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主编:</b>内咸</p><p class="ql-block"><b>副主编:</b>方远、白丰</p><p class="ql-block"><b>责任编辑:</b>贾晓燕、李丽菊、姜俊兰、刘艳芬、张瑞霞、杨林霞、孟慧生、张宇春、李福林、李永安、任晓东</p><p class="ql-block"><b>摄影:</b>王顺义、皇甫耀惠(部分图片来源于托县摄协)</p><p class="ql-block"><b>美编:</b>杨生力、丁海军、白吉厚</p> <p class="ql-block"><b>托克托非遗之“九曲黄河阵”</b></p><p class="ql-block"> 文/西拉木伦、简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九曲黄河阵简称“九曲”,俗称为“灯游会”,是一种民间流传的社火形式,传说原是古代的一种作战阵图。明《帝京物略》记载:正月十一日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秸作棚,周悬杂灯,门径曲折,藏三四里,入者如不得径。即久迷不出,曰“黄河九曲阵”也。由此可知,明朝时,转九曲,在民间就已盛行。</p><p class="ql-block"> 托克托地区的九曲黄河阵有“十六省九曲”和“十三省九曲”两种,以“十三省九曲”较为普遍。两种阵图布局虽然不同,但都是以“老杆”为中心,等距离呈方形布阵,横竖皆为19排,每排栽19根灯杆,全阵共361根杆。杆顶各设彩灯一盏,中间的老杆上横空盘一条鳞光闪烁的巨龙。杆与杆用线绳串联,辟出通道,组成“九州”地域,即:幽州、冀州、雍州、青州、豫州、荆州、兖州、徐州和扬州。游人从入口进入,于通道遍游九州而出,喻前程畅达,万事亨通。且伴有“偷灯”、“送灯”、“拜老杆(龙)”、“猜谜”、“对联”等民俗文化活动。</p><p class="ql-block"> 转九曲时,先由秧歌队前面开路,边敲锣打鼓,边扭秧歌,每进一门,都要唱吉庆秧歌。群众尾随其后,缓缓而行,或观灯赏月,或猜谜测疑,欢声笑语,别有风趣。 有单人转的,也有几个人组成一伙转的,当转至中心老杆处,都要抱一抱老杆,乡俗道“抱老杆,一百三”。又说,谁能够顺利地转完九曲,可以消灾免难,益寿延年,道路通畅,大吉大利。若妇女抱一抱老杆,能使家中小孩长命百岁;没有生小孩的妇女抱一抱老杆,能生贵子。故民间有“转九曲五谷丰登,抱老杆祛病消灾”的说法。如果游人不按路线转游,乱钻乱跨,踩断线绳,或碰坏彩灯,都是不吉利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托县每年的元宵节游人如织,盛况空前。远望,九曲阵中灯光齐明,横竖成行,红旗招展,巨龙飞腾,焰火满天,皓月当空;近观,彩门上的各式花灯,五光十色,绚丽夺目,争奇斗艳,各领风骚。</p><p class="ql-block"> 历经数百年的传承演变,原有的迷信色彩逐渐淡出,以寄托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理想、善良愿望为主调的娱乐性已成为这一民俗活动的主旨。五谷丰登人欢笑,万点灯火耀眼明。托县的九曲黄河阵,雅俗共赏,别具情调,经久不衰。</p> <p class="ql-block"><b>说说过大年</b></p><p class="ql-block"> 文/李永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年,这个中国人传统古老的节日,充满了喜庆与神秘。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挂上了大字,帖上了对联。古诗中写道:总将新桃换旧符。起初是挂上桃木写上符来驱邪的。后来演变成了祝福语,吉祥的词语代表了美好的愿望。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三十这天,首先垒旺火,旺火架沾好红绿草莲,上面稳上一口锅,锅里装的大沙坡风刮下的干净的细沙(用箩子箩过)垒旺火全是用带冰棱的好炭。然后把家里的水瓮都担满水,水象征财帛。</p><p class="ql-block"> 天黑以后,孩子在院里响一排炮,大人在家里的神位前上香、烬表。叫安神。神位是用白面拈的云卷蒸成的枣山,上面盘一条龙,口里含一枚乾隆通宝。寓意米山面山。从这时开始,孩子们不许大呼小叫。互相说话不许喊名字。因为过去的传统认为,有法术的人和一些精灵在三十晚上要修炼,叫持法。如果高吆二喊,让持法的接了音,人在第二年会有灾难。虔诚的家长会从安神开始,一直把香炉里的香续到天亮,为的就是人丁兴旺,香火旺盛。</p><p class="ql-block"> 各家各户备下瓜子,糖,水果。晚上用来熬年吃。熬年就是三十晚上不睡觉,传统认为,人的灵魂在三十晚上会出去,初七也叫人七,再回来。如果灵魂哭着出去的,能够回来。如果是笑着出去的,第二年必然亡故。所以大人孩子一晚上都不睡觉,怕在睡梦中把灵魂走失了。</p><p class="ql-block"> 子时(夜晚十二点)是一天的开始,阳气上升。大人孩子来到院子里,大人发旺火,孩子响炮。在着的通红的旺火上点燃黄裱纸,用条盘接着,接回家里的神位前。然后一家人吃饺子,叫吹元宝。饺子里包一个字钱,谁先吃住谁好运。孩子们为了吃这个笨笨(硬币),把饺子都剖开了。是一种童心童趣。</p><p class="ql-block"> 会观天色的站在高处,那里的天色黑,来年降雨多。那里天色红,主干旱。看风从那个方位来,叫决八风。从八个方位来的风都代表了不同的年景。</p><p class="ql-block"> 接回神来,已是初一了,很多人家这一天吃素饺子、素饭。叫把斋。音同把灾。把一年的灾灾病病都躲开。忻州圪蛋村和黑城一些地方的人,在接神回来一家人吃烙饼。叫翻身烙饼。那是走西口过来的人的一种美好心愿,古风犹存。</p><p class="ql-block"> 初一接财神,垒个柴火旺火一方面过去的人把节俭当成一种美德,另一方面柴同财同音。为吉利。柴火是年前准备好的,垒旺火时忌用斧子劈木头,因为劈柴与破财同音。</p><p class="ql-block"> 初一这天白天,心细的人会听街市的发出的第一个声音。按宫商角徵羽五音归类,五音又代表了一年的吉凶。</p><p class="ql-block"> 初二到来,看了王匣记,知道了喜神的方位。然后大人孩子跑出效外,响炮,抢炮,比炮。早上人们牵着螺马牛羊猪,解开笼头,撒了野。让六畜也享受自由的乐趣。人喊马嘶,一片欢腾。