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278讲一一先进篇第七章

万子私塾

<p class="ql-block">传儒家微言大义,教商贾允执厥中,培养新时代儒商。</p> <p class="ql-block">《论语》第十一篇先进篇第七章录音</p> <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万守杰,今天一起分享《论语》第十一篇先进篇第七章。</p><p class="ql-block">原文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p><p class="ql-block">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弟子中谁好学?”孔子答道:“是一个叫颜回的学生,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p><p class="ql-block">季康子是何人?是鲁国的正卿,担任国家执政,实际上的鲁国负责人,姓姬,季氏,名肥,死后的谥号为“康”,史称“季康子”。季氏家族是鲁国三大家族(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第一大家族,从季氏的始祖季友开始,一直位高权重,把持着鲁国的朝政大权。说孔子,不能不说鲁国,说鲁国不能不说“三桓”,不了解“三桓”就不清楚孔子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所谓的“三桓”,是指鲁桓公时代,有三个兄弟,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庆父,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叔孙,一个同父同母的弟弟叫季友。季友在亲哥哥鲁桓公的授意下杀死了叔孙。公元前694年,鲁桓公去世,鲁桓公之子姬同继位,是为鲁庄公,季友执政,逼迫庆父自缢而亡。从此,鲁国的三大家族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登上历史的舞台,以季氏为首,分别掌握着鲁国的朝政大权,一直到鲁穆公时代才结束。公元前415年,鲁哀公的曾孙鲁穆公继位,此时的三桓已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了近300年,鲁国也因为持续的内乱而与国际上的各大强国拉开了不小的差距。鲁穆公励精图治,果断实行改革,他尊崇儒家学说,礼遇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中庸》的作者,任命博士公仪休为鲁相,逐渐从力量衰微的三桓手中收回政权,摆脱三桓影响的鲁国国政,开始奉法循理,出现了一个面貌一新的鲁国,重新确立了鲁公室的权威。这样说来,孔子死后六十五年,孔子的孙子孔伋完成了他爷爷一度想把“三桓”干掉但没有实现的未尽事业,可谓是“天道法网孰能漏掉”,道统可能迟到,但绝不会灭绝。再到后面就是孟子的时代了,孟子又是孔伋的学生的学生,孟子又教育出万章等弟子,作《孟子》一书,孔子的思想继续得以传承,犹如薪火相传,元亨利贞,二千五百多年来,中华文明的根脉,永续厥德。</p><p class="ql-block">季康子的父亲叫季桓子,季桓子的父亲叫季平子。孔子的一生与季氏家族的季平子、季桓子、季康子祖孙三代结下渊源。鄙以为,孔子成也季氏,败也季氏,终也季氏。青年时代的孔子是鲁昭公为国君(季平子为执政)时期,若没有二人的支持或许可,孔子不可能在鲁国兴办私塾,开馆收徒,从此名声大振;中年时代孔子是鲁定公做国君(季桓子做执政),若没有二人的提携,孔子不可能步入仕途,官至大司寇兼国相;中老年时代的孔子是在周游列国居无定所中度过了十四年,若没有鲁定公和季桓子的变相逼迫,孔子也不可能辞官在外漂泊流浪,累累如丧家之犬。没有季康子,孔子有可能死在国外,不能够叶落归根。</p> <p class="ql-block">细细琢磨,有一个第六感觉突然涌上心头。孔子一生克己复礼,孔子到底复辟的是什么礼?孔子是殷商的后裔,子姓,孔氏,其实周公旦制礼作乐是在殷礼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编著。据史料记载以及殷墟考古挖掘的甲骨文表明,殷商时期中华文明已经达到了十分灿烂的高度,比如说八卦、历法、礼仪、星宿、九州、道德、民本等都非常的完备。作为殷商的臣子周文王,也是一再表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意思是说,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是革新。周文王的真实思想是,其实并不反对殷商,革的是商纣王的命,是纣王把殷商搞坏了,只不过要革新而已,或者说是用“新桃换旧符”。更深层的寓意是,江山乃天下为公,不能够只有子姓永远做下去,该轮到姬姓了。最底层的逻辑思想是,谁也都不愿意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忠孝仁义”是中国人永远抹不去的思维意识,无论自己是否承认或是否能感觉的到。