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包公祠

大地之子

包公祠坐落在古城开封的西南隅,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湖泊,叫包公湖,相传一千年前宋代管理京城的开封府就被埋在湖面九米之下。包公祠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的,占地一万平方米,是国内外资料最全、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包公纪念场馆。开封包公祠既有北方建筑风格的宏伟壮观,又不乏江南园林的清心雅致。与位于包公东湖的“开封府”遥相辉映,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div> 【<u><font color="#ed2308">按照参观顺序编辑排列</font></u>】</div> 包公祠由主展区、园容景区和功能服务区三部分组成。主展区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回廊、碑亭、大门、二门等,陈列包公铜像、铜铡及包公断案蜡像、包公史料典籍、《开封府题名记碑》、碑文等。布局规整,庄严肃穆。油漆彩绘,均系宋代风格,色调淡雅,倍增观瞻。园容风景区内有假山、瀑布、石雕等。 包公祠二门 包公祠照壁 东碑亭 西碑亭 <b>二殿</b>内有包公石刻像拓片一幅,线条清晰生动传神,逼真地再现了包公的风姿。更令人感动的是包公留下的一则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更充分地体现了包公清心寡欲、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和嫉恶如仇、憎恨贪官的无私精神。二殿中央竖立一座《开封府题名记》石碑,为北宋遗物,上面刻有北宋183位开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惟有包公名下出现了一条深深的指痕。这是人们因敬爱包公,观赏碑刻时指指点点,天长日久而磨出来的指痕,是包公受人们尊敬的实证。元代诗人王恽赋诗赞日:“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惊乌绕匝中庭柏,犹畏霜威不敢栖。”诗中赞扬包公和范仲淹的盛德和威名光耀千古,把贪宫污吏比作可恶的乌鸦,既使千百年后,见其碑犹如见二公其人,仍惊惧万分,不敢近前逗留。可见“包青天”名不虚传。 <b>大殿</b>为正史部分,中央有一尊包公坐像,高3米多,蟒袍玉带,端坐靠背椅上,劲正如松,威严端庄。包公坐像两旁陈列着历史文物,有包公墓出土的碗、盏、木俑和普通砚台等。山墙上镶嵌有反映包公政绩的彩陶壁画,壁画边缘有龙凤图案,展示了包公的气魄和威严。 包公的塑像,塑像的造型设计为坐姿,包公身着蟒袍端坐在方座靠椅上,劲正如松、巍面阔目、长髯飘胸,有凛凛不可予夺的威严风仪;他又眉微蹙,若视暝思,常怀有悠悠报国为民的中正心胸;再请看包公的双手,他一手扶椅,一手握拳,在平稳自然的虎威中又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动态感,这是集历史、思想、艺术和传说于一体的包公的传神写照。 <b>东西配殿</b>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包公的传说轶闻、历史故事和优美传说,如“包公掷砚”、“陈州放粮”、“怒打銮驾”、“智铡赵王”等。东配殿那三口威风凛凛的铜铡刀,形象生动,张口怒目,显示了包公除暴安良的雄威。群体塑像“包公铡赵王”是包公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精神的形象体现,观之大快人心。特别是东殿的群组蜡像《铡美案》与真人大小一样,色彩鲜明、形神俱备、毫发毕现、栩栩如生。 包公祠的<b>灵石苑</b>,这里湖光粼粼、清新秀美,与祠堂的威严肃穆相比更增添了一些雅致,一边是包公湖的波澜壮阔,一边是小桥流水、锦鲤卧波,让人别有一番情致。(上图为<b>灵石苑南</b>面部分) 百龙亭 包公祠的<b>灵石苑</b>,这里湖光粼粼、清新秀美,与祠堂的威严肃穆相比更增添了一些雅致,一边是包公湖的波澜壮阔,一边是小桥流水、锦鲤卧波,让人别有一番情致。(上下图为<b>灵石苑北</b>面部分) <b>包公湖</b>整个湖泊呈西北-东南走向,分东湖、中湖和西湖三部分组成,整体相连并微微弯曲,就像一个弯弯的月亮湖。<br>有关包公湖,流传有两首民谣:<br> 开封府,宝镜照,包青天,坐南衙,<br> 是人是鬼见分晓。铁面无私执王法。<br> 阎罗殿,黑老包,龙虎狗,三口铡,<br> 贪官污吏不轻饶。百姓高兴奸人怕。<br> 回眸包公祠 <h1><b>后记</b>:</h1><div> 1. 包拯,世人尊称为“包公”、“包青天”,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他一生忧国忧民,刚正不阿,兴利除弊,抑强扶弱,铁面无私,严惩贪污、谦洁清正,为百姓伸张正义,赢得了古今中外、妇孺皆知的美名,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div><div>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享年六十四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包拯历任知县、知府、按察御史、枢密副使等职,并出使过契丹,后封为龙图阁大学士,死后封谥号为孝肃公。<br></div><div> 2. 包公祠除了开封,在合肥和广东肇庆都有包公祠。</div><div> 合肥包公祠的全称为“包孝肃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br></div><div> 肇庆包公祠:在公元1040年,即宋仁宗康定元年,包拯从安徽天长县令转任端州(今肇庆)知军州事(相当于即端州首官),他在肇庆的任职三年。包公祠是肇庆人纪念包公的方式,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肇庆历史发展中重要一段。<br></div>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本篇照片一律是本人拍摄,有的文字来源于网络。欢迎浏览与指导,感谢您的精彩点评!<br><br> 摄影:li guodong<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