</p><p class="ql-block"> 初四送穷土,也有叫送穷媳妇的。把院子里的炮纸屑扫在一起,拆了旺火架,把锅里的土清理出来,用箩子箩一遍。箩出麦子种麦子,箩出糜子种糜子,当年这种作物有好收成。然后把杂物和土一起送在一个僻静的地方,上香,响炮。那些给左邻右舍送在附近的,那就是素质问题了。</p><p class="ql-block"> 初五叫破五,初五以前不花钱,不耍钱,怕破财。</p><p class="ql-block"> 初七以前不动针线,怕扎了人神。</p><p class="ql-block">初十叫石子,给耗子娶媳妇。据说用驴粪蛋塞住耳朵才能听见。</p><p class="ql-block"> 十一踩街,十二拜庙,十三杨公忌日不出门。十五元宵节。张灯结彩,社火隆重。在土左旗还有一位保留着传统的人,在十五晚上立起尺子,然后量影子的尺寸,几寸几分都对年景有不同的表示。老旧城的长者会站在高处眺望,看河里是否点了河灯。据说一灯忽然从远处飞来,一个分成六七个,六七个又分成六七个,一会儿满河的冰面上都灯光闪闪,那今年一定有暴雨,河里要大涨水了。</p><p class="ql-block"> 传统的过大年,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期盼。也留下了农耕文化的烙印。祖先们在一步步摸索与实践中走过来。为的就是人兴财旺,国泰民安,社会繁荣。</p> <p class="ql-block"><b>正月十五雪打灯</b></p><p class="ql-block"> 文/张宇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的夜晚,晶莹的小雪花翩翩起舞,飘飘洒洒。或轻遮地面,或挂于树梢,枝枝叉叉间的梨花团露出欣喜,不一会儿,整个小城被默默地染了一层素白。</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一冬无雪,那么春来也好,让人不再痴痴傻等,尽情地与之相拥。</p><p class="ql-block"> 雪是多情的,也是浪漫的。走在乍暖还寒的街上,街道两边的大灯笼,依然红红火火,欢欢喜喜地随风摇曳。纷纷的雪片不声不响落在灯上,一层浅浅,几多惆怅瞬间被融化;一层缠绵,多少红尘往事静静地铺开;再一层落在上面,厚厚的便不得融化,红白相衬,似一个害羞的女孩,含情脉脉等你回首。</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元宵节上流传着多少两情相悦的故事,不胜枚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些唯美的诗句都是出自这一刻吧!古代,那些深居闺中的女子,在这一天,都可以抛开封建思想的束缚,相约上街观看花灯,如遇心仪之人,便会发生爱情。那么如今,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天,依然成了那些痴情男女借景生情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因为落雪的缘故吧!今年的元宵节少了一个“闹”字。以往的元宵节,白天到处敲锣打鼓,舞龙弄狮,高跷秧歌,好一番热闹,人潮随着流动的彩车涌来涌去。夜晚的时候,重复白天的热闹,加上天空绽放绚丽的焰火,整个一个元宵节都会呈现出一片盛世的景象。而今夜,别有一番情景在街头。</p><p class="ql-block"> 今夜,街上闹元宵的活动少了,但观灯的游人还是冒着碎雪三五成群,络绎不绝。小公园的“转运门”就很特别。那些男男女女围在灯火处。这个花灯没了以往的俗气,相比过去把大卡车装饰成一条船啊,一座城啊,一个工厂啊,或者弄个牛呀龙呀,反而显得更加玲珑别致,拱门上还贴着好多吉祥物。人人都图个吉利,争抢着从这个“转运门”这边穿过去,又从那边摸过来,灯光映衬着那些跳来跳去的身影,让此处的灯火多了情趣,多了欢声,多了笑语。</p><p class="ql-block"> 文化广场的九曲灯阵,也聚集了不少的人。这个以往年都会有的九曲灯阵,今年也是必不可少。只不过做的越来越现代化了。过去用绳子长长地围起来,中间的柱子上放一盏油灯,那些准备怀孕或者已经怀孕的妇女祈儿求女,会偷偷把灯藏在怀里,一准会称心如意。</p><p class="ql-block"> 我们随着人群,转起了九曲阵。七彩的霓虹灯闪闪烁烁取代了过去的油灯蜡烛,转一转,万事通。只是地上的雪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转起来多了一份小心翼翼。</p><p class="ql-block"> 往远处看,碎雪映着灯光还在飘落,如天幕,洋洋洒洒,煞是壮观。灯红雪白,成了元宵节一道亮丽的风景,正月十五雪打灯,一个“打”字,打的生动,打的唯美,打的一个风调雨顺,打的一个丰收年的好兆头。</p> <p class="ql-block"><b>浓浓淡淡忆年味儿</b></p><p class="ql-block"> 文/赵云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年一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细细寻来,淡淡的年味儿,就开始弥漫在宽宽窄窄的街头巷尾,萦绕在大大小小的城市村庄,牵扯着一颗颗游子的心,勾起一缕缕儿时的梦……</p><p class="ql-block">(一)祭灶神</p><p class="ql-block"> 北方腊月二十三,南方腊月二十四,为小年。这一天,诸神都要“上天言好事”去,为了让他们不至于说坏话,须用甜的蜜糖粘了他们的嘴,这样,说出来的话就都是“甜言蜜语”啦,所以“二十三,糖瓜粘”。</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糖果稀缺,二十三这天的“糖瓜”,往往用的就是本地的麻糖,也是我吃过的最甜的“糖瓜”。</p><p class="ql-block"> 说到麻糖,就想起,村东头,小学校园不远处,有家麻糖手工作坊,印象中,只去过一次。一个寒冷的冬日下午,放学后,几个小伙伴相约去买麻糖,正好,兜里有一个五分钱的钢镚,用冻僵硬的小手捂着这钢镚,蹦蹦跳跳地朝着小作坊去了。</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来,那家庭小作坊,厂房狭小黑暗又不卫生,但是,那里生产甜蜜啊,就成了儿时的我很向往的地方,幸福,就这么简单。