比如说,任何人也不愿意别人说自己头上长了“反骨”,对吧?鄙人讲这一段话的目的是,孔子尚礼是一生的追求,但内心深处念念不忘的是“复辟殷礼”。所以啊,孔子能够培养出来像子贡这样的儒商,与孔子提倡殷商时期的商业文明是分不开的。由此可以推出,殷商时期的商业比周代要文明发达的多,孔子只是在“商”的前面加了“儒”的前缀而已,代表孔子对商人的期许。孔子说:“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仅凭夫子这一句话,二千多年来,中国的商人都以“义商”为荣或追求的目标,尽管现在“奸商”遍地,但谁也不会公开承认自己是“奸商”,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力量。有道是:文化在,中国不灭,道理就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刚才插了一段话,是因为忽然突发奇想,若不马上写出来,唯恐突然流失。现在书归正传,还是说季康子。季康子的父亲季桓子是公元前492年死的,《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季桓子临死前对季康子说,从前咱们鲁国本来是可以兴旺起来的,是我对不起孔子,我把孔子赶跑了。我快要死了,我死后,你会辅佐国君的,一定要把孔子请回来做国相。季桓子死后,季康子接任了季氏的宗主位置,继续担任鲁国的执政,原本是想把孔子接回来,但被一个叫公之鱼的大夫给拦住了,最后把孔子的学生冉求召回做了季氏家的总管。季桓子去世时,62岁的孔子正在陈国,离开鲁国已经有7年了,闻听死讯,悲喜交加,悲的是与季桓子同朝为臣曾经一起堕三都,喜的是终于有可能回国了。7年又过去了,公元前484年,季康子终于被冉求说动,派了公华、公宾、公林等组成了庞大班子,带着重礼,把正在卫国的孔子隆重地接回鲁国,鲁哀公、季康子等大夫们出城迎接。孔子经过犹如当今史诗般地长征一样,68岁衣锦还乡,被尊为“国老”,终身奉养,删诗书,作易传,著春秋,谓之“大器晚成”。所以,成也季氏,败也季氏,若无季氏,孔氏难料。历史上对季康子是这样评价的:季康子作为鲁国权臣,凌驾于公室之上,专权而失三桓之心,可谓不足。然而,康子一能观吴之国运,二能用冉有之才,三能归夫子孔丘,四能应时用田赋,不可谓不智。孔子是公元前479年去世的,享年73岁,季康子是十一年后走的,卒年不详。</p><p class="ql-block">孔子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后,去世前有五年多的时间整理先圣的典籍,述而不作,再就是教导曾子、有子、子游、子夏这些晚进来求学的弟子们,像子路、子贡、冉雍、冉求等这些跟随周游列国的早期学生基本上都出去做官了,唯独颜回不愿意出仕。颜回在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是非常独特的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颜回,姓曹,颜氏,字子渊,鲁国都城人,一说与孔子的母亲颜徵在是一个地方人。颜回十三岁拜孔子为师,孔子当时四十三岁左右,应该是孔子从齐国返回鲁国后收的弟子。公元前517年,季平子与鲁国大夫郈昭伯斗鸡而大打出手,鲁昭公站在郈昭伯一边,想借机除掉季氏,不料想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大家族,就是历史号称的鲁国“三桓”联合起来,最后把鲁昭公赶出国门,孔子追随鲁昭公投奔齐国避难,孔子就是那个时候见过齐景公。齐景公是想重用孔子来着,不料被齐相晏婴所阻止,晏婴这个人在历史上很有名,长得很矮,当年出使楚国,楚国想羞辱晏子让他从城墙洞里钻过去,最后晏婴的智慧把楚国国君楚灵王给镇住了,当然不会从狗洞里进去。这就是“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子认为孔子的那一套在齐国行不通,所以齐景公欲用孔子之事最后不了了之。</p> <p class="ql-block">鲁昭公由于得不到齐国的帮助,不能帮他打回国去,公元前514年不得已又投奔晋国,晋国也是如此,公元前510年鲁昭公死在晋国。也就是说,鲁国有差不多七、八年时间里没有国君主政,国君在外逃亡,全是由季平子当家做主。孔子没有跟随鲁昭公去晋国,原因不详,孔子在齐国待了三年时间后返回鲁国,此时孔子应该是三十七岁左右。孔自齐返鲁后,不在过问政治,一心教书育人,这一时期长达十四年之久。《论语.八佾》篇第一句话叫做“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应该就是季平子代理鲁国国君之职时,季平子乱礼,祭祀宗庙时使用天子规格的舞蹈,用六十四人的方阵伴舞,孔子认为太不像话了,绝对不可忍受!这样算来,颜回应该是孔子从齐国返回后的第五年即公元前509年拜孔子为师的。孔子三十七岁到五十一岁期间的十四年时间里,专职做教育,大部分弟子都是这个时间进来的,但窃以为不包括子贡,子贡应该是孔子周游列国第一站到了卫国那几年拜师的。孔子五十一岁时开始步入鲁国的政坛,从中都宰做到大司寇兼国相,五十五岁时辞官开始周游列国。</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孔子说颜回好学?