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庵

清清爽爽

<p class="ql-block">  病愈初行永福庵。</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永福庵很大,其实很小,上海大学两座宽大的校门把它夹在了中间。<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就是所谓的“夹缝中生存”吧?</span>上海大学宝山校区被南陈路分成东西两部分,永福庵位于东部,就在南陈路路边。</p><p class="ql-block"> 一扇大铁门关着,只留着可一个人进出的小门。</p><p class="ql-block"> 进入小门,右侧一排木窗木门的房舍是展馆。来得不巧,展馆不开放,前几日的“晚清民国高僧士人墨迹展”无缘得见。隔窗相望,馆内空荡荡的,几块大石头依旧留在原地,没见大师墨迹。</p><p class="ql-block"> 左手边是永福庵正门,“永福庵”三个大字高悬于正门上方。没去打扰菩萨,从正门旁边绕路到后面。其实,正门大殿就是天王殿。</p><p class="ql-block"> 过了天王殿是大雄宝殿。殿前两株高大的银杏树叶子已经掉光,其中一株的树冠顶端挂着两个鸟巢。这是爱听梵音的鸟筑的巢吧?大殿侧面台阶下,几位师傅(身著出家服,剃度了)说笑着在洗芋奶,整整一大盆。她们年纪都不是很大,四五十岁的样子。我心里有些羡慕她们。在我看来出家人都不食人间烟火,少了很多人世间的烦恼和苦痛。真想问问她们:“如果想来庵里需要什么条件?”冲动的念头一闪,还是没能问出口。想是一回事,做又是另外一回事。试问自心:真能脱离世俗的一切吗?不能。此行,不过是寻得一时的清静罢了。</p><p class="ql-block"> 我在大雄宝殿里双掌合十地走了一圈。正面高大的菩萨慈眉善目,观世间百态;两旁的罗汉神态各异;殿后的观音双目微闭,手拿杨柳枝,点化众生,身旁各路神仙围绕,皆脚踏祥云。我虽不是佛教徒,但心存敬畏。</p><p class="ql-block"> 过了大雄宝殿是藏经阁,门前拦挡着。藏经阁旁有间很大的茶室。天气晴好,有几个人围坐在茶室门口喝茶聊天,看他们和师傅们说话的样子应该是庵里熟客。</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永福庵四面房舍相连,把天王殿和大雄宝殿围在了中间,院子也不大。可能是快过年和疫情的原因,庵里只游人三四个,香客一二人。</p><p class="ql-block"> 我绕着院子缓缓地走,慢慢地看。</p><p class="ql-block"> 厨房窗前有一小块菜地,虽小却种着好几种小青菜。另一侧有几株梅树,远看,光秃秃的;近观,枝条上已经挂着万点红色花蕾。我站在树旁,想象着梅花盛开时的样子,并用手机在各个角度取景看效果,考虑着要不要花开时再来一次。虽然红梅开花还需要一些日子,但是茶室前的两株蜡梅正花开热闹,芳香扑鼻。这是今年我第一次看到的蜡梅。</p><p class="ql-block"> 中午刚过不久,看到几个人在厨房里忙碌,心想,如果有斋饭最好了,便问一个师傅,回答说没有,我只能道谢离开。出家人的饭时我搞不清,也许她们是在收拾自己的餐具。有些寺庙的斋饭对外开放,有些不对外。</p><p class="ql-block"> 没有斋饭,也没赶上任何展览,梅花盛开还早。虽有遗憾,但是每次出行都有新见识,新收获。</p><p class="ql-block"> 人生贵在知足常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