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面纱下的“三星堆”

山人

<p class="ql-block">如果到了四川省成都,你一定要来“三星堆”。这里会让你感受到5000多年前的古蜀文明,令你瞠目结舌;这里也留下了很多历史奥秘,让你寻思难忘。</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部,距省城成都约40公里。遗址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是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长江文明之源”。</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因其古域内有三个起伏相连的黄土堆而得名,享有“三星伴月”之美称。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分为四期:一期为宝墩文化(前蜀文化),二、三期为三星堆文化(古蜀,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400年),四期为十二桥文化(古蜀,主要遗存在金沙遗址),约相当于中原的夏商周时期。</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位于三星堆遗址东北角,是中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其展示面积近12000平方米。馆内的基本陈列《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陈列》由《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三星永耀——神秘的青铜王国》两大展馆分展合构而成,共辖九个单元。陈列内容规模宏大,布局考究,展线节奏动静结合,波澜起伏,以其融知识性、故事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炉的诠释方式,充分的揭示了三星堆文物的深刻内涵,集中反映了三星堆文明的辉煌灿烂,给人以身临其境、故国神游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展区内还设置了开放式的文物修复馆,突破了过去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封闭与专业边界,结合三星堆遗址和考古,通过独特的展陈方式和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将文物考古与保护大众化,将文物保护修复科普化,做到融文物修复、文物展示、参观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实现观众与文物、观众与修复师、观众与文物保护修复的直观式、开放式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馆《三星伴月——灿烂的古蜀文明》,为“综合馆”,陈展金、铜、玉、石、陶等各类文物,以类设题,因题见意,纵向贯通,横向展开,全面系统地介绍古蜀历史及三星堆古蜀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陈列的第一单元“雄踞西南——古蜀2000年的沧桑史”,揭示三星堆遗址作为西南地区文明社会初期繁荣昌盛的古城、古国的性质,彰明其在中国早期城市文明的重要地位。据说蚕丛是古蜀第一代国君,那时三星堆特立独行的文化形态已能与远在中原的五帝时期文明分庭抗礼、交相辉映。(尧舜就是五帝中的两个,三星堆大概就等于新石器后期到周朝前期这一段时间)。</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祭祀遗址有两个大型祭祀坑被相继发现,是人类20世纪考古最重大的发现之一。</p> <p class="ql-block">祭祀坑第一层象牙。</p> <p class="ql-block">祭祀坑第二层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祭祀坑第三层小件器物</p> <p class="ql-block">陈列的第二单元“物华天府—三星堆的农业与商贸”。引见了古蜀国的农业与商业概貌,众多酒器及各类野生植物造型器物等反映事先农业商贸的盛况。</p> <p class="ql-block">陈列第三单元“化土成器—三星堆陶器”。展示独具特征的各类器型及成熟高明的制陶工艺,玲珑精致。反映了古蜀国制陶工艺方面获得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陈列第四单元“以玉通神—三星堆玉石器”。展示了三星堆遗址、祭奠坑出土的玉石器,凸显其文物价值与艺术价值。大量玉器,尤其以玉璋、有领玉璧和各种材质的珠环佩饰为特色,其中质料包含了硅质岩、石英岩、蛇纹石、透闪石、阳起石等,这就是古籍中所说的“石之美者”。史料记载,西蜀自古就是出产美玉的地方,包括龙门山、玉垒山、岷山一带。</p> <p class="ql-block">玉璋造型纹饰含义深远,古蜀时期巫风盛行,祭祀活动一般十分盛大,玉璋又是最为重要的祭祀工具,玉璋祭祀可以让上天感受到诚意,从而获得更好的庇佑。