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人问我“你出来旅游,用不着见啥拍啥,只用眼睛看,记到脑子里不就行了吗?”我只能微笑着不回答。我认为,旅游中拍照只能是简单记忆,真正的旅游是回家后,搜索出照片,去回忆导游的讲解,更重要的是通过照片查阅大量历史资料,那种回味才是最美好的。</p> <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4日,我们上午游览了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和自由女神像,下午游览了纽约华尔街、联邦厅国家纪念馆和华尔街铜牛。晚上住在纽约附近的连锁酒店Days Inn。</p> <p class="ql-block">这家小旅馆环境挺好,很安静。觉睡的好,早晨起来心情特别好。这个团都是60岁左右的人,所以游玩时间不是很紧张,相比2018年我和夫人去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和东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轻松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6月5日吃完早饭,我们9点离开连锁酒店Days Inn,乘大巴去纽约游览纽约中央车站-联合国总部-圣派翠克大教堂-洛克菲勒中心-大将军广场-第五大道-纽约中央公国。</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纽约中央车站,它是全世界最大、最忙碌的运输建筑,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共空间,完成于1913年的中央车站,除了揭示新大陆对于普罗大众公共空间的重视,也彰显了火车旅行的黄金年代。无数经典电影都在此拍摄。车站最吸引人的是挑高的候车大厅和人车分道的设计。候车大厅里的主楼梯按照法国巴黎歌剧院的风格,大厅的拱顶由法国艺术家黑鲁根据中世纪的一份手稿绘制出黄道12宫图。</p> <p class="ql-block">纽约中央车站,它是全世界最大、最忙碌的火车站,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共空间和纽约著名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熙熙攘攘的人群,匆匆忙忙赶路的脚步,这座百年建筑依然焕发着生机。进入大厅,大家都非常高兴,我立即给她们抓拍了一张。</p> <p class="ql-block">一进入车站,拱形穹顶的车站内大厅金碧辉煌,大理石阶梯、天象图壁画、罗马石柱和古典雕像,给人的感觉,犹如进入了艺术殿堂。大厅穹顶上呈深蓝色,有各种星座的图案,上面点缀着两千多颗时隐时现的星星,如同神秘美丽的星空,给人遐想无限。</p> <p class="ql-block">车站大厅拱顶由法国艺术家黑鲁(Paul Helleu)根据中世纪的一份手稿绘制出黄道12宫图,绘有12星座和2500颗星星,星星的位置由灯光标出,一通电源便满目生辉。中央大厅询问处上的四面钟是车站内最注目的地标。中央大厅经常是人们见面的地方,也正因如此,当纽约人之间说 “I’ll meet you at the clock”(“我会与你在钟那里见面”),人们就会明白在中央大厅问讯处见面。四面钟的盘面用昂贵的猫眼石作,价值约1千万美元至2千万美元之间。四面钟也成为纽约中央车站庆100周年标志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在人来人往的大厅里,除了赶车、乘车的旅客外,慕名而来的世界各地游客也很多。</p> <p class="ql-block">高大中庭旁的长廊,有卖世界品牌的橱窗,上头吊着别处少见的橄榄形水晶吊灯。</p> <p class="ql-block">候车大厅的中央问讯处上方有座由瑞士制造的四面钟,四面钟的盘面都是用猫眼石造由珍稀蛋白石镶成,配上精铜制成的边框、底座,虽然外表并不起眼,但其历史文物价值和珍稀程度却是价值连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纽约中央火车站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它现在还是纽约铁路与地铁的交通中枢,仍是世界上最大,也是美国最繁忙的火车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地下两层的楼面,与纽约的地铁相通。旅客可以直接在地下进行火车和地铁换乘,每天平均有五百多列火车和地铁,七十多万乘客从这里出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纽约中央车站位于繁华的曼哈顿中城,车站周边都是密集的摩天大厦,在车站的周边看不到铁路线,所有的铁路线、地铁线和站台都修在地下。这座车站始建于1903年,1913年2月2日正式启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央车站有44个站台和67条轨道,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火车站能够超越,这里每天约有75万人次往来,是仅次于时代广场的人流集散地。