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直觉得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在“调整”两个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中、正、平、和 ,每一个字都容不得半点偏差,而每一点微妙都需要调整到不偏不倚,宛如一个精湛的匠人,刀刀剜至生疼,才能化腐朽为神奇。</p><p class="ql-block"> 我大概是腐朽已久,以至于老中医的手搭上脉搏,表情瞬间凝重,他带着十二万分的疑惑,与我探讨了一下我是如何在十二个时辰的天空下任意切换作息,换得一身五脏六腑的抗议,还美其名曰:作息弹性有点大…</p><p class="ql-block"> 末了,丢了一句老生常谈的话:你还有什么是比命更重要的么?</p><p class="ql-block"> 其实,大道理谁都懂,也都知道健康面前,什么都不值一提。只是在许多立竿见影的欢愉前,那种需要克制长久才能拿到的结果,往往被忽略得干干净净。</p><p class="ql-block"> 譬如健康,譬如学习。</p><p class="ql-block"> 我一个成年人都不敢保证每一天都恪守自我,何况孩子?</p><p class="ql-block"> 故而需要调整的,除了人到中年经久失葺的这副躯体,还有我那刚刚有点自我意识的孩子。他尚不知晓每一份选择的背后都有怎样的代价,生活还没有机会教会他刻骨铭心,就要被迫纸上谈兵。</p><p class="ql-block"> 不观世界,何来世界观?</p><p class="ql-block"> 不曾独处,连思维都没有形成闭环,何来独立?</p><p class="ql-block"> 不曾与生活磨合,不曾学以致用,不曾攒过半分能量,“内动力”这三个字就从天而降,从外而内紧紧包裹。</p><p class="ql-block">分明是大人主次颠倒,却偏偏要愤怒咆哮:你为什么做不到?</p><p class="ql-block"> 以前觉得长大慢慢来的,现在才明白,长大是一瞬间的事。它一定要在退无可退的罅隙里,突然迸发出蜕变的力量,然后过往渐渐撑开新的裂缝,回望时,满目都是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 一如此时,当身体发出信号,往后已无退路,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p><p class="ql-block">每日里早起,坚持锻炼身体,一日三次的药丸,掉一颗在地上都会捡起来,这份虔诚已经容不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也不知道从前的倔强是仗着年轻还是仗着认知盲区,或许只是因为无知而充满了无畏吧。</p><p class="ql-block"> 我已经很久不再没完没了的追小说,为了避免自己沉溺其中,新买的书多是散文,或者故事性没那么强的,荒废了许久的专业书,又重新捡起来认认真真的读。那些我曾一边读一边引导实操的书,时隔几年再看,竟都到了身后,变成总结性的理论。</p><p class="ql-block"> 这一前一后的位置,若非再次翻阅,竟不知如此有趣。</p><p class="ql-block"> 我在个各种调整里,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渐渐的形成规律,大家都习惯我早起要去工作,晚上要回家陪孩子,一早一晚便不再有邀约,也不存在为难或者分身乏术。</p><p class="ql-block"> 犹如一颗鸡蛋,当蛋黄和蛋白各自独立时,黄白相间里,那点分寸清晰可见。很多时候,是自身不肯划出泾渭分明的边界,你混沌着面对世界,世界也混沌着待你。</p><p class="ql-block"> 这生活便愈发混沌了。</p><p class="ql-block"> 我如今过着黄得鲜明、白的澄澈的生活,也是用了十来年的浑浑噩噩才试探出来的“经验”。它只是我个人对生活的总结,于任何人都没有实质性的意义。</p><p class="ql-block">无常是一种损坏,而日常是修复。修复需要一定的耐性,需要对症下药,需要在不断的“调整”里缓慢向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