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育是“无痕”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它源于生活渗透生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教育是“有痕”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它记载着孩子的足迹与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幼儿园里“生长”着许多精彩的课程故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它是真实的、生动的,更是属于孩子们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项目缘起 <p class="ql-block">幼儿上了大班后,每日采用了签自己的名字进行入园打卡。从最初专注的一笔一划,慢慢地我们听到了不同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我的名字好难写啊!</p> <p class="ql-block">季念,这首歌里也有纪念~</p> <p class="ql-block">我姓陈,我们班就我一个姓陈的!</p> <p class="ql-block">不对!我也姓“辰”,李翌辰!</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 background-color: rgb(246, 247, 248);">基于孩子们的兴趣与需要,我们对此进行了价值判断。</span></p> 价值判断 <p class="ql-block">1.基于学情分析</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幼儿被问到是否喜欢写字或绘画活动时,大概有4名幼儿表示既不喜欢画画也不喜欢写字,约占全班人数的12%,写字和画画都喜欢的有10人,约占全班人数的30%,剩下的19名幼儿表示自己不认识很多字,不会写字,只喜欢画画。但对于幼儿的名字,几乎所有的幼儿都会写自己的名字,也愿意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因此教师选择以幼儿的姓氏为契机,引发幼儿的书写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2.源于幼儿兴趣</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89, 87, 86);">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发现,每个人的姓名都不一样。《纲要》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情中的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当发现孩子们对自己的“姓名”产生探究的兴趣时,作为老师,应该追随孩子的兴趣点,去帮助、支持他们探索自己姓名的秘密。</span></p><p class="ql-block">3.源于发展需要</p><p class="ql-block"> 《指南》<span style="font-size: 18px;">语言领域“阅读与书写”的目标中,提出希望幼儿在学习正式书写活动前先接触用图画、符号表达自己想法的非正式的书写活动,为幼小衔接以及正式的书写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儿能够在以绘画、涂鸦进行的前书写活动中,逐步学习握笔、书写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有助于更好的适应小学时期的学习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0, 0, 0);">跟随孩子们的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0, 0, 0);">一场关于“姓”的探究之旅</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0, 0, 0);">拉开了序幕</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0, 0, 0);">……</span></p> 驱动性问题 <p class="ql-block">如何制作一枚包含自己姓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印章呢?</p><p class="ql-block">检索关键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探姓氏 识印章 趣制作</p> 项目实施——姓氏知多少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89, 87, 86);">为了获得关于姓名更多的信息,老师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和孩子们完成调查表,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姓氏和姓名故事。抓住孩子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我们开始了对姓氏的探索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发现:</p><p class="ql-block"> 1.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就是我们的姓,往往来自我们的爸爸,而名字中后面的字则是我们的名。</p><p class="ql-block"> 2.我们的名字有着许多的寓意,有的是长辈对我们的美好祝愿;有的来自于故事典籍中的深刻寓意;还有的是用时令节气来纪念出生的时间。</p> 所有人的姓都是随爸爸的嘛? <p class="ql-block">下一步行动:</p><p class="ql-block"> 1.开属关于“为什么我和爸爸姓?”的家园探究活动并完成统计表。</p><p class="ql-block"> 2.家园合作调查姓氏和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帮助幼儿铺垫经验。</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猜测</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统计</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发现:</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4, 254, 254); color: rgb(51, 51, 51);">大部分小朋友都是和爸爸一样的姓,是由爷爷传给爸爸,再由爸爸传给自己的,相同的姓氏说明我们是亲人。所以姓氏具有传承的意义。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部分小朋友的姓和妈妈的姓是一样的,这也成为了普遍的现象。</span></p> <p class="ql-block">下一步行动:</p><p class="ql-block"> 跟随幼儿的问题,开始新的探究。</p> <p class="ql-block">老师有话说:</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以生活经验为起点,促进主动发展兴趣、需要及好奇心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动力。孩子们每天的生活中都在接触着各自、他人的姓名,在分享过程中孩子们对自己的名字、对他人的名字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名字是一个符号,但名字从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每个人从出生就被赋予了独特的含义,有祝福、传承、文化、纪念、风水等,每个人的名字都很与众不同。我们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点,从生活经验入手,引发孩子的探究欲望,在与周围资源的相互作用中,调查发现、讨论交流,获得新体验、新发展。