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永远活在儿女们心中----祭奠母亲三周年

缘分(袁起新)

<p class="ql-block">  昨天是2023年1月8日(农历十七),三年前的今天,也就是父亲刚离世一个月零三天的日子里,母亲也跟着驾鹤西去,永远的离开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  母亲也许是因为久卧病床,身体器官极度衰竭,或是父亲的离开让母亲伤心过度而出现呼吸困难及被送往中心医院紧急抢救,二次反复住院,最终未能挽回生命。(实际上母亲在生命最后的三年多因为糖尿病引起的综合症没少住院,有过脑血栓、脑萎缩及丧失走路和语言障碍等,还有过摔跤造成胯骨骨折,靠轮椅代步等等,真是多灾多难)。</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多月里,面对二位老人的相继离世,儿女们所承受的痛苦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遵守父亲遗嘱,按照老家风俗和算好的日子携带父亲遗骨乘机赶赴故乡安葬,兄妹三人一边是赶日子下葬,一边是犹心忡忡,焦急万分的返回东营医院陪伴母亲,即是如此不易与身心疲惫,最终还是没有挽回母亲的生命。考虑父亲刚去世并安排过简单的告别仪式,我们从不再麻烦组织和不打扰亲朋好友出发,兄妹三家商量就悄悄的把母亲丧事办了。在随后日子按老家选定时间送母亲回老家的过程中,却赶上了全国爆发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至使几次回老家安葬的行程受阻,直到2021年清明节疫情稍有短暂安歇的机会,我们兄妹三家开车把母亲遗骨护送到老家,在一年后实现了父母二人的合葬,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完成了老爷子的遗愿。</p> <p class="ql-block">  然而,到了父母三周年祭日时,却因为一个月前继续防疫封控及二十多天前全面放开所出现的病毒蔓延,再一次阻碍了我们回老家祭奠二老三周年的安排。唉,三年的疫情,真是让人无语又无语,这一切都是父亲在做决定回老家时所没有预料的结果。幸好有老家亲戚们的努力付出,让二位老人的每一个祭祀都得到了周全安排,我们只能深情道一声感谢!</p> <p class="ql-block">  母亲生于1938年5月30日,卒于2020年1月11日(农历十七),享年82岁。 母亲1938年5月至1965年4月在湖北,1965年4月至1976年1月在山东东营胜利油田油建工农村为油田家属工,1976年1月至2007年8月在山东临邑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为油田家属工、直至退休,2007年8月至2020年在山东东营井下作业公司毗邻的水谢巴黎社区居住养老。</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经历很是坎坷,她老人家从少年到青年,也就是说在未到油田之前受了许多苦和难,还可以说是先苦后甜,老来福报。母亲从小失去父母,逃荒中又和唯一的哥哥分离,寄住养父养母家生活,没读过书和受过教育,干的全是杂苦脏累活。后来经人介绍与我的父亲结婚,可是刚成家父亲就去了东北当兵,后来又转业到大庆油田会战,母亲一个人在老家既要忙家务农活,还要照顾上年纪的爷爷奶奶,非常劳累与辛苦。</p> <p class="ql-block"><b>母亲年轻时与爷爷奶奶合影,这是我见到过母亲唯一的年轻照片,端庄秀丽。</b></p> <p class="ql-block"><b>八十年代初,我己经工作,1982年和大妹第一次回老家与母亲的养父母全家合影</b></p> <p class="ql-block"> 60年代初, 大庆油田为关心石油工人生活,着力解决夫妻分居两地生活,这时的爷爷己经去世,奶奶却因为年纪大坚持不去大庆,一直拖到父亲调到胜利油田工作,母亲才终于出来,成为了石油工人家属。</p><p class="ql-block"> 我眼里的母亲是油田最老实、最本分的普通家属,她又是平凡中的平凡人,普通中的普通人。