</p> <p class="ql-block">这只石蟾造型惟妙惟肖,笑的面容视乎有点诡异。</p> <p class="ql-block">玉戚形壁。长26厘米,黑褐色蛇纹石玉,材质不透明,器表几乎都是铁锈一样的侵蚀。孔壁圆周规整,孔沿从两端突起,外围一长圆似璧的盘,一端方圆,一端尖圆,盘面光素无纹,形似突唇璧,但是外形又如玉戚,形态别致,古朴苍旧,商周时期特有的礼器之一。</p> <p class="ql-block">陈列第五单元“烈火熔金—三星堆冶”。展示了古蜀国的冶金工艺。三星堆青铜器工艺繁复,造型精巧,到达了事先范铸工艺的最高程度。三星堆金器以锤拓、模压、粘贴爲次要技法,异样表现出中国青铜时代高明的工艺程度。</p> <p class="ql-block">一号祭祀坑出土的大立人, 在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群中可称为“领衔”人物。就世界范围看,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也是同时期体量最大的青铜人物雕像。青铜大立人像,人像高1.72米,头戴太阳纹冠,身佩带饰,双手造型十分夸张,赤脚立于祭台上,此像为“群巫之长”,是集神权与王权于一身的最高统治者,至于人像手中是否持物或手持何物至今未解。</p> <p class="ql-block">雕像系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和底座两部分。人像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衣上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等,身佩方格纹带饰。其双手手型环握中空,两臂略呈环抱状构势于胸前。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其整体形象典重庄严,似乎表现的是一个具有通天异禀、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作法。其所站立的方台,即可理解为其作法的道场——神坛或神山。这尊“纪念碑”式的大立人雕像究竟象征什么身份呢?目前,学术界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青铜大立人是一代蜀王形象,既是政治君王同时又是群巫之长。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古蜀神权政治领袖形象。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其形象酷似汉语古文字中“尸”字的字形,应将其解读为“立尸”。这种观点所提到的“尸”,大体来说,具有主持祭神仪式的主祭者和作为神灵象征的受祭者的双重身份。</p> <p class="ql-block">1988年出土的铜虎形饰,长44厘米,宽 13.04 厘米、厚 1.7 厘米。仔细查看,可见铜虎巨头立耳,张口露齿,昂首怒目,虎尾下曳,尾尖翘卷,一面微拱呈半浮躇状,光素无纹,另一面全身铸有虎斑纹凹槽,槽内由小方块绿松石镶嵌填充平整铜虎前后腿部拱面有半环纽,应是用以套穿绳线或钢丝,以便悬挂。其造型以简驭繁,气韵生动,不仅说明蜀人对虎的观察相当仔细,也表明虎的形象在其心目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这件金面具非常完整,质地做工极好,数千年后仍然熠熠生辉。而此前发掘的金面具均为残件,专家推测该面具可能是附着在青铜头像上的。</p> <p class="ql-block">金杖是1986年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的文物,全长1.42米,直径2.3厘米,净重约500克。它是代表政治权力与宗教权力的权杖,为古蜀国最高的政治人物与宗教人物所用。金杖系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出土时木杖已炭化,仅存金皮,金皮内还残留有炭化的木渣。表面由四个箭穿鸟、鱼图案和三个着冠、纵目、阔嘴、立耳的头像组成,两组图案之间用平行线纹分隔。头像似戴面具,面目狰狞,或许表明了神权(王权)的不可侵犯,或许是祭祀时的一种特殊的祭司神态。鱼鸟图案可能与传说中的鱼凫、杜宇有关。金杖为三星堆遗址和古蜀文明极具代表性的典型器物之一,目前仅在三星堆遗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金箔虎,1986年出土于遗址一号祭祀坑。宽11.6cm,高6.7cm,系用金箔捶拓成形,遍体压印“目”字形的虎斑纹。虎头昂起,张口作咆哮状,眼部镂空,前足伸,后足蹲,尾上卷,呈奔跑状。这件金箔虎,不仅呈现出三星堆特有的虎形象,而且代表了古代高超的黄金制造加工工艺,同时也是虎崇拜地域文化的反映,神秘而高古,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金箔鱼形饰,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此类饰件共出土19件,分大小两型。大号金箔鱼形饰共有5件,长约20厘米,宽近2厘米。器身细长,既似鱼形又像柳叶,上錾刻有精细的叶脉纹和刺点纹。小型的金箔鱼形饰形制与大号接近,长度从4厘米至7厘米不等,表面无纹饰。