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千年古道北京路

Tina

<p class="ql-block"> 广东省财政厅大楼,位于北京路北端。民国四年(1915年)奠基,民国八年(1919年)竣工。是早期兴建具有欧美古典建筑风格的近代建筑。财政厅大楼前身为明清两代的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即藩司衙门,是朝廷派驻广东省的最高行政机构。</p> <p class="ql-block">  孙中山于民国十年(1921年)曾在财政厅大楼与国会议员举行茶话会。及在财政厅欢迎援闽粤军回粤。5月5日,他宣誓就任非常大总统后,又在财政厅阳台检阅庆祝的群众队伍。</p> <p class="ql-block">  北京路步行街也被评为4A级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财政厅前的小广场。</p> <p class="ql-block">  古时北京路是官府、文人和百姓共处的地方,现在是繁华的商业集散地。北京路的前半段以商铺小贩为多,中间段以文人书院居多,后半段便是地方官员办公集中地。</p> <p class="ql-block">  今日依然挺拔的广东省财政厅大楼便是其中之一,那罗马式巨柱及新古典主义的外墙,凸显财大气粗的魄力,彰显旧日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  广州的老字号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  皇上皇,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始人谢昌,始创于1940年,2012年12月31日“皇上皇”商标被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p> <p class="ql-block">  皇上皇主要经营的产品以腊味为主。</p> <p class="ql-block"> 整条财厅路中央沿路都摆放着各色栽满鲜花的花基及造工精致外形特别的金属与木质混搭的座围基,打造出一个优闲安静的憩息之地。</p> <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时,现在的步行街北段是书坊一条街,新华书店集团在北京路商业街及附近共布局6家实体书店,除了新华书店北京路店,还有古籍书店、科技书店、儿童书店、岭南书店、集雅斋五家书店。这里留下了我许多远去的回忆,父亲酷爱书,每次总喜欢带上我,小时候是父亲带我去买我喜欢的书,当他老了是我陪他去淘他喜欢的书。现在每次路过,特别怀念与父亲在一起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北京路338号的古藉书店,建于1957年,是广州市新华书店属下专业书店。建店同时,在北京路280号开设了旧书门市部。书店贯彻“发掘保护祖国文化遗产,为图书馆、文史研究单位及专业工作者服务”的宗旨,在各地民间开展古旧书收购工作,到废品收购仓库挑选有用的书刊。多年来,收回不少有历史价值的古旧书刊和革命历史文献,有的已被中央和一些省市图书馆、博物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  太平馆创立于清光绪十一年间(公元1885年)。创始人徐老高,原在沙面旗昌洋行当厨师,深得西菜烹调技术。后离开洋行在北京南路太平沙城垣太平更楼处开了一个专门煎牛扒的档口谋生。因其烹饪得法,吸引了大批中外商客,后迁址城垣内,并因地命名为太平馆。成为初具规模的专营西餐的餐馆。</p> <p class="ql-block">  经三代人的努力,于1927年在财厅前现址承顶了国民餐室改为太平馆分店,还于1936年在香港的湾仔和上环以及1944年在广州第十甫增设太平馆分店。周恩来总理曾应邀与友人在太平馆用餐。解放后,周总理二度光临,并建议扩建太平馆。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太平馆经过两次扩建,发展为现在有10个营业厅,600多个座位,360多名职工的一间大型西餐馆。</p> <p class="ql-block">  如今,由广州泮溪饮食服务企业集团与香港兴发有限公司合作经营的太平馆,首层是西饼屋、快餐部和经营冷饮著名的美利权冰室;2、3、4楼专营西餐,约有800个座位,为目前广州规模最大的西餐馆。成为广州西餐业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皇上皇对面是新大新百货公司,1916年由澳大利亚华侨蔡昌、蔡兴两兄弟创建,曾经的大新百货,是广州城内首家百货商场,深刻影响了广州近代百货业的兴起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  站在马路对面抬头望,新大新公司如今依然矗立在中山五路上,即使已不复往日辉煌,却以实物讲述着昌兴街那段商业启蒙的历史以及华侨作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越秀区的全城旅游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中山五路是北京路的中段,老城区内的繁华商圈,上至各大时尚品牌、黄金手饰、高档餐饮,下至民间特色商品、小作坊一应俱全,吸引了不少中外游人的驻足。