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行

简约美

<p class="ql-block">  数九寒天日,艳阳高照时,我独自一人坐上了开往北京的高铁。自从弟弟把家安在了北京,我去北京的次数也增多了。已记不清去过北京多少次,可独自一人在冬天去北京,还是第一次。</p><p class="ql-block"> 以前要么是和儿子一起去,要么一家人一起去,去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旅游,顺便还能见见亲人,加上北京历史悠久,景点众多,所以只有我和儿子两个人一起出去旅游时,我们首选北京。这次去北京的目的比较纯粹,是为了看看新冠后生病的父亲。虽说父亲身体已逐渐在恢复,可我还是无法安心呆在家里,旅途再遥远,都阻挡不了我去看他的脚步与心情。</p><p class="ql-block"> 由于儿子前几天咳嗽一直未好利索,加上老公周五周六周日在西安当评委。最早去北京的时间只能定在了这个周一。父亲坚持不让我去,我知道他担心的是我路上的安全和孩子没人照顾。路上我做好防护就是了,N95口罩,一次性手套,还有朋友送的护目镜,全副武装,降低风险。至于儿子,离开他,虽然有些不舍,但也不至于太担心他的生活与学习。总体来说,他算是一个比较自律的孩子,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并能付诸行动。老公在疫情三年中,学会了做饭,孩子的饮食也就有了着落。这次没带孩子去北京原因有二:一是疫情还尚未稳定,路上不安全因素太多。二是我这次去北京主要就是为探亲,家里人也多,不能外出去景点,会影响孩子规律生活。(本身今年计划还是要带孩子去北京的其他几个景点去看看,目前看来,只能等到暑假去实现了。)所以且放手让他和爸爸在家呆着。这样的想法得到了儿子和老公的支持,我独自一人去,他们安心在家。</p><p class="ql-block"> 今天早晨,儿子五点多就醒来了,搂着我的脖子叮嘱我路上注意安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去了北京要每天和他视频。我心里无限感慨有个小暖男真好。不忘提醒他不但要照顾好自己,还要照顾好我的绿植,给他们浇浇水。忽然觉得,与孩子最好的关系就是彼此需要,又能彼此独立,然后相互成长。</p><p class="ql-block"> 为了不让孩子在路上折腾,我们叫来了孩子姑姑在家陪他,姑姑来时,他已经开始早读、弹琴了。八点,老公开车送我去高铁站,记得上次出发有点晚,我和儿子一路小跑,刚上高铁就关门了,真是有惊无险。这次老公说一定要早早去,别跟上次弄得那么紧张,让人担忧。确实去的有些早,到检票口时还有四十分钟才检票,我就找了个坐的地方拿出事先准备的书看了会,倒也不觉得等待的时间长。</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出发前,还是有些许担忧,担忧路上人多,担忧找不着车,担忧不知道地铁路线(平时坐地铁都是儿子操心方向与路线,即使去北京,也是他带着我坐各路地铁,这次一个人,他让我把路线抄到了一张纸上。)当坐上了高铁,车子开始启动,我才觉得一切都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担忧只是对未知的恐惧。人虽多,却也井然有序,路线虽繁杂,不过高德地图还是能够让人一眼分辨出的。</p><p class="ql-block"> 车上,更是不怎么无聊,我觉得一个人的出行,没有负累,不用考虑别人的需求。随自己的意愿,按即定的路线,坐车,看风景,读书,闭目养神,享受旅途的种种。</p><p class="ql-block"> 想想四个小时后我就会抵达北京,见到亲人,心里满是期待与欢喜。</p><p class="ql-block"> 2023.1.9写在开往北京的高铁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亲今天出院,照顾他的舅舅今天也就要回西安了。昨晚妈和舅聊到很晚,我和弟弟也凑到跟前和他们说话,12点才睡觉。早上还是早早醒来。</p><p class="ql-block"> 昨天见到我的小侄子后,他那小眼神显得很惊讶。大概他在想平时都在手机里的见的姑姑怎么突然间就出现在这里,两分钟之后也就和我熟了,让我抱,让我和他玩。也是整整兴奋了半天,只要不见我,就会四处寻找,嘴里不停呼唤“姑姑,姑姑。”迟迟不去睡觉。