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他山石 琢好自家玉 ——小语一班3组5组课堂问诊活动侧记

飘雪清香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2023年1月3日~7日,寒冬暖阳, 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为积极推进“国培计划(2022)‘送教下乡’”项目的实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由虞城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承办的“国培计划(2022)送教下乡精准培训小学语文”第二阶段——“问题诊断”活动由于疫情原因由线下改为线上正式拉开序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小语一班在学科班主任李敏老师的统筹安排下分为五个小组,培训团队成员两人一组参与了此次问诊听课活动。活动分两个环节进行:微型课展示、培训团队成员议课。</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期间,我全程认真聆听了任亚丽、胡国强、王奎元、薛兴旺等17位教师精心准备的微型课。老师们精心设计,大胆展示,各尽其能,各具特色,每一堂课都有精彩之处:任亚丽老师情景创设、导入巧妙,杨艳丽、贾素芳老师把学习语文与生活紧密相连,刘秀芝老师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的培养,王奎元老师课堂生动活泼有趣、教法灵活得当;杨艳丽老师的课朴实、扎实、真实有效;万家宝、刘素颖、刘君华老师注重学习方法的引领;郭璐老师环节流畅,思路清晰,目标达成度高;薛兴旺老师精心设计、层次清楚、条理分明……每个老师的课堂都可圈可点,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 切磋交流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后,听课老师们一起参与了评课。对老师们课堂上的亮点我给予充分充分的肯定,并针对上课过程中容易忽视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诊断”,最后就新课标要求下的备课、上课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切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研读新课标,把握统编教材的整体性。不少老师存在着“课标教材一变再变,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的状况,只顾眼前,不能兼顾整体,缺乏“长程”意识。想要用好统编教材,就要从整体着眼,了解全套教材的编排体系以及内容安排的系统性、能力训练的梯度性和发展性,正确理解理解把握统编教材编排意图,既要思考虑语文要素、人文主题和单元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又要考虑口语交际、习作等内容的相对独立性,从而树立大单元语文教学的整体观。</p><p class="ql-block"> 此次课堂展示活动,有四位老师展示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太阳》,这是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整体来看,老师们对教学目标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既关注课前预习、又注重发挥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作用,条理清晰,值得学习。但是对重难点的把握、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需要整合。1.展示时长将近25分钟,不符合微型课要求,因此要对教学内容需要大胆取舍:①课文朗读,课中展示此环节即可,不必全文朗读;②说明方法的学习应结合具体课文内容,通过品词析句,读悟结合,教师适当点拨,使学生对太阳的特点和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个整体把握。没有必要讲解每种说明方法的定义。2.要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关于太阳的特点,老师可引领学生学习一种,先给方法,然后放手让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课堂上老师就不用满堂灌,既省时又省力,功夫在课外——在备课上多下功夫。3.特殊时期,不少老师抱病上课,声声咳嗽真的让人心疼,为老师积极向上的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点赞,在此祝老师早日康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二、认真解读教材、教师用书,精准定位教学目标。把握一篇课文、一次习作或口语交际,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首先要考虑“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教”,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有四位老师在教学目标表述中笼统浅显和不够准确:目标定位不能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课时目标不清晰。</p><p class="ql-block"> 比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是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授课教师把第一课时目标定位为:认识11个生字,会写12个词语,读通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第一课时做这样的目标定位就略显偏颇。“学习用做批注的方法阅读”是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之一。这是一个阅读策略方法,也是继第二单元“提问策略”之后,本册书中又一次出现的策略单元。第一篇课文《牛和鹅》,重在鼓励学生作批注,并且给出范例,引导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作批注,给学生呈现了作批注的方法。本课则强调“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和同学交流”,意在提醒学生在有疑问的地方作批注。因此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应该把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批注的方法学习本篇课文作为重点。单元第一篇课文《牛和鹅》以旁批的方式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本课可以借助《牛和鹅》的学习,让学生回顾《牛和鹅》一课习得的方法,示范批注分别针对什么进行批注的。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能有意识地从写法方面进行思考,批注自己的“不理解”。为第三篇课文《陀螺》聚焦“在体会比较深的地方作批注”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这样分析解读教材,再回头看当初制定的教学目标就不难发现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有效突破重难点,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实践探究能力。反之,高耗低效。这次线上“问诊”征求大家意见,我们采用腾讯视频会议直播的形式,因为这学期我们线下教学只上了20天,其余时间一直是线上直播课。以为老师们都能熟练的操作电脑或手机端,结果还是预测不够精准。课堂展示中,有两位老师采取的授课方式是:在电脑上播放课件,用手机录像讲课,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手机或电脑操作不熟练,授课中出现问题手忙脚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两位老师打不开课件,为山九仞,功亏一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四、 搞好常态化教研,呈现扎实、充实、平实、真实的课堂。孩子进入课堂以前和走教室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可喜的变化?如果没有就是一节失败的课。一节课,学生对答如流,何必再浪费时间呢?受时间空间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学校教研处于半瘫痪状态。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快该退休了既没有听过别人的课,也没有被他人关注过。因此,年轻教师要担当重任,利用碎片化时间,搞好常态化教研。牢记“三教三不教”原则, 课前了解学情,做好预习单的设计,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重视资源借鉴与方法总结;加强小组建设及评价方式的探索,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可爱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p> 名师点评 <p class="ql-block">  5日上午微型课展示结束后,何瑞香老师从如何上好微型课、微型课怎样才能上出现场感,从点到面,对王奎元、刘兰英、董道广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精彩的点评。她肯定了老师们带病坚持上课、认真展示的可贵品质,以及大家共同的优点:努力突出文体意识、关注每一节课的重点。并对课堂呈现出来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1.课时目标要清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目标不能混为一谈;2.教学设计要下功夫:通过一波三折的情节、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地引导,再现真实的课堂。3.《牛和鹅》、《松鼠》两节课在指导朗读上均有欠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非常喜欢帕尔默的这句话——“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p><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教师的自身认同和完整”?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究。</p> <p class="ql-block">  “初番花信小寒前,早绽梢头两三蕊。”晚冬小寒,春已不远!把脉教学,问诊课堂。此次活动,为老师们搭建展示教学风采和锻炼自我的平台,使他们对于如何更好地把握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有了较为进一层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相信参与国培的老师一定能博采他山石,琢好自家玉,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日,三尺讲台展风采!</p>

老师

批注

课堂

教学

课文

学习

教师

单元

学生

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