因为从小没有父母疼爱,在养父母家只是一个做苦活的孤儿,没有受过教育,所以不知道过多的交往礼仪,也不会干细仔的家务活,甚至是做的饭也不好吃。但是我却始终理解她,很少抱怨。而且母亲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特别是在干油田各种农活及其它劳动从不惜力气,无论脏活苦活累活都是干在最前面,被同伴称赞是少有的老实人和勤劳吃苦的人。</p> <p class="ql-block"><b>父母亲与最早的油田工农村邻居相聚</b></p> <p class="ql-block">  正是由于母亲从小吃的苦多,所以特别容易满足,她一生善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舍得花钱,不舍得吃穿,当时我小不理解,但是后来还是理解了她。如果有人说母亲不会干针线细活,或是做饭不香等,我都要据理反驳,总是维护母亲形象,这也许就是最真实的母子情。九十年代未期,母亲唯一的哥哥千里寻亲来到油田,实现了近六十年分离的兄妹团圆,通过交谈让我更多的了解母亲身世与艰辛的少儿生活。</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纯朴善良自小形成,并且从未有过改变,她与同事无争,从不议论别人,只是安分干好自己的工作。她在家里和蔼可亲,疼爱儿女,很少约束或责打我们,记得小时候的我因为淘气或打仗让同学家长找到家里告状,气的母亲要打我,于是我就撒开腿狂跑躲避挨打,可是到了晚上或吃饭时间,母亲又会大声喊着我的小名石头(这个小名是奶奶起的,我真要感谢奶奶给我起了这么一个坚实的名字,让我曾经从石油钻台摔下来竟然无恙,活的坚定自信,所以回到老家也少不了给奶奶烧纸保佑平安)回家吃饭或睡觉,她的气消了,我也不再挨打了,这个方法屡试屡成,一直伴随着小学,初中毕业。再后来上高中、技校到工作,我就很少在母亲身边了。</p> <p class="ql-block">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讲礼义突出“孝”为先,而对于老人的“孝”更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母亲生我养我恩重如山,情深似海,甚至是在我刚参加工作一年时摔下钻台,是父母二人在医院照顾了我一个多月,让我恢复了健康。父母的大恩大爱永远无以报答,做子女的反哺父母,赡养老人更是天经地义。进入200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大流通,父母为了与在东营的我和大妹二个家庭住的近一点,省去我们来回跑临盘的辛苦,主动做出卖掉临盘油田福利房搬东营居住的决定,这样以来,我们与二老平时在一起的机会便多了起来,虽然有时工作忙,但晚上都可以经常回家看看。</p><p class="ql-block"> 可是岁月无情,随着母亲年龄增长,身体越来越不好,多种疾病缠身,到了人生的最后几年竞然是依赖轮椅代步,儿女们既要忙工作和各自家务,还要考虑照顾好老人。为了让退休的父亲少受累,子妹三人商量一起出钱请保姆到家里帮助照顾母亲和做家务,但是父母心善,凡是自己能干的活绝对不找保姆,有时候我们回到家看见的是父亲在厨房忙碌,保姆却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似乎保姆才是这家的主人,由此一斑可见父母的纯朴善良,不像有的家里请了保姆生怕人家闲着。所以保姆们都说二位老人和蔼可亲,纯朴善良(因为每个保姆都会遇到家里有事而辞职,几年里陆续换过四个保姆,但每一个保姆都同父母相处甚好,充分说明了二位老人的宽厚慈爱得到广泛认可),保姆们休假回来都要给老人带来家乡土产品,看见和听到父母去世都流下了伤心的眼泪……</p> <p class="ql-block"><b>父亲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b></p> <p class="ql-block"> 如今母亲离开我们整整三年了,可是母亲的慈爱与音容笑貌,时常闪现眼前,还是那样亲切。我有时还会翻看父母留下的珍贵像册,回想过去美好的生活日子,当然这些照片多是我为他们拍的。