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幸福足迹,诗路花语。怀着对儿童诗的热忱,带着对教科研的思考,2023年1月6日下午,石岐第一小学迎来了《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区级立项课题中期检查报告会。课题组特邀“梁雪菊名师工作室童诗部落”邱运来校长担任课题评审专家。石岐第一小学鄂艳霞校长、马结霞副校长及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石岐第一小学吴卓芳主持。</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课题主持人郑素言从课题制定工作方案、实施情况、阶段成果、问题和设想、教师成长等方面作了详尽的汇报。</p> <p class="ql-block"> 随后课题组成员刘芳、关后英、叶燕萍分别以《浅谈诗歌课例的设计》、《怎样调动班级学诗的积极性》、《童诗教学从仿写到创作的几点思考》为主题进行发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汇报结束后,与会专家邱运来校长对课题研究作出针对性的点评与指导。</p> <p class="ql-block"> 邱运来校长指出石岐第一小学的诗歌课题中期汇报具有4个特点:</p><p class="ql-block"> 1.思路清晰,定位很准,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三季六节,幸福足迹,围绕学校的特色活动真实、扎实做课题。</p><p class="ql-block"> 2.阶梯式编写校本课程。一年级童谣,二年级诗意四季,三、四年级校园故事,五年级幸福足迹,六年级三季六节。</p><p class="ql-block"> 3.针对性很强,每一个课题都很接地气,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校园的一草一木,需要学生以诗意的目光去观察,从树木联想到人和事。</p><p class="ql-block"> 4.成果丰富,诗集、课例、经典诗句,选择优秀的儿童诗,评价儿童诗,关老师的诗充满感情,师生情感融合好,叶老师的诗歌论点很新颖。</p> <p class="ql-block"> 同时提出以下建议:</p><p class="ql-block"> 1.文字使用要规范,“教材”一词不恰当,应改为校本课程资源。</p><p class="ql-block"> 2.静态的成果展示很丰富,可以制作动态的学生朗诵视频,展示师生风采。</p><p class="ql-block"> 3.诗歌课例的精品意识,好作品的包装、剪辑。</p><p class="ql-block"> 4.回应叶老师,老师上课缺少童趣,多做有诗意的事,不要教太多,让学生多读童诗,课前读童诗100首,积累丰富的语言,创设情境写诗。</p> <p class="ql-block"> 听完课题组的汇报,鄂校长表示感到真实、欣慰。鄂校长指出,学校用一年的时间梳理了校园文化,真实的校园生活,绽放了诗意文化,丰富的校园生活,点燃了孩子的诗梦。学校大力支持课题开展工作,建设诗歌长廊,出版诗意校本课程,希望让更多的一小孩子爱诗,用诗记录美好的童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 马结霞校长最后进行总结:小事坚持做,注重积累,希望课题组做好诗歌公众号,把诗教成果放进去,把事写小一点,做细一点,不断提升教师的诗歌理论水平。建议课题组与粤讲粤传统相结合,把课题做得更加生动灵活。</p> <p class="ql-block"> 本次石岐第一小学《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汇报为下一步课题研究明确了方向,对老师们接下来的教育教研工作起到了指导性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p> <p class="ql-block"> 会议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一起和专家、校领导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