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无尽意,动静悉圆通

刚好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重重无尽意,动静悉圆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宋天成“人间佛画.敦煌系列”国画作品赏析</span></p> <p class="ql-block">      若单就宋天成作品的质感“轻重”而言,相较于“大画都市”、“花重锦官城”、“人物.造化”、抽象油画“非.相”、“藏地天国”等系列,这组作品大概称得上“黄钟大吕”。画家一反其惯常的天纵才情式的奔放挥洒,画得格外缓慢而持重——仿佛每一笔都在试探安身立命之所。观者或许会震撼于扑面而来的肃穆、凝重而又如梦如幻的整体氛围,它似有一种莫名的摄人心魄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但这却远非我们固有概念中的传统佛画。构图并不强调佛菩萨的中心位置,也未假定一个画外的膜拜者。画中佛菩萨形象基本不求清晰,甚至不无尘世生活影像与若有若无的佛像轮廓叠加的意象,当然也迥异于追求简淡机趣的传统禅画。于圣洁中自然透出温暖、亲和与平等,赋予这类作品以鲜明的人间性,仿佛就是普通行者由此岸望向彼岸的心灵图像,倒也暗合了佛教生、佛平等不二的根本教义。</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因为进到了“佛”的世界,天成得以把他的“非相美学”发挥到极致。摩崖的千年风霜、壁画的斑驳印记、飞天的凌空飘举、幽居沉静的冥想、人间的光色与怅然、匆匆行旅中的期冀、洞窟与飞鸟的隐喻,意蕴幽深丰厚而多面向,有神圣感而无宗教性。尽管还有略可辨识的具象,但现实、逻辑与时空结构全然消解。至此,宋天成空前地实现了繁复意象的无尽叠加、自在拼接。有的整幅构图纯然以色成形,但观之良久,或许在如同天书般的形色变幻中,你的视线忽与一只、两只眼睛相遇,修长、沉静而慈悲,正是你在《楞严经》中读到的“青莲花眼”。无始以来,你一直在这双超然的“宇宙之眼”的温暖目光之中!或在墨色的晕染中隐隐现出佛的面庞,眉眼不甚清晰,好似儿时仰面朝天,漫不经心地看着云卷云舒之中忽就变幻出人形。</p><p class="ql-block">      意象的重重叠加,建构起一种恍若帷幔千重、意味无穷的视觉纵深感。但这需要画家先后几十层着色晕染,甚至双面晕染。宋天成似乎要在这薄薄的宣纸上,把视觉的纵深与丰厚推向极限。这当然不同于西方传统油画以逼真为归趣的层次感,而是类乎老子所云“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光影形色尽在其中,意蕴丰富却难以道尽。虽是圆管毛笔蘸着墨汁,在宣纸上作或重或轻的皴擦勾描,却更像自有灵性的水墨、彩墨听从“造化”召唤而任运天成。因纸、墨的本然亲近而呈现出的某种本真,或许正是中国画无穷生命力的证明。</p><p class="ql-block">      这种视觉纵深的极致,即是部分作品呈现出传统中国画少见的厚重金属质感。有的仿佛摩天巨崖刚刚经历佛经中预言的弥天劫火,赭红的底色似有扑面而来的滚滚热浪,或深或浅的墨色线条勾勒出多个框型结构仿佛“炭烧”痕迹,于宣纸上生生地营造出一种“铜版画”效果。或以青花蓝间杂不规则的灰色为基调,画面由白色线条切割成不求工整的多个方格,仿佛是透过若干窗口观看那未知是此岸还是彼岸的世界,而你的视觉依然统一在隔而不断的蓝灰色调之中。明明是柔软的宣纸与浸润的墨色相遇,却于蓝白相间之间营造出了青花瓷般的质地效果。</p><p class="ql-block">      正如天成对于色彩的一贯偏爱,这组作品几乎用到了人类视觉熟知的各种色彩,有的乍看几乎只有色彩的流动,正是画家理想中富丽、灵动的华严盛世气象。有的则以疏淡水墨营造历史的风霜之感,或描摹千年摩崖石刻,似乎触手可及风化后的斑驳陆离。但不时又能瞥见现代的人间烟火,如千年古老石像与曼妙的现代少女轮廓的非逻辑组合,令人顿起穿越之感。未知画家是否意在表达“念劫圆融”的时空感悟?</p><p class="ql-block">      天成毕生行走在探求美、创造美的道路上。年过五十之后,这种探求似乎愈来愈有终极追问的意味。心头沉潜半世的关于宇宙人生的几多感悟,出之以“非相”的繁复意象,自有一种启迪人心的超越性力量,引动观者的形上之思。但他始终固守在“美”这一艺术的传统高地,决不肯从“观念”出发,也无意生硬地对接某种“本质”——在此意义上,他依然是传统的,尽管其作品常常因为其“非相”特征而被论者视为“前卫”,且总是不经意地飘出一段幽深的人生况味与旷远的宇宙时空之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