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纽约是世界最大的城市,美国的金融中心。所以,到美国一定要到纽约沾一沾铜臭的味道。纽约原名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荷战争荷兰战败,将这块土地送给了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改称纽约(即新约克)。</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到南街海港乘港湾游船,游览哈德逊河。那里低矮的旧建筑比较多,有点像城乡结合部。南街海港博物馆的店铺、市场等,用实物讲述着美国这个年轻国家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纽约曼哈顿历史悠久的地区,紧靠着金融区,哈德逊河缓缓地流过,注入大西洋。1609年英人亨利·哈德逊首先渡过此河,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p> <p class="ql-block"> 在16号码头,码头边停靠的Wavertree号,是博物馆船队的旗舰。这艘1885年建造的货轮,是目前存世的最大的锻铁船。 它1968年被南街海港博物馆收购。1978年该船进入了美国国家史迹名录。</p> <p class="ql-block"> 登上游船,开始哈德逊河的游览。</p> <p class="ql-block"> 远看曼哈顿,保持世界最高建筑称号最久的帝国大厦,淹没在林立的高楼中。</p> <p class="ql-block"> 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展示着纽约的繁华, 据纽约大数据年报显示,每21个纽约人当中就有1个是百万富翁。但是还有十万左右的流浪者,是美国境内流浪者数量最多的城市,每5个纽约人中就有1个贫困人口。</p> <p class="ql-block"> 18世纪初,这里还是约翰·汤普森的农场。现在这里矗立着美国最高的大厦——911遗址上建起的世贸中心的一号楼,原名自由塔,世界排名第七。楼高541米,换算成英尺为1776英尺,以纪念1776年所签署的独立宣言。</p> 从殖民地到“不夜城”,哈德逊河见证了纽约的发展,沉淀了美国人太多的历史与记忆。1997年被美国政府指定为历史文化遗产,东岸向内陆延伸近80平方公里区域,为“哈德逊河历史遗产区”。 <p class="ql-block"> 河上最显眼的是布鲁克林大桥,它连接着布鲁克林区和曼哈顿岛,1883年5月24日正式交付使用。大桥全长1834米,是世界上首次以钢材建造的大桥,上万根钢索组成了当年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这座桥凝聚了设计师约翰·罗布林一家两代三个人的梦想,他们用生命让被众多专家确认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p> <p class="ql-block"> 1964年大桥成为了美国国家历史地标。这座桥与帝国大厦和昔日的世贸中心双子塔楼一道,是纽约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位于哈德逊河口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是纽约的一张名片,由法国在美国建国100周年时赠送。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服装,头戴象征七大洲的七道尖芒冠冕;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铜像以法国巴黎卢森堡公园的自由女神像作蓝本,由法国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著名雕塑家巴托尔迪历时10年完成。</p> 找一张晴空下的照片吧.,最初的自由女神像是棕色的,由于外表面覆盖着数百个薄铜板,铜与空气反应形成铜绿,从而变成了绿色。 纽约圣尼古拉斯东正教教堂。 <p class="ql-block"> 离船登岸来到华尔街。华尔街英文是"墙街"的意思,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的南部。原来是沿百老汇大街的一堵土墙,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华尔街也就因而得名 。