我还会很欣慰自己曾为父母做了一些让他们高兴的事,如,母亲在刚60岁时说还没有去过北京,想去看看天安门和故宫,于是我就利用去北京出差开会的机会提前带着她老人家玩上几天;后来她又说没有见过大海,想去青岛看海,于是我又带着全家人陪她去青岛玩了几天;当在成都买了房子后又让父母二次来到成都居住,体验了成都人的休闲安逸生活(但生命无常,现实很残酷,在成都虽然有了房子,二老终究没有来到天府之国享受定居生活)。有时我在想,如果父母真在成都定居了,在成都去世也许就不会有回老家的想法,但这些都只是猜测而已。送二老回老家,是他们的最后心愿,我们只能遵命。在回故乡最后的行程中我们更是一路陪伴,全力呵护。我无论是在飞机上,在公交汽车和自家小车或中途旅馆休息,始终牢记责任,从没有与二老分开,最终完成了护送任务,实现了父母遗愿。</p> <p class="ql-block"><b>陪伴母亲在北京</b></p> <p class="ql-block">  人生不易,曾经从事过宣传教育和老年事业工作,让我对“孝心文化”的理解认识更加深刻,孝敬老人就应该从自身做起,要及时行孝。 记得过去母亲身体好时走路快步如风,我们在一起不分胜负;但是再往后,随着母亲年龄不断增加,身体健康逐渐下降,在油田医院住院后一次不如一次,特别是母亲摔断胯骨卧床住院后更加虚弱,自己为了报答母亲,也是连续住在医院伺候老人家,为她擦洗身体,挽洗衣物,端屎倒尿。再之后,母亲又因为糖尿病出现了综合症,脑梗、语言障碍,直至躺在床上衰弱的不能自己翻身,于是做儿女的不仅请保姆照顾老人,而且始终不离不弃的轮流值班伺候着母亲。每当轮到我值班时总会认真的为她洗头洗澡,接屎接尿,遇到了大便不通也多次使用医疗开塞露或用手带上塑料套帮助排便,从没有过嫌弃或抱怨,自己觉得这就是儿女的义务。记得当初在我从事新闻工作时,曾对本单位医院护士或好儿女也进行过这样的宣传报道,那时还觉得不可思议,但面对自己的母亲需要时,我却毫不犹豫的这样做了,十分坦然,这就是儿子对母亲的反哺与回报,是对母亲的赤诚孝心。</p><p class="ql-block"> 当今社会,谈起孝道每个人都有不同认知,或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但是不遇到老人长年卧病在床是无法检验真情真孝,我更深的体会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含义;我还真正懂得了父母身体好就是子女最大福报的道理。细心思考人生,每个人的最后时光将如何度过都是无法预知,活在当下幸福安康快乐生活才是王道。老人尚在就要善待老人,要对老人及时行孝,因为老人一旦离开,这个家也就没有了。父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我越加体会了家有老人才是家的老话确有道理;父母走了,子妹们各居一方,各有各个的家和事,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象过去那样因为老人在而随时相聚,也许今后更多见面就是在父母老家相遇。</p> <p class="ql-block">  母亲离开世界转眼三周年,回想三年时光,有许多感概感言,虽然无时不挂念天堂的老人,但在疫情防控三年与刚刚放开遍地都是羊的时期,我们却是有心要做的事竞然都无法做到。三年大疫让我们失去了太多,如今全国疫情封控放开,病毒的袭击不仅是让我们阳了,老家的亲戚们也阳了,只有老表兄茂清哥尚未阳,有了他的奔波与忙碌,总算是保证了母亲三周年祭奠顺利进行,母亲在天堂也安息了,谢谢茂清哥的大恩大德。</p> <p class="ql-block"><b>父亲八十岁大寿,老家亲戚们来山东东营祝寿,这是大团聚大合影。</b></p> <p class="ql-block">  母亲,您好!您虽然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是您慈爱的面容永远难以忘怀,我们永远爱您,您永远活在儿女们心中!</p> <p class="ql-block"><b>  谨以此文祭奠母亲三周年,纪念母亲诞辰85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