</p><p class="ql-block"> 二十三这天,父亲早早把麻糖备好了,供到灶王像前的桌案上,祭灶时,先净手燃香,跪着磕头,然后把灶君的画像从墙上请下来,与事先准备好的黄标钱一起,拿到院外烧了,同时燃放鞭炮。这就是送灶神的全部过程了。</p><p class="ql-block"> 送完灶神,父母会把早已收拾干净用水泡好的猪头猪肘子一锅煮了。锅里咕嘟咕嘟冒着腾腾的热气,猪肉的浓香掺杂着麻糖的甜香,氤氲在小年每家每户的屋子里,年味,就弥漫开来。</p><p class="ql-block">(二)扫房子</p><p class="ql-block"> 现在过年少了儿时的欣喜,除了因为年岁渐长眼见着又老一岁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打扫家,不知道哪冒出来那么多杂七杂八,为什么隐藏着那么多犄角旮旯?!不停歇地扫啊洗啊擦啊,累了,就有点儿委屈,就有点儿想母亲,想再回到快乐地帮妈妈打扫家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我家是“张、王、李、赵”四大姓里的“赵”姓,按照村里的旧俗,腊月二十三之前是不可以打扫屋子的。村里有些勤快人家早早开始打扫时,我家总是按兵不动,待到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宫后,才开始热热闹闹地大扫除。这项工作要从早上一直持续到傍晚。首先要把家里能搬出去的东西全部搬到院子里,母亲把屋子细细扫一遍,父亲开始用白泥刷墙,母亲把旧窗户纸撕下来扫干净窗棂,用事先备好的浆糊把窗花粘上去。那窗花都是统一式样,虽不是精巧细致,却也质朴鲜艳。母亲把白纸细细地比了尺寸,剩下就是我们兄妹三人的事情了,我们将比好尺寸白纸折叠,里面放一白线,一人拽住线头,一人压住白纸,另一人慢慢将白线扯过去,比刀裁的都要整齐,这也一直被我认为是个有趣的游戏,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房子大致收拾好了,瞬间觉得窗明几净,房屋焕然一新。我和妹妹负责收尾工作,擦擦洗洗,把一些小物件回归原位。忙碌了一天的母亲已开始准备晚饭,竟看不到一丝疲倦,想到自己擦了厨房和全家玻璃后胳膊疼到抬不起来,瞬间热泪盈眶,有妈在身边,我永远都是那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啊!</p><p class="ql-block">(三)办年货</p><p class="ql-block"> 昨天,去超市想买些年货,呆呆地站在食品区,竟不知道该买什么,后来胡乱买了几样坚果。当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食品变成现在家里的寻常零食,只有过年才买的物品变成现在家里的普通物件甚至已被淘汰,以前那粘稠到化不开的年味儿,已变为寻常烟火,淡到稀薄了。</p><p class="ql-block"> 农村,一般人家打扫完家后,就开始置办年货了。蒸馒头、炸麻花油饼油圐圙、煮菜蛋蛋、压粉条……这些事往往是邻里乡亲互相帮忙,合作完成,今天去张家,明天去李家,也不管干锅油气烟熏火燎,一边做营生,一边还不误聊天打趣插科打诨,三五日,年货备好了,还增进了邻里感情,让这寒冬腊月的日子也变得热气腾腾。</p><p class="ql-block"> 苹果梨桔子冻柿子黑枣花生糖果是必须要有的,各种纸张生活用品也是必不可少的,大人孩子的新衣服也是不可或缺的,大人们忙着买、买、买,而我们只顾着吃吃吃。那时我最喜欢吃的一种糖叫“高粱饴”,剥开糖纸,是一层薄薄的糖衣,入口即化,有淡淡香味,把半透明的、软软的、稍有些精道的糖放到嘴里,那甜那糯那味道,冲击着我儿时单纯的味蕾和口腔,成就了我儿时最快乐最浓烈的年味儿。</p><p class="ql-block"> 备年货时,我还极喜欢买年画这一环节。花花绿绿的年画有时甚至比糖果都吸引我,有适合老年人家的老寿星年画,还有适合小夫妻的胖娃娃年画……我尤喜那种类似连环画的,一不小心还可以邂逅一则美丽爱情或历史故事呢!</p> <p class="ql-block">(四)贴对联</p><p class="ql-block"> 前几日,焦阳老师赠我一幅春联,仔细端详了好久,心爱到舍不得贴出去。</p><p class="ql-block"> 成家后,每年春节的对联,都是买的。成批成批的机器印刷出来的对联,纸张相同,样式相同,字体相同,虽完美精致,却也呆板,没了灵动的韵味儿,缺了墨的香味儿,更没了儿时写对联的趣味儿……</p><p class="ql-block"> 忙碌着,快乐着,就到了腊月二十八、九,该贴对联挂大字了。哥哥尚不能握笔时,对联是父亲写的,父亲的毛笔字隽秀。哥哥稍大些后,写对联就成了哥哥的事情了,这时,村里的邻居就拿来红纸让哥哥帮忙,于是我家小院儿便笔墨生香地生动起来。</p><p class="ql-block"> 哥哥字写得极好,读师范时硬笔书法曾在全国得过奖,毛笔字虽稍逊色些,但在小村里,也是写得最好的。最重要的,应该还是他热心认真肯帮忙,邻居们找他写对联得劲儿!</p><p class="ql-block"> 写好的对联便早早贴出去了,红红的对联,黄红绿橘色的大字,再高高挂上两个大红灯笼,过年的味道便浓</p><p class="ql-block">(五)年三十</p><p class="ql-block"> 一直觉得大年三十这一天充满仪式感,神密而庄严。</p><p class="ql-block"> 早上,零零星星的炮声响起来,父母着手准备炖肉炖骨头,小孩子们呼朋引伴走街串巷甚至可以走遍全村。彼时虽没有丰富的吃食,但是一裤兜瓜子三两颗糖果便让我开心到仿佛拥有全世界,没有贪婪没有满足不了的欲望,容易满足,所以幸福。</p><p class="ql-block"> 太阳快要落山时,微醉的大人和四处疯跑的孩子们都回来了,要垒旺火了。父亲在铁架子四周粘了彩纸,上面置一铁板,铁板上再放几块砖,留出一面,中间放些易燃的软柴,上面放一层木头,再把事先准备好的煤块一层层垒将起来,一层比一层小直至到最顶层一块煤将母亲剪的漂亮旺火帽牢牢压住。父亲细心,他垒的旺火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旺火,母亲手巧,她剪的旺火帽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旺火帽。我很享受观看父亲垒旺火的过程,这种乐趣是现在把一堆炭倒进旺火笼子所无法比的。</p><p class="ql-block"> 包好饺子吃了晚饭后家里陆续来了好些看电视的人,那时电视很小而且是黑白的只有两个台,但是村里人是大多是买不起的,所以我家晚上总是很热闹,挤满了看电视的人。