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主持人/缘份星空</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文字/女单</p><p class="ql-block">音乐/童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想想,能喜欢读书,能靠读书走出大山应该是从喜欢小人书开始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时候家贫,家里没有藏书更没有闲钱买课外书。但家里有小叔,他总能从别处借书回家,哪种五颜六色的小人书尤其吸引我的眼球,担心小叔教训我不认真读书就知道看闲书,我不敢向小叔借,只好乘小叔外出上工之机偷偷拿来看,在小叔回到家之前再完璧归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学的闲暇时光主要是靠“偷”看小叔小人书过来的。身处山区斗室,信息闭塞,眼界狭窄,但透过小人书窥视了些许历史,品读了名人轶事,看到了山外的世界。透过小人书,我知道天空不只是我看到的天空,世界不只是我触摸到的世界。小人书对我有太大诱惑,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以致于犯了些不大不小的错,至今不曾忘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8岁开始,我作为家中老大除了上学这个份内事,还要承担扫地、洗茶碗、洗衣服、打猪草、照顾妹妹等家务事,通常早晨要做好这些家务后才去上学。一般来说,我会先扫地洗茶碗,然后给妹妹们扎辫子,然后再去河边洗衣服。四年级的一个早晨,我在打扫小叔房间时,发现小叔新借的小人书--《岳飞》,那岂能错过!一口气读了两遍忽然想起还有衣服没洗,忽然想起还没给妹妹梳头,心里开始发慌!谁料妹妹一点也不配合,眼看妈妈快回家了!我越急妹妹越不配合,她左边扭一下右边扭一下,害得我没法为她扎辫子,气急之下我扬起洗衣服用的棒槌,只听啪的一声棒槌没打到妹妹却将灯泡打碎了!我吓得落荒而逃!贫寒年代打碎任何一样物件都是损失,都会挨骂甚至挨打。忐忑之中,洗完衣服回到家,没有遭遇妈妈的暴风骤雨,妈妈说庆幸是砸碎了灯泡而不是砸到了妹妹,说我是懂事的孩子以后不能脾气那么急……我如释重负,眼泪滂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初中时,跟随老爸到离家100多里的刘畈中学读书,每次去刘畈,都要从县城转车,县城车站附近有我最喜欢的书摊。12岁那年,有一次老爸带我去刘畈,途经县城时,老爸让我在车站里面等,他去县政府办点事马上回来。老爸一离开,我怎能抵挡小人书的召唤,于是走出车站找了个书摊看起书来。那一刻我忘了转车忘了时间忘了老爸。不知过了多久,听见老爸喊我的声音,看到老爸面露不悦惊慌地朝我奔来,我吓得魂飞魄散不敢吭声任由老爸教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干年后自己成为母亲,才理解爸爸等了又等、绕了一圈又一圈的慌乱,才懂得那一刻爸爸愁肠百转的无奈和失而复得的欣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料想因祸得福,那件事后,爸爸认识到了我喜欢小人书的实际,那时的他要养育四个孩子没法为我购买书籍,而是“利用”职权把我的“爱好”透漏给了他的朋友--供销社的詹叔叔。那时候的我因为离家远周末无需回家所以有大把空闲时间,周末到哪里去?--供销社!供销社柜台里躺着五颜六色的小人书!到了供销社,詹叔叔会拿一本小人书让我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翻看,并嘱咐我不要折叠不要弄脏,我自然是小心翼翼。我在这里读到了《鸡毛信》、《平原枪声》、《野火春风斗古城》、《闪闪红星》、《半夜鸡叫》、《南征北战》…… 30多年过去,刘畈的人很多都忘记了音容,只有詹叔叔影像清晰;刘畈的事很多都退出记忆,唯独忘记不了啃食小人书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着年龄渐长,此后又开始迷恋《故事大王》、《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读者文摘》,实在没书看那就到老爸单位的会议室去读《文汇报》及《参考消息》,润物无声中,阅读悄悄助力我的语文助力我的眼界助力我的内涵。有人说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0年代中后期电视走进千家万户,其它娱乐方式也陆续兴起,那些承载着童年欢乐的小人书渐渐淡出我的视野,往日的沉醉不再有。 小人书的时代已然一去不复返, 然而它带来的快乐和童趣一直都在记忆中,对小人书最朴素的感情也一直留在心灵深处,小人书陪伴我走过贫寒的童年时光,它是我儿时的最美的精神家园叫我怎能遗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