是越秀区一条集文化、娱乐、商业于一体的街道,地处市中心,是广州城建之始所在地,也是广州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p> <p class="ql-block">  疫情前,曾经的北京路喧嚣繁华,日均人流量超40万人次,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吸引了不少全国各地的游客和国外友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疫情前节假日的情景,教育路的步行街豪不夸张地形容日均人流量过百万。</p> <p class="ql-block">  财厅前步行街的夜色。</p> <p class="ql-block">  整条步行街都是非常有特色的骑楼建筑,两旁古老的大树挂满灯笼、彩灯。时尚的商圈与怀旧的建筑融为一体,令老城更具独特的商业魅力。</p> <p class="ql-block">  在疫情封控期走在无人的路上虽显得冷清但画意犹存,有阳光的曰子,你会惊讶地发现地面上建筑物的投影、光斑与线条原来是如此的美。</p> <p class="ql-block">  到了晚上更是火树银花,商店的霓虹与树上的灯笼、彩球交相辉映五光十色如花花世界。</p> <p class="ql-block">  从古代建城到现在,北京路已有千年历史。北京路北起广卫路、南到沿江中路 全长1450多米。旧时的北京路是广州大南门内外的一条南北向主要街道,宋代灭,南汉后拆南城墙将南城沿至江边建“双阙” ,1244年建双门楼,从此北京路中段被称作双门底,渐成为商业区;清代时北京路以卖书坊、古董市、花市著名;清雍正年间,北京路交汇处是天字码头的所在地,专为迎送官员而设。其实北京路早就有商业街道的文化了。</p> <p class="ql-block">  根据史料和专家考证,北京路、教育路和西湖路周边区域已有或已建成及挖出的历史文化遗地有:秦番禺城遗址、秦汉造船工地遗址、西汉南越国宫署遗址、唐清海军楼遗址、南汉御花园、明大佛寺、明城隍庙、明清大南门遗址、清庐江书院、广州起义纪念馆等十多个朝代的十多个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古迹。</p> <p class="ql-block">  整条古道的部份遗址加盖了由钢化玻璃建造的透明罩供游人参观。</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道北段遗址位于北京路中段,长约44米,宽约3.8米,在距地表深3米以上,层层迭压了11层路面,由上而下分属民国、明清、宋元、南汉、唐代等五个历史时期。</p> <p class="ql-block">  这里除了老字号的商铺外,也有不少时尚的文化氛围,新与旧的混搭、时尚与民间商业的碰撞,是北京路独有的特色。星巴克咖啡馆更是个不分年龄、沒有种族的地方,走进去不是静静地叹着咖啡看书,就是捧着手机、上着电脑在线工作,或是窃窃私语的聊天,与街道上的喧哗形成巨大的反差。</p> <p class="ql-block">  整条街金铺不少,有香港的周生生、周大福、上海的老凤祥等名牌金饰店,这家六福门前的大树更是镶嵌满了金色的小彩灯,到了晚上一闪一闪的灯光与商店内的黄金交相辉映,说不清哪个更耀眼。</p> <p class="ql-block">  李白巷,一条静静徜徉在北京路东侧的小巷,除了那个稍为有点“标题党”的巷名之外,咋看上去实在是一条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巷。然而,就像每一条寻常的巷陌一样,它也总有着一些名不见经传,但通过街坊的口耳代代相传了下来的故事。这些故事的真实性虽然无从考究,但却真实地存活在街坊们的记忆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国初,当时北京路还叫“汉民路”,是为了表彰胡汉民。而这条李白巷,从位置也能猜到,如此靠近“领导”的,怎么也是个富人巷。麻石铺地,巷子里时不时有高级军车出入。传说巷里住着一个李姓的大军阀,是位旅长,现在巷里依然有着一栋如没落贵族模样的建筑,那就是他的私宅。</p> <p class="ql-block">  小楼东边原是李家大祠堂,位于现今巷尾商品楼的位置。祠堂建于清代,因年久失修,李旅长豪掷巨资修葺重整。当时,台山、开平一带的李姓族人进京赶考,都纷纷到李家祠堂落脚,然后到附近(府学西街一带)的书院初试。初试过关,学子去城隍庙里拜神,之后直接搭船进京,当时海岸线就在文明路附近。后广州硝烟再起,这位李旅长带着家眷离开,人去楼空,从此杳无音信。一些李氏族人从乡下迁入,将大屋分住。</p> <p class="ql-block">  每逢初一十五,李氏族人都会去祭祀先人。祠堂高高的院门,一进去很宽敞的院子,两厢是书院,中间大堂,很漂亮。解放初期,祠堂改为“北联中学”,后又改为“抗美战校”,再后来变成“九十九中学”、“教育局宿舍”,再再后来,至上世纪80年代,终于寿终正寝,拆了,麻石路面也改铺水泥路面。</p> <p class="ql-block">  在闻名海内外的“千年古道”广州北京路步行街上,大大小小分布着十几家实体书店。其中,有解放后广州第一家书店——新华书店北京路店,有古韵悠然的古籍书店,有优雅小资的博尔赫斯书店……这些书店有的是业内行尊,有的是新扎师兄,有的体积庞大,有的小巧玲珑,令这条有两千多年历史的繁华古道散发出脉脉书香。