</span></p> 项目实施——姓氏大行动 行动探索一:我们班有多少姓氏? <p class="ql-block">方法一:一个一个地问</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发现:</p><p class="ql-block">1.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要第一个小朋友写完了才轮到第二个小朋友写。</p><p class="ql-block">2.不清楚哪一部分是姓,哪一部分是名。</p> <p class="ql-block">方法二:对着名单抄</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发现:</p><p class="ql-block">1.只有少数几个小朋友会对着名单模仿写他人的姓氏。</p><p class="ql-block">2.每个人记录的姓氏不一样多。</p> <p class="ql-block">方法三:姓氏统计表</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发现:</p><p class="ql-block">1.正确率高,能够清楚地数出我们班一共有几个姓氏。</p><p class="ql-block">2.毎个人都能参与其中。</p> <p class="ql-block">老师有话说:</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34, 34, 34);">《指南》中指出: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第一次的统计过程中出现等待时间久、漏统计、不能共同参与等问题,幼儿通过讨论知道了统计表的合理设计、同伴的相互合作等是统计成败的关键。</span></p> 行动探索二:幼儿园有多少姓氏?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4, 251, 249); color: rgb(25, 25, 25);">调查开始前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于是,在老师引导下,孩子们开始一一梳理,着手准备。</span></p> <p class="ql-block">准备工作1:明确调查对象</p> <p class="ql-block">你们想要调查谁的姓氏呢?</p> <p class="ql-block">大班的小朋友们,还有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们。</p> <p class="ql-block">还有老师、门卫叔叔和食堂阿姨。</p> <p class="ql-block">确定啦!我们的调查对象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幼儿园所有的小朋友们、老师以及幼儿园的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准备工作2:明确调查话语</p> <p class="ql-block">那我们找到想要调查的人,应该怎么问呢?</p> <p class="ql-block">应该要有礼貌,要说请问!</p> <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说,请问你姓什么?</p> <p class="ql-block">明白啦!我们的调查话语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请问你姓什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准备工作3:预设调查困难</p> <p class="ql-block">大班的小朋友可能知道自己姓什么,可是小班、中班的小朋友不知道自己姓什么,我们该怎么办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看他们桌上的名字,就可以知道他们姓什么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可以问他们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可以问他们的名字叫什么,名字的第一个字就是姓了。</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们遇到不会写的姓,该怎么办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请老师帮忙,或者请小朋友们自己写。</p> <p class="ql-block">注意哦!我们解决困难的方法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1.看名字标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问老师,问名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3.请他人写字。</p> <p class="ql-block">准备工作4:分组合作</p> <p class="ql-block">我们幼儿园有这么多的小朋友、老师和工作人员,怎样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调查完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安排几个小朋友去调查小班,几个小朋友去调查中班,剩下的去调查大班。</p> <p class="ql-block">清楚啦!我们需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分组合作!</p> <p class="ql-block">可是问题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 (调整前)</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问题:</p><p class="ql-block">1.有的小朋友把姓氏写太大了,别的小朋友就没地方写了。</p><p class="ql-block">2.太乱了,根本就看不清这个班到底有多少人,也看不清有几个姓氏。</p><p class="ql-block">3.有很多姓氏我们都不认识,我以为是两个字,没想到只是一个字。</p> <p class="ql-block">下一步行动:</p><p class="ql-block">1.调整记录姓氏的表格,控制每个姓氏之间的距离,便于统计姓氏。</p><p class="ql-block">2.思考统计幼儿园所有姓氏更合适的方法。</p><p class="ql-block">3.了解办公室是统筹管理幼儿园所有人员名单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寻求办公室老师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抄录名单</p> <p class="ql-block">(调整后)</p> <p class="ql-block">老师有话说:</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指南》中指出:支持、鼓励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span>在调查幼儿园的姓氏中,呈现了结合孩子们真实问题情境的数据统计概念。同伴间的讨论、教师的支持,都是引发幼儿深度学习的动力,生动体现了在生活中学数学、玩数学的有效性。<span style="color: rgb(62, 62, 62);">孩子们在失败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相互合作,一起头脑风暴,在操作、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找答案,在提升绘制表格、前书写、前识字能力的同时,能够认识更多其他小朋友的姓氏,并能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小、中、大班的姓氏统计,更是增加了关于幼儿园中办公室作用的经验。</span></p> 项目实施——姓氏宣讲员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姓氏到底是怎么来的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猜测</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问题:</p><p class="ql-block">1.