车站和它周边一些政府办公楼、酒店等形成了“中央车站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纽约中央车站历百年风雨洗礼,到如今还是人头攒动,有赶火车的,更有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游客,火车站仍然发挥着它的作用,是艺术殿堂,更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交通枢纽。</span></p> <p class="ql-block">纽约市长在中央车站的百年庆典致辞中说到,中央车站是纽约这座伟大城市的象征,它展现了美与艺术,也见证了商业与工业的发达。</p> <p class="ql-block">面向第42街的车站门面上方的蒂芙尼(Tiffany)时钟(直径达4米)由美国建筑师瓦伦(Whitney Warren)设计创作,时钟周围雕像是由法国雕塑家朱尔斯·菲利克斯·库坦1914年创作的,由左至右,分别是罗马神话的道德之神、商业之神和智慧女神。让人们感受美国繁华之外的道德精神文化。位于建筑两端的展翅的美国鹰是美国的国鸟。在当年这座高达15米的雕塑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大的雕塑群。</p> <p class="ql-block">中央车站大厅比巴黎圣母院中庭还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公共空间。大厅的穹顶有根据中世纪时期的星空图描绘的12星座金箔画,由法国艺术家 Paul César Helle手绘于1912年,共有2500多颗星星,星星的位置由灯光标出,一通电源便满目生辉。但如果细心观察这副星空图,会发现这副星空图所描绘的天空是反向的,人们解释说这是从上帝的视角在俯瞰星空。</p> <p class="ql-block">中央车站占地面19万平方米,坐落在纽约市最繁华的曼哈顿中城。</p> <p class="ql-block">中央车站主体建筑主要分为三个楼层:下沉式中央大厅层;地下餐饮层;东西两侧的阳台层,其中中央大厅层和地下餐饮层分直接连接上下两层的站台和轨道。</p> <p class="ql-block">中央车站每天接发700列以上的城际列车和长途列车,有44个站台和67条轨道,其中地下一层有41条铁轨,地下二层有26条铁轨。</p> <p class="ql-block">设计者把50街以后的庞大火车站场垂直分割为两层,从纽约北郊来的一整束铁路轨道在公园大道(公园大道和东97号大街交界处)下进入地下的上下两层进入站台。</p> <p class="ql-block">站台按列车轨道按其在站内的位置进行编号。通常地区间列车和非高峰列车在下层出发,而快速、超快速和高峰列车在上层出发;奇数号轨道一般位于站台东侧,偶数号轨道位于西侧。从中央大厅或餐厅对应站台编号的通道可直达站台。所有通道的全部采用斜坡对接,无台阶、无障碍。火车站内及站台上不设检票口或安检口,大大减少了人为造成的拥堵,提高人流速度与效率。</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厅长143米,宽37米,最高达48.8米,号称全球最大的室内公共空间。整个大厅不设候车大厅,无座椅,无检票,集票务、换乘、购物、休闲和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餐饮层兼具功能性和休闲性于一体,设有25家餐饮、服务及零售商店。同时通过通道直接连接火车站台。</p> <p class="ql-block">中央车站最初是作为火车建设的。中央车站内部运行着哈德逊河东岸主要的5条大都会-北方铁路线,分别是哈林线、哈德森线和纽黑文线,这每天往来于纽约中央车站与位于纽约州和康涅狄克州的北郊,连通包括位于纽约州的杰维斯港、斯普林瓦利、波基普西、怀特普莱恩斯、沃塞克和位于康涅狄克州的新迦南、丹伯里、沃特伯里、纽黑文。</p> <p class="ql-block">从中央站规划之初,就与城市大众交通体系连接起来。1900年纽约第一条跨城镇的地铁工程,通过林荫大道的地下到达纽约中央车站,又通过地下转向时代广场的布罗德道,然后继续向城市蔓延,以后陆续建成的地下铁路也以大中央站为中介。</p> <p class="ql-block">中央车站内买面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找到一张中央车站的老照片,还能看到明显的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指的是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本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倒也可以看出当年美国的空气十分浑浊,并不清澈。</p> <p class="ql-block">纽约中央车站书写着时代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步行去联合国大厦,很漂亮的大街。</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总部大厦,又称联合国大厦(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块“国际领土”。主要建筑物由大会场大楼、秘书处大楼和会议楼三部分组成。