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宅止水:浙东唐诗名城新昌故事之六

娄囯耀诗歌手机摄影

<p class="ql-block">《石城花暖鹧鸪飞--浙东唐诗名城新昌故事》 娄国耀 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i>安宅止水</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林安宅,闽三山人。绍兴十二年知县事。至,即修废坠,敦教化,改建学宫,置田养士,更修县治坊郭、门巷、祠庙,筑东堤以御水患,浚七星井,开孝行砩,民至今赖之。宋时有功于县者,安宅为最。累官尚书、参知政事。士民怀之,请祠于学。又为肖像立祠,曰‘止水庙’云。</p><p class="ql-block"> ——录自明万历《新昌县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赴任遇洪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雷声在低沉的云层中轰响,闪电不时用耀眼的光亮划破阴沉的天空,狂风撕虐地抽打着树枝,大雨瓢泼似的从天而下。新昌东南紧邻天台山,天台诸山西北面的溪流就是剡溪源头,县城周围只有剡溪这条自然河道绕经城北。上游汇聚的雨水滚滚而来,剡溪水位暴增,漫过堤坝,从东面涌进地处新嵊盆地东南面的新昌县城。大雨还在继续下着,从县城南明山上流下的大量山水流入县城中,县城的积水越来越深。</p><p class="ql-block"> 轰隆隆的雷鸣声,哗啦啦的流水声,噼里啪啦的暴雨声,咔嚓咔嚓的树枝断裂声,不时响起的房屋倒塌声夹杂着大人的呼叫声、孩子的哭喊声、动物的嘶叫声……各种声音汇聚在一起。县城已成汪洋一片,水面上漂浮着木桶、脸盆、水瓢等物品和鸡、鸭、狗等家禽,有人爬到屋顶,有人爬上树梢,成群的蝙蝠在雨中飞翔,黑压压的一片,仿佛世界末日就要来临……</p><p class="ql-block"> 这是发生在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七月的一天,新昌县新任县令林安宅过钱塘,渡鉴湖,溯剡溪,马不停蹄地赶到新昌,迎接他的就是这场百年一遇的大洪灾。他顾不上休息,当即坐堂办事。</p><p class="ql-block"> 匆匆而来的水吏告诉林安宅:“新昌境内大多是岩疆,地势欹仄,东南高,西北低,一遇到下大雨,山水暴至,田地和房屋被淹没;旱不了几日,溪流干涸,没水灌溉,形成旱灾。”</p><p class="ql-block"> 林安宅问:“没有灌溉渠道吗?”</p><p class="ql-block"> 水吏说:“绕经城北的剡溪是一条自然河道,也是县城最主要的排水系统,经县城一段称为新昌江。新昌江汛期水多,枯水期水少,起不到灌溉作用。”</p><p class="ql-block"> “照你这样说,新昌人民想要好年成,全得靠天了?”</p><p class="ql-block"> 水吏长叹一声道:“是的,不是涝灾,就是旱灾,很少有丰收年,老百姓能过上半饱半饥的生活,就算是好年成了。”</p><p class="ql-block"> 那一晚,林安宅彻夜难眠。翌日,雨过天晴,太阳早早地挂在天空中,雨后的天空像洗过一样纯净明蓝,而阳光照耀下的新昌县城却是满目疮痍。林安宅看着被洪水肆虐过的大街堆积着残骸、淤泥;街旁老百姓正在清洼排污和晾晒物品。</p><p class="ql-block"> 穿着便装的林安宅在水吏的陪同下朝县城西面走去。远远地传来一阵孩子的哭声,林安宅循声望去,一个女人抱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坐在家门口。林安宅疾步而行,问道:“孩子为什么哭得这么凶?”</p><p class="ql-block"> 女人回答:“饿了。”</p><p class="ql-block"> 林安宅厉声呵斥道:“孩子都哭成这样了,你一个做娘的还不赶紧给他弄点吃的,待在这里干什么?”</p><p class="ql-block"> 女人委屈地说:“家里没有干净的水。”</p><p class="ql-block"> “那去挑啊!”