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正阳关城垣相传始建于北魏时期,屡遭兵燹,洪泛,亦屡毁屡建。现存遗址为咸丰年间修建的。</p><p class="ql-block"> 据保存于今南城门内的《修建正阳关城垣碑记》载:“咸丰间,发逆据金陵,长驱北窜,所过萘毒。继以苗逆称乱,正阳土圩不守,而州城亦陷。其后大乱初平,山阴施君照来牧寿,以绅民之议,得请于大府,于是乃筑正阳城。其经费取之绅商捐助及商贾之差。”“适佘奉命备兵凤颖巡历是邦,惧其工之迁延而废于半途也,乃为综核其出纳而积皆之。又逾年而竣。为城周七百丈四尺(今约2.3千米)、高一丈五尺(今合4.5米),(另有史料记载、女儿墙垛一千三百七十垛,旧基仅三分之一,庚午夏,南、北始竣)环为濠。为门五,为城楼四。经始于同治五年九月,以十年二月讫工,费缗钱四万七千有奇。崇墉直矗屹然,与寿州为犄角。”始建时间计四年零五个月。相传,取涂家窑湖滩地河沙土、苇荻烧制的长1.2尺、宽0.6尺、厚0.2尺青砖,八公山青石制灰,糯米汁拌浆筑成。</p><p class="ql-block"> 城垣方位为南、北向,近似长方形城池,城外四周护城河环绕。城墙曾于1930年修整一次。</p><p class="ql-block"> 1939年春夏之交,日軍侵华以便城内人员转移为由,国民党政府派驻軍桂系部队21兵团31軍38师431团1营长陶河清部扒去城墙多处,西城门被日軍汽艇炮击,城门楼倒塌殆尽,城垣面目全非。</p><p class="ql-block"> 继后,历遭洪水灾害,百姓拆残墙断壁砖石围园、拓址为宅,将城垣荡为平地、窄道,俗称为“戗”。(高出巷的砖石路)今东“戗”子、即为东城垣根;西“戗”子,即为西城垣根;正阳中学东北的围墙外窄道,也是旧城垣中的一段。</p><p class="ql-block"> 仅存的东、南、北三座城门,南、北城门楼早巳不见,东城门楼,解放后为农场场部管理,后改为防汎台,城门楼因失修于2021拆除。文革中,三座城门的砖石卷门、门额题字、门内石刻、碑文被铲砸,女儿墙失修拆出。</p><p class="ql-block"> 201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多次拨款抢修,2019年——2022年又拨款重建了城门云梯、女儿墙及城楼地平、砖石卷门墙体勾嵌工程。现成为古镇古城门遗址游览景点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