</p> <p class="ql-block">1945年4月25日-6月26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会议的目的是起草《联合国宪章》。代表们在中国、苏联、英国和美国四国代表于1944年8月-10月在美国顿巴顿橡树园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基础上进行了讨论。</p> <p class="ql-block">1945年6月26日,50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现有193个成员国。</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总部大楼始建于1947年,1949年10月24日奠基,于1951年6月建成。美国政府为其提供了6500万美元无息贷款,整个建筑亦正好用去全部贷款。</p> <p class="ql-block">大楼高度:154米,39层 。联合国总部大楼耸立在曼哈顿岛东岸、横跨纽约市东河两岸的联合国总部是和平的象征和希望的灯塔。地球上76亿人民的代表经常聚集在这个占地18英亩的地方,就和平、公正及经济和社会福利等问题进行商讨、作出决定。</p> <p class="ql-block">1946年2月14日,联大第一次会议在英国伦敦召开。此次会议决定将联合国总部的地址设在纽约市附近。在这之前,联合国从世界各地收到了许多关于联合国总部永久选址的提议和建议。1945年12月10日,美国国会一致同意邀请联合国将其总部设在美国。</p> <p class="ql-block">在选定美国之后,联合国专门成立了一个选址委员会,在1946年的下半年考察了几个可以考虑的城市,如费城、波斯顿和旧金山。尽管优先考虑的选址是纽约市以北的几个地方,但当时选址委员会并没有对拥挤的曼哈顿进行认真研究。</p> <p class="ql-block">在决定选址的最后时刻,小洛克菲勒主动提出捐赠850万美元给联合国以购买联合国总部用地。在1946年12月14日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这一捐赠提议为大多数代表所接受。此后,由于获得另外的地产捐赠,纽约市政府终于完成了地块征用工作。</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总部大楼(亦称联合国大厦)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东侧,属于国际领土,因此只要是会员国国民持有护照就可以进入,包括与美国无邦交的联合国会员国。从联合国总部大楼可以俯瞰东河。听到过联合国大厦的朋友说,那里也是一座艺术博物馆,收藏陈列有众多世界性的艺术品,涵盖建筑、雕塑、绘画、陶瓷、挂毯、图片、装置等等品类,有的还是价值不菲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联合国总部这个场所归联合国所有,它是一个国际领地。除非在征得联合国秘书长同意的情况下,美国的联邦政府、州政府或地方政府的任何军官或官员,无论是行政官员、司法官员,还是军官或警官,都不得进入联合国总部。</span></p> <p class="ql-block">离开联合国总部大厦,也就是中午时分,正好下一站去纽约的圣派翠克大教堂。圣派翠克大教堂位于纽约最繁华的第五大道上,据说它是纽约最大的教堂,也是当年梵帝冈大主教到美国讲经布道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它古朴典雅的哥特式建筑,在充满时尚、品味甚至带着奢华气质的第五大道旁,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纽约是国际级大都会,给人五光十色、繁华灿烂的印象,没想到高楼丛中,竟然隐藏着天主教在美国的厚重历史。</p> <p class="ql-block">美国纽约圣派翠克大教堂,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上,与洛克菲勒中心大厦前竖立的亚特拉斯大力神雕像相对而望。</p> <p class="ql-block">圣派翠克是爱尔兰人的守护神,19世纪时爱尔兰移民来到这个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教堂,遂以圣派翠克命名。</p> <p class="ql-block">1850年7月,教宗庇护九世将纽约教区升格为主教区。同年10月,总教主John Joseph Hughes宣布要在曼哈顿下城新建一座主教座堂,取代老主教座堂。工程始于1858年,后受美国内战耽搁,1865年重新开工。主座堂完工于1878年,1879年5月25日祝圣即举行竣工典礼。