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位于明城墙大南门东侧西安书院门52号。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是于右任1949年去台湾之前在西安居所。纪念馆为砖木结构的三进院落,由门房、花园、厅房、上房、后院组成。是一座具有陕西关中民居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纪念馆。基本陈列较为全面的展示了于右任颇为传奇的一生、及他在诗词、书法上的艺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 于右任是我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也是包括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在内的多所学校创办人。于右任系同盟会成员,同时也是国民党元老。</p> <p class="ql-block"> “ 西北奇才”于右任</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五年(1879),于右任出生于陕西三原县,他从小就聪慧过人,能够轻松掌握别人很久才能理解的知识。十六岁时,于右任就以头名的成绩考上了秀才,后来,他求学于当时与康有为齐名的维新派领袖刘光蕡,思想得到了真正的启蒙。</p><p class="ql-block"> 二十一岁时,于右任参加岁试,又以头名的成绩补为廪膳生,当时主管陕西学政的叶尔恺惊讶地给了他"西北奇才"的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 于右任(1879--1964)名伯循,字右任,国际著名书法大师、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教育家。与好友刘觉民等人先后创办复旦公学和中国公学,筹办《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立报》,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主张。</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出任交通次长,主持部务。后出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以反对袁世凯。</p><p class="ql-block"> 1922年创办上海大学,倡导国共合作。1926年与冯玉祥、刘觉民等人一道率国民军联军解救西安之围,出任驻陕总司令,放手起用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后来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长。抗战期间,仍公开支持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晚年在台湾仍渴望祖国统一。</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与于右任</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曾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所以和许多国民党元老级的要人们都认识。但他最敬重的是大才子于右任先生,不仅在青年时代受其影响,并与之有过谈诗论词等多次交往,晚年时还和秘书田家英索要“已存”的于右任草书。</p><p class="ql-block"> 于右任早年曾主编过思想激进的《民立报》,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喜欢阅读此报,当时就知道了于右任的大名,对其很仰慕。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右任与毛泽东都出席了会议,这是他们间的第一次见面。在会上,于右任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担任执行部的工人农民部长。毛泽东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p><p class="ql-block"> 在1926年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再次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自然少不了与国民党重臣于右任共事。草书《答安东客词》句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与于右任曾在一起畅谈诗词。</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30日即与周恩来由山洞林园赴城内拜访于右任,正好于右任因公外出,未能见面。当天晚上,张治中在桂园为毛泽东举行宴会,并邀请了于右任、孙科、邹鲁等人前来参加。时隔多年以后,毛泽东终于与于右任又见面了。1945年9月6日中午,于右任设午宴招待毛泽东、周恩来和王若飞,并邀请张治中、张群、邵力子、丁维汾、叶楚伧等人出席作陪。由于毛泽东和于右任二人志趣相投,都喜欢诗文,在宴席上,两人就聊起诗文来了。在谈话中,于右任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极力称赞,对该词的结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尤为赞赏,认为是激励后进之佳句。毛泽东却道:“怎抵得上先生‘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之神来之笔。”原来,于右任参观成吉思汗陵墓时曾赋《越调·天净沙》:“兴隆山上高歌,曾瞻无敌金戈,遗诏焚香读过,大王问我:几时收复山河。”说罢,于右任与毛泽东皆拊掌大笑,举座皆欢。毛泽东与于右任都熟谙诗词,如果说能对古人的名作即兴拈来则不足为怪,可他们都能背诵对方的诗词,二人的学问之博,真令人不得不叹服。</p> <p class="ql-block"> 周总理曾经评价说“于右任先生是位公正的人,有民族气节。”</p> <p class="ql-block"> 于右任不仅在政治仕途上取得辉煌成就,还在书法界占领了一席之地。早年书从赵孟頫,后改攻北碑,精研六朝碑版,自1929年始,从事历代草书之研究,1932年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创办《草书月刊》。全面系统整理历代草书,集成《标准草书》千字文。此外,又逐步总结出篆、隶、楷、行与草书之间对应的规律性符号。到了晚年,他的草书更进入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真是字字奇险,绝无雷同。在他的笔下,将草书熔章草、今草、狂草于一炉,给人以仪态万千之感。</p> <p class="ql-block">吴伯雄题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