</p><p class="ql-block"> “孩子爹一早去山上找干净的水,还没回来呢。”</p><p class="ql-block"> 林安宅侧过头问一旁的水吏:“难道附近没有一处解决用水问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水吏说:“每次涝灾后,浑水灌进水塘,从塘底渗出的水也变成浑浊的了,总有那么两三天,老百姓得上山去找水。”</p><p class="ql-block"> 正在他们说话时,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挑着一担水汗涔涔地回来了。南明山上有几泓山泉,一年四季流着甘洌的泉水,只是僧多粥少,洪灾后,全城百姓都靠那点水饮用。泉眼又不大,只能一瓢一瓢地舀,再加上山路崎岖,路程遥远,大家需要排队等候,所以挑一担水回来需要耗时不少。</p><p class="ql-block"> 得知情况后,林安宅的心情更加沉重了。他默不作声地继续往西走去。新昌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俗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说,城西是一片难得的平原。这里属亚热带气候,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水稻一年两熟。城西的万亩良田上种植的春季水稻刚好进入蜡熟期,再过二十来天就能收割回仓。可是这场洪灾带来的大量泥沙冲进田里,压在水稻上面,稻田犹如沙滩。农民们欲哭无泪,整个田野上弥漫着悲凉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夫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林安宅常用西汉贾谊所著《新书·大政上》中的一句话来勉励做官的自己,并时常告诫自己:“为官从政就要为民办实事做好事,切实解决人民的疾苦,作为新昌县令的我有责任让老百姓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凿渠孝行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心系老百姓的林安宅,用两天时间走遍了新昌县城的每个角落。他了解到新昌江河床东南高、西北低,县城东面的百姓常受东溪洪水之苦,而县城西面的百姓不但缺乏灌溉用水,连饮用水都不够,水患和缺水的双重矛盾严重困扰着新昌百姓的生活。林安宅清楚地意识到,想要为新昌人民造福,兴修水利是当务之急。</p><p class="ql-block"> 实地勘察了解情况后,林安宅回到衙门把自己关进书房,低着头,背着手,在书房里踱来踱去。他想:“县城西面有一万三千余亩良田,粮食丰收与否关系到百姓的生活。新昌江地势低于平原,起不到灌溉作用,只有筑一条高于这些良田的渠道,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到这儿,林安宅坐到书桌前,先画出新昌县城地形草图,然后在良田上方画出一条河渠。</p><p class="ql-block"> 他看着草图,发现新昌南面是东西走向的南明山,和东西走向的新昌江基本平行。南明山一带的山水全部泻于县城。林安宅决定河渠沿着山麓走向挖凿,把山中的溪水引入渠中,渠道延伸向西区平原,再右转挖凿,让渠水最后汇入新昌江。渠道既能起到灌溉作用,又能起到泄洪作用,一举两得。</p><p class="ql-block"> 林安宅继续推敲,新昌县城目前唯一的水源是新昌江水,新渠源头必须引自于此。林安宅在草图上画下设想的渠道后,又仔仔细细地端详起图纸,心中暗忖:“新昌江容量不大,难以负荷大雨之后东南方的汇聚之水,这是导致东区人民饱受洪水之苦的首要原因;新渠分流部分水量后,仍无法解决城东片的水灾。”</p><p class="ql-block"> 怎么办呢?手心手背都是肉,城东城西同等重要。林安宅从书桌前站起来,望着窗外,陷入沉思。忽然,他看到一只小狗跑到窗前的大树下,抬起一条后腿,朝着树干撒起尿来,尿水顺着不同的树皮缝往下流。“有了,我何不再分流呢?”林安宅赶紧重又坐回书桌,拿起草图画起来:从新昌江东侧再分筑一渠道,渠道从南到北穿过东区居民区,水流同样从新昌江引入。