1882年至1884年增建了总主教堂和神甫住所,1888年增建了西立面的钟楼,1901年增建了东面的圣母小堂,1927年至1931年座堂进行了修膳,安置了大管风琴,扩建了圣所,形成了今天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圣派翠克大教堂是美国天主教活动中心、大主教驻地,典型的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塔楼高耸,顶尖高100米,气势恢宏,蔚为壮观,以其巨大的体量耸立在曼哈顿主城区商业中心,与周围的摩天大楼相邻,别具一格,颇有清逸脱俗之感,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瞻,是北美地区最大、最华丽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即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是指整个神的教会,不分国界、语言、种族与历史文化背景,只要属于基督教会者,都是大公或普世的教会,与东正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是基督教中历史传承最悠久、文化积淀最深刻、信徒最多(据2016年统计全世界有12.73亿信徒,占世界人口的18.2%)的派别。</p> <p class="ql-block">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中文“天主”一词,为明末耶稣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借用中国原有名称对所信之神的译称,通常认为取自《史记 • 封禅书》所载:“八神,一曰天主,祀天齐”,表述“最高莫若天,最尊莫若主”和“天地主宰,主宰神、人、万物”,取意为至高无上的主宰,以与中国所信奉的神灵相区别,故称其为天主教。</p> <p class="ql-block">彩色玻璃窗是哥特式教堂建筑的一大特色。从建筑结构的角度讲,使用玻璃窗可以提高室内的光线照明度,但因它不像普通玻璃窗那样通透,玻璃窗上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圣经故事,使它蒙上了神秘和神圣的色彩,成为信徒和天国之神交流的媒介。也有人形容彩色玻璃窗是傻子圣经,让人能籍着阳光"看图说话"感受到神力,救赎自己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金碧辉煌,两面壁立的圣像慈眉善目,栩栩如生,正中座堂祭坛庄严圣洁,全无香火缭绕,两侧上方的花玻璃窗户色彩鲜艳,呼之欲出,高大穹顶上壁画图案缤纷、维妙灵动,整个座堂在柔和灯光照射下似幻如梦,富丽堂皇。主座堂很大,有2200个座位。</p> <p class="ql-block">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而在美国却有三代培养出贵族的实例,譬如:洛克菲勒家族,还有今天被人津津乐道的特朗普家族。这种自内向外散发的气质,是一个须要宗教信仰影响,优秀文化熏陶,孜孜不倦学习,严以律己修为,勤奋努力生活的几代人历经磨练,才可能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无论是天主教,还是佛教,都有两个字:一是崇“善”,二是大“爱”,均是宣称渗进人的灵魂之中并产生神圣召唤即唤醒人性的宗旨教义。宗教是一种信仰,信仰说到底是人的灵魂。美好的灵魂如同一泓无波无澜的雪山湖水,清净,纯粹,透明,安静的保留着自己,静静地做着自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悄悄地散发着一缕暗香。</p> <p class="ql-block">圣派翠克大教堂是纽约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纽约警方已经加强了该建筑的安保工作。</p> <p class="ql-block">圣派翠克大教堂在繁华、喧闹乃至疯狂的纽约大都会耸立了近140年,虽不久远,仍历尽沧桑,见证了美国的崛起与兴衰。但愿,每一个人的灵魂都变得美好,恬静的面对世界,勇敢,诚实,坦荡,和谐,包容。</p> <p class="ql-block">宗教信仰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半数以上的美国人信奉耶稣基督教。</p> <p class="ql-block">纽约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 ),作为“美国精神”的关键地标,却是旅行途中不能错过的、有故事的都市建筑。洛克菲勒中心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东西向矗立,从48街到51街,占了三个街区,南北向,从第五大道到第七大道,更占了三个纵向街区。这个建筑群是由洛克菲勒家族投资兴建的,是一个由19栋商业大楼组成的建筑群,各个大楼底层是相通的。其中最大的是奇异电器大楼,高259米,共69层,中心总占地22英亩,在1939年完成部分建筑。</p> <p class="ql-block">圣派翠克大教堂对面就是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设计者是Raymond M. Hood。</p> <p class="ql-block">洛克菲勒中心的老板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D.Rockef ellerJr.),他在1928年把这批属于家族所有的土地出租给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1930年,他开始筹划在这里建造一栋大楼,当初是准备为大都会歌剧院建造一栋歌剧院建筑的,但是,由于19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和股市崩溃,小约翰·洛克菲勒改变了初衷,不再投资给歌剧院,而开始投资建设这个建筑群,主要是商业大楼为主。