鱼形饰上上端均有一圆穿孔,应是悬挂于其他器物上的饰件。</p> <p class="ql-block">陈列的第六单元“通天神树—古蜀人智慧与肉体的意味”。神树在古蜀原始宗教文明中“宇宙树”的意味意义,以反映古蜀人天人合一、人神互通的原始宗教观念,以及日神崇敬及三界、天下之中的时空观。以三星堆文物中最具神韵的重器神树,爲综合馆陈列高唱一曲压轴戏。</p> <p class="ql-block">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里一共有8棵青铜神树。最有代表性的是一号神树和二号神树。一号神树是最大的一颗。一号青铜神树被发现时不像照片里的这样整棵高大、气势宏伟。刚出土的时候就是一堆碎片。考古学家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才把它们复原。</p> <p class="ql-block">一号神树目前残留的总高度是3.96米,树干是3.84米。最上端的部分已经缺失,估计全部高度应该在4米以上。神树共分上、中、下三层,每层有三根树枝,共九枝。每一支的朝向都有所不同,但都是弯成拱形。上翘的树枝上面都站有一只鸟,一共9只,叫做太阳神鸟。视乎那个时候的文明在树的设计方面一直在呼应9这一个数字。也有专家认为树的最顶端是残缺的,所以在神树的顶端可能还有一只神鸟。这就和山海经中的“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的说法相对应。</p> <p class="ql-block">关于神树,很多人都在探究说法。</p> <p class="ql-block">说法一:社树崇拜。祭社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形式的宗教活动。社之含义有二:一为土神,一为祭土神之所。古代封土为社,各随其地所宜种植树木,称社树。按古代习惯,祭社之处必植树,以树木为神灵,并赋予它以祖先意义。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就是社树,它的象征意义和祖先、宗族、亲亲有关。此外,社树作为故国的象征,国亡社亦亡。亡国的社树要受到俘虏一般的待遇。故国交战,往往砍伐树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里就讲到:“陈侯会楚子伐郑,当陈隧者,井堙木刊,郑人怨之”。  摧残某国某地之树木,就是污辱和践踏一个国家和一个地方。社树与故国、乡里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而对于统治阶级来讲,故国的命运就是他们统治的命运,所以社树又是他们统治命运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说法二:通天神树。青铜神树上铸造有鸟形的器物,这表明它和传说中的扶桑树及太阳神鸟相关。据说在遥远的东方和西方各有一棵巨大的扶桑树,是太阳神鸟升起和栖息的场所,每天早上太阳神鸟从扶桑树上升起,晚上就落在扶桑树上休息。而且远古传说天有十日,每天升起一个太阳,余下的九个太阳神鸟就栖息在树上。扶桑树其实来自于汉族的神话当中,传说在东方的大海上,扶桑树是由两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树组成。太阳女神羲和大神为她的儿子金乌从此处驾车升起。也说是神界,人间,冥界的连通大门,只是后羿站在上面射日,将其踩断,人神冥三界才难以联络的。三星堆大型青铜神树上的九鸟正符合“扶桑”和“若木”“上有十日”的特征,形象地再现了“十日”神话。</p> <p class="ql-block">在一号树的一侧,还有一条龙从树上蜿蜒而下,由此可见这棵树不管是从气势上还是做工上都感觉有非常深厚的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二号铜树仅保留着下半段,整体形态不明,下面为一圆盘底座。三条象征树根的斜撑之间的底座上,各跪有一人,人像的双手前伸,似乎原先拿着什么东西。能够复原的树干每层伸出三根树枝。它的枝头有一长一短叶片包裹的花蕾,其后套有小圆圈,与一号大铜树基本相同;但枝条的主体外张并且上翘,鸟歇息在枝头花蕾的叶片上,这却不同于一号大铜树。</p> <p class="ql-block">2号神树被还原的树干上面也是每层有3根树枝。枝头有一长一短叶片包裹的花蕾,花蕾上面蹲着一只小鸟。在青铜树的枝干上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些用以垂挂器物的穿孔。考古者从三星堆的器物坑中发现了一些小型青铜器件。这些由青铜制作的发声器也许是悬挂在铜树上的。</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铜铃。口部横径8.6、纵径47、高7.6厘米。</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铜铃,口部横径7、纵径3.7、高7.35厘米。</p> <p class="ql-block">花形铜铃。口径6.8、通高12.2厘米。</p> <p class="ql-block">展馆还陈列了一棵摇钱树。</p> <p class="ql-block">摇钱树,树身挂满铜钱,铜钱之上饰有光芒,其意义象征着太阳,树座则有诸神山之意,被称为“通天神树”,代表着有“通神”、“通天”的功能用途。