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读《看得见儿童,找得到课程》

小时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看得见儿童,找得到课程》一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张俊,南京市鹤琴幼儿园园长。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重点关注与这两个领域相关的儿童认知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及课程与教学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本书是"活教育课程故事丛书"的第一册,包含12篇课程故事和12篇专家点评。这些课程故事是南京市鹤琴幼儿园的教师对自己在践行"活教育"理念时所发生的课程的记述。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和亲历者,老师用平实、真切的文字讲述课程发展的始末,关注儿童在课程中的学习与发展,同时展现自己在课程发展过程中的思考、计划以及反思,将"活教育"的理念生动地传达给了读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每篇故事的专家点评,则由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专家撰写,言简意炫地指出了课程故事中所蕴含的学理,以及读者尤其是幼儿园教师可以借鉴的教育行为和方法,相信会对广大实践工作者理解"活教育"、实践"活教育"具有启发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了《看得见儿童,找得到课程》一书,我认为这本书的本质就是通过具体事例的方式向读者阐述"活教育"的教育观点。结合自己的工作,使我深刻理解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成长中的小花,由于生长环境、种类的不同,生长速度、开花时间也截然不同,但如果我们能耐心培养,充分发挥儿童的学习能动性,终有一天会看到美丽的花朵绽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可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地呢?我认为只有真正地转变教学方式才能使课堂属于学生,才能最接近理想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些课程故事是我国三年课程实践与教师成长的缩影,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到老师们课程观念的确立,看到他们课程意识和课程实践能力的成长。而被老师们成称为"灵魂三问"的"儿童在哪里?学习在哪里?课程在哪里?"也始終激励着他们去思考和反思,让他们对儿童、对学习、对课程有了新的认识,使他们从实践者变成反思者,进而成为研究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儿童生长与发展的点:"活教育"理论,这是陈鹤琴在创建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实践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幼教理论,他认为传统的"死教育"只会让孩子死读书本而"活教育"就是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死教书"的方法,以"大自然"为活教材,冲破幼儿园这一狭小的天地,让孩子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尽量让幼儿多参与,多动手。幼儿自己动手就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自己动手即是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会得到直接经验,就知道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本质。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通过图片、媒体,让孩子细致观察,从他们的反应中敏感地捕捉其中蕴含的学习价值,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通过游戏、表演、展示等教学模式启发孩子的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孩子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提高学习兴趣,使孩子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一名教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一名引导者,也是一名观察者,通过我们的观察,看见了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但不一定都看见了孩子的"学习"。在倡导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背景下,幼儿的区域活动慢慢占据一片天地,观察记录已经成为我们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看完《看得见儿童,找得到课程》这本书,我有了些感悟,带来和大家一块分享和共勉:教育实践是一种独特的方式,只有每天和孩子相处的老师才能讲出好故事。通过研究课程故事,发现儿童是主角,儿童的成长才应该是故事的主线,教师所做的所有支持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教师在经历和反思之间,完成课程实践,同时也在探索儿童学习和成长的规律。在这过程中这对老师的成长也有着不可估量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真生活、活教育"的理念告诉们,儿童是活的,课程是活的;儿童是真实的、生活才是真实的,教育才是真实的,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一日生活皆课程,我们的教育课程不应该只局限于日常教学的计划和预设里,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们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兴趣,基于孩子的兴趣支持他们进一步思考、探索、行动,这才是回应孩子需要的课程,才是真正贴近孩子的课程。同时我们应该做一个能赋予幼儿生长的力量的"活教师",真正地关注孩子的生活、关注自己的生活,与孩子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共同解读生命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程,生动的故事;反思,进步的方向。让幼儿成为课程故事的主人,幼儿园里"生长"着许多精彩的课程故事,它是真实的、生动的、有情节的,更是属于孩子们的。只有把儿童装在心中,深入观察幼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捕捉有价值的教育契机,生成有趣的课程内容,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有效的支持,扎扎实实落实于行动中,才会自然生长出精彩的课程故事!</p>

课程

儿童

教育

孩子

教师

故事

幼儿

成长

实践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