</p><p class="ql-block"> 儿子看似对我的北京行很支持,但也还是第一次要和我分离久点,或许有些不适应吧!昨天和我视频了六次,今天也是,问问这,看看那,还非要给我汇报他一天的学习与生活,弟弟说他这是分离焦虑症,但他不承认。</p><p class="ql-block"> 晚上,弟媳妇陪孩子睡觉,我和爸妈弟弟在一起又说了很久的话。弟弟走后,爸妈让我赶快买回家的票,我一直犹豫回家的时间,弟弟让我一定要留北京过年,爸妈还是担心外孙,让我早早回去。我也好想多帮妈看看娃,干干活,再照顾下大病初愈的父亲。爸妈说最近票紧张,赶紧先买票,到时哪怕再调整。于是,我买了腊月二十七的动车票。</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几天,我会在遥远的北京陪小汤米玩,陪陪父母,这也是弟弟给我交代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3.1.10</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大早儿子就给我发视频说西安下雪了,问我北京有没有下雪。北京虽然温度很低,阳光却依旧。本想着看这次来北京能不能赶上一场鹅毛大雪,我想再去一趟故宫,看看雪中的紫禁城,因为它一定算得上京城雪景的颜值担当。看了这周的天气预报,都是大晴天,既然遇不到下雪,那故宫行还是等暑假和儿子一起再去。</p><p class="ql-block"> 中午和妈一起去了商场购物,好几天没下楼,第一次感受到北京零下十二度的天气,幸亏妈提醒我来北京一定要穿厚些,我也是怕冷的主儿,穿得还算比较保暖。但也有点受不了这及冷的天气。北风呼啸,呼啦啦的,猛烈无比,有着一份难以琢磨的豪放气概。</p><p class="ql-block"> 北京的冬,室内温暖如春,室外天寒地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2023.1.14</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晚是我在北京的最后一个晚上,又是和家人说了很久的话。爸妈一边说我回家后他们就放心了,又一边很不舍地叮嘱很多事。爸一大早醒来就说今天开始有些失落了,很舍不得我回去,又不能不让我回去。我知道,爸一直就是这样的人,舍不得孩子走,我和弟弟上学是这样,工作成家后还是这样,归家一直都是他对我们外出的期盼。中午,爸已经让我把回家的行李收拾好了,原以为去时给他们带的东西卸掉后,回来拉个空箱子就更轻松了,可他们又给我回去装了很多东西,再加些我从弟弟那装了几本书,回来又是满满一箱。</p><p class="ql-block"> 妈昨晚就开始在厨房忙活,说要搭油锅,炸些东西给外孙带上。我说这分明是把石头往山上背嘛。妈非说孩子爱吃,回去我又不会做。我坚决不让做,嫌麻烦。她晚上还是坚持做了些好吃的,确实,这是以前她在老家时每年过年都要给我们做的好吃的。我见阻止不住,也就答应带点,否则辜负了妈的心意。但以嫌行李重为由,硬是让象征性地带了点,回家让她的宝贝外孙尝尝外婆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弟弟昨天在厨房里给妈说实在不想让我回去,我来北京呆家里,他上班都安心。有人陪孩子,有人帮爸妈干活。当妈告诉我时,我心里也很难受,想多呆呆。爸妈又说呆这几天就帮了很多忙,减轻了很多负担,快过年了,回家还要把孩子管好。是呀,两边都想照顾,奈何没有分身术。</p><p class="ql-block"> 晚上给小侄子洗脸洗手洗脚丫,这几天已经大概了解了他的生活习惯,哄睡也是可以的。陪玩尽可能满足他的需求,不合理的需求慢慢讲道理,不错,他还是一个比较懂事的小小孩。</p><p class="ql-block"> 深夜,不舍悄悄袭上心头,并不断蔓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2023.1.17</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冬寒有尽,归家有期。转眼十天已结束,我坐上了北京开往西安的返程列车。</p><p class="ql-block"> 早晨爸妈六点就起床给我做早餐,烙油馍、蒸鸡蛋糕、 热牛奶,我说简单吃点就行了,不用弄得这么麻烦。他们却说一点都不麻烦,很快就好了。生怕饿着了我,真是最累父母心。爸想和妈一起去地铁站送我,我担心天气太冷,爸刚大病初愈,不敢受冷,不让他们送。