其图像构成方式均在以神木、神山相结合而达到天地不绝、人神相通之意。</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馆《三星永耀——神秘的青铜王国》,为青铜器馆。在三星堆博物馆石牌后面,独特的建筑犹如三个高度依次上升的碉楼,最高的碉楼上是三锥架,锥尖直耸云霄。史迹,文物造型艺术的相结合,融原始意味和现代为一体,表现出三星堆文化及三星堆文明。</p> <p class="ql-block">走进青铜器馆,青铜人首鸟身像雕塑,铜质浮雕背屏涌进眼里。“人与神”陈列的主题,象征着古蜀先民的精神追求,寄意人类海阔天空的前景与美好未来。</p> <p class="ql-block">青铜器馆有六个展厅。每个展厅各有特色,全面系统地展示三星堆的青铜雕像群及一批古蜀青铜神品重器。</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厅是“铜铸幻面,寄载魂灵——奇秘面具”。青铜面具专厅,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不同的面具与带有面具奇形怪状的眼形器,气势恢弘,氛围神秘。</p> <p class="ql-block">青铜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 分铜喇叭座和跪坐顶尊人像两部分,人像上身裸露,乳头突出,下身着裙,腰间系带,带两端 结纽于胸前,纽中插物。人像双手上举捧护圈足尊腹部。表现了巫师跪在神山顶上顶尊献祭神天的情景。从人像的造型特征看,表现的是古蜀国的女巫形象。该文物出土之后,考古专家们才恍然大悟,终于知道了青铜尊之所以尊贵的原因。众所周知,青铜器的密度极大,因此体积不大的青铜器重量也并不小,没有人会一直将其进行托举。但值得注意的是,古蜀人令身体本不强壮的女人进行托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进行某种神秘的祭祀活动。正是古人对神灵崇敬,才会选择让女人托举青铜尊的方式取悦上天,以此求得上天对自己的垂怜。与此同时,被高高举过头顶的青铜尊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贵重的器物,毕竟它与神灵存在某种特殊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跪坐人像,宽8.2,高14.6厘米,二号祭祀坑出土。人像作跪坐姿势,双手抚膝,手腕带镯,足上套袜,表现的是作祭祀祈祷的巫祝形象。</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出土的礼器中,以尊和罍最具特色。三星堆发现的青铜器器型厚重,造型奇幻奔放,其中圆口方尊、顶尊铜人像、青铜龙型配饰等,均属首次发现。</p> <p class="ql-block">商周时代,中原地区出土的青铜礼器以鼎、尊、罍、壶等为大宗,其中以鼎的地位最高,系国家、政权的象征。但蜀地几乎从不出鼎,尊则较多。三星堆的青铜容器还有典型的商文化同期青铜器的特征。从器型上看,高领大口,口径比肩径略大,折肩,圈足较高;从纹饰上看,雷纹衬地,兽面纹,形态都很相似。这些尊充分反映了商代古蜀人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p> <p class="ql-block">青铜神坛是古蜀人心中的天堂,修复后的青铜神坛共分为四层。底层兽形座,是整个神坛的基座,其中的兽,便是著名的“坛下神兽”。神兽的造型,具有很强的动感,仿佛正在用尽全身力气支撑着上面的神坛。它们的眼睛是纵目的。一说这种神兽叫角端,跟麒麟一样,是上古时的神兽。两汉时期的成都人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就写到:“神兽有麒麟和角端”。据说角端日行万里,通晓四夷的语言;世间的事,都瞒不过它。寺庙里的和尚常常圈养它们看护寺门,它对人和善,专吃豺狼虎豹。第二层居住着四个大立人,他们的脸,跟出土的纵目面具一样,威严肃穆。剽悍的身体上,套着一件紧身的对襟衣;衣服背后,画着数轮正在散发着光芒的太阳,这个太阳造型,很容易就让我们跟金沙的太阳神鸟联系了起来。大立人戴着帽子,系着腰带,手中抓着一根藤条。更为奇异的是,在它们的帽沿上,还有左右两张脸。模样很怪,长眉、大眼、直鼻、阔口,活像个小丑。第三层是高山。四座山峰相连,峰顶上还有一轮太阳。也许,古蜀人想塑造的场景正是太阳在正午照在山顶上那壮观的一幕。这些山峰围成了一个封闭的“盆地”,这就让我们想起了四川盆地。我们知道,四川周边有秦岭、岷山,四川盆地由此形成。也许3000年前古蜀人已经知道他们生活的地方,就像一个被包裹着的圆盆一样。最上面一层是最神秘的,这似乎是一个方形的匣子。匣子镂空雕刻着五个古蜀人,他们可能是古蜀国的巫师,通通盘着头,穿着祭祀用的长裙,双手呈环状,如同青铜大立人一样抓着什么。神坛的用途,也异常扑朔迷离,一说它代表天帝的宫殿;一说它反映着古蜀人天、地、人三界观念。</p> <p class="ql-block">第三展厅是“皇天后土 人神共舞——祭祀大典”祭祀是上古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构筑祭祀大典模拟了高大的祭台、巍峨的神坛、拜祭的人群、天幕的火光等场景,把人带到了祭祀大典上。人神共舞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厅是“赫赫诸神,森森群巫——神巫群像”神灵的象征。