尤其是大年三十,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们来说,那时的春晚真的是视听盛宴!</p><p class="ql-block"> 最隆重的接神仪式安排在晚上十二点左右。父亲和哥哥依次将旺火点燃、放鞭炮、放礼花、上香、敬神,所有动作一气呵成通畅连贯,旺火旺旺地燃起来,火光冲天。</p><p class="ql-block"> 据说,旺火越旺,来年越平安喜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旺火每年都很旺,有父母在,哪年不是平安喜乐呢?</p><p class="ql-block">(六)闹元宵</p><p class="ql-block"> 年味儿,于闹元宵时,散发出了它最后的浓郁!</p><p class="ql-block"> 闹元宵,重点在一个“闹”字,上午,耍龙舞狮、秧歌高跷开始走街串巷,大头娃娃活泼可爱,猪八戒背媳妇憨态可掬。最靓的是那个男扮女装的媒婆,打着白白的粉底浓浓的腮红,画个大黑痣,拿把扫帚,扭一扭腰,再加个眉飞色舞的表情,真真是自带七分喜气!这元宵节,便十分喜庆热闹了。</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的夜晚,气氛才到了最浓烈的时候。这浓烈的气氛会一直持续到深夜。几乎全城的人都来到街上,此时便是人山人海。道路两旁有点燃的大旺火,一辆辆五彩缤纷的花车鱼贯而行,中间夹杂着舞龙秧歌高跷的队伍,所到之处,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炫丽绽放。云中文化宫前,每年都会有一场元宵节晚会,精彩节目悉数登场,异彩纷呈,只是人太多了,我又体弱,总是挤不进去,只能远远观望一会儿便去观灯了。 要说观灯,文化广场的花灯是最密集最好看的,而对年轻人来说,不仅灯好看,人也好看!</p><p class="ql-block"> 深夜,烟花渐逝,人流渐疏,年味儿也随之渐渐冷却,直至散尽了</p><p class="ql-block"> 在年味儿渐淡的现在,对儿时年味儿的怀念却愈来愈浓。年味儿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年味儿,不应该仅仅成为回忆和眷恋,更应该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b>小时候过年</b></p><p class="ql-block"> 文/刘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总是盼着过年,总觉得过年有意思,过年了好歹能穿件新衣衫,还能吃平时吃不上的好吃的,所以对过年这事特别有热情,这种热情从腊月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以后才能慢慢消退!尽管腊月特别忙,营生多的做不完,推碾磨面冻的手脚生疼,那也是乐呵呵喜滋滋的,穿上个烂棉鞋满街扑撒!谁家要是过年还杀猪,可是乐活的不行行!相跟一群娃娃扑喜喜咧凑到跟前看,从逮猪到煺猪毛,一直看到把猪吊起来的时候就凑的更近了!都在等大人往下割那个猪尿疱,大人们也有意思,一般不给到娃娃们手里,总是揪起来扔的远远的,大点的孩子抢到后一群娃娃都围上去,插上根麻芥杆杆往里吹气,边吹边在干净点的地上摔,也是忙不过来,又拿猪尿疱又擦嘴,大孩子们轮流着吹,都是憋的满脸通红,吹到足球那么大的时候就把口子扎上了,一群娃娃追着踢,大点的在前头你一脚我一脚的踢,小娃娃们跟在后头连猪尿疱的影子都看不见,那也要跑,边跑边用袖口擦鼻涕。下坡路跌倒顺着地皮能遛出三尺远,顾不上疼,也顾不上哭,顶多也就咧一咧嘴就赶紧往前追,叽叽喳喳,你哭我笑一直玩到大人站在门口吆喝吃饭才不情愿的往家走。</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起来,小时候不管是玩的东西有意思,做的那些营生也特别有意思,摊折饼就是腊月里每家都要做的事,把玉米面、小米面放在小瓮子里搁在锅头起发好,灶火口立上两个炕板石搭上折饼鏊子,放上毛毛柴小火火地摊,说到折饼鏊子咱端正沟村村小,没这东西,还得到人家外村借,借回来全村轮流用,你家上午他家下午,你家前半夜,他家后半夜,那时候家家都人多,摊的折饼也多,熬眉巴眼咧一摊就是四五个钟头,就这营生兴头咧很,也算拐技术活咧,大人一般不用娃娃们做,最多也就让你抱个柴禾,所以咱这娃娃们只能爬在炕上或者站咧远些看,看大人们摊的利索了,顺遛了,眉眼也展活了,才敢凑过去拿上一个热扑扑咧就往嘴里头塞,因为有小一年时间没吃了,所以还是馋咧不行!摊好的折饼搁在老大的一个挎篮头里,然后放在高一点的地方,一般都是跟豆腐渣窝窝一起放在窑顶上或者房顶上,又冻又晒的过一段时间就干了,等到正二月,大人们干活回来饿了,娃娃们扑锅上半天肚子里没东西了这就是干粮,这东西吃到后来就干的咬都咬不动了!尤其是豆腐渣窝窝,放嘴里不能着急咬,润一会才能咬开,咬开了之后要慢慢嚼,反复的嚼,越嚼越有味,越嚼越油气!你看这,说做营生就说咧吃上了,还是说掏炕吧!腊月里掏炕刷家也是重要事情,瞅端上个好天气,褥子盖抵先晒到院子里,席子卷起来抱到大门外,寻上个细棍棍,啪啪啪咧抽……把一年存下尘土就全撇打没了,回来把锅头起第一块炕板石扶起来,烟筒底狗窝边那块炕板石也扶起来,把烧了一年积存下的柴灰掏干净,一个人上窑顶把绳子的一头顺着烟筒放下来,下边这个人拿一把茭子头或者细山柴捆在绳头上,窑顶上的人往上拉绳子,这把山柴拉上去后,烟筒里的烟煤就全都磨掉了,保管这一年都会顺顺遛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过年的鞭炮、麻炮、硬头子炮到腊月十几有娃娃的人家肯定是早早的买下了,心红的不行行,是孩子都一样,贵贱忍守不住,趁大人们忙的不注意,扯开鞭炮纸纸,解开捆炮引子的细线线,弄上十来根装在道衩衩里,鬼眉六眼的就跑到街上了!三五个娃娃聚上一伙伙,你放一根我放一根,把炮拿在手里点着了再扔出去,炮在空中炸了,说明你的火候掌握的好,一点着就扔,或者还没点着就怕的不行扔出去了,这说明你这娃娃胆子太小,不求行!敢把麻炮拿在手里放的娃娃不多,麻炮威力大,谁放也有些胆怂,炸一下外克够呛!所以小时候主要还是放小鞭炮,顶多也就耍上几根硬头子炮,反正腊月十几开始就天天放炮玩,因为要过年了,大人们都为图个喜庆,孩子们耍的出格些也懒的朝理你,忍一忍就不抽那两巴掌了!