如此一来,城东的洪水之涝也得到了解决。</p><p class="ql-block"> 林安宅重新绘了一张图纸,把它贴到墙上。他右手捋着胡子,从东南往西北慢慢看过去,不时点头,对自己的设想甚是满意。他正欲把图纸从墙上取下时,忽然想起那个大哭不止的孩子,猛然记起城西百姓缺少生活用水。林安宅又在居民集中的西区片画了七口水井,只要在井底铺上鹅卵石和火木炭,就能过滤渗出来的浑水,哪怕下再大的雨也不用担心。</p><p class="ql-block"> 林安宅根据新昌地形特点绘制成的水利图,包括了三项水利工程:第一项是开水渠,“自城东虎队岭脚湖莲潭引溪水入东洞门,绕南门而西,经渡佛桥、石牛山,流注七星坂,全长十余华里”;第二项是筑堤坝,为防东区水患,修建东堤;第三项是凿水井,于城内疏浚七口井,后称“七星井”,成为城内百姓的饮用水源。</p><p class="ql-block"> 画好水利图后,林安宅又连夜给朝廷写奏章。描述新昌的地貌特征之后,他又汇报了此次受灾情况,最后提议拨款兴修水利,并附上筑砩开渠图。收到奏章的朝廷非常重视,立即派水部官吏前来新昌视察。水部官吏在林安宅的陪同下,登上南明山俯瞰新昌全城;根据林安宅的水利绘图进行核对;待测定水位后,批准实施此项工程,并运回大量的粮食。一收到朝廷批准的文书,县府就贴出告示,招募灾民,准备开工。</p><p class="ql-block"> 要筑长十余华里的砩渠,需要相当数量的石块,林安宅把采石点安排在南明山上。南明山古名石城山,最不缺的就是石头,同时就地取材省时省力,两全其美。为了解决老百姓当下缺粮的困难,林安宅让人劈出一批竹片,在上面刻上各道工序的工时序号,统一刻上一个特殊符号作为工时牌。待工人结束一天的劳动,由负责人将工时牌发放到他们手中,用竹片做成的工时牌随时可以去指定粮仓换取粮食。</p><p class="ql-block"> 筑砩开渠工程动工后,整个新昌县城一片沸腾:南明山上传出的采石声,主人用牛车运石材发出的吆喝声,挖圳工具和岩石发出的碰撞声,抬石工人发出的号子声……街上多了来来往往的老人和女人,他们喜气洋洋地挎着篮子或提着木桶,故意把手中的竹片举得高高的,抬着头、挺着胸去粮仓领粮。跟随在他们身旁的孩子偶尔调皮,大人们笑着骂一下,或拍一下他们的脑头,没有了往日的严厉。</p><p class="ql-block"> 八月盛夏,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入境,四周大山环抱,处于坳谷中的新昌县城不易散热,天气特别炎热。筑砩开渠的工人们又处于野外工作,白晃晃的阳光直直地照射在他们身上,背上脱了一层又一层的皮。尽管如此,因为生活有奔头,大家脸上都喜笑颜开……</p><p class="ql-block"> 夏去秋来,冬逝春至。不管炎炎夏日,还是严寒冬日,林安宅每天一早从东面开始巡逻,顺着砩坝往西走,观察每一个工作场地,指导工作并及时解决问题。在他尽心尽力主持下,“全长十余华里,灌田一万三千余亩”的砩坝历经数载,终于修筑完毕,“自此洪涝得以导泄,田园得到灌溉,沃野平畴,稻菽弥望,县城居民,不被水旱之患者,几达三百余载”。林安宅主持修筑的这条砩渠因地处五山乡孝行里,故取名孝行砩。</p><p class="ql-block"> 修完砩渠,林安宅又根据水利绘图上的设计,按东区和西区百姓的生活所需,主持修建了东堤(现在新昌县城东坝墩的位置)和挖凿了七星井。从此,新昌水患得到解决,农作物产量大大提升,新昌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同时,林安宅不忘新昌教育。在修筑砩渠期间,他考察了新昌县内的学宫,发现原有的学宫场地狭小,地处低洼,因受大水侵害,已经破旧不堪。他带头捐资,将学宫移建到位于高处的观音岩前(现在实验中学的所在地),新昌学子拍手称好。</p><p class="ql-block"> 后来,曾有人在新学宫附近立过一块《孝行砩碑记》。碑记详细讲述了林安宅为新昌人民修筑砩渠之事,遗憾的是此碑已不知去向。</p><p class="ql-block"> 《易经》上说:“损上益下,人悦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林安宅从下车伊始,就大张旗鼓地进行水利建设,开水渠,筑堤坝,凿水井,为新昌人民造福。为民办实事做好事的官员,人民永远怀念他。