该厅两侧高大立屏展柜放着三星堆出土的神巫群像。该展厅的“群像”与第一展厅的“面具”有遥相呼应的之势。</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博物馆中,最为引人注意的是在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那些神秘诡谲的青铜雕像群,关于它们的存在,大多数没有确切的说法,人们只能去猜测它们的身份和用途。</p> <p class="ql-block">这些人物造像型怪异,大多为巫师一类人物,他们具有人神交往的特殊能力,被尊奉为“人间之神”。图为戴着金面具的青铜人像,这个面具为中国早期金面具,约存在于公元前13世纪。</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人头像的颈部都呈倒三角形呢?这是不是暗示着人像原来是有身体的?三星堆出土的另一件通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像,身着三层无领衣服,左右两片衣襟交叠,在颈部前后都呈倒三角形,与这些人头像的颈部完全相同。因此,学者推测,这些人头像颈部前后的倒三角形,可能表现的是人身体袒露的胸颈部分,人头像原来可能安装有木制或泥质的身躯。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身躯都已湮灭在泥土之中。</p> <p class="ql-block">在珍贵的青铜人头像外再粘贴金面罩,说明古蜀人对黄金的崇尚。人头像作为常设于神庙中的祭祀神像,在其面部贴金,其目的并非仅仅为了美观,而应与祭祀内容和对象有关,更显出其身份的高贵与祀神活动的隆重。</p> <p class="ql-block">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威风的要算铜纵目面具。铜纵目面具均出自二号祭祀坑,共3件,分大小两型。其中A型2件较小,B型的1件则较大。两型纵目面具造型虽大体相同但略有差异。</p> <p class="ql-block">A型面具额部铸有数十厘米高的精美额饰,而B型面具额部正中则为一方孔。二是两型面具的耳部大小与取势不同,B型面具的桃尖状双耳甚大,向两边充分伸展并向上耸起,有飞扬之势;A型面具的耳朵构型与前者基本相似,但没有那么夸张,双耳取势基本平直。</p> <p class="ql-block">青铜纵目面具,此像眼、耳造像极度夸张,被人誉为“千里眼”和“顺风耳”。此面具的眼睛大致符合史书中有关蜀人始祖蚕丛“纵目”之记载,人们猜测它很可能是古蜀先民置身于神庙中顶礼膜拜的祖先神——蚕丛。</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出土的眼形器有菱形、勾云形、眼泡形等几种类型。菱形眼形器由四个直角三角形眼形器所组成。仔细看,你会发现每个眼形器的上面均有小孔,据猜测这些小孔可能是组装或固定用的榫眼,这些眼形器有可能当初是被绑在庙堂的壁柱上用以营造“神之眼”的神秘气氛。</p> <p class="ql-block">古蜀(三星堆)人对眼睛有着一种特别的重视(崇拜)。关于它的研究与解释目前有几种说法:</p><p class="ql-block">1.眼睛崇拜说。此说认为,眼睛在古蜀人的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眼睛能够洞见太阳星空、能够看见自然世界……眼睛的这些功能对古蜀人来说充满了神秘与神奇,因此他们把眼睛当成一种神来崇拜。在许多古代遗存中,我们都能发现古人对眼睛的特别着意之处,比如中原出土的一些青铜器,其上的饕餮纹就有非常夸张的“眼睛”。</p><p class="ql-block">2.太阳说。古蜀人认为眼睛就是太阳的化身。因为太阳给人类带来了光明,而眼睛可以让人感受到这种光明,因此古蜀人相信眼睛就是太阳在世间的化身,崇拜眼睛就是崇拜太阳,故而在制作人像等器物中特别突出强调了眼睛这个器官。</p><p class="ql-block">3.巫术说。该说认为,远古时代的人们笃信神灵的存在,相信神是万物的主宰。因此,当人们遇到困难时就想向神祈愿求福,无奈人们没有这样的能力,他们只能求助于有能力跟神说话的人(类似现在的翻译,有能力把一方的话语翻译给另一方)。于是,原始的巫觋就出现了。古(蜀)人相信眼睛是巫通神的法器,故而在制作祭祀器物时特别将眼睛做的非同寻常。</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总计出土青铜眼形器71件,铜眼泡33件。这些眼形器迄今为止在世界上属于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发现,它的面世惊艳了世界考古史。</p> <p class="ql-block">第五展厅是“千载蜀魂——奇绝的宗庙神器”十件神器。该厅展示了十件宗庙神器。宗庙神器为宗庙中的常设重器,造型奇特,制作精良,内涵丰厚,都是用于朝拜天地、礼敬百神、通灵镇邪等,因宗庙重器非常人所能得见,故谓之“秘宝”。</p> <p class="ql-block">青铜太阳轮,直径约85厘米左右,造型颇为现代化,被现代人评论为最早的车轮,但经过考古猜测为古蜀人常设于神庙中的神器。</p> <p class="ql-block">青铜人形牌饰。器物似人的背部,中部有一浅背棱,下有双腿。背部有两组相同的纹饰,似为倒置的变形鹳鸟纹,下组为三鹳鸟。