再说大人们也管顾着做营生了,磨豆腐,做豆腐,蒸托子,蒸丸子,蒸花糕、蒸枣山、蒸正月里走亲戚拿的圆馍馍,尤其是女人们,忙乱上一白天晚上还得做针线活,家家都是四五个孩子,连大带小,管鞋就少也得做七八双,记得那时候晚上我睡觉的时候我妈坐在炕上捺鞋底,我睡了一觉迷迷糊糊睁开眼,我妈还在捺鞋底,早上醒了,她已经早就起来在地下做营生咧!感觉就没见她睡觉,小时候根本不懂得体贴大人,一心就思谋着穿新鞋。好不容易盼到腊月三十那一天,大清早起来就乐活咧打扫院子了,拐角角,圪旯旯也要收拾的齐齐整整,门前大街上也是一家接一家的打扫的利毛毛咧!全村一条街从上到下外克是干洋刮净咧!</p><p class="ql-block"> 打扫完院子不能洋误,趁阳坡高天气暖和赶紧把对联贴上,从大门口一直往里贴,贴好对联就能穿新衣服了,说不高兴肯定是日哄人咧!小时候都一样,穿上个新棉袄,前襟子上靠下边一头缝着一块洗干净的布,和新棉袄肯定不是一个颜色,为的是弄脏了以后拆下这块布来洗洗就行,不影响新棉袄,缝上这两块布男娃娃们还行,女娃娃的花棉袄本来挺好看的,前襟子上缝了两块布,那你说哇,怎么看也不顺眼!就这也影响不了高兴的心情,咧上个嘴实嘻嘻的,东家进来西家出去,显摆显摆咱这新衣服抓地拐?反正是乐活咧一黑夜不睡觉,说是熬年呀,其实是熬眼咧!</p><p class="ql-block"> 婶子大娘们给上几颗水果糖,几颗核桃,稀罕些还能给一两个柿饼子,心思谋还舍不得吃,可是又忍守不住,实在不行了就吃上一个,还要数着还剩几个,就这样一会就忍不住吃一个,一个年三十晚过来也就吃的差不多了!</p><p class="ql-block"> 每年接神的时间都差不多,得凌晨五点左右,大门口和院子里都点上旺火,先是用一大捆干草点燃的,随后就加各种硬柴火,那火焰能窜一房子高,照着满院子都又红又亮,把人脸也映咧红朴朴的,这个时候全家人,全村人都是乐呵呵的,院子里放着鞭炮,麻炮,旺火边上烤着白面馍馍,逢九年的大人还要烤烤红背心,家里头灶台里的柴火也是噼噼啪啪的烧着,火苗子红梗梗的,锅里的饺子上下翻腾着,饭盘子里那些菜平日里基本吃不上,猪肉,粉条、海带丝,豆腐,丸子,蒸蒸肉,香咧不能干!</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一吃了清早饭,扑撒了一夜的娃娃们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磕头拜年,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自己家拜过年后,大人们也要给本家长辈们拜拜年,因为是同宗同祖所以基本各家都要走走,全村上下那可是一片祥和。</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的事情要说起来好几天也说不完,那些事现在想起来,一个坐着也是失笑的不行,那时候条件不好,确实是穷,但是穷的没有压力,穷的特别开心,穷的特别有激情,全家人在一起,全村人在一起,让人感觉过年的年味特别浓,人与人之间也特别的亲,基本不分你我,谁家要是盖个房子动个工,全村人都帮忙,自家营生放下不做也得去,十天半月根本二话不说,不像现在的人,钱比娘亲,给点好处祖宗也能贱卖,要多了可不行,怕人家小看你小村村的人没见过世面,卖个祖宗你还讨价还价?是不是?……唉!不管抓说,那个记忆中红红火火的村子已经没办法容纳我的身躯,而冷清清的城里头又安置不住我的灵魂,离开那个小村村,离开小村村的那个家,我就像一片树叶叶让不开眉眼的风从树枝枝上揪撅下来一样,飘到这又飘到那……飘到哪也不是俺那个家,你克说哇!</p><p class="ql-block"> 到哪儿过年也不如小时候过年,真个是有意思咧……</p> <p class="ql-block"><b>河口古镇元宵节社火 </b></p><p class="ql-block"> 文/任志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社火“,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南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 社火娱神,香火娱人”。河口古镇是水旱码头,草原文化,晋商文化,码头文化汇聚熔合,使河口社火成为托克托县社火集大成者。</p><p class="ql-block"> 河口古镇的元宵节社火源于清代,在古镇“东大社”有一对用纸筋裱糊出来的绿狮子,就是在清同治时期社火用来表演的。狮子做的活灵活现,“南狮”灵巧,“北狮”粗犷。有一套“狮舞”流传至今。可惜这一对狮子一直传承到包产到户初期,存放于村北头岳三后生房子里,由于管理不善,房子漏雨倒塌损坏,让这一对文物级的“狮子”消失。据口耳相传河囗古镇老一辈“耍狮子”的任套小,二来扣都是“狮舞”高手。河口北头“十队”的老龙耍的更是如生龙活虎,上下翻飞,左右摇摆,再加上云娃娃的配合,尤其到了晚上舞起来,火树银花中老龙如龙腾虎跃,蛟龙入海,场面十分壮观,老一辈的耍龙人中,有一个外号叫楞成旺的河路汉,此人力大如牛,传说去大河南寻柴火,牛车卡住了,连车跟柴火一起背回了河口村。这人耍起龙来,五十多斤重的老龙在他手里舞的脸不红,气不喘,举重若轻!</p><p class="ql-block"> 河口的高跷最是踩的出彩,“黃袍稳重,二小子逛,白黑二蛇有点浪,后面老板紧跟上。”白黑二蛇扭的前仰后合,如同仙女下凡一般,老板搞笑的脸谱,滑稽的动作,常让人捧腹大笑。</p><p class="ql-block"> 老一辈的踩跷艺人中扮演黄袍的有王褔,白蛇有金永全,黑蛇有”有感应”,老板的有“元蛋”,货郎有任天财,二小子有刘玉顺,这些老艺术家们的表演常让人忘记了吃饭,有的妇女看的入迷,把怀中的孩子头朝下抱上都不知道,如醉如痴!每当表演完,拆跷卸妆时周围围满了男男女女,看看表演者的庐山真面目。河口古镇元宵节的社火一直沿续到文化大革命前中断,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淡忘了,传承了几百年的元宵节社火暂时进入了休眠状态。</p><p class="ql-block">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文革结束粉碎了“四人帮”后,河口的元宵节社火逐渐又兴起,并达到了高峰期,高跷、狮子、皇杠,龙、车车秧歌等表演让周边的老百姓们大饱眼福,三打金蛋炮打城,白鹅下蛋,猴尿尿等烟火映红了人们的张张笑脸。