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中国邮票上的铁路建设(一) </p><p class="ql-block"> 《成渝铁路》</p> <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最先反映我国铁路建设成就的邮票是发行于1953年10月1日的特种邮票(5)[伟大的祖国——建设〕第二组第二枚《成渝铁路》。邮票由著名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设计。图案来自中央新闻纪录片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型纪录片“成渝铁路"中的一个镜头。此景位于重庆巴县(现重庆市巴南区)石场车站附近,一列火车由石场往铜驿方向穿透一个约300米的长的隧道出囗处——菜园坝火车站(现重庆火车站)3公里的“煤窑桥”上。这个工程看似一座桥,但它并不是桥,这个建筑工程称为“堡坎”,它是用条状块石(石材)水泥等长方形硬质块状建筑材料砌筑的保护体,砌成十一个拱洞依山而造,外面是长江。拱未穿透,因当时这里开过窑,挖过煤,当地百姓称“煤窑桥”。</p> <p class="ql-block"> 成渝铁路的修建最早要追溯到1903年,当吋的四川总督钖良会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奏请清政府修建一条由成都经內江、重庆、宜昌到汉口的川汉铁路,后来修筑的成谕铁路就是这条铁路四川境内成都到重庆的一段。1904年,在成都市岳府街设立了官办川汉铁路总公司。建设费用采用集资认股办法,1905年1月,钖良颁布了《川汉铁路按租筹股祥细章程》,章程中规定了股本的四个来源:一是认购之股,即由官坤商民用自已的钱入股投资;二是抽租入股,即按田赋多少,硬性抽粮入股;三是官本之股,即由官款拨入公司,作为股本;四是公利之股,即由公司开办多种经营,以盈利入股。股金名义上是四种来源,实际上是用強制办法,在四川普遍征收“铁路捐"。原规定“租股"不超过股金总额的五分之二,但自公司开办之日起到1910年止,实收“租股"白银929万两,占总收入1198万两的77%以上,这給川渝人民帶来了沉重负担。为缓和民愤,1907年,清政府将“官办"改为“商办",先后聘请了詹天佑、颜德庆担任正副总工程师,还派出胡栋朝、陆耀庭勘测川汉铁路地形。1909年12月10日在湖北宜昌举行了川汉铁路开工典礼。但由于在先修东段或西段或两段同时动工的问题上,意见不统一,工程进度十分缓慢,直到辛亥革命时期,湖此宜昌到重庆万县段,仅修了路基30公里。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借国铁之名,向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借款修路,出卖路权,激起民愤,掀起了以成都为中心的全川保路运动,全川142个州、县都成立了保路同志会,对清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四川总督赵尔丰根椐清政府“严加弹压"的密令,对保路同志会进行血腥镇压,导致川渝各地数十万群众,组成了保路同志军,举行武装起义。迫使清政府急令湖广总督从湖北抽兵到四川镇压,由于鄂军调走,削弱了湖北的武装力量,为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创作了有利条件,使四川保路运动成为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的组成部分。修建近两年的川汉铁路宣告停工。 民国时期1932年,国民党驻成都的24军、驻重庆的21军成立了修建成渝铁路寿备处。由四川督军周道刚负责,并聘请了蓝田为总工程师,初试重庆到内江段线路勘测工作。后因军阀混戕,修筑皆成泡影。1936年6月,民国政府成立“成渝铁路工程局",续修成渝铁路,1937年3月,重庆车站及九龙坡码头开工,4月,一总段土石方和沱江大桥动工,同年7月7日因抗日战争爆发,各段工程停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整个工程完全停工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扬言,要以修好成渝铁路的行动来表达对全川人民支援抗战的谢意。但全线‘除了隆昌瓜子岩坚石深重和资中凉风娅隧道被认为是最艰苦的重点工程勉强施工外,其余各工段根本没有动工。随后由于货币贬值,物价猛涨,工程局职工工资均不发放,更不上修路。整个工程陷入瘫痪。成渝铁路只在重庆到永川修建了部份路基、隧道、桥梁,完成了总工程量的14%。</p> <p class="ql-block"> 早在解放西南之前,熟知四川民情的邓小平就在着手谋划西南解放后的建设和发展。1949年6月和7月邓小平两次拜访陈毅的堂兄,曾任国民党联勤总部兵工署沈阳兵工厂中将厂长陈修和,询问成渝铁路修建的可行性,请这位著名的兵工专家回四川参加建设。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西南局做出一项重大决策就是“以修建成渝铁路为先行,带动百业发庹,帮助四川恢复经济"。12月31日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就在“西南局常委会上决定“兴建成渝铁路,造船修建码头”,并报请北京中央政府,但是新中国刚成立,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当时,铁路建设两条亟待开工,一是刚成立的海军提出修筑从山东蓝村到烟台和浙江萧山的铁路,以备海防;二是新疆王震给中央打了四五次报告,请求加快对宝兰、兰新铁路的修建,以巩固西北边防。修建成谕铁路排不上号,因此,邓小平赴京亲自向毛主席请示,毛主席说:“你能说服我,我就鼎力相助;若说不服,那就暂时搁置”。邓小平着重讲了三点:“第一,四川交通闭塞,政令不暢,古人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四川作为西南首省,不修铁路不利于政令畅通。第二,重庆、成都西南中心城市,如修铁路,不仅可以带动四川乃至西南百业兴旺,还可以向全国提供优质大米、猪肉、禽蛋和副食品,互通有无。第三,如成渝铁路率先修成,既可提高我国的国际声望,又可使大大小小的工厂订货充足,加快并发展"。毛主席听后沉思片刻,缓缓点头,下定了决心,并一锤定音。政务院提出了“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路”的方针。为支持成渝铁路的建设,国家在财政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先拨了2亿斤大米,作为修路经费。1950年6月15日,为减轻人民负担,刘伯承、邓小平决定“军工带头筑路"。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正式开工,在成都举行了开工典礼。邓小平莅临致词,时任西南局第三书记贺龙亲自将绣有“开路先锋”的锦旗授予筑路大军。揭开了修筑成渝铁路的序幕,西南军政委员会抽调指战员3万余人,四川各厅署也动员了一万八千人参筑路,由于铁路所需的原材料十分匮乏,党中央决定就地取材,钢轨靠自已轧制,炸药用土法自制,所需129万根枕木,即由沿线群众捐献,有的老人还捐出自已的寿木。大家齐心协力,发扬苦干精神以每日5030米的进度,于1952年6月13日竣工。挖掘土石方1460万立方米,砌御土墙15万立方米,开凿随道14座,涵洞446个,修建大桥28座,小桥189座。全长505.06公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设计,全部采用国产材料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开辟了新中国铁路建设的伟大创举。 </p> <p class="ql-block">1952年7月1日在重庆,成都两地同时举行了通车典礼。毛主席亲笔题字:“祝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周总理也题字:"修建铁路巩固国防,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邓小平题字:“庆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为了纪念修筑成渝铁路十三万大军的历史功绩,缅怀在筑路中献出宝贵生命的民工英雄,1952年9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西南工程局决定在四川內江市梅家山修建“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堂”。第二年又在纪念堂前40米处修建了“成渝铁路筑路民工纪念碑”。这些纪念场所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重要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