牌饰背部上宽17、下宽17.6,高34,通高46.4厘米。</p> <p class="ql-block">青铜鸟脚人像,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奇绝的宗庙神器。</p> <p class="ql-block">青铜鸟脚人像残高81.2厘米,分为两部分,下部鸟高50厘米,上部人身残高31.2厘米。 上部人像穿紧身短裙,上部的人腿粗硕健壮,鸟爪强劲有力的钳住下面的鸟头,鸟的造型极为抽象,大大的眼睛,弯弯的勾喙,从颈部变成蛇、龙等动物的尾巴,估计这件器物的上半身散落在其他的地方而没有埋入坑中。这件器物反映的可能也是一个“人神合体”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堆遗址二号祭祀坑 出土的青铜神鸟,高33.9厘米,宽19.3厘米。铜鸟腿及尾部残断无存。全器形式构成为流畅的“s”形,大头,头较圆,沮颈,圆眼,方钉状尖喙。头上冠羽呈方板状,冠后端下垂。翅羽较小,尾羽较长且下垂。颈及前胸饰鱼鳞纹,腿残存,部分外侧饰卷云纹,其与鸟体婉曲的构型形式相呼应,给人以典雅庄重之美。</p> <p class="ql-block">青观山出土的青铜虎形器,长11厘米、宽10.3厘米、圈座直径7.7厘米,其身形肥硕异常,呈现圆圈状,四足全部立在一个圆形的圈座之上。从虎形器的整体造型来看,其虎眼圆瞪、大耳尖圆,头部自然抬起且尾部上翘,面部表情龇牙咧嘴十分凶悍勇猛。但该青铜虎形器的身体部位却呈中空态,空洞之中似乎隐藏着许多的秘密。</p><p class="ql-block">对其用途考古专家们进行了猜测:</p><p class="ql-block">一、该青铜虎形器可能是一个底座,换句话说,它的孔洞处也许曾是某种器物的“插座”。考古学者们提出,古蜀人向来有“崇虎”的文化习俗,老虎是百兽之王,更兼具凶狠与勇猛,故此它的形象很可能会成为古蜀国神庙的重器,而这一点恰恰也与巴蜀文化大量出现的虎图纹相互契合。</p><p class="ql-block">二、青铜虎形器是一件特殊的容器。青铜虎形器的中空部位下部可能存在承托部分,而其身子部位或许会盛满果品或美酒,专门用于祭祀天上的神灵。</p><p class="ql-block">三、青铜虎形器也许并不是一种实用器物,而是用于特殊用途的祭祀用器。此说法的根据十分充足,因为古蜀人崇拜老虎,将其视作神灵拜祭也在情理之中。</p> <p class="ql-block">青铜大鸟头,通高40.3厘米,二号祭祀坑出土。是三星堆全部鸟类造型文物中,形体最大的一件。出土时,其勾喙口缝及眼珠周围皆涂有朱砂。鸟颈部下端有三个圆孔,当作固定之用。此器可能是神庙建筑上的装饰物,也有可能安装于某种物体之上,作为仪仗用途的象征标志。</p> <p class="ql-block">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蛇,宽10厘米、残长54.8厘米。蛇身十分硕大,且颇具写实风格,与现实生活中的蛇毫无二致。系采用分段铸造法制成,铸件之间有铆孔,分段铸成后,再铆嵌连接成形。蛇身上饰菱形纹和鳞甲,头顶和背部有镂空的刀状羽翅,可能是表意其飞行功能。从蛇颈下和腹部的环钮看,估计是挂在某种物体上作为神物膜拜的。</p> <p class="ql-block">与青铜蛇同时出土的青铜鸡也展现出强烈的写实风格,它昂首引颈,尾羽丰满,造型十分生动。</p> <p class="ql-block">一号埋藏坑出土的这只青铜龙柱形器,其断面呈椭圆形,柱顶斜平,下端四面有半圆形缺口,缺口相对的上方各有一圆形穿孔。柱顶有一龙,龙头上有镰形大耳一对,耳内内侧有犄角一对。龙口大张,呲牙咧嘴,两前爪趴于柱顶上,身尾下垂贴于柱侧,后爪紧紧抓柱两侧,尾巴上卷,在和龙相对应的柱壁另一侧,有一简化的头向下的夔形饰,此器可能是某种器物上的附件。从这条龙的头部看,很像山羊,还有长长的胡须,故有人认为应该定名为神羊。</p> <p class="ql-block">第六展厅是“心路历程——三星堆考古录”介绍了三星堆发现与发掘的心路历程和一些关于三星堆的“千古之谜”等。</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是如此神秘,如此引人入胜,就在于它完全独立于中原文明的特殊风格,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谜。若是这些谜团悉数被解开,那么三星堆的真面目就能重现人间。</p> <p class="ql-block">一、起源之谜。关于三星堆的正朔,舆论尘嚣喧上。有支持西来说的:因为三星堆的太阳轮、金权杖、怪异的人物特征等,都与古埃及、苏美尔甚至玛雅文明有相似之处,三星堆可能是这些文明的嫡脉;有支持外星说的:文明高度发达,不留任何记载,风格特立独行,或许外星人才能这样;还有人指出三星堆是正宗的华夏文明,或许是古彝族有很深的渊源。</p><p class="ql-block">二、消失之谜。三星堆占地面积广远、青铜文化发达、建设规模庞大,为什么会突然消失,而且没有留下子脉呢?有学者总结了以下几大推测:外族入侵,洪水灾害,部落迁移,内部矛盾,又或是跟随外星飞船飞走了。可不管是哪种,三星堆人总会有所遗存的吧?那么,这些后裔又去哪儿?</p> <p class="ql-block">三、文字之谜。三星堆存在时间跨度非常大,约距今5000年至3200年,试问一个发展了近两千年的文明,怎么会不形成文字?他们用什么交流,手语吗?