那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私人投资的单一建筑项目,根据当时流行的“装饰艺术”(theArtDecostyle)风格设计了14栋摩天大楼,负责总规划的建筑师叫做雷蒙德"胡德(RaymondHood),建筑是约翰·托德(JohnR.Todd)的公司。这个大项目在1930年5月17日破土动工,1939年11月1日完成第一期。洛克菲勒家族的首席公共关系总经理IvyLee建议用“洛克菲勒中心”来命名了这个建筑群,目的是纪念洛克菲勒。</p> <p class="ql-block">洛克菲勒中心的一些主要大楼,都是在30年代末建成的。作为当时的“美国装饰艺术”的代表,设计师们倾其所能,结合现代艺术与装饰艺术的特点,令这片建筑群不乏视觉震撼与灵感迸发。</p> <p class="ql-block">即使是经过了多年的风霜雪雨,在现在看来,这片大气而又庄严的建筑群,依旧是件经久不衰的艺术佳作,令人置身于艺术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洛克菲勒中心号称是20世纪最伟大的都市计划之一,这块区域对于公共空间的运用也开启了城市规划的新风貌,完整的商场与办公大楼让曼哈顿中城继华尔街之后,成为纽约第二个市中心。</p> <p class="ql-block">洛克菲勒中心在1987年被美国政府定为“国家历史地标”,这是全世界最大的私人拥有建筑群,也是标志性装饰艺术风格建筑的地标物,其意义的重大,早就超过建筑本身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建筑群是由洛克菲勒家族投资兴建的,在1987年被美国政府定为“国家历史地标”(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是全世界最大的私人拥有的建筑群,资本主义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洛克菲勒中心,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地标性建筑,也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私人建筑群。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儿子,曾花费870万美金购得曼哈顿以东的这块地皮之后,转手又将其以1美元价格出售给了“联合国”,而当时的“联合国”正在谋求其总部的所在地。这一善举,不仅让当时的洛克菲勒家族名声鹊起,更是给之后家族的长期繁荣与成功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洛克菲勒中心是由19座商业建筑组成的建筑群,位于纽约市的第五和第七大道之间,并以其装饰艺术风格而闻名,它是美国纳入公共艺术计划的建筑项目之一。该中心所选择的艺术装饰作品都符合特定的哲学,在其建设过程中,一些艺术家被要求更改作品,以便符合洛克菲勒中心的主题:路西法主义。</span></p> <p class="ql-block">金色光辉的普罗米修斯雕像下,是洛克菲勒中心最吸引人的街心花园。普罗米修斯喷泉,这尊雕像描绘了希腊神话中泰坦神族普罗米修斯,他以聪明才智而闻名,但他盗取火种并将其带给人类而背叛了最高天神宙斯。因此他被精英认为,曾教导过人类的文明艺术,例如写作,数学,农业,医学和科学。愤怒的宙斯为了惩罚人类,将潘朵拉的盒子放到人间。同时将普罗米修斯绑在一块岩石上,让一只大鹰每天啄食他的肝脏(第二天长出来),以此作为惩罚。路西法:拥有伟大的智慧,看到亚当和夏娃的巨大潜力,藐视上帝的权威,被称为“光明使者”,受到上帝的严厉惩罚(从天上驱逐),人类遭受了上帝的愤怒。这种将路西法主义与诺斯替教义联系起来的思想,自中世纪以来,在共济会一直有一群信徒。</p> <p class="ql-block">普罗米修斯是洛克菲勒中心艺术计划所围绕的中心人物,这件艺术品基本上就是路西法教义的总结。他们使用“强大目标”一词,意味着他们敬虔感谢火种启蒙。</p> <p class="ql-block">在普罗米修斯雕像的旁边是青年和少女雕像,这些是普罗米修斯用粘土创造的第一批人类。换句话说,他们认为,我们都是普罗米修斯的儿女。</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一个大胡子的男人艺术装饰品。这直接引用了威廉·布雷克的尤里森版画,其中上帝是一个大胡子的男人,拿着大圆规。这是巨匠造物主,在早期基督教的教义中,巨匠造物主是次等神祇,他创造了有缺陷的物质世界,住着与圣善的至尊上帝相对抗的邪恶势力。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装饰品,位于奇异大楼(洛克菲勒中心建筑群的中央组成部分)入口的顶部。它描绘了一个大胡子的男人,拿着一个巨大的圆规和《以赛亚书》的引文。</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阿特拉斯雕塑。为什么阿特拉斯(希腊神话泰坦巨魔)被迫将天界扛在肩上?因为他违抗了宙斯神。从纽约市的地理位置看,他肩膀上的浑天仪南北轴线指向北极星。横跨阿特拉斯的肩膀上是一条弯曲的基座,显示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传统符号。