林安宅任满后,“百姓怀之,肖像立祠,建止水庙,民间尊称‘止水菩萨’。久为人们传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止水功千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孝行砩是新昌历史上最早、受益面积较大的灌溉工程,使七星畈一万三千余亩良田悉成膏腴,各时期对林安宅及此工程有着多种褒奖记载,如民国《新昌县志》赞誉其“为新邑水利所最著者”,《钱塘江志》称之为“曹娥江水系最早之引水堰坝”,尤其是明代万历年间编纂的《新昌县志》,更是给出了高度的评价,说“宋时有功于县者,安宅为最”。</p><p class="ql-block"> 这些赞誉并不为过,由林安宅主持完成的孝行砩使新昌人民受益匪浅。如明成化十二年(1476)的七月三日,暴雨如注般地从天而降,四周的山水奔涌向新嵊盆地。位于盆地西北部的嵊县,良田被淹,民宅灌水,损失惨重,而新昌因为孝行砩、东堤分流了新昌江上游的水,所以安然无恙。明朝进士莫震为此专门写过一首诗歌颂林安宅:“长堤谁筑捍洪流,万古民无垫溺忧。黄鸟有情枝上立,声声犹似说林侯。”</p><p class="ql-block"> 时间最是无情物,在流逝过程中冲击着河流,风化着砩石,但是岁月无情人有情。在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孝行砩遭遇大水冲毁,尚书邑人何鉴提议,“依山为堤,以便行旅,以障洪流,遂增开砩渠三百余丈,修复渠岸”;明万历八年(1580),知县田琯率民筑堰重修,引溪水入砩;清嘉庆八年(1803),砩渠壅塞,在乡贤的倡议下捐资重浚,并严禁虎队岭至砩口一段捕鱼;民国三十年(1941)夏秋之交,大雨滂沱,山洪暴发,孝行砩被全线冲毁,政府于次年重修;建国后,二十世纪50年代,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疏浚改建;1962年,砩口引水坝改建成活动堰坝,设木制闸门三十三扇;1981年,砩道全面改建,调整渠线,截弯取直,拓宽水渠,增其流量,延伸渠线,总长达二十余里;2000年春天,砩渠又经块石砌筑,混凝土防渗,堤坝更加牢固壮观。</p><p class="ql-block"> 尽管时间过去了八百多年,新昌人民依然没有忘记曾为新昌做出杰出贡献的林安宅,在2001年,新昌县委县政府在江滨公园内立了一块巨碑,朝南一面写着“止水碑”三个大字,朝北一面刻有《治水碑记》:“孝行砩自大东门虎队岭下,引溪水绕城南而西达三溪,今延至五都村,长十五里,浇灌七星畈水田一万三千余亩,附郭成膏壤,民皆仰给。七星井散布城中,千家便汲。三大工程,已历千年……百姓感念,立祠塑像,春秋致祭。”</p><p class="ql-block"> 喝水不忘挖井人,林安宅在新昌为官期间,清正廉明,体察民情,造福了一方百姓。为发扬这种公仆为民的良好品质,县政府又在新昌江畔矗立其塑像,让后人缅怀先贤,不忘根本。</p><p class="ql-block"> 一日,笔者行走于新昌江畔,静静凝望着林安宅的塑像,想起那场下在南宋绍兴十二年七月的大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城中那棵高高的枫香树,长青苔也长寂寥</p><p class="ql-block"> 狂风撕打过的枝条,让叶子一一落下</p><p class="ql-block"> 它那飘荡的样子,有着无处遁逃的记忆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草木有过的艰辛,万物皆有</p><p class="ql-block"> 雷霆狂鸣,暴雨倾盆,青瓦撕裂一定会疼</p><p class="ql-block"> 而摇摇晃晃的小松林,试探着慢慢长出嫩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是从山顶上倾泻而下的</p><p class="ql-block"> 六畜兴旺,却是从炊烟缭绕处漫溢上来的</p><p class="ql-block"> 这时光,你静立江畔,静听阳光下流水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