而且,根据出土文物显示,三星堆应该与商朝有过文化交流,殷商有甲骨文,而三星堆却没有,这很不科学,毕竟二者是同时代、同发达的两大文明。</p><p class="ql-block">四、金杖之谜。提起权杖,我们会不由自主联想到古埃及法老手中的东西,好像这类象征权力的物件非常地具有西方风格,而鼎似乎才是中国历史特色。所以三星堆的这根金权杖,终究还是未解之谜。</p><p class="ql-block">五、冶炼之谜。三星堆作为一个早期的青铜文明,从出土的青铜器来看,不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个种类,但三星堆青铜器制作工艺已经十分精湛,不管是青铜器的炼制技术还是工艺,以现在的技术也是很难做到如此精细的。三星堆遗址出现在四川地区,在当时并不属于古代的核心地区,历史上也没有记载,说明三星堆文化没有参与最早中国的构建发现过程。</p><p class="ql-block">六、象牙之谜。新近发现的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象牙,那么这些象牙的来源是哪里呢?专家分为“土著象牙”与“外来象牙”两支观点队伍。土著说认为,川蜀地区原本是有大象的,只是后来灭绝了,但疑点是为什么没有出土过类似的象化石?外来说认为,这些象牙来源于印度、孟加拉国等地,属于对外贸易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七、赤像之谜。三星堆最后一期文明所在地是金沙遗址,这里曾出土过12尊造型大体一致的赤裸男性跪像,雕刻细腻,表情丰富,应该是一种特殊的祭祀品。然而,这些人像的发型十分怪异、双手被反绑、全身赤裸等特征,都与我们所知的文明格格不入,在此前中原遗址中从未见过,这是不是昭示着母系社会的些许痕迹?</p><p class="ql-block">八、鱼凫之谜。金权杖上刻有图案,分别是巫师、鱼、鸟的形象。很多人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古蜀之王:鱼凫王,巫师就是王,鱼和鸟则是他的化身和象征。这似乎很有说服力。但同时,图案上还有一支长长的箭贯穿三者,这表达的意思应该是痛恨鱼凫王才对啊!如果三星堆是古蜀人所建,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王呢?</p><p class="ql-block">九、古贝之谜。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的底部,累计出土了4600多枚贝壳,它们大小均匀,有的还经过了加工。经过鉴定,这些贝壳主要有三种品类,数量最大的是虎斑贝,其次是卷壳贝,最少的是环纹贝。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它们产于印度洋北部地区(主要是孟加拉国湾和阿拉伯海之间的地区,地处内陆盆地的三星堆为何会出现如此之多的齿贝?这些海贝又是如何输送入蜀?</p><p class="ql-block">十、铜像之谜。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像形象都十分怪异甚至荒诞,与中原人的特征出入很大,他们高鼻、大嘴、粗眉、大眼,眼睛突出而斜视,耳朵宽大而有孔,身材比例也相当夸张。有人说这样的人物形象似乎与高鼻梁的西方人更为接近。当然也有人指出这其实就是古彝族人的特征,但只是猜测,并无实际证据。</p> <p class="ql-block">十一、祭祀之谜。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青铜神器,但绝大多数都是祭祀用的,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这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十分完备,可他们的饮食起居生活该如何进行呢?难道靠祭祀就能不吃饭不喝水?</p><p class="ql-block">十二、揭秘之谜。历经几十年寒暑,三星堆不过挖掘了千分之二,那么究竟何时才能完成解密呢?这无疑又是一个无解的谜题,毕竟目前我们只发现了几个祭祀坑,而对三星堆文明的城邦、城墙、生活区等位置很不明了,它的城市建设也无法得到证实,所以三星堆的秘密应该还会保持很久很久。</p> <p class="ql-block">随着考古发掘,三星堆之谜越来越多!</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文物修复馆是三星堆博物馆文保中心的文物医院,这里对观众开放。发掘出土的文物都会第一时间送到这里进行保护处理和修复研究。文物修复馆包括了文物储存区、陶器修复室、玉器修复室和金属修复室等,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文物保护修复。是融文物修复、文物展示、参观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运用最新的文物保护修复理念、现代化文保设施设备以及一流的保护修复技术,打造的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展示一体化工作平台。</p> <p class="ql-block">馆内采用玻璃隔断,观众可以沉浸式现场观摩文物修复师修复文物。</p> <p class="ql-block">馆内还有一些修复成果展陈。