我给大家讲《论语》中关于颜回的五句话,就可以足见颜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家中很穷,但他勤奋好学,每天清晨起床读书,经常要读到夜深人静时才入睡。他的生活起居十分简单,住在一条简陋的小巷子中,每天吃的是一小框米饭和喝一瓜瓢水,但他一直很乐观,从来没有为此担忧过。孔子说颜回真是一个贤人啊!成语“箪食瓢饮”的出处就在于此。子曰:“回,不迁怒,不贰过。”孔子说颜回从来不对别人发火,也从不犯重复的错误。子贡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贡说啊,我怎么能够敢与颜回相比,颜回能够闻一知十,而我顶多能闻一知二罢了。成语“闻一知十”的来历就源于此。别的弟子都出去做官,包括孔子的驾驶员兼保镖子路也去卫国做官了,孔子认为颜回的家境贫寒,应该出去做官可以解决一下生活困境,你知道颜回是怎么说的吗?颜回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zhān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颜回说:“不愿做官。我在城郭之外有五十亩田,足够喝稀粥的;城郭之内的十亩田,足够抽丝麻的;弹琴足以让自己愉悦,所学先生的大道足以让我自行其乐了。我不愿做官。”颜回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老师的呢?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颜渊感叹地说:“我的老师啊,他的学问道德,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看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了。老师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用礼来约束我们的行为,我们想要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自己的才力,似乎有一个高高的东西立在我的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找不到可循的路径。”成语“仰出弥高”就源于此。</p><p class="ql-block">窃以为,颜回不仅好学而且品行兼优,第一好学是学习目标,为了追求学问宁愿安贫乐道,也不愿意做官;第二好学是学习精神,时常“一箪食,一瓢饮,在漏巷”,凤兴夜寐,从不懈怠;第三是学习方法,闻一知十,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感悟。颜回之所以能够得到孔子的喜爱,情如父子,更重要的是,颜回有一颗“仁心”。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的心可以在长时间内不离开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可惜的是,“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三十九岁就死了,死于孔子之前三年。颜回之死,对孔子是沉重打击,他是孔子思想的继承人,他突然辞世,让孔子措手不及,悲痛欲绝!孔子哀恸曰:“天丧予!天丧予!”孔子哭着说:“这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啊!这是老天爷要我的命啊!”</p><p class="ql-block">颜回是真正懂孔子的人,有一次颜回走失了,好几天没有回来,孔子不吃不喝,颜回终于回来时,孔子激动地说:“我以为你死了。”颜回说:“老师您还没死,我怎能死呢。”师徒相知相爱,实乃难得,可是颜回还是走在孔子前头,真是天大的悲伤!颜回的辞世,令人扼腕长叹,也促人反思,他家境贫寒,营养不良,这个也没有好办法,但是这么追求完美,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也就透支了身体,同样贫困的曾子则比他长寿,贫穷也不必然导致死亡。除了透支身体,内心的自控和自我压抑,应该也是主要的原因,他不像子路那样,可以随时随地发泄,他的内敛也会造成内伤,阳光的外表下,藏着本该释放的压抑,后人不能不认真反思。</p><p class="ql-block">所以啊,当季康子问孔子谁是好学的学生时,孔子立即答道,三千弟子惟有颜回好学,除了颜回再也找不出好学的弟子了。窃以为,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十大哲人,其实好学的学生还有好多,比如冉雍、子夏、子张、子游、仲弓等等,只不过是孔子把颜回拿出来做好学的榜样而已,加之孔子对“好学”的标准不是一般的高。有道是:只好学知识不好修德性不能谓之“好学”,惟颜回好学也。试问:与颜回相比,你还认为你是好学之人吗?</p><p class="ql-block">好,今天的课就分享到这里,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