妈执意要去,还非要帮我拉箱子,在妈的眼里,我一直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我跟在她后面,眼睛有些湿润。总归要告别,幸亏眼镜有雾气,否则妈一定能看见我眼里的泪,车站内外,我们挥手告别。</p><p class="ql-block"> 望向窗外,留恋这座城,我想就是因为心中对北京的亲人有万般不舍,感觉去北京时,离开老公和儿子都没有这种滋味。那些年就在父母身边,弟弟和我从小在一起生活,我十六岁上师范前,我们都没分开过,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他们是我永远的牵挂。</p><p class="ql-block"> 在父母跟前,我心里很踏实,这几天虽然睡得晚点,但也是一觉睡到自然醒。弟弟说我离开了久居的家,离开了孩子,摆脱了日常已知的琐碎,放松了。是呀,虽然在北京每天也忙忙碌碌,但心情是放松的。</p><p class="ql-block"> 换了个新环境,每天负责小汤米的喂饭、哄睡、陪玩等任务。赶上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我给他们家来了个彻底大扫除,洁净屋宇,大家心自安乐。我总觉得干净的居住环境,会提升一个人的幸福感,所以时常会对家里进行清扫。 今年虽没能在这天给自家打扫卫生,但家里也不至于很脏。因为在我来北京前将厨房、书柜、衣柜、抽屉里的所有东西都整理打扫了一遍。他们俩只需要每天做最基本的清洁就可以了。昨天儿子给我发视频说因为明天我就回来了,他们今天赶紧大扫除,他负责擦擦擦,他爸负责洗洗洗。窗明几净,床单也有了太阳的味道。通过视频,我看到了儿子撸起袖子努力干家务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弟弟希望我过完年再回西安,爸妈不放心外孙,儿子每天好几个视频电话虽没说让我快点回家,我知道他一定在抑制感情。他知道远方有需要我照顾的弟弟和爷爷。经常听到他这几天询问爷爷“今天感觉怎么样?恢复得怎么样?”俨然一个小大人的问法。再三权衡下,我买了一月十八号的票。儿子知道后,有些欣喜若狂,说到时要和爸爸一起去北客站接我,我答应了。</p><p class="ql-block"> 那天打扫卫生时听樊登讲书《5%的改变》中有一句说“<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自律不是目的,自律是达成目标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状态。</span>”庆幸自己看书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去北京的路上带了本《树木与房屋》一书,路上看了些,到北京家里孩子睡着后看会儿,或者晚上没事了看会儿,不知不觉就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不算厚的书。弟媳很奇怪我怎么看起了与建筑有关系的书。我说去了那么多次故宫、颐和园、天坛等景点,虽也叫过导游讲解,也听过电子讲解,可总感觉稀里糊涂,没看明白。有段时间对故宫还比较感兴趣,就买了关于故宫的书看,前段时间又买了一本关于故宫的百科全书看,和儿子还一起看了纪录片《故宫100》,总算了解了故宫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些许历史。我感觉一座单纯的建筑是不会给人带来什么感觉的,只有经过时间的洗礼和人事变迁才能焕发出它的光辉来。后来听了樊登读书中《树木与房子》的内容与故宫及其他建筑有关系,索性就把书买了下来,图文并茂,看起来更带劲。还好,阅读已经成了我的习惯,自然而然的习惯,让我遇事少了份慌乱,多了份从容。弟弟家书也不少,我挑了几本适合自己和孩子的书装进了行李箱,打算回家慢慢看。觉得这个理念很好,我想把这种理念也渐渐传递给我的孩子———<span style="font-size: 18px;">自律不是目的,自律是达成目标过程中自然而然的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与北京渐行渐远,即将到达西安。或许以后北京到西安,西安到北京,会成为我乐此不疲,不断往返的旅程,这两处都有我的挚爱与美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3.1.18写于北京开往西安的返程高铁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