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读书笔记

格物致知

<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或《吴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十三篇涉及军事理论、实践各个方面,内容博大精深,思想深邃富瞻,逻辑缜密严谨,既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又是我国很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开篇提到“道天地将法”,围绕这一核心思想,孙子写了13个篇幅,在讲述“道天地”时融入了“将法”要领,全书主要讲述5大内容:一、战略运筹。二、作战指挥。三、战场机变。四、军事地理。五、特殊战法。</p> <p class="ql-block">《计篇》</p><p class="ql-block">首篇,堪称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起到总领全书的目的。他提出了著名的“五事”,“七计”,来判断战争的胜负形势。同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提出“未战先算”,“多算多胜”的观点,强调“慎战”,“重战”的态度,这实际上反映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原则。</p><p class="ql-block">“五事”是道,天,地,将,法。道一般是指国家政治是否稳固,和谐,百姓是否一心,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指天时,因为天气对战争的胜负也有一定的影响,不管古代还是现代,都一样。地一般是指地形地利,这个重要性不用说,陕北有八百里秦关,蜀地有剑阁之险。一般占有有利地形的话,都是易守难攻的。法指军队的军纪是否严明,一个严明军纪的队伍战斗力肯定是比松散之师强很多。将是指指挥官的才能,一个好的指挥官,可以在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打赢战争,一个差的指挥官,占尽优势,最后会兵败如山倒。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好的将领,并不容易找到。一个优秀的将领具备的五种素质,智,信,仁,勇,严。</p><p class="ql-block">“七计”是由“五事”演绎而来,是指从七个方面即从双方政治清明、将帅高明、天时地利、法纪严明、武器优良、士卒训练有素、赏罚公正来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以五事七计为中心的战略预测思想和运筹理论揭示了军事斗争的内在规律。通过对以上因素的综合分析和权衡比较,看清双方战斗力的强弱,了解彼己胜负的情状,才能得出“吾以此知胜负”的结论。</p> <p class="ql-block">《作战篇》</p><p class="ql-block">主要讨论物力、财力、人力与战争之间的关系,孙子认为作战时要速战速决,不要打持久战,因为持久战对一个国家的国力、民力的消耗太大,即使一个强大、富饶的国家也有可能被持久战拖垮,导致国弊民穷。</p> <p class="ql-block">《谋攻篇》</p><p class="ql-block">此篇是孙子兵法的精要,第一个要点“不战而屈人之兵”,用兵的最高境界就是用谋略取胜;第二个要点在战争中如何用最小的损失情况下战胜敌人,做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第三个要点是统治者不应胡乱参与战争的事物,在此,孙子提出了最为著名的理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观点,这也是该篇的总结,也就是说,以上的各个要点,都要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才能实行。</p> <p class="ql-block">《形篇》</p><p class="ql-block">孙子提出“先为不可胜”的谋略,强调三个原则。第一,把握不败给敌方的条件,以保存己方实力。这就要求己方不仅是"为" ,而且要"先为" ,并且一定要"先为"到"不可胜"的程度,能经得起敌方的任何进攻。第二,要待时而动战胜敌人。在孙武看来,"先为不可胜”的目的在于 "以待敌人之可胜" 。而"不可胜在己",增强军事实力关键靠自己;“可胜在敌",要战胜敌人则要看敌人是否有导致失败的因素。第三,预测战胜敌人的时机而不蛮干。在孙武看来,自己“为” 到了“不可胜”的程度,只是具备了战胜敌人的主观条件,要把战胜 敌人变成事实,"以待敌人之可胜",即预测、捕捉、等待击败敌人 的战机绝不容忽视。因此,即使达到了 “不可胜”的优势,也不要贸 然发起进攻。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孙武说:"胜可知,而不可为"。