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田江往事

周海良

<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前,我刚到涟源工作时,就常听人说起,新化温塘与涟源古塘交界处有座水库,名字叫做车田江。</p><p class="ql-block"> 初闻车、田、江三字,心底暗自一惊,脑海里兀自跳出一幅农耕画卷:烈日炎炎,一条溪水清亮的河边,一个挥汗如雨的农夫,脚蹬一台咿呀作响的水车,浇灌一垄碧绿青葱的稻田,身不能至,心向往之。</p><p class="ql-block"> 可惜,一直无缘相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年六月,应朋友老段之邀,终得以一睹芳容。</p><p class="ql-block"> 随一叶竹筏,穿行于绿水青山间,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至一片开阔水域,陪同游览的老刘突然扭头对我幽幽地说,四十多年前,他的老家就在这片水底,每次经过,百感交集。说完,眼里流露出无限惆帐。</p><p class="ql-block"> 1969年下半年至1971年上半年间,政府一声号令,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在没有任何补偿的情况下,三千多户车田江原住民,背井离乡,或迁移插户,或投亲靠友,故土难离,演绎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故事。</p><p class="ql-block"> 站立船头,发现岸边遍布许多千层石砌墈的梯土,面积很小,呈长条形,窄处仅容一人经过,层层梯土间,点缀着几处片石砌成的房子。</p><p class="ql-block"> 老刘解释道,当初建水库时,政府最初计划大批移民,然而,大多数老百姓不愿迁离故土,他们选择了退后建房,重新开垦荒地。移民们就地取材,用千层石砌墈,盖房,墙体是石,屋瓦亦石,那些石头都是页岩石。</p><p class="ql-block"> 老刘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车田江水库就动过土,终因财力不济而放弃。库区煤洞密布,悬崖如林,平整内库,构筑大坝,全靠人力锄挖肩挑,艰难困苦,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领袖挥手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举国上下,全民大办水利,1958年6月,连总理都亲自上阵,推着独轮车奔走于十三陵水库工地。</p><p class="ql-block"> 在战天斗地的滚滚洪流中,我的家乡也不例外。修荷叶江边水库,父亲干了一年石匠,修双峰燕霄水库,外公当了两年伙夫。</p><p class="ql-block"> 随着老刘的叙述,我仿佛回到了四十多年前热火朝天尘土飞扬的车田江。</p><p class="ql-block"> 1972年11月7日,新化县温塘公社眼花大队一条峡谷中,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破,打破了这个世外桃源几千年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这年冬天,新化县许多公社社员接到生产队长的指示,去一个叫车田江的地方修水库!县革委会调集2万名青壮劳力,开展车田江水库工程大会战。</p><p class="ql-block"> 几万名农家子弟,自带铺卷,挑着箢箕,扛着锄头,从四面八方开赴这个山清水秀却危机四伏的峡谷中。当时有一句民谣,"河东修水库,河西卖水牯"。举全县之力,修建车田江水库。</p><p class="ql-block"> 这是油溪河上游,一条几十米宽的小河像一条绿飘带,从高山峻岭的峡谷中缓缓流过,绵延六十公里,流入资江。</p><p class="ql-block"> 社员们或打工棚,或借居水库附近村民家里,每间土房的地上,横七竖八地躺几十号人,天还没亮,就被大喇叭叫醒,大家揉着惺忪的眼睛,打着哈欠,扛着工具去工地,凿山开石,担土筑堤,天黑才回来。</p><p class="ql-block"> 有一首打油诗,描绘了那个火热的劳动场景:"肩挑两座小小山,腿不颤抖腰不弯,一声号子平地起,啊嗬喧天脚板翻。"</p><p class="ql-block"> 往大坝运石头的搬运队最辛苦最危险,四人一组,前后各两,粗铁丝套住石头后,用两根大木杠抬着石头上大坝。</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修水库有饱饭吃,到了工地才知道,饭菜限量供应。开饭时,每人一只土钵子,炊事员舀上三两米饭,再放几片菜叶子和辣椒萝卜,社员们风卷残云,一扫而光,肚子依然咕咕叫。</p><p class="ql-block"> 峡谷两岸一块块巨石爆破后,从山上滚下来,由民工一块块运送到大坝,滚石头的地方和民工作业的地方都在同一个峡谷里,于是,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就不断上演了。</p><p class="ql-block"> 山上一些松动了的石头会突然滑落,经常有人被突然滚落下来的巨石砸得血肉横飞!有的则被夹在两块巨石中间,有时甚至要放炮把巨石炸开,才能把早已不成人形的躯体从松动的夹缝里拉出来……几乎每天都有人员伤亡,工地上时刻笼罩着恐怖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知情人爆料,工地仓库备了两百口杉木棺材。</p><p class="ql-block"> 社员们每天提心吊胆过日子,不知哪一天灾难会降临到自己头上。</p><p class="ql-block"> 望着远处,老刘叹息道,修车田江水库那几年,经常发生一幕幕让人不堪回首的惨剧,尤其是1973年8月14日,新化县革委会一台交通车从水库载人返回县城,不幸在赵龙大队翻车,10人命赴黄泉。</p><p class="ql-block"> 从1972年冬天正式动工到大坝蓄水的五年间,据说有六十多位(一说百多位)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每条人命两百元,外加一口棺材。</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名字早已沉没在库区的水底,消失得无影无踪。</p><p class="ql-block"> 1993年12月21日,新化县政府在工地召开了声势浩大的竣工庆典,标志着水库建设告一段落。庆典会上,没人提议为死者默哀。</p><p class="ql-block"> 老刘激动地说,政府应该给那些死去的人建一座纪念碑!水库建设历时21年,土法上马,肩挑手提,几万名农民兄弟,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以极其低廉的报酬,铸成了一道雄伟壮观的月弧形大坝。</p><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在那个特殊年代,有多少鱼米之乡沦为一片波澜壮阔的汪洋,有多少饥肠辘辘的农民兄弟把生命献给了那一场战天斗地的运动。</p><p class="ql-block">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p><p class="ql-block"> 千年亘古不变的历史铁律。</p><p class="ql-block"> 临别时,伫立大坝,面朝一泓碧水,如黛青山,深鞠三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8年7月1日</p>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蓝天白云下的车田江</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坐在竹筏头等舱的那人悠然自得。</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绿水青山</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水天一色</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奇特的页岩地貌</span></h3> <h3><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烟波浩渺</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