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七贤文化——梅花香自苦寒来

凤儿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疫情肆虐的冬日里,显得格外的寒冷,学校梅园的梅花悄然无息地迎风怒放了,她娇小的花瓣,淡淡的白,有的一枝独秀,有的相互呼应,非常美丽。</p> <p class="ql-block">  梅花的花蕊比较细长,上面顶着一个小小的帽子,很漂亮,有点像一些昆虫的触角。</p> <p class="ql-block">  梅花晶莹剔透,一朵朵簇拥在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鲜艳。任北风呼啸,任寒流滚滚,梅花昂首挺胸,屹立枝头,从容不迫,尽自己微薄之力,努力营造出花开飘香的春意。</p> <p class="ql-block">  整座梅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梅香,遍枝重瓣的梅花雪白灵动,引蜂蝶无数!每当微风拂过,幼枝随风起舞,落英缤纷,暗香浮动,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这一朵朵梅花,让整个冬季的校园充满了诗情画意,谁人见了不会怦然心动?看着雪白的小花苞层层绽放,暗香浮动,使人油然想起一首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p> <p class="ql-block">  听我们学校林校长说,这株梅花是由七贤书院里的百年古梅嫁接而来 ,尤为特别,所开梅花有24瓣,在南方十分少见。闻着沁人心脾的幽香,看着盛开的雪白的梅花,我想“梅花香自苦寒来”……</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来到七贤书院,一探古梅风韵。书院整体对称,两棵古梅也被纳入了对称的结构中,一左一右,与书院相得益彰。在古朴的七贤书院中,百年古梅枝干苍虬,枝叶繁茂, 虽还没看到花,但是枝头那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不正说明“花是将开未开好”吗?</p> <p class="ql-block">  太平(学校所在地),自古就是南粤重镇,自唐末设置了太平驿站,更成为粤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唐宋年间由于政见不同而遭排挤出京赴南粤各地任职而暂宿驿站的七大贤人。“七贤”志向远大、勤奋好学、知识渊博,是少年学子学习榜样他们勤政为民、正直坚韧、革积弊施新政、强国富民精神是为政者楷模,深受人民爱戴;他们力抗外犯、保家卫国、爱国爱民精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脊柱,他们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英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据说七贤书院两株古梅,相传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为纪念七贤所种,每到冬寒怒放,白色的花朵高做雪、铁骨铮铮,引来无数文人墨客争相观赏梅花,是先贤精神象征,喻意我们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像梅花一样具有先贤“志存高远、勤奋好学、正直坚初、开拓创新、爱国爱民”精神的人。这不正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吗?这不正是应了织小人不畏艰辛,耐得住苦寒,不管在任何困苦环境中同样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建校以来,织篢镇中心小学因地制宜,以七贤文化为基础建设校园文化。由原来的七贤书院扩建成现在的知行楼、明德楼、思齐楼、崇贤楼等教学楼,都有着深刻的内涵蕴意。</p><p class="ql-block"> 学校根据历史的沿革及奋斗历程,依托七贤书院的先贤精神和梅花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据此,我们确立“七贤文化”为学校特色文化,以先贤精神教育师生,传承儒风,崇贤力学,并以七贤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学校历史源流长,文化底深厚,七贤精神深入人心,影响深远,师生崇贤、敬贤、学贤风气浓厚、独特。他们把勤奋好学、志存高远、正直坚韧、开拓创新、爱国爱民定为织小师生的品质,将梅花“傲雪凌霜、无私无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定为学校精神,将“见贤思齐,明德博学”定为校训,将“团结、创新、和谐、优雅”定为校风。</p> <p class="ql-block">  学校的校徽、校歌无不彰显着梅花的底蕴。校徽以五瓣白色梅花为主图案,以绿色为背景,外加一个黄色圆环。圆环上方是汉语拼音校名,下方是建校时间,文字为红色点。学校以梅花作为校徽要求学生以梅的品格要求自己,以梅的精神鼓舞自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学校从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校训、校徽、校歌、校本课程设置等办学思想体系中体现七贤文化精神,体现培养学生方向,使七贤文化精神内聚于办学思想,从精神层面建设特色文化。打造文化环境使七贤文化外显于形,从物质层面建设校园文化,以环境培育人。通过建七贤文化展厅,展厅内有特色文化思想体系专栏、七贤简介专栏、七贤事迹、故事以及与他们有关的名胜古迹介绍、师生书画作品示;建七贤读书亭、书吧;建七贤文化走廊、班级文化;造梅园、桃园、李园景观等;开设特色教育项目:如开设书画教育、民乐教育、七贤文化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特色教育项目。通过举办艺术节,展示七贤文化育人成果,把七贤文化特色教育项目教学活动推上高潮。艺术节一年举办一次,设师生书法作品展、师生美术作品展、征文优秀作品展、民族乐器表演、七贤诗文演读、七贤故事会等项目。从制度、行动方面建设七贤文化,把七贤精神品质内化成学生的品质。</p><p class="ql-block"> 织小师生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智慧,织小有信心有能力跨过一座又一座山峰……几年来织篢镇中心小学多次组队参加鼓号、足球、歌舞、书画、征文等比赛,成绩突出,大放异彩。</p> <p class="ql-block">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织篢镇中心小学将秉持七贤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坚实地走向未来,织小的人坚信,明天会更美好!</p>

七贤

梅花

文化

精神

师生

书院

古梅

学校

校徽

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