</p><p class="ql-block">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近年来政策的扶持,使河口的元宵节社火更有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再加上农村逐步走向城市化,使传承了几百年的河口社火更是成为了人们记忆中难以忘怀的盛事,更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河口古镇社火活动新老交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b>大满红正传 </b></p><p class="ql-block"> 文/王鹏飞</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 他整天好吃好喝玩耍乐活,就是不爱念书上学。 家人把他送到私塾房里,他绕个眼花儿就溜出街上,玩到别的孩子放学回家,他也回家。 他觉得 一天坐在那里念什么“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黄,上下四方”之类的“倒头经”实在乏味头疼,哪如街上红火高兴。 老先生深知他是大户人家的命圪旦,不敢惹也不敢拿戒尺打他手掌屁股。 他就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地念了四五年私塾,竟连“百家姓”都背不顺溜。 认字是斗大的字不识几篓,写仿就更是缺胳膊少腿乱划胡涂。 </p><p class="ql-block"> 转眼之间,大满红到了十八九岁,身高足有一米八,膀大腰圆,四块瓦儿圪节。该是谈婚娶亲的年龄了,奶奶着急得花钱摆酒托媒给他说媳妇。人们对李家倒是画匠丢了刷———没刷(说)的:知根打底挺有钱,闻香忽臭没一点。 可是一提到本人,尽管媒婆磨破了嘴,说成个天花乱坠,也戗不住他个人不争气。 人家倒是说了不少,女方大人都把脑袋摇得像货郎鼓一样,不肯应许。这一耽误就又是两三年过去。他爷爷奶奶本来岁数就大,多年来他们 父子俩在买卖上也都没帮过多少忙,结果累的老两口都有了病,再加上担心他不成器,媳妇迟迟不能娶,终于忧虑伤身,积劳成疾,打倒身子不多久 就先后撒手归了西。 </p><p class="ql-block"> 奶奶临咽气前抓住他的手,流下最后的眼泪叮嘱他说:“满红,奶奶放 不下心的就是你。 我们谁也养活不了你—辈子。 你要争口气,学会做生意,学会个人挣钱,娶个好媳妇,守住咱们的家业。不然的话……就像你现在这个样子,别说没人嫁你,到后来恐怕……恐怕讨吃连棍也拉不起……” </p><p class="ql-block"> 没过两年,忧郁多病的父亲也嘴张眼睁无可奈何地离开了人世。接二连三地打摞死人,为了装点门面都是大操大办。每次都由本门长辈主持,请两班子鼓匠吹吹打打,和尚道士念经超度。 迎牲供桌上都是真三牲,各种纸货一应俱全。 整个送葬队伍拉拉溜溜占了半条街,好不排场体面。可是,办完三个丧事一细点算,大满红傻了眼,不仅把家里积攒的现钱花了个一干二净,还欠下了一些亏空。 家里的生活很快就像孙猴子头上的紧箍咒———越箍(过)越紧。 </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日本人还占着托县。 在日货的冲击和配给制的限制下,当地商家的买卖都不甚景气。 他的三个老人一下世,面对柜上的买卖和家里的生活,他一下变得像猫烧了蹄蹄———没法抓握。因为他活了二十多岁,从来就没站过栏柜,别说学生意,就连爷爷怎样捉秤过货,怎样打算盘记账也没多看过几回。 爷爷在世时想教他,可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学不进去。 因此对做买卖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善良的母亲眼看坐吃空,心里着急如焚,三番五次劝他:“红红,你还是收住心不要瞎游荡了,柜上还有点存货,你学的做买卖吧! ” </p><p class="ql-block"> “我算不会算,记不会记,怎做? ” </p><p class="ql-block"> “后院你四叔曾经当过你爷爷的账房先生,不会可以去问他么。 ” </p><p class="ql-block"> “那些旧存货哪有人要,肯定卖不出去。 ” </p><p class="ql-block"> “咱们可以再填置些新货了哇! ” </p><p class="ql-block"> “连本钱也没,拿甚进货? ”他有些不耐烦,转身就要离去。 </p><p class="ql-block"> 娘揪住他后襟,按迫他坐下,压低声音给他出主意说:“咱们在河西不是有几顷地么? 反正你也不会种,不如卖了它,除了还账,剩下的钱就进些 货,你个人学的卖,多少也能挣两个哇? ” </p><p class="ql-block"> 听到卖地二字,大满红眼睛马上一亮。 他找了说合人,很快就当二不折三地把几顷地卖完,除了还账,确实余下不少钱。 可是他没听娘的话去进货,而是每天馆子进,肉铺出,不是烧卖锅奎肉饺子,就是猪蹄羊头牛肚子,甚好就买的吃甚,顿顿不离好吃的。 吃饱喝足后就在财神庙街或老爷庙街的铁匠炉上坐下,听匠人和顾客们天南海北东拉西扯地打塌嘴溜闲话,要不就与人打瓜、弹蛋儿、掰麻糖、打缸、撂 卜卜、斗秋蛉儿(蟋蟀)。 </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吃喝了一天又一天,红活了一年又一年。不到三年,他就把卖地的钱花了个罄净。盼得日本人已投降撤走,国民党又乱派捐抓壮丁,折腾得老百姓无法活命。 大满红是有名的单传独苗。 当保长的当地人力主没抓他壮丁,好让他娘有个照应。谁料想,他幺打二晃、不务正业,生活还是没有着落。 他娘干着急没办法。 </p><p class="ql-block"> 他是跑惯的腿,吃惯的嘴,打小养成的馋吃懒做习惯哪能改?一天不吃肉,喉咙里的馋虫就痒的难受。 可是没钱怎么办? 左思谋右盘算,又想到了“卖”。 但不是做买卖的“卖”,是只卖不买的卖。 </p><p class="ql-block"> 他想,既然地能卖,那么家里的东西以至房子也就能卖。奶奶临死对他说的话早忘在九霄云外。 即使记得,也不想去做。 他认为人生一世,就是吃穿二字。红火一天算一天,不管它明天怎么办。于是,他先卖存货杂物,后卖栏柜店铺。 卖完了花,花完了卖。 到解放时,卖得只剩下他和娘住的一间小破屋。(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b>托县人过年</b></p><p class="ql-block"> 文/方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节托县人俗称“过大年”,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老百姓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那时候,每逢年节,人们都要欢聚一堂,庆贺一番。