包括2021年在3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撞脸“愤怒的小鸟”的陶猪、玉琮等火上热搜的文物。还有被网友戏称”奥特曼”“诸葛亮”的青铜小立人,还有铜头像、玉璋等精品文物。</p> <p class="ql-block">在四号祭祀坑清理中专家们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和陶器,以及象牙,青铜器和漆器等,共计约500多件,最令人惊奇的是一件青铜跪坐人像。青铜跪坐人像在祭祀坑最底层,它高约16厘米,虽然体型不大,但是造型奇特。专家们将青铜跪坐人像清洗干净,可见它双手合十,呈跪踞状态,不过头却扭向一旁,故此得名青铜扭头跪坐人像。在此之前,专家们从未出土过类似的青铜器,因此也难以说明它究竟是何方神圣,也更不清楚它究竟有什么意义,不过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它还有三个未解之谜。</p><p class="ql-block">谜团一:身份之谜。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可以看成是古蜀国男人的基本面貌,另外再结合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我们可以断定古蜀人的基本长相宽为纵目,并且脸型瘦长为方形。然而,青铜扭头跪坐人像却完全没有古蜀国人的面貌特征,因此专家们推测他可能是一位外来的巫师,至于来自哪里也依然是谜团,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在跪拜古蜀国的神灵。</p><p class="ql-block">谜团二:头冠之谜。仔细观察青铜扭头跪坐人像,您会发现他头上戴了个冠饰,长度约6厘米,就如同现代厨师戴的高帽一样。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头冠上还有精美的几何纹理,但是在头冠的顶端却有明显残缺的痕迹,可以推测头冠被折断了,不过专家们却没有找到残缺的部分。因此,残缺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就让专家们陷入了无休止的争论,直到现在也依然没有确定答案。</p><p class="ql-block">谜团三:合十之谜。专家们在仔细清理青铜扭头跪坐人像时,竟然还发现合十的双手还夹着什么东西,但很可惜都已经碳化溶解。对此,专家们想到了青铜大立人,他的双手似乎也握着什么东西,但是直到现在也依然没有结论。有的专家还表示,青铜扭头跪坐人像或许并不是在做双手合十的动作,而是他在用双手夹着某种献祭的东西,然后心里为了表示对神的虔诚,不敢正眼看,才将头扭到一旁。</p> <p class="ql-block">修复馆还设有专门的分析仪器室,配备了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X光颜色仪等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文物进行检测分析,从而为文物的修复保护提供科学的依据。</p> <p class="ql-block">到目前为止国家已经对三星堆发掘了37次,据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简介,目前发掘的三星堆面积只有2万平方米,而三星对文化遗址覆盖面积达到了12平方公里,所以目前所发掘的地区只占其总面积的2‰。自2019年以来国家重点对六座新发现的“祭祀坑”进行发掘。已经出土编号文物12000余件,而近完整器超过2400件,其中铜器870余件、金器510件、玉器450余件、石器120余件、陶器13件,另提取完整象牙400余根。其中一些器件金面具、鸟形金箔饰、铜顶尊跪坐人像等重要文物,从造型、纹饰来看,均为前所未见。还有一些造型奇特的青铜器,专家都不知道如何给其界定,另发现了一个长1.5米、宽0.4米的木匣子,内外都装饰有朱砂,对于如何开启这个木匣子以及木匣子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专家还在讨论当中。这些都为三星堆增添了一层新的神秘面纱。</p> <p class="ql-block">随着三星堆遗址新的考古成果出土,现有展馆已无法容纳新文物展示,展区正在建造一座更大的展馆。新馆靠近2号馆,建筑面积是现有展馆的5倍,展陈面积是现有的3倍,新出土的文物也将在此安家。</p> <p class="ql-block">三星堆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浩如烟海蔚为壮观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相信,随着考古发现和研究,三星堆终将撩开神秘的面纱,带我们一同揭示那个遥远时代的崇拜习俗,广泛发现这个世界的更多奥秘,给我们一个对古蜀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的全新认识,为我们展现出来自千年前的人类文明。</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满怀好奇的心态,静候三星堆那些未知的新发现又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