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研修的第二天,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员自主学习。我们聆听了两场专家报告,分别是北京鼎石学校贾莉莉校长的《从中国到全球: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之课程融合探索与实践初探》和姜晓丽《世界各国国际化课程知识的普及》;第二阶段:线上直播课。给我们授课的专家分别是王文校长《批判性思维与学科教学》、北京鼎石学校王世华校长的《立根中国的融合》,第三阶段:学员分享、专家点评。让我们感受一幕幕精彩的表现吧!</p> 专家引领 异彩纷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让我们一起领略专家带给我们的知识盛宴吧!</span></p> 姜晓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内容概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加拿大教育体系简介:公立为主,私立为辅,12年义务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OSSD课程体系介绍:安省9grade -12 grade为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国教育体系简介:11年义务教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level:学制两年,第一年为As年级,第二年为A2年级,成绩不是分数制而是等级制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level研究性课程:IPQ& GP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澳大利亚:小学6年+中学4年,义务教育共10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国:13年义务教育、教育资源丰富、2.5万所高中,四千多大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高中课程选课制,实行学分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AP课程:7大类38门课,证明学术水平可抵大学学分,SAT2023年转机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re AP:预备课程,考核形式偏过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IB:四个项目 PYP, MYP,DP,CP,开设机构为IBO</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大学科:语言与文学 艺术 语言习得 个体与社会 科学 数学</p> 贾莉莉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内容概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1.目的与目标:探索课程发展与融合的意义,及其与人才培养的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2.课程建设与融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a)为何课程改革与建设?-生存的需要、生长的需要、衍生的需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b)何为课程融合?以某一课程为核心,借鉴整合其他课程的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c)课程融合的目的是什么?着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致力于培养目标,追求学术卓越与创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3.能力与胜任力: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人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4.发展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特质、全球胜任能力</span></p> 王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文校长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批判性思维的内容、重要性和培养方法,为我们今后改进教学方法指引了方法,收获多多。</p> 王世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世华校长结合自身经历对融合课程的学习模式、培养目标、探究过程等娓娓道来,为我们今后融合课程的开发指明了道路,干货满满。</p> 自主学习 内化于心 分享智慧 外化于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程结束后,由刘燕海校长带领我们进入《东西互鉴 做好教育》的小组分享环节,每个小组2分钟的发言时间,同学们积极发言,观点新颖,既有学习感悟也有学习中的困惑、疑点,学习氛围的浓厚。大家分享后,刘燕海校长做最后的总结,提出批判性思维的三个层面——初级层面:思维能力和观点形成的开发;中级层面:有限的批判;高级层面:升华思维,逻辑重组并解决现实问题,给我们呈现了集经验和智慧于一身的营养大餐,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再次回味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6组刘燕:学科融合不仅在学科的边界上可以扩充,在学段上也可以扩充,即在时间长度及课程的宽度上进行扩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组孙丽:作为老师,学会调整自己心情,包容自己,在融合式教学和批判性思维教学上要有勇气犯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组可悦莹:推荐书籍《批判性思维工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组李琳玮:目标之一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相关能力。课程也需要不停的调整,才能更好的适应新的学生需求,未来的发展。抛出问题:高阶目标的实现是否需要评价或衡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3组方敏:优质的教育其实越需要非常大的投入优质教育资源和经济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组戚琳: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资质平庸的人我们对于他们的帮助是什么?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能力的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5组甘瑞:1.融合课程是不是需要多个课时来进行,或者是否有个专门的校本课程进行融合课程?2.姜老师上午讲了加拿大的OSSD课程,其中说到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七十,课程的全球认可度很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借鉴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组张微:批判性思维启发了课堂的教学设计思路,带着问题启发学生寻找工具和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从结构化的思维带给学生学习的习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启发的前提是老师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和能力,需要老师暗自修炼内功。另外,融合促进学生多种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融合的基石:以学生生活为土壤,研读课标,挖掘各课程之间的联系,找准契合点进行课程融合。我们的理解融合课程是对我们现有课程起到推进工作,避免教育中的疲软状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组高哲:在课程融合和建设中,反复提到了教育要帮助人们学会如何学习,这里我觉得不光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最重要的是作为老师应该是如何去学习,如何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价值,也只有老师践行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才能引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组曹辉:老师不再只是知识的搬运工,作为终身学习者,我们应该有能力和胜任力在遵循中国教育方针,比如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大前提下,将我们的文化带给学生。抛出问题:超学科和跨学科的定义是什么?如何区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组刘艳萍: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这关乎学生品格的塑造,所以每位老师应当用心培养学生的批判、分析、创造等思维能力。一线老师需要不断地在广泛而深刻地阅读中厚养锤炼个人的高阶思维能力。2.课程融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课程融合不是简单的加法或者减法,而是对现有课程的优化和完善。教师应在课程融合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这决定课程融合改革的成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4组高旗:我个人有个经验,融合教育可以有设计有规划,但是实践中很多教育实态不是按照理性思考的既定结构发展的。我们可以把班级当个垃圾桶(决策垃圾桶模式),垃圾桶里有问题、问题觉得的方案、参与者、选择和机会......把教育教学目标、学习问题放进去,由学习引领着(教师、学生、家长、社会问题等)分阶段凸显或置顶一些适当的、需要巩固的问题,通过不同的班级事务(学科教学或班级教育)去强化,不断把无关紧要的要素丢出班级,留下真谛法则。最后“垃圾桶”就会越来越趋向占有理性、真理的群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组刘柳:我们思考了批判性思维如何在课堂上落地。比如在美国的小学英文教材中,有区分事实和观点的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而我们现有的教材,这部分还比较欠缺。作为老师,我们要打开视野,善于比较和思考中西教材思路的优势和不足,此外也要避免教师思维的固化,不断提升自己。我们的疑惑是,在没有融合课程大纲的学校,跨年级教学如何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天紧张的学习,我们学习着、总结着、反思着、快乐着。一场场高屋建瓴的专家报告,让我们收获满满;一次一次醍醐灌顶的解疑答惑,让我们茅塞顿开;一招招专家的锦囊妙计,让我们受益匪浅;一次次学员的思维碰撞,让我们回味无穷。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学习,我们是认真的”理念。我们定会用所学知识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力争做“老师备教幸福 学生爱学苦学 家长信服支持”的新时代好教师!</p> 制作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