</p><p class="ql-block"> 每年刚进入腊月,各家各户便开始忙乎啦。腊月初八,民间常有清晨吃腊八粥的习俗,从这天开始,托县人陆续筹备过大年的前期工作,计划采购年货。腊月二十三,托县人称之为“过小年”,说明“过大年”已经准备就绪,只待“灶神”保佑过个好年,这是因为灶火不旺,再好的饭菜也吃不到嘴里。民间流传“二十三、洗灯盏”的说法,几乎家家户户厨房锅台墙上,贴有木版刻印的“灶神”像,两边有对联,上有横批“一家之主”。在这天,人们都要把麻油灯或煤油灯反复擦洗干净,摆在“灶神”像下边照明。供奉完毕,用一块麻糖把“灶神”的嘴糊住,在灶火中烧掉,其用意就是给“灶神”点儿甜头,让其“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当然,这天大人小孩都要吃些麻糖“糊”嘴,告诉小孩不许骂人胡说八道,只讲过大年的好言好语,以图大吉大利。</p><p class="ql-block"> 从这天开始,就算是拉开了“过大年”的序幕,托县人开始忙碌过大年的具体事物。家家户户都要把屋里室外彻底清扫干净,掸拂尘垢,不留死角,洒扫庭院,粉刷房屋,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檫拭玻璃,不许把灰尘污带到新的一年。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老人们常用这句口头禅叮嘱小孩,于是,剃头理发铺里人满为患,排起来等候的长队,一会儿,“进去垢头蓬面,出来容光焕发”。接着,置作新衣服、购买年画、春联、灯笼、剪窗花等等,置办烟酒、糖果。肉类和各种各类新鲜蔬菜、副食品等。蒸点心(馒头)、炸油糕、炸肉丸、攒菜团,基本上都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以便过大年随时食用,红红火火地热闹一番。记得小时候,我的工作任务便是拉风箱,每天拉呀,拉呀,累得筋疲力尽,但是,想起“二八小子过大年,又吃好的又赚钱”的话,顿时,干劲倍增,硬是坚持。终于有一天,连续十来个小时的拉风箱烧火,竟将炕席烧糊了几个洞,免不了又是一阵手忙脚乱!事情过去三十多年了,至今记忆犹新。一年时间中,小孩子最渴望的时间即将来临,能给换新衣服啦,别瞧多乐乎!能得到压岁钱啦,心里哪个美呀,盼也盼不到,高兴极了。</p><p class="ql-block"> 除夕那天,俗称“过大年”,托县人精神焕发,孩子们喜气洋洋。雪白的墙壁上张贴年画,门窗两侧贴上春联,门首悬挂大红灯笼,门上倒贴“福”字。最引人注目的是老宅院门首悬挂的大块彩字和大红灯笼,映出过大年的喜庆气氛。鞭炮声、麻雷(二踢脚)声此起彼伏,分明告诉人们,“过大年啦!”许多家庭院内垒大旺火,只等接神点燃,图个旺气冲天,祝福人寿年丰,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夜幕垂下,狭义上的“过大年”即将开始。院内各家张灯结彩,灯火通明,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大人小孩、男女老少全都换上崭新的衣服,人们边包饺子边聊天。随后,美味佳肴端上座桌,四周堆满糖块、瓜子、水果、香烟、茶点,全家吃喝玩乐尽兴,欢声笑语不断,人们尽情欢乐,彻夜守岁,通宵不眠,老包头人称之为“熬年”。</p><p class="ql-block">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待到五更时分,即鸡叫前的三点钟,熬年的人们纷纷出来点燃冲天旺火,映得半天通红,孩子们围着旺火,追逐嬉闹。顿时鞭炮齐鸣,响彻夜空,烟花缤纷,争芳斗艳,空气中充满浓浓的硝烟味儿,“红火”达到了高潮,一直持续到天色大亮。</p><p class="ql-block"> 正月初一早晨,托县人围桌吃热气腾腾的迎春饺子。吃罢饺子后,男女老少都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致问候。拜年时,先给家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即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儿童,这种习俗活动一直延续到正月初五。</p><p class="ql-block"> 托县人的“过大年”,即春节期间,一直活动到正月十五。初二开始,成家的子女们出门,携家带口回家看看,去给双方长辈拜年。当然。少不了兄弟姊妹们欢聚一堂,互相祝福,在新的一年恭喜发财,万事如意。</p><p class="ql-block"> 过大年最红火热闹的时候当是正月十五元宵灯节。前三天,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都上街头预演,即所谓“踩街”,譬如,跑旱船、踩高跷、舞狮子、斗活龙、大头宝宝、抬阁、扭秧歌等等。待到元宵灯节这天,伴着欢庆的鞭炮声,托县人都要吃元宵,寓意“团圆”。晚上,街道两旁高悬五彩缤纷的彩灯、白菜灯、茄子灯、蝴蝶灯、宫灯……形态各异,形象逼真,,面还有许多谜语待猜。舞狮子、斗活龙、大头宝宝、扭秧歌等文娱队伍接连不断,依次亮相,各施奇招,大显身手,精湛表演赢得人们阵阵喝彩。烟花爆竹响彻云霄,绚烂的烟火在明净的夜空中绽放,天上时有爆竹炸起的耀眼光亮。张灯结彩的街道上人流攒动,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一派喜气洋洋的欢乐景象。</p> <p class="ql-block"><b>托克托县原南坪乡的43个村名来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坪乡:位于县城东部。东与新营子、燕山营乡为邻,西与城关镇相连,南与中滩乡毗邻,北与伍什家乡相接。全境东西长约10.6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面积106平方公里。1950年划为托县第二区,区政府设在南坪。1958年改为南坪乡。1959年成立太阳人民公社(大公社)。1962年划为小公社,驻地在南坪,改名南坪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乡驻地在城关镇新区。辖23个村民委员会,72个生产队,43个自然村。