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枯木怪石图》赏析

拙安(原创)

​<p dir="ltr">《枯木怪石图》又名《木石图》,是北宋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曾亲往萧县圣泉寺时所创作的一幅纸本墨笔画,该画作现存于中国。</h3></br> ​<p dir="ltr">这幅画中绘有一枝枯木,虬屈的姿态有如扭曲挣扎而生的身躯,显示出了无穷的活力,气势雄强。树脚下有一怪石,既怪又丑,似快速旋转,造成画面的运动感,更能显现出此石顽强的生命力。用笔看似疏野草草,不求形似,其实行笔的轻重缓急,盘根错节,都流露出作者很深的毛笔功底。</h3></br> ​<p dir="ltr">整个画面的意境,荒空而沉郁;石之盘旋,似乎凝聚着不平之气。古木虬屈向上,权梢冲出右边画外,突破了扭曲盘结,冲向天际。古木与怪石的巧妙结合,通过情绪表象的描绘,显现出更深层的理念。</h3></br> ​<p dir="ltr">画面右侧有枯树从怪石边斜比而来,树的下半段姿态虬曲却刚劲有力,有如扭曲挣扎而生的身躯,本有气冲云天之势,但线条的行进突然放缓,随即展开分枝,分枝上尤一叶,却悉数向天,枝梢直冲画外,表达了画家饱经风霜后的静怡与安然 。</h3></br><p dir="ltr">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评价此画曰:“折冲儒墨阵堂堂,书人颜扬鸿雁行。胸中原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h3></br> ​<p dir="ltr">这幅画从宋代一直流传到1937年到了书画商白坚夫手中,然后被卖到了日本,直到2018年在香港佳士得被公开拍卖,以4.636亿港币成交,成为仅次于北宋诗人黄庭坚《砥柱铭》的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第二高价。</h3></br> ​<p dir="ltr">这幅画作中的竹、怪石、枯木,可称为“东坡三君子”。枯木屈曲盘折状似鹿角,顽石状如蜗牛盘旋如涡显现出顽强生命力,竹子暗藏生机充满希望,这幅画背后那种枯木逢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艺术感染力,可遇不可求。</h3></br> ​<p dir="ltr">古木拙而劲,疏竹安而静。这幅《枯木怪石图》中,透露出几许老庄和释家的气息,或许欲言又止的乃是那种与现实的和解的姿态,追求那种苦中作乐的清净欢喜的人生况味和超凡脱俗的人生格局。</h3></br><p dir="ltr">林语堂曾经这样说:就连苏东坡这样的天才,生命也是从四十岁开始。这幅《枯木怪石图》,那种“独得于象外”的内核,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着他那种在颠沛流离的人生旅途中豁达的生命感悟,正是那种“人生有味是清欢”的至高至纯的格局和境界。</h3></br><p dir="ltr">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读苏东坡。</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1d2Oh-81-0o_Qw34FCNSL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