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月2日凌晨,中央美术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讣告: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国新壁画运动开拓者之一,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原第一副院长,中国壁画学会首任会长,“中国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共党员,侯一民先生,于2023年1月1日18时49分在昌平泰康燕园逝世,享年92岁。</h3></br> <h3>侯一民,1930年生于河北高阳,蒙古族。著名油画家、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strong>参与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设计</strong>。1986年后,参与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等园林创建,任总顾问。2013年1月获第二届“<strong>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strong>”。</h3></br><h3> <h3>(第三套人民币5元券图案)</h3></br><h3>侯一民先生的一生曾创作不少名作。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提起他的作品,每个人都曾有一张人民币“大团结”——第三套人民币中1元券上的女拖拉机手、2元券上的机床工人、5元券上的炼钢工人、10元券上的工农兵代表均由他绘制;第四套人民币中1角券上的少数民族头像、100元券上的四个领导人像素描,也是由他和夫人邓澍共同完成的。</h3></br><h3> <br></br></h3></br><h3>(第三套人民币2元券图案)</h3></br><h3>参与设计第三套人民币时,侯一民先生年仅28岁。1958年,正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的他收到中国人民银行的邀请,和罗工柳、周令钊组成了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小组。在此之前,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的绘制、生产都由前苏联专家协助完成,而第三套人民币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自主设计、绘制和生产高质量货币的开始。</h3></br><h3> <br></br></h3></br><h3>(第三套人民币10元券图案)</h3></br><h3>下述钱币上的人物绘画,均出自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侯一民之手。</h3></br><h3>在设计一百元券时,侯老先生冥思苦想而找不到突破口。国庆节时,上街溜达,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一字长蛇样的游行队伍正簇拥着四辆彩车迎面而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位老一辈领导人的画像一字排开,心里顿时有了主意:“哎,把四位领袖的头像放到一百元券上不就很好吗?”于是,四位领袖的头像图案就这样上了百元大钞。</h3></br><h3> <h3>第四套人民币从10元开始到1角,正面主景都是我国有代表性的民族人物头像。</h3></br><h3> <h3>2元是维吾尔族和彝族<br></br></h3></br><h3> <h3>1元是侗族、瑶族<br></br></h3></br><h3> <h3>5角是苗族、壮族<br></br></h3></br><h3> <br></br></h3></br><h3>2角是布依族、朝鲜族<br></br></h3></br><h3> <h3>1角是高山族、满族<br></br></h3></br><h3> 1978年,侯一民在“五四一”造币厂车间<h3><strong>侯一民先生简历</strong></h3></br><h3> <h3>1930年出生,蒙古族,河北高阳县人。</h3></br><h3>1942年在北京四存中学读书。师从齐白石弟子陈小溪学习中国画。</h3></br><h3>1946年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师从艾中信、李瑞年、吴作人、徐悲鸿学习。</h3></br><h3>194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内战运动。</h3></br><h3>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地下党支部书记,参与组织了抗暴、反南迁迎接北平解放的工作。</h3></br><h3>1949年北平解放以后,任学生辅导科科长、教员。</h3></br><h3>1950年冬,作为人民日报特邀记者赴抗美援朝前线。</h3></br><h3>其后一直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工作。</h3></br><h3>1954至1957年在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习。</h3></br><h3>1958年任油画系副主任,创作革命历史画,参与人民币设计工作,开始探索壁画之路。