</p><p class="ql-block"> 前狼窝壕:村。清光绪20年,该地壕畔曾住传教士姓杨的洋人,故村子取名杨洋壕。后当地群众反对洋人,更名为前狼窝壕。</p><p class="ql-block"> 后狼窝壕:村。清光绪20年形成村。因与前狼窝壕村相对,故名。</p><p class="ql-block"> 周家圪旦:村。清咸丰年间,周氏居此地,因村址地形高于四周,故得名。</p><p class="ql-block"> 南坪:村。清咸丰年间形成村庄。因地形平坦,故名。</p><p class="ql-block"> 沙圪洞:村。清咸丰年间,董氏在此沙凹中居住,形成村落,故名。</p><p class="ql-block"> 城拐:村。清咸丰年间,山西河曲县人迁居此地成村。因村址在城墙的东南拐角处,故得名。</p><p class="ql-block"> 大圪尖:村。清咸丰年间形成村落。该村夹在两路中间,地形三角,故名大圪尖。</p><p class="ql-block"> 姜家营:村。清光绪初,姜氏由山西河曲迁居此地,形成村庄,故名。</p><p class="ql-block"> 丁家营:村。清咸丰年间,丁氏从山西河曲迁居此地,形成村庄,故名。</p><p class="ql-block"> 西丁家营:村。清咸丰年间建村。位于丁家营西侧,故名。</p><p class="ql-block"> 辛家火盘:村。清咸丰年间,山西河曲辛氏迁居此地,种地做饭,形成村庄,故得名。</p><p class="ql-block"> 董家营:村。清崇德年间,董氏迁此居住,形成村庄,故名。</p><p class="ql-block"> 南火盘:村。清咸丰年间,山西人春来秋回,在此种地,起火做饭,后定居形成村庄,故名。</p><p class="ql-block"> 鲁家火盘:村。清咸丰年间,鲁家从山西河曲迁此居住,形成村落,因靠近南火盘,故名。</p><p class="ql-block"> 张四壕:村。清乾隆年间,张四由山西河曲迁居此地,后形成村落,因村北有一壕沟,故名。</p><p class="ql-block"> 王家盐海子:村。清康熙年间,王氏由山西河曲迁来居住建村,因此地有一产土盐的海子,故名。</p><p class="ql-block"> 张家盐海子:村。清咸丰年间,张氏由山西朔州迁至此地盐海子附近,并以捞盐为生,建村后得名。</p><p class="ql-block"> 邬家圪堵:村。清咸丰年间形成村落。因邬家迁居此地最先,又因地形高低不一,故名。</p><p class="ql-block"> 枳芨壕:村。清同治年间建村,此地有一沟壕边沿上生长着茂密的白芨芨草,故名。</p><p class="ql-block"> 刘家当铺梁:村。清代,刘家由山西河曲迁此,居住在穆家当铺梁西面梁上,后形成村庄,故名。</p><p class="ql-block"> 苗家梁:村。清乾隆年间,苗氏从内地迁此梁上居住,建村得名。</p><p class="ql-block"> 苗家壕:村。清乾隆年间,苗氏从内地迁此,建村于一壕边,故名。</p><p class="ql-block"> 张家当铺梁:村。清咸丰年间,山西太谷县人穆广珠迁居台阁牧村,并开设当铺,人称穆财主,后形成村落,人称穆家当铺梁。日伪时期,张姓兴起,穆家衰败,村落也逐渐更名为张家当铺梁。</p><p class="ql-block"> 高家当铺梁:村。清咸丰年间,高氏从山西河曲县迁此居住,因该村与张家当铺梁邻近,故名。</p><p class="ql-block"> 树尔梁:村。清同治年间形成村庄。迁居此地的山西武寨县人用原藉树尔梁,命为村名,以示纪念。</p><p class="ql-block"> 郝家当铺梁:村。清咸丰年间,郝氏迁此租种穆家土地,逐渐形成村庄,与穆家当铺梁相邻,故名。</p><p class="ql-block"> 马家当铺梁:村。清乾隆八年,马氏从山西保德州迁此居住,因距穆家当铺梁村较近,故名。</p><p class="ql-block"> 甜水井:村。该村建于清代,据传当时此地井水甘甜,故名。清光绪22年,发大水,井被淹没,井水变质,遂改名为“臭水圪洞”。1982年恢复原名。</p><p class="ql-block"> 养大圐圙:村。清咸丰年间,蒙古人“养大”在此驻牧,建有圈牲畜的圐圙,故名。</p><p class="ql-block"> 徐家窑:村。明成化年间,徐氏来此居住,形成村落得名。</p><p class="ql-block"> 小营子:村。明成化年间,杨卜由山西来此居住,人称杨卜窑。1956年更名小营子。</p><p class="ql-block"> 小霍家圪洞:村。清咸丰年间形成村庄,因靠近大霍家圪洞,故名。</p><p class="ql-block"> 大霍家圪洞:村。清乾隆年间,霍家由山西迁此居住,形成得庄得名。</p><p class="ql-block"> 小南营:村。清代,该地由养大圐圙村分出,在小霍家圪洞村南形成村,故名。</p><p class="ql-block"> 葫麻滩:村。清咸丰年间,山西河曲人迁此地居住,建村。因此地适宜种葫麻,故名。</p><p class="ql-block"> 聂家河会坪:村。清乾隆年间,此地被东山大沙河冲击,形成平地,聂家先在此定居,建村后故名。</p><p class="ql-block"> 张家河会坪:村。清乾隆年间,张姓居此地,形成村庄,并与聂家河会坪南北相对,故名。</p><p class="ql-block"> 刘家河会坪:村。清咸丰年间,刘姓居此地建村,并与张家河会坪靠近,故名。</p><p class="ql-block"> 高头窑:村。清咸丰年间建村。因在该地的大沙丘南头,高家先来此居住,故名。</p><p class="ql-block"> 南沙圪洞:村。清咸丰年间建村。因在城南四周高、中间低的地方,故名。</p><p class="ql-block"> 大羊厂:村。清代建村。该地是蒙古人的大牧场,故名大羊场。后将“场”写为“厂”。</p><p class="ql-block"> 小羊厂:村。因在大羊厂附近,故名。</p><p class="ql-block"> 如今,南坪乡(现属双河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地名已经成为了记忆。</p><p class="ql-block"> 内容摘自:《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呼和浩特市分册)》1985年5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