</p> <p class="ql-block">  书店成立于1949年,是广州开业的第一家国营书店,也是广州经营时间最长的一家书店。在73年的时间里陪伴着一代代广州人成长。许多人的第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公仔书、教辅书,都是在这里看的。在那个互联网还不太普及的年代,书籍是通往丰富精神世界的“门票”,也是大家用来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北京路上的这抹红色,不仅承载了许多老广的回忆,更是当时广州城市的文化符号及地标!</p> <p class="ql-block">  在我国漫长而宝贵的医药宝典中,一直流传有 “北有同仁堂,南有陈李济”一说。陈李济创建于1600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陈体全和李升佐合伙开店并取名"陈李济”。</span>现今已发展为一个现代化的中成药制造企业,是上市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古老的正在运营的制药厂”,四百年不倒。</p> <p class="ql-block">  在步行街的后段东侧,充满“老广记忆”的老字号从门面上看,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是一家拥有70年历史传承的童装店,见证着顾客来来往往。创始人浙江宁波籍的陈昌兴曾是广州第一个个体户,也是当年广州首批百万富翁之一。</p> <p class="ql-block">  路边的雪糕车,排长队等买雪糕的情景在疫情中消失了,这是孩子们的开心驻足地。</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别具特色的广告,一个酸奶瓶,卖的是广州燕糖企业的酸奶广告"老广州”,与老城的商业街一并凸现出一种怀旧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  骑楼又名风雨廊,行走在广州街头,会发现处处“有瓦遮头”,骑楼里装的是漫长岁月冲刷过的广州,也是艳阳绿瓦下的人间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  与西关的骑楼相比,北京路的骑楼更具现代色彩,混搭了更多潮流新元素。</p> <p class="ql-block">  去北京路看看,从北京路踱步到文明路,叹一口街边阿婆卖的港式柠檬茶,穿梭在风雨廊,嗅一嗅她的市井气,看满头银发的嫲嫲拄着拐杖也要啖一口的烤鹅,听街边放学时的银铃笑语,等夜市降临,再细细听一下夜晚时骑楼的宁静和岁月悠扬。</p> <p class="ql-block">  永汉电影院由胡君实于1927年建成,因地处永汉路(现北京路),故名永汉戏院。1960年以专营放映新闻纪录片为主,曾改名新闻电影院,1986年恢复现名,曾列为全国十大专业电影院之一,至今仍在运营中。是广州现存唯一一家建于上世纪初的专业电影院。也是广州市第五批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莲香楼创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99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是广州老字号企业中有着百年饼家美誉的知名百年老店。莲香楼的手信产品中月饼和馅料这两大品牌更是素有“广式月饼"鼻祖和“莲蓉第一家”的美誉,深受海内外顾客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  在北京路中段与西湖路交界处的一处12生肖喷水铜雕与千年古道相接,周围时尚的商厦与旧城遣址碰撞出一种独特的商业文化和怀旧的情愫。</p> <p class="ql-block">  现今,这一区域虽历经十多个朝代及两千多年的沧桑,但其中心地位始终没有改变,这一奇特现象,不仅创造了国内外城市建设中罕见的历史景观,同时也造就了这块神奇土地灿烂无比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越秀区斥资3000万元以“现代都市特色,岭南建筑风格,浓厚商业文化氛围,文明示范窗口”的原则高标准建设北京路商业步行街,</span>1997年3月,北京路商业步行街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文明商业街示范点”。</p> <p class="ql-block">  岭南金融博物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西湖路流水井29号庐江书院旧址(又称何家祠),是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地处北京路繁华商圈的广百百货位于北京路与西湖路交界处。成立于2002年,并于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也是广东省流通龙头企业之一。