一起运动,如跑步、打球、游泳等,引导孩子爱上运动。</p><p class="ql-block">九是一起旅行。经常带孩子旅行,到大自然中去,到人文景观中去,短距离、中距离、远距离都行,引导孩子爱上大自然,爱上人类文明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四、调整好陪伴孩子时的精神状态</p><p class="ql-block">陪伴孩子时,尽可能要专注,确保陪伴的质量,不可心不在焉,不可敷衍应付,不可情绪低落无精打采,不要接打电话。</p><p class="ql-block">孩子的感知能力很强,你意兴阑珊敷衍塞责,孩子就感觉被轻视,被忽视,也会反过来,模仿你的敷衍与不认真。</p><p class="ql-block">要知道,孩子的感知与模仿能力,是一流的!</p> <p class="ql-block">五、运用七步养习功,练习练习再练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陪伴孩子,是一项爱、智慧与精力叠加的功夫,在合适的时间运用正确的方式,爱心满满精力充沛的进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功夫,没有人天生就会,都是在做父母的过程中,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一次一次的练习,一点一滴的积累,逐渐掌握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寒假期间,我校通过《家校教育一致化联系信》,为了使学生度过一个文明、健康、安全的假期,帮助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管理,让孩子们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养成好习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