姓氏故事只有一页,故事的内容不够丰富,比较单一。</p><p class="ql-block">2.怎样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姓氏故事呢?</p><p class="ql-block">3.故事需要绘画姓氏故事的人自己讲述,非常的浪费时间。</p> <p class="ql-block">下一步行动:</p><p class="ql-block">1.绘制属于自己的姓氏故事,装订成姓氏故事绘本。</p><p class="ql-block">2.在绘制绘本的过程中,关注故事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关注讲述故事时的语言表达,尝试运用关联词进行故事的表述。</p><p class="ql-block">3.阶段性成果展示——“姓氏绘本展”,“姓氏宣讲员”。</p> <p class="ql-block">老师有话说:</p><p class="ql-block">在了解自己的姓氏故事,绘制属于自己的姓氏绘本,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姓氏故事的过程中,通过吸收了解—表达输出—固化经验的方式,在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故事间的逻辑顺序,提升思维能力及前书写、前识字能力。</p> 项目实施——以姓钤印 <p class="ql-block">怎样留住我的姓氏?</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问题:</p><p class="ql-block">1.纸做的作品会卷曲损坏。</p><p class="ql-block">2.粘土、锡纸制成的作品会掉落。</p><p class="ql-block">3.需要反复制作作品,耗时耗力。</p> <p class="ql-block">下一步行动:</p><p class="ql-block">1.思考、筛选留住姓氏的方式。</p><p class="ql-block">2.通过观察古代字画、阅读绘本《爱盖章的国王》,了解印章也是能够留住姓氏的方式。</p><p class="ql-block">3.家园合作调查篆刻印章的秘密,记录、完成《篆刻我知道》调查表,帮助幼儿铺垫经验。</p><p class="ql-block">4.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印章,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尝试篆刻印章。</p> 什么是印章?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发现:</p><p class="ql-block">1.印章的表面有很多的花纹。</p><p class="ql-block">2.有的部分是凹下去的有的部分是凸起来的。</p><p class="ql-block">3.制作印章的材料有石头、胡萝卜、塑料等。</p><p class="ql-block">4.可以用剪刀、刻刀等锋利的东西制作印章。</p><p class="ql-block">5.印章有阴刻和阳刻两种篆刻方法。</p> 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印章?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发现:</p><p class="ql-block">1.蔬菜水果不能作为篆刻材料,因为他们有水分,容易腐烂。</p><p class="ql-block">2.石头、木头等材料太过坚硬,我们刻不动,也不能作为篆刻材料。</p><p class="ql-block">3.篆刻材料的表面要比较平整,不能凹凸不平。</p> 篆刻1.0 <p class="ql-block">彩泥组</p> <p class="ql-block">橡皮组</p> <p class="ql-block">陶泥组</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问题:</p><p class="ql-block">1.印不出来。</p><p class="ql-block">2.只能刻简单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下一步行动:</p><p class="ql-block">1.制作印章的过程中利用反思、引导的策略助推幼儿。</p><p class="ql-block">2.鼓励幼儿利用发现—验证—解决—再发现的途径探索印章的秘密。</p> 为什么印不出来? 篆刻2.0 <p class="ql-block">彩泥组</p> <p class="ql-block">橡皮组</p> <p class="ql-block">陶泥组</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发现:</p><p class="ql-block">1.简单的图案能够印得较为清晰、完整。</p><p class="ql-block">2.姓氏能够较为清晰的印出来,但是印出来的方向是反的。</p> <p class="ql-block">下一步行动:</p><p class="ql-block">1.鼓励幼儿自己发现姓氏印章中出现的问题,探究解决反字的问题。</p><p class="ql-block">2.充分保护、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p> 篆刻3.0 <p class="ql-block">彩泥组</p> <p class="ql-block">橡皮组</p> <p class="ql-block">陶泥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成功啦!</p> <p class="ql-block">下一步行动:</p><p class="ql-block">1.联动区域,小组化探究活动将项目与区域活动相融合。</p><p class="ql-block">2.在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过程中,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一颗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持热爱与创新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老师有话说:</p><p class="ql-block">在本次篆刻活动中,幼儿充分体验了篆刻技法,初步领略篆刻刻的魅力。材料的替代,工具的改良,技艺的提高,是孩子们通过项目活动收获与提高的。通过以姓钤印活动,幼儿静下心来认真体验动手创作的乐趣,感受篆刻艺术带给内心的陶冶与洗涤,可谓一次特别的美育之旅。幼儿在调查中记录、统计的过程也对其前书写的兴趣、准备起到了积极作用。相信通过此活动,幼儿在入学准备的好奇好问、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交往合作以及任务意识等发展目标上都能得到一定提升。</p> 最后,我们想说 <p class="ql-block">兴趣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助推器,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以焦点问题为契机,萌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并适时抓住契机,给予不同的话题讨论,从中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支持和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寻找答案。以“姓氏知多少”、“姓氏大行动”、“姓氏宣讲员”、“姓氏宣讲员”、“以姓钤印” 为主线脉络,我们一直跟随幼儿,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进一步提升幼儿对自己姓氏的认知。并通过调查分享,统计交流,书写表征等方式,了解了中华姓氏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到中国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拓展了多领域的核心经验。同时提升了探究、交往、表达与前书写等多方面的能力,在深度学习中获得最大化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