</p> <p class="ql-block">  地处繁华商圈的广百广场对面,一个坐落于喧嚣都市之中又隔绝世俗的大佛寺始建于南汉(公元917-971),名新藏寺,为南汉王刘龑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明代扩建为龙藏寺,后改为巡按公署。</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坐北向南,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至今仍为岭南之冠,虽历三百多年风雨侵蚀,但风貌尚存。安南(今越南)王捐赠的优质木材作梁柱框架,至今亦基本完好。</p> <p class="ql-block">  清顺治元年(1649)公署毁于火。平南王尚可喜于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仿京师官庙制式,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雍正十一年(1733),广州知府刘庶选大佛寺作宣谕之所,于殿前建宣谕亭。同时在大殿两侧建韦驮殿,伽蓝殿以及“佛境”、“禅林“东西两门。此时寺院范围扩大,佛事兴旺,名声远播,成为广府五大丛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  到了晚上灯火辉煌,更凸玩大佛寺的建筑气势与恢宏,岭南建筑风格和官庙融合的经典及工艺的精湛<span style="font-size:18px;">令人叹为观止!大佛古寺最漂亮的就是有梦幻色彩的普觉楼了,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非常夺目。</span></p> <p class="ql-block">  大佛寺的后门位于惠福东路。</p> <p class="ql-block">  惠福东路集西餐、唐餐、奶茶店、曰式料理、烧烤店及各种特色潮流的餐馆食肆于一体,无论是闲日或是节假日都是人流潮涌,无不透着浓浓的市井气息,特别喜欢旧城区这种市井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地处惠福路与西湖路交界的曰式料理店。</p> <p class="ql-block">  地处惠福东路的奶茶咖啡店。</p> <p class="ql-block"> 广州花市源于明末“花渡头”。清中期,在藩署前(今广东省财政厅前)出现夜间花市,19世纪60年代渐成年宵花市,迁至今天的北京路。花市从农历腊月二十六直至除夕夜,广州人每年必到花市“行花街”以求来年行好运,尤其是逛西湖花市,是“老广州”的风俗习惯。位于广州市西湖路、教育路商业区域的西湖花市,是历史最悠久的传统中心花市,享有“百年花市”的美誉,也保留着广府传统文化的风韵。</p> <p class="ql-block">  迎春花市是广东地方传统民俗的文化盛会,也是广州人的一场嘉年华。作为明代“广东四市”之一的广州迎春花市,早就名扬五洲,饮誉四海。每年的春节按照传统习俗在各大城区从年廿六到年三十摆设为期五天的花市。</p> <p class="ql-block">  据统计西湖花市每天的人流量超过100万!我国已故散文家秦牧先生也有诗云: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语喧声入彩门,疑是会峦采密使,幻成百万赏花人!</p> <p class="ql-block">  西湖花市不仅是老广们过年必到之处,更吸引了不少老外也融入到广府的民间文化中。陈毅元帅的一首《广州花市》,“华灯照不夜,歌声喜若狂。人人争买花,忙煞卖花郎”。更是把花市的热闹气氛描绘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花市是岭南的文化的传承,更充满广府文化的元素。不但呈现了古老的岭南春节习俗,更与广州人的生活密切相关。2007年西湖花市也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西湖花市在我的记忆中是广州历史最悠久的花市,是我每年必到之地,也是我最情有独钟的花市,因为,这里充满着我许多儿时曾与父母在一起的开心回忆……</p> <p class="ql-block">  一条蕴含着商业基因的百年老街“昌兴街",曾因大新百货带来的商业聚集效应形成了洋服一条街,但做洋服的潮流只持续到建国初期也逐渐息微了。为纪念蔡昌、蔡兴两兄弟,这条街特命名为“昌兴街”,并沿用至今。如今虽位于北京路闹市,却安静得让人忽略,作为千年商都,回溯广州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商业自然是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  不到200米的巷道,两侧是带有岭南风情的老旧建筑,老式居民楼层数不高,但处处透露出岁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北京路可以说是广州的缩影,记录了千年商都的繁华过往和历史变迁。时代变得如此的快,如今的北京路依然人来人往,百年的风貌也改变了很多。倒是内街的民宅却依然优雅,栏杆、木窗依然是广州千年商都的珍贵历史碎片,是旧时代的味道,财政厅和广百虽然不再显得新潮,但依然是那个时代的印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