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本荡,我将与你告别

司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作者:刘晓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环本荡,我将与你告别。再见,那是因为以后可以再相见;告别,那是告知我将离开并且永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说告别环本荡,为什么呢?是日子久远感情淡薄了?不,是因为我们也到了一定岁数,方方面面不如以往,行动多处受限。那里,只能留在记忆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自从离开环本荡去当兵,前前后后四次去看望它。那片熟悉的土地渐渐的已不是我们在时的样子了,住的房子已经破败不堪,行将倒塌。人就更不用说了,许多都已去世。想想也是,我们都已经七十几近八十了,当初农场干部要长我们知青不少岁。远处的通州湾正在建设,据说环本农场有部分已经在其规划中,以后那里定是另一番全新模样。如果再去还能见到记忆中的什么呢? 那里,你曾经熟悉的一切慢慢是要消失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因为知青情结,有那样一段经历,所以环本荡的故事我已写了七篇:《环本荡的芦苇》、《环本荡的炊烟》、《环本荡的那片盐碱地》、《月光下环本荡恋歌》、《环本荡消失不去的身影》、《环本荡凝聚成的友情》、《“环本荡”荡涤沉泥,“知青石”石刻记忆》,本篇《环本荡,我将与你告别》是收尾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1952年8月出生,刚刚正式迈入七十岁行列。1970年元月初到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二十二团,后来改名南通环本农场。1972年12月应征入伍离开那里,前前后后在兵团三整年;前前后后离开兵团五十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知青这一段经历虽然艰苦,甚至不堪,但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又是那么在意和动情,那是因为我们人生是从这里起步,经过艰苦磨练,从此往后,每个人开始顺着自身动力与方向划出了不一样的人生轨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史建国,与我是校友且在一个连队,他是排长我是司务长。1972年年底征兵,我们俩政审合格、体检合格,在等待最后下达入伍通知书。因为我们俩都是党员,兵团与征兵部队商量,两个人只能走一个,建国很优秀,兵团将他留了下来,我走了。建国就此在他这条人生路上顽强走着,如今他的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合资,是全国著名的环境保护公司董事长。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七十能说老了吗?目前看还有一段人生路途要走,可是谁知明天会是怎么样的一天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也许到了某一天,目光呆滞了反应迟钝了,时常会傻傻的陷入沉思。到那时,如果脸上忽然露出丰富的表情变化时,那一定是遥远的曾经又被我们想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永不分手的相聚。告别了,但我会记住环本荡,这种记忆虽然泛黄,但一定厚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会记住那里芦花纷纷扬扬的样子,还有那里的海风、盐碱地、小河、棉田等,对那里的淳朴情感永远在我生命的长河里流淌;环本荡上空曾经嘹亮的军号声至今还会将我从睡梦中催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会记住留存在老照片里的那些看起来灰暗却真实的背景:简陋的房子、空旷的天地、纵横的沟渠、雪白的棉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会记住在我人生起步阶段时帮助我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刘家重,我的学长我敬重的老大哥。我俩到兵团就分在一个班朝夕相处,他是我的入团介绍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黄兴华、季士才,六连指导员和连长,两人作风正派,工作兢兢业业,他们是我的入党介绍人。</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还有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还有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要告别了,好像有点伤感。说一个我最后离开兵团时的小故事,至此我便彻底结束了兵团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何乃潜,他的父母与我父母是同事,都是“文革”前从南京举家搬迁到徐州,我们还是同学,到兵团又是难兄难弟。我当兵离开兵团时,想也没想就把我的一个装满物品的柳条箱交给他,请他帮我捎回家。几个月后,他调动到兖州先回徐州时,一根扁担一头挑着我的箱子,另一头挑着他的箱子,哼哧哼哧转了四次车,行走千里终于完成了我交代的任务。多年以后见面,已经是徐州市公安局副局长的他,用带着南京口音的徐州话骂我,“我可累毁了,你那箱子又不敢扔,只好硬扛!”他绘声绘色、添油加醋地描述经过,我俩及一干人等笑得前俯后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祝环本荡那片历经沧桑的土地随着时代发展早日换上新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后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来这篇的题目是《环本荡,今天我将与你告别》。说告别真的是很难。听说环本农场要建“知青陈列馆”,如果条件许可倒是很想去看看。那么今天还与环本荡告别吗?犯难之际,便将原来的题目改成《环本荡,我将与你告别》。把“今天”两字去掉为自己留了一条退路。不过真正彻底地告别那里,也是迟早的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关“环本荡”的八篇美篇,欢迎大家在《美篇》我的专栏里查看,指正,我的美篇号:48254635。</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篇图片来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