后来墙拆了,但"华尔街"的名字保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现在“华尔街”一词已超越了街道本身,泛指附近区域,也成了对美国金融资本的泛称。据说华尔街的联邦储备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储备库,那里存储着超过7000吨的黄金。</p> <p class="ql-block"> 我们去的时候,阴沉沉的天气让这条540米长,宽仅11米的狭窄的街道显得压抑,加之维修的杂乱及两边高楼的挤压感,让人感觉阴暗、闷气。但是,这却是世人皆知的金融中心。后来看过一些图片,华尔街似乎一直有维修。大约是防外墙砖脱落砸人吧。</p> <p class="ql-block"> 街上的联邦国家纪念堂,是美国的第一座国会大厦。1789年,被尊称为"美国国父"的华盛顿在这里宣誓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以"总统"为称号的国家元首。</p> <p class="ql-block"> 这座华盛顿雕像的位置,就是当年总统宣誓的地点,博物馆里面放置了当年华盛顿就职时所使用的圣经等物品。华盛顿面色凝重地看着对面的纽交所,他是纽约人心中的交易所守护神,佑护着美国金融业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纪念堂对面纽约证劵交易所,1792年5月17日成立,曾经是全世界最大的的证劵交易所(后来被泛欧股票交易打败)。华尔街作为政治中心只是短暂的一瞬,而作为金融中心却经久不衰。尽管和百老汇的繁华相比有点简陋,这里仍有2900多家金融机构立足。</p> <p class="ql-block"> 纽交所对面立着“无畏女孩”铜像,她由美国资产管理巨头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公司建造。2017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前一天,立在了铜牛像前。她双手插腰,昂首挺立,脚下的牌子上刻着一行字“了解女性的领导力量/她在改变世界”。2018年12月10日搬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p> 疫情期间,不满美国抗疫政策的人为她戴上了口罩。 <p class="ql-block"> 没看百老汇大道街口代表纽约金融业的铜牛,就代表没有到过华尔街。由2021年去世的意大利艺术家阿尔图罗·迪莫迪卡创作的铜牛,现在是纽约的公共财产,不允许任何人买卖,迪莫迪卡则拥有铜牛的肖像权。铜牛长5米、重6300公斤,1989年12月15日午夜迪莫迪卡将它放置于纽交所门前,后搬至现址。</p> <p class="ql-block"> 走过这里就是百老汇大道,它的中心在"时代广场"附近,那里云集了几十家剧院,商业性戏剧娱乐中心也在那里,因而百老汇一词成为美国现代歌舞艺术及娱乐业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 华尔街的起点是1846年所创立的三一教堂,三一即三位一体。这座教堂曾经是纽约最高的建筑物,同时也是全美最古老的教堂之一。新哥特式的尖顶装饰着镀金的十字架,当时是进入纽约港船只的欢迎灯塔。1976年被列入国家史迹名录。</p> 位于寸土寸金的金融中心的三一教堂,总资产量达到20亿美元,是全世界最富有的教区之一。<br> 教堂北侧的墓地里,长眠着美国财政、金融制度的创始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p class="ql-block"> “911”国家紀念广场离华尔街不远,双子楼地基处现在是南、北两个大水池,近3000名“911”事件遇难者以及在1993年世贸大厦爆炸事件中遇难者的姓名都刻在水池四周。以色列建筑师迈克尔·阿拉德和美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共同创作。设计理念:重塑辉煌,一切归零,永远铭记,展望未来。<br></p> 水池深6米,各占地4000平米。水幕从水池的高墙上向中心注入,并再次流入一个更小的深坑,细细的溪流在这里静静流淌——这里就是双子塔结构核心的所在地。设计者希望通过水流声不断警醒人们。<br> 在两个“水池”之间是被草木覆盖的广场。瀑布池周围还种有225棵树,包括一棵在"911"事件中幸存下来的梨树 借一张照片,看看广场主景区水池的位置。 <p class="ql-block"> 广场的对面就是新建的世贸中心,地上82层(不含天线),地下4层。设计师为犹太裔波兰人设计家丹尼尔·李布斯金,为了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纪念"911"遇难者,楼顶特别增加了灯塔。现在一号大楼建筑内所有的电梯、灭火装置以及电路管线均被一个约6米厚的空心混凝土装置保护起来。</p> 斜屋顶的 "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分为国家纪念馆和国家博物馆两个部分,位于纽约"9·11"恐怖袭击的发生地--世贸中心遗址地下数十米,即原世贸中心地基部分。 世贸中心交通枢纽由著名西班牙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设计。就像一只洁白的和平鸽,张开双翅,正欲展翅飞翔。它连接纽约市11条地铁线路以及纽约至新泽西铁路,集换乘车站、购物中心和人行通道等多项功能为一体,历经12年,耗资40亿美元。 地铁站里面非常舒适,最漂亮的是屋顶,建筑内部从108米长的"眼"中伸展开来,可以看到纽约的一线天空。并且用白色钢管和玻璃打造,将自然光线引入中心内部。建筑深度达18.29米,连接了外面的街道和PATH车站的内部。 3.4万平方米的商品零售空间,舒适大气,有包括苹果在内的100多家品牌入驻。 <p class="ql-block"> 在纽约世贸大楼遗址旁边有一面墙,墙上有一幅巨大的浮雕,表现了“911”时的惨烈景象和消防队员抢险的英勇行为。据说,在纪念墙的后面就是一个消防队的所在地,“911”事件一发生他们就冲在了第一线,最后参加人员全部殉职。</p> 车站的造型寓意着新的生命新的飞翔新的希望。<div> 和平来之不易,珍惜和平,守护和平更不容易。</div> 去联合国总部大楼时雨下大了,电视上常见的万国旗都取下了,很冷清。 非常奇怪,不是周末,除了保安,总部楼前的广场却看不到人,大概人们都在兢兢业业地工作。 路上看到一个有趣的雕塑---花斑狗顶着小轿车。后来才知道这是美国纽约哈森菲尔德儿童医院。雕塑由唐纳德·利普斯基打造,旨在通过这种艺术的方式让人们有被治愈的感觉。 <p class="ql-block"> 纽约中央火车站。这是由美国铁路之王范德比尔特家族建造,完成于1913年。它是世界上最大,美国最繁忙的火车站,纽约铁路与地铁的交通中枢。每天到站和离站的列车有500个班次,50万人进出。</p> 车站有44个站台,两层铁路在地下,地下一层41条铁轨,地下二层有26条铁轨,总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庞大的空间,留下了火车旅行的黄金年代印记。 同时,它也是一座公共艺术馆。从正门进入车站大厅,迎面的巨型主楼梯是法国巴黎歌剧院的翻版,挑高宽敞的空间,大理石装饰,水晶吊灯,穹顶闪烁的星空等显示了浓浓的艺术氛围。 大厅周边是票务区和通向各月台的入口,仰头即可看到壮观的蓝色穹顶上的12星座壁画。大厅的拱顶由法国艺术家黑鲁根据中世纪的一份手稿绘制出黄道12宫图,共有2500多颗星星,星星的位置由灯光标出。 <p class="ql-block"> 来看看细节吧,天上的繁星散落在蓝色的苍穹下,点点星光勾勒出一个个星座。</p> 雕塑的精美让人感到惊讶,不就是一座车站吗?高大的拱形玻璃窗周围也都布满了精工细刻的雕塑。可见当年车站在建设中心中的重要性。大厅所有的装饰都采用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家徽——橡树叶和橡树子,意为“参天大树长自小小种子”。 询问处上的四面钟是车站内最注目的标志,也是车站的镇站之宝。这座钟的盘面都是用猫眼石制作,价值大约为1千万美元至2千万美元之间。询问处里,有一个秘密通道可通往地下。 售票处的窗口长长一排,屏幕上显示着车次和时间。不过,每一列车都会延时发车,据说是为了让迟到者能赶上车。 最令我吃惊的是车站的自由,没有任何阻挡,就进入了站台。尽管我在入口处踌躇再三,还是忍不住进去了,不可思议!这不是乡村的小车站,是纽约的大中央车站啊! 进入站台顿时有点穿越的感觉,仿佛从艺术馆掉入了贫民窟。这是在21世纪吗?拍张照片确认! 也许,这就是历史吧。不能不赞赏这百年车站,依然承担着如此的重担。不能不折服设计者的眼光,为百年后的需要预留了空间。 木质的枕木,斑驳的廊柱,为这百年的完好点个赞!其实,这块曼哈顿地价最高的风水宝地也曾难保。1968年,中央铁路公司计划拆除一部分候车室以兴建办公大楼,幸亏当时美国的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强烈反对才作罢。