</p> <p class="ql-block">《势篇》</p><p class="ql-block">主要论述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发挥将帅的指挥才能,造成和利用有利态势,出奇制胜地打击敌人。首先讲一下下篇与上篇的关系,然后再讲本篇的内 容。《兵势篇》的“势”是《军形篇》的“形”(军事实 力)的表现。换言之,“势”就是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由于实行正确的作战指挥,从而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实际作战能力。从哲学上看,“形”是运动的物质,而“势”是物质的运动。《军形篇》讲的是客观物质力量的积聚,《兵势篇》 讲的是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这两篇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姊妹篇。</p> <p class="ql-block">《虚实篇》</p><p class="ql-block">主要论述指挥作战如何争取主动权,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孙认为,要取得主动,就要善于诱敌以利,调动敌军而不被敌军所调动,就要善于了解敌情和隐瞒我军的意图、行动和用兵规律。如能做到这些,就能掌握主动,集中我军兵力,分散敌军兵力;利用敌军的弱点和错误,以众击寡,避实击虚,因敌而制胜。</p> <p class="ql-block">《军争篇》</p><p class="ql-block">论述的是如何通过机动掌握主动,先于敌人造成有利态势和取得制胜的条件。孙认为,两军相争时,最困难的莫过于要懂得将迂曲视为径直,以不利为有利,比敌人后出动而先到达必争之地,先教以簿制胜的有利条件。还指出,要先敌取得制胜的条件,必须避免轻率冒进,把握各国的动向,了解道路、地形,重视向导,善于欺骗敌人,根据情况分散或集中使用兵力,擅长指挥军队,根据军队的士气、军心和军力,因敌而变,去夺取胜利。</p> <p class="ql-block">《九变篇》</p><p class="ql-block">主要论述如何发挥指挥上的灵活性。孙认为,灵活性 的基础在于对利弊进行全面的衡量。只有认识这一点,才能设法威胁、 挫折和困扰敌国,以利诱敌,才能常备不懈,使敌无机可乘。只有全 面看待利弊,在有利的情况下看到不利的因素,在不利的情况下看到 有利的因素,方能根据具体情况,趋利避害,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行动。</p> <p class="ql-block">《行军篇》</p><p class="ql-block">主要讲述了如何配置、组织军队,观察判断敌情和团 结将士。孙认为,行军作战必须占据便于作战和生活的有利地形,善 于根据地形配置兵力,必须对敌情进行周密细致的观察,善于深谋远 虑,从现象到本质,对各种症候作出正确的判断。孙还指出,将帅只 有在取得士卒的信任后,才能用教育和惩用相结合的方法训练好士兵, 率领全军去争取胜利。</p> <p class="ql-block">《地形篇》</p><p class="ql-block">主要论述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如何指挥军队的行动。孙认为,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将帅应重视地形,善于利用有利地 形,避免不利地形。在此基础上,将帅如能做到知己知彼,正确判断 敌情,以夺取胜利为行动的唯一准则,并能使全军上下团结一心,服从指挥,那就能无往而不胜。</p> <p class="ql-block">《九地篇》</p><p class="ql-block">论述了在九种不同的作战地区指挥作战的原则。孙认为,在不同的作战地区,将帅应根据地形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行动。用兵的原则在于善于发现敌人的可乘之隙,乘其不备,迅速行动,集中兵力,抢先攻占其战略要地,以压倒敌军的抵抗。</p> <p class="ql-block">《火攻篇》</p><p class="ql-block">主要指出火攻的目标、种类,发火的物质和气象条件,以及实施方法。孙认为,火攻只是辅助军事进攻的一种手段。所以,火攻者应利用纵火所引起的敌军的骚乱,适时发起攻击,发展并扩大战果。</p> <p class="ql-block">《用间篇》</p><p class="ql-block">主要论述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孙认为,是否了解敌情对战争的胜负具有重要影响。要先知敌情,只能求诸间谍。只有大圣大智、大仁大义之人才能使用各种间谍,获得广泛的情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