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课程改革越来越成为每一个教育者坚持突破自我的事业。</p> <p class="ql-block">随着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的全面施行,在即将开启的新学年,所有学校、所有教师都将面对“跨学科学习”这个说起来很美、啃起来很难的新事物。</p> <p class="ql-block">所谓跨学科学习,就是打破学科壁垒,以多学科协同方式,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能力,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这就如同军队中的海陆空多兵种协同作战一样。</p> <p class="ql-block">如今,跨学科好像成为了潮流。但是,如何才能实施好跨学科?</p> <p class="ql-block">教育的终极任务就是提升人的素养,对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离不开具体的学科课程或综合课程,依托于实实在在的课程行动才能得以实现。</p><p class="ql-block">跨学科教学,能让学生素养具体化、鲜明化。</p> <p class="ql-block">项目式的学习方式完善“学用评”一致的学习链条,带领孩子感受“我爱学、我在学、我会学、我全学、我能用、我能学”。</p> <p class="ql-block">要在高仿真情境中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能只让学生见到知识的影子,而要让他们在真实情境中感悟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应用知识。最后,回应现实和未来的不确定。学生不能只做知识的搬运工,真实情境下跨学科的主题学习,由于过程与结果的不确定,能更好激发学生的探索动力和创造力,培育其指向未来的学习力。</p> <p class="ql-block">任务设计是跨学科学习的“牛鼻子”,可以说找到了好的学习任务,就推开了跨学科学习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在进行跨学科教学时,以三大关系作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知识经验,围绕功能、发展变化过程、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等方面,确定探究的主题和方向,然后设计探究任务,引领学生完成探究学习,并将所需要的学科知识融入其中。</p> <p class="ql-block">“只做只学不思”的问题,通过反思评价,让学生所学所得更好,在反思中积累“反思与交流”的经验,努力培养反思建构意识。</p> <p class="ql-block">评价以结果评价过程,以评价促进学习。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展示评价标准,在学习开始就向学生呈现,旨在用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对照与改进学习,实现以标评学,以评促学。</p> <p class="ql-block">一句简单的学科宣言,一个学科追求的表达,蕴含的是育人价值。我们要求每个学科都要谱写纲领性的、共时性的、简明的学科“宣言”,形成学科名片表达。</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种跨学科学习的方式,未来可以想象这样一些场景:在课程结束后,学生们自发利用课余的时间,冲到老师办公室,主动寻求帮助。当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因为需要某种工具或知识储备范围之外的信息,能够自主学,主动解决问题,达到用以致学。这便是推动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未来的教师是学习的高手,是最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者,是精于借助技术和互联网进行数字化学习的终身学习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