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同学们翘首以待的寒假终于来了,我们这学期的美术网课也行将结束。“行将”?几个意思?好吧,老师是舍不得你们!还有老师想出一期美篇用来展示同学们的新年新貌新气象——新年之际张灯结彩,同学们或自己或和家人着华服执春联喜笑颜开。怎么样?单是联想就很美好。让同学们的墨香飘万家、祝福满天下……</p><p class="ql-block">我们接着把颜真卿书体说完,同学们在家里静静地临帖和创作对联的样子就是赏心悦目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颜体典型笔法</p><p class="ql-block">之:《颜家庙碑》徒:《颜勤礼碑》</p><p class="ql-block">颜体区别于其他书家的一个典型笔法,那就是“捺”画。颜字的捺笔在尾部的处理上比较独特,主要方法是在笔画行至最重处将笔锋提起并用锋尖略回,然后再继续按笔向右下写出。这样的捺脚中间呈凹状,形如雁尾。若注意观察,我们发现捺脚的上线往往略向右下写出,细微处见真章,这就是读帖的真知。如:之,徒</p><p class="ql-block">还有一类捺画写的更尖,《麻姑仙坛记》中多用这类笔法。</p> <p class="ql-block">勾法</p><p class="ql-block">颜字的竖弯钩在出钩方式上也不同于其他书家的写法,往往是在钩前先回锋再勾向正上方。我们来看看唐楷三家的不同写法。欧字带有隶意,向右上方出钩;柳字向正上方,无回转,钩直接连接横画的末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元:欧体,颜体、柳体</p><p class="ql-block">结构</p><p class="ql-block">颜真卿书法在结构上的显著特点就是平画宽结,正面示人,字内空间疏,字外空间较密。沙孟海先生总结魏碑书法时指出的一个精辟论断“平画宽结”,从这一点来充分认识颜真卿书法的结构特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平画是指横画的倾斜度较小。我们都知道横画在篆隶两体中有呈现水平状的情况,但在楷书,尤其在行草书中绝非真正的水平。因此,在楷、行、草书三体中的平只能是相对意义上的。为什么横画略平就会有宽结的效果,主要是因为,横画一平,向右展开的斜钩就可以略短,否则,斜钩就会展得很长。斜钩一长,字内空间就小,字外空间就大,反之亦然。为加强平画宽结的效果,颜真卿在一些点画的处理上别具匠心。比如,在安排相对两竖时,有意将它写成圆鼓形,这与欧体两竖的处理方法正好相反。</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颜真卿曾经两次拜张旭为师,并把张旭传授给他的书法经验写成了《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其中提到了“锥画沙”、“屋漏痕”等著名的理论主张。锥画沙、屋漏痕强调线条不露痕迹,韧而有张力,这种主张深深地影响着颜真卿的书法行为。</p> <p class="ql-block">学颜体书方法</p><p class="ql-block">从颜体的经典作品而言,比较好上手该是《多宝塔碑》。中期可以在学习、掌握《多宝塔》的基础上展开对颜真卿楷书其他的学习,抓住每一字帖的特点,写出他们各自的个性。如《勤礼碑》的横画最细,因而对比最强。《元次山碑》、《麻姑仙坛记》和《颜氏家庙碑》结体偏方,但从点画的粗细,《元次山碑》最细,《颜氏家庙碑》最粗,《麻姑仙坛记》居中。《自书告身帖》结体偏长有斜势出现,整体布局充满动感。而《多宝塔碑》则是方折最为明显的一件作品,点画细腻,最为清秀。建议对六种字帖进行比较学习</p> <p class="ql-block">等同学们创作书写春联后,穿上漂亮的衣服,自己或者和家人一起手执春联合影,发到班级微信群。老师集合制作一个过年拜年的美篇。期待你的加入哦~</p> <p class="ql-block">也可以多镜头多张编辑在一起合成一张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