与地球相邻(在阿特拉斯的右前臂上方)是象征月球的小月牙形。一年中太阳穿过的十二个星座的符号固定在该球体的一个环上。该雕塑可谓是钉在十字架上的路西法式基督。</p> <p class="ql-block">阿特拉斯为反抗神灵而牺牲自己。这座雕塑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首先,裸体和异教徒的雕像,被放置在圣派翠克大教堂的正前方,这在当时还不被接受。第二,从后面看,雕像就像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最终,李·劳里(雕塑作者)被指控,制作阿特拉斯的脸部模型,模仿了当时执政的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就像阿特拉斯在神话中挑战宙斯的方式一样,该雕塑也无视基督教,甚至无视纽约市的民众。在整个洛克菲勒中心,除了充满令人印象深刻的浅浮雕,壁画和雕塑,并带有大量的象征意义和暗示。</p> <p class="ql-block">浮雕门饰,代表着当时的九个产业以及来自不同的九个地区。</p> <p class="ql-block">洛克菲勒中心展出的艺术收藏品,传达了一种深沉但明确的信息,可以通过分析符号背后的文化和神秘含义来解读这些信息。从整体上看,这些艺术设计庆祝了反面神的解放,赞扬了那些反对神统治的神话人物。毫无疑问,洛克菲勒中心成为了路西法教义的虚拟圣殿。</p> <p class="ql-block">路西法主义构成统治阶级宗教的核心,为世界上的精英们提供了教义理论合法性,使他们能够心安理得执行,原本在道德上有疑问或受到谴责的各种计划。精英们认为,只有他们这些合适的人,才能获得神圣的知识,而其余的人必须保持昏迷状态。这就是为什么毫无戒心的迷途羔羊,每年都会在这座路西法神庙里过圣诞节,甚至没有意识到这里是反基督的。洛克菲勒中心很乐意看到,昏迷的大众来参观路西法战胜上帝的画面。不知悔改的愚蠢信徒!这样的美国能不崩溃吗?</p> <p class="ql-block">主楼前的那块长长的洛氏家族信条的碑文,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基石。著名的洛氏家训,不仅是整个家族的贵族精神,也是美国人的精神财富。它代表着美国社会所尊崇的传统价值理念。洛氏家族的后人也因长期秉持前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锲而不舍的奋进精神,为美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洛氏信条碑文:“这些信条是我太太和我治家育子的准则。它们是我父亲一生笃信并借以安身立命的准则,其中诸多信条我亦曾聆听于母亲的膝下。这些信条指给我们一条活得快乐有用、死得勇敢安详的道路。如果它们对您的意义正如对我一样,那么它们亦会指引并激励着我们的子孙后代。我相信个人至高无上的价值,以及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p> <p class="ql-block">洛克菲勒中心街心花园(ChannelGarden ),每年的10月至4月,这里是摩登现代的室外溜冰场,许多爱滑冰的人都跑来这里,如精灵般在众神的窥视下,一展精彩的“华尔兹”。</p> <p class="ql-block">这里虽是洛克菲勒中心著名的“下沉式广场”,却也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广场。</p> <p class="ql-block">各类迷人清香的花朵在不同的季节里竞相绽放。广场工作人员也会按季节不同置办当季的时髦花卉。</p> <p class="ql-block">不少学生在洛克菲勒中心街心花园休闲。</p> <p class="ql-block">在第五大道游览洛克菲勒中心后,我认真查阅了洛克菲勒的发家史。洛克菲勒是人类第一位亿万富翁。洛克菲勒16岁时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干货店当职员,每星期赚5美元。19岁,他开始创业,学会了倒卖谷物和肉类。从这时起,洛克菲勒将每一笔收支记录在册,甚至不漏掉一个便士的慈善捐款。经过3年积累,22岁的洛克菲勒进入石油业,并于1870年创建标准石油公司。洛克菲勒不满足这种储蓄式的创富速度,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组建俄亥俄标准石油公司,并很快垄断美国的石油工业,获得巨额利润,以此投资于金融业和制造业,逐步成为美国的大垄断财团。1882年,他开创了史无前例的联合事业——托拉斯。这个极易聚集财富的结构使标准石油2年后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团企业。</p> <p class="ql-block">洛克菲勒成了蜚声海内外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1910年的财富已达10亿美元。1911年美国最高法院根据依据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裁定解散托拉斯。