1983年,中央火车站被正式列入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名册,以法律的形式保护。 没有买票,就可以上车了,上车后再买。车厢内的现代感,和站台似乎是两个世界。 出来看看车站大门吧,正门门头上的时钟雕像完美漂亮而寓意深刻,由美国建筑师瓦伦设计所创作。<br> 雕像正中戴羽毛帽的是墨丘利,罗马神话中的商业之神,右边为智慧女神密涅瓦的雕像,左边则是海格立斯,代表道德,让人们感受美国繁华之外的道德精神文化。 正门两端的展翅的鹰,是美国的国鸟。这组雕像由美国雕刻家皮奇里利兄弟制作。车站内外开设了很多商店,其中用餐大厅位于中央大厅的下面。那里有高档餐馆,也有快餐店,NBA球星乔丹还开了一家牛排馆。<br> 走累了,我们便进了圣帕克里特教堂歇脚。这是美国最大的一座哥特式风格装饰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当年梵帝冈大主教到美国讲经布道的地方。古朴的哥特式建筑,在现代感十足的第五大道,格外引人注目。<div><br></div> <p class="ql-block"> 这座教堂的外表有点像童话里的有点恐怖色彩的灰色城堡。进入其中,瞬间就被震撼:伞状大理石柱撑起的穹顶下,奢华中凝固着庄严,气势恢宏却不乏精致细腻。</p> 它是美国最大的一座哥特式风格装饰的天主教教堂,建于1815年,也是如今纽约大主教的所在地。 精美的雕塑,讲述着圣经里的故事。 用长棍子挑着网兜要钱的,给或不给,给多给少皆随意,猜想应该是乞丐或流浪者吧。 看着这座楼很高,想努力拍下来,位置不对,还是没拍全,后来才知道是洛克菲勒中心。这个建筑群由19栋商业大楼组成,洛克菲勒家族投资兴建的,其中最大的是通用电器大楼,高259米,共69层。建筑群在1987年被美国政府定为"国家历史地标",这是全世界最大的私人拥有的建筑群,也是标志着装饰艺术风格建筑的地标物。 夜幕下的时代广场,灯光璀璨。知道时代广场,源于人头攒动、始于1904年举办的新年倒数。这里以时代广场大厦为中心,聚集了近40余家商场和剧院,是纽约最繁盛的娱乐及购物中心。广场得名于《纽约时报》在此设立的总部大楼。 <p class="ql-block"> 一直以为时代广场很大,去了才知道那不过是三条路交叉的三角地带(曼哈顿区第46大街、弗洛德街、第7路)。由两个三角组成,形状更接近领结,1904年定名。如此繁华的地方,在18世纪70年代,是纽约马匹交易和马车行业的中心。</p> 立在时代广场门口的百老汇的大人物——乔治·M·科汉,美国音乐喜剧之父,也是美国音乐剧剧诗艺术的奠基人。被誉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拥有百老汇的人物”,是百老汇舞台创作领域探索本土化艺术风格的先行者。 石台上的武士骑马青铜雕像,是当代著名艺术家凯欣德·威利的作品《战争的谣言》,刻画的是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邦联将军斯图尔特。 <div> </div> <div> 北三角又名为杜菲广场,立有杜菲的雕像。这是1937 年制作献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随美国第 69 步兵团赴法作战的牧师弗朗西斯·P·杜菲神父的。<br></div> 时代广场作为弗洛德街剧院的中心聚集了很多剧院、宾馆、餐厅,著名的百老汇就坐落在这里。作为美国的文化中心,它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 , 正中的时代广场1号大厦LED显示屏面积1081平米,据说一年收入能达到2300万美元!而大厦内常年空无一人。 众多的广告和店招组成了时代广场璀璨的夜晚,这里是纽约市唯一在规划法令内、要求业主必须悬挂亮眼宣传版的地区。中国元素也不时在这里亮相。北京-亦庄,大概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广告。 时代广场版的密度,与拉斯维加斯可相比拟。据说这里一共有230块广告牌,一秒的报价就高达50万人民币。 这里每年吸引了5000万以上的游客,每天至少有超过36万人经过这个广场。这里占地面积只有纽约市区的0.1%,但却汇集了纽约市11%的经济活动,10%的纽约市民在这里工作。<div><br></div> 已经繁华了上百年的时代广场,一直以来都是地球上最为繁华的地方之一,希望它能一直繁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