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阿城籍学子一封信 <p class="ql-block">广大阿城籍学子:</p><p class="ql-block"> 日升月恒,江奔河涌,在变动不居的时光里,我们迎来新的一年。过去的几年中,您带着家人的殷殷期盼、故乡的浓浓深情踏上了求学征程,用拼搏奋斗、励志前行书写了精彩绝伦的追梦之歌;新的一年里,家乡愿您意气风发、砥砺前行,学业有成、宏图大展!</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您记忆中的家乡正在阔步前行。岁首回眸过去一年,追梦人孜孜不倦,点点星火汇聚成炬。经过全区人民的不懈奋斗,阿城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五十强和东北十强县之一等多个国家级名片,特有金源文化“金”字招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升。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区正在二十大的东风中,沿着区党代会规划的“一年一台阶、五年翻一番”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笃定前行。</p><p class="ql-block"> “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殷殷嘱托,亦是家乡人民的切切期盼。阿城发展离不开青春力量,离不开青年人才,家乡期盼“归雁”的青春之河奔涌回流!当前,我区制定了大学生人才储备计划,出台了包括人才服务、能力培训、大学生见习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全力搭平台、优服务,为在外的莘莘学子回乡发展提供全力支持。</p><p class="ql-block"> 1922年,远赴重洋的聂荣臻在一封从比利时沙洛瓦劳动大学寄回的家书中,道出了“远出留学,所学何为”的心声。今天,时代的使命该如何承担,青春的梦想该如何安放,许多青年已经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回答——家乡天地广阔,青春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大山的女儿”黄文秀北师大硕士毕业后,主动请缨到广西最贫困的百坭村,用青春和生命在百色留下了丰碑硕果。“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邹玖霖研究生毕业且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后,仍毅然选择到大山深处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用选择印证了初心,用青春滋养了故乡。</p><p class="ql-block"> 学成不忘故乡情,奋斗秉持赤子心,故乡的热土呼唤她的儿女回到家乡建功立业。热切期盼您带着梦想、学识和资源,万里归来,争做“头雁”,让青春在家乡的沃野书写荣光!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产业更优、发展强劲、生态文明、文化繁荣的新阿城将为时不远,您的事业也必将开创新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最后,再次衷心祝愿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学业有成、万事如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阿城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2023年1月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