</h3></br><h3>1976年以后,倡议并筹建壁画专业,从事壁画创作及壁画工艺研究,任壁画系主任、副教授、教授。</h3></br><h3>1984年至1987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第一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副主任,完成并领导了多项全国壁画工程。</h3></br><h3>1987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成员。</h3></br><h3>1990年离休后曾任深圳华侨城“锦绣中华”、“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等主题公园的艺术总顾问,参与该工程的设计与建设。任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理事长。</h3></br><h3>2001年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主任。2004年筹建“中国壁画学会”被选为会长,组织全国壁画大展。</h3></br><h3>2013年1月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h3></br><h3> <h3>1946年,北平国立艺专同学合影,后排左起第三人为侯一民</h3></br> <h3>1947年,学生时期的侯一民饰演郭沫若编剧的《棠棣之花》话剧时的剧照</h3></br><h3> <h3>1951年,侯一民在朝鲜战地写生<br></br></h3></br><h3> <h3>中央美院去朝鲜前线的教师合影,右起:秦岭、林岗、张信让、洪波、胡一川、侯一民<br></br></h3></br><h3> <h3>1957年,朱德参观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员作品展,左一为侯一民<br></br></h3></br><h3> <h3>1960年,侯一民在安源煤矿<br></br></h3></br><h3> <h3>1973年,在首钢辅导工人学画<br></br></h3></br><h3> <h3>1976年,侯一民在株洲机车车辆厂写生<br></br></h3></br><h3> <h3>1980年油画研究班毕业照。左起:前排 侯一民、靳尚谊、吴作人、林岗、汤沐黎 二排 谷刚、克里木、孙景波 后排 葛鹏仁、王垂、张颂南、张明骥、陈丹青<br></br></h3></br><h3> <h3>1980年,全国第一次壁画工作会议合影,前排左六为侯一民<br></br></h3></br><h3> <h3>1981年,侯一民在藏区体验生活<br></br></h3></br><h3> <h3>1986年,邓澍、侯一民在香港港中旅大厦研究施工方案<br></br></h3></br><h3><strong>代表作品</strong></h3></br><h3><strong>油画</strong></h3></br><h3>《青年地下工作者》《跨过鸭绿江》《刘少奇与安源矿工》《毛泽东与安源矿工》《六亿神州尽舜尧》(合作)<br></br></h3></br><h3><strong>壁画</strong></h3></br><h3>《百花齐放》(人民日报社 陶釉)《清水江畔》(油画)《丝绸之路》(北京图书馆 毛织)《东方文明》(石刻)《血肉长城》(国家博物馆 红结晶陶浮雕)《抗震壮歌》(素描陶板 四川都江堰 此为合作)</h3></br><h3><strong>中国画</strong></h3></br><h3>《逐日图》(长17米)《古寓言三十篇》</h3></br><h3><strong>艺术设计</strong></h3></br><h3>第三、第四套人民币主景设计</h3></br><h3><strong>其他</strong></h3></br><h3>《建鼓》(雕塑),《射日》(雕塑),《寰宇传书》(雕塑),《青春之歌》(插图),《景点人物》(陶瓷15万件,合作)。</h3></br><h3><strong>主要著作</strong></h3></br><h3>《泡沫集》《泡沫集续篇》<br></br></h3></br><h3>《侯一民,邓澍作品合集的卷本》等</h3></br><h3>油画</h3></br><h3> <h3>《青年地下工作者》油画1957年</h3></br><h3> <h3>《刘少奇与安源矿工》油画1959-1961年</h3></br><h3> <h3>《刘少奇与安源矿工》油画局部</h3></br><h3> <h3>《山西同家梁矿矿长办公桌》油画1962年</h3></br><h3> <h3>《大同矿工》 油画1962年</h3></br><h3> <h3>《毛主席与安源矿工》油画侯一民1962-1975年</h3></br><h3> <h3>《六亿神州尽舜尧》侯一民、邓澍1964年</h3></br><h3> <h3>《老马头琴手色拉希》 油画1960年</h3></br><h3> <h3>《湖南老农》 油画1975年</h3></br><h3> <h3>《侗族女孩》 油画1980年</h3></br><h3> <h3>《苗族姑娘刘东妹》 油画1978年</h3></br><h3> <h3>《藏族女孩》 油画1981年</h3></br><h3> <h3>《藏女》 油画1981年</h3></br><h3>壁画</h3></br><h3> <h3>《百花齐放》侯一民、邓澍壁画高温陶板花釉1979年人民日报礼堂</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7fnDLxgyqyJ7AqzZx_2Ft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