他创建的石油帝国分解并继承演化为—埃克森(Exxon)及美孚(Mobil)以及雪佛龙(Chevron),连同起家于德州的德士古(Texaco)以及海湾(Gulf),英国石油公司(BP)及其英荷皇家壳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Shell)并称石油7姐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7家跨国石油公司。有人测算过他的财富,相当于当代的2000-3000亿美元,远比今天的贝索斯和比尔盖茨富有。</p> <p class="ql-block">1897年,从标准石油公司退休后,洛克菲勒专注于慈善事业。中国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其海外投资中独占鳌头,大家都晓得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就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中国最大、最著名的一项事业。据1956年统计,基金会为打造北京协和医学院总计投入4800万美元。洛克菲勒父子曾这么阐述他们的慈善之道:所有的钱,必须是以“大规模的整体形式,而非零散的形式给出去”,“避免零打碎敲的捐款方式,避免在过于广泛的范围进行慈善活动”。</p> <p class="ql-block">洛克菲勒的家教惊醒世人。虽然富可敌国,但是洛克菲勒处事低调,深信“创业维艰,守成不易”的古训,特别重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第一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孩子从小就要为家庭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第二,洛克菲勒1897~1901年期间给孩子(儿子)写了38封信,我随意例举几个内容要点就会让我们受益终生:1、专注自己的长处,要有远见,对自己要有更多的希冀。2、无论一个人的野心有多么大,他至少都要先起步,这样才能到达高峰。3、教育涵盖了很多方面,但它本身不教你任何一面。4、只要不变成习惯,失败是件好事。5、当涉及金钱的时候,绝对不要先提金额,要提供他宝贵的价值,强调他从你这里能够买到什么。6、每个人的尊严都属于他自己,你自己认为自己有尊严,你就有尊严。</p> <p class="ql-block">第三,他通过推动美国制定完善的“慈善法”,并通过完善的慈善基金运营理念,既能够让慈善精神发扬光大,又能让子孙后代有一定的生活保障。一位顾问曾提醒洛克菲勒:“你的钱越挣越多,财产越滚越大,一场雪崩就要发生,你必须设法阻止它。你分散它的速度一定要快于它的增长速度,如果你不这样做,它将‘压扁’你和你的子孙!”</p> <p class="ql-block">走到64街路口,就看到了中央公园的东南角入口。入口前面是一个小广场,称为大将军广场(Grand Army Plaza)。</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间有一座雕塑,身着披风,骑在马上的是威廉·特库赛·谢尔曼将军(William TecumsehSherman,1820年2月8日-1891年2月14日)。谢尔曼将军在南北战争期间担任美国西部战区司令官。战后他担任美国陆军司令(1883-1869),上将军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威廉.特库赛.谢尔曼(1820年2月8日﹣1891年2月14日),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北军中地位仅次于格兰特将军的将领。美国内战时期联邦军著名将领,陆军上将。1840年毕业于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参加过1841-1842年对佛罗里达州印第安人的作战和美墨战争。1853年退役。1859年重返军界,任路易斯安那州军事学校校长。美国内战爆发后,历任联邦军团长、旅长、师长,参加布尔河、维克斯堡、查塔努加等作战。</span></p> <p class="ql-block">1864年3月任联邦军西战区司令,与 U . S .格兰特共同制订东西战场协同作战、分割歼敌的计划。9月率部攻占战略要地亚特兰大。11月起率兵6.2万人深入南部同盟腹地佐治亚州,攻占萨凡纳,成功地实施了"向海洋进军"的作战方案。尔后挥师北上配合格兰特围攻南军主力,迫其投降。在作战指挥上反对墨守成规,主张以连续进攻摧毁敌抵抗意志,善于以骑兵实施远程奔袭。1869年接替格兰特任陆军总司令,晋升为陆军上将。1884年2月退休。有《美国内战回忆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于他提出了"进军海上",通过美国佐治亚州,摧毁大量的邦联军基础设施。历史学家普遍认为他是"全面战争"的早期导者。我查了一下史书,也有说</span>他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军队的二号人物。他颠覆了世界战争史上不针对平民的战争法则。他率部向美国南方军的腹地推进,摧毁了可以毁灭的一切建筑和财物,迫使南方军队失去所有的后勤补给和生存空间,最后不得不向北方政府投降。因为他的暴行,亚特兰大城成为一片废墟,美国南方百余年积攒的财富被付之一炬。故而南方人称其为战争魔鬼。此人就是美国陆军上将威廉·特库赛·谢尔曼将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