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生家庭的几个案例

花婆婆心理天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生家庭”,差不多被当成了“童年阴影”的同义词。遇到问题时,常常第一反应是“都怪我小时候”。“原生家庭”成了问题的根源。关于原生家庭,我们遇到问题时可以怎样做呢?李松蔚老师有一些建议。</p><p class="ql-block"> <b> 1.血缘与边界</b></p><p class="ql-block"> 来访:如何与控制欲强的母亲对峙,并且树立自己的生活边界?</p><p class="ql-block"> 扰动:你已经很了不起了。妈妈痛苦来自她的成长经历,不是你的问题。能帮她感受好一点的,只有时间。过去一直是你主动改变、迁就她,这次你把她当成一个会变的人,等等看?在保持距离的前提下,有一点适度的关切。既不绝情,但也不要无端成为出气筒和替罪羊。保持你的稳定,剩下的,她会学着适应。</p><p class="ql-block"> 我的思考:这个“边界感”让我想起阿德勒的“课题分离”,就是要区分一个问题是谁的“课题”。谁的课题,谁负责解决。这个问题让谁感到困扰?谁困扰,就是谁的课题。比如:子女决定了跟什么样的人结婚,如果子女想清楚了,就不困扰,因为这是他的选择。可是父母不同意,他们担心这个对象不可靠,那么这件事不是父母的课题。案例里面就是妈妈困扰的问题是妈妈的课题,让她慢慢去解决。</p><p class="ql-block"> <b> 2.控制不住吵架</b></p><p class="ql-block"> 来访:发现我总是控制不住地和父母吵架,他们说的话我总是要怼回去,怼完之后又后悔了。</p><p class="ql-block"> 扰动:告诉自己:每次争吵你只是控制不住情绪,但不是真的想让他们难受。为了体现这一点,每次你发现自己又怼了父母之后,就为他们做一件小事,比如例一杯水(或者别的小事),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善意。你还是可以继续争吵,这是控制不住的。只是吵完了做点不一样的事。让我们看看用这种方式,会不会带来点点变化。</p><p class="ql-block"> 我的思考:采取一点点小行动作弥补,其实就是告诉父母我知道自己错了,随着这样的小行动,自己也会慢慢觉察不再做“错”了,学会如何与父母一致性沟通,而不是用这种控制不住的“怼”的方式。这个动作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自我安慰“想怼就怼,反正怼了之后再弥补”,这样就会有一种随遇而安的松驰,反而有助于我们情绪平稳。有些情绪不再被刻意关注之后,自己就会淡化。这叫作“看见”或是“允许”这些情绪。反过来,越是不被允许的情绪,就越难以自控。</p><p class="ql-block"> <b> 3.不敢反抗</b></p><p class="ql-block"> 来访:母亲去世早,继母很厉害,我很害怕。以至于长大了还是害怕厉害的人,不敢反抗。</p><p class="ql-block"> 扰动:找一张母亲的照片,对着照片说:“我太生你的气了,我现在忍不住一遍一遍让自己受委屈,就是为了让你不要离开我。”</p><p class="ql-block"> 我的思考:这类似于“空椅子”技术,想象这个人(物)在面前,将自己内心想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这既是一种仪式感,也是自我排解的一个很好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b>李老师提供的几个改变的工具箱</b>:</p><p class="ql-block"> 1.积极赋义</p><p class="ql-block"> 将他的行为目的看作合乎情理的,值得尊重的。由此构建起的叙事逻辑,才有助于接受干预的人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而不是受到指责,甚至是“诛心”。这在心理治疗中被称为“积极赋义”,它常常被用在治疗师一开台给出回应时。</p><p class="ql-block"> 2.仪式</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一套约定俗成的、流程化的宣言和动作,比单纯的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它常常被用作某种转变的契机。如果想表达对一个人的感激,做一面锦旗也会比口头的感谢更体现出心意。心理咨询中常常化用这些生活中的仪式,那些想对来访者传达的重要信息——不只是让他们“听到”,还要产生记忆和影响,使用仪式会事半功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