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树立正确的交友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国旗下讲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春华</p><p class="ql-block">同学们、老师们:</p><p class="ql-block"> 今天国旗下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树立正确的交友观。</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一起回顾,在这一阶段,我在国旗下讲话连续分享的三个话题,第一个话题是: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即知道哪些是“是”,正确的,我们要坚持;哪些是非,错误的,我们要改正。在日常交往过程当中,应该坚持怎样的“是”,应该如何改正不正确的“非”。同时我们还记住了育英中学守则的第九条,“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禁读不健康的书刊,乃抵御修心之本!”。我们知道在学生阶段,吸烟、喝酒、打架、骂人等等一些不文明的举动,这些都是我们成长过程当中的不正确的行为,这就是“非”。我给大家分享的第二个话题:正三观,学做人。三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知道了该做一个怎样的有价值的人,老师和同学们也记住了这样的一句话:“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对我们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启示。第三个话题,为大家讲解了育英中学学生守则的第十条,“每日三省身心,诚实做人,知错就改乃人生进取之本”。“三省”出自《论语.学而》,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日“三省”身心的第二条是对待朋友应遵循的原则。该选择怎样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呢?今天我们要分享的话题:树立正确的交友观。</p> <p class="ql-block"> 首先看“友”是怎么写的?“友”的甲骨文是这样写的,两只在一起的手。从造字上,我们知道了“友”的本意是,能够合作和互相帮助。</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朋友分成了以下五种:</p><p class="ql-block">第一种,诤友。能够交到这样的朋友,不是一生的幸运,而是三生有幸。诤,从言从争,在《说文解字》当中,诤,止也,止其失也,止是停止的止,阻止的止,失是过失的失。诤友就是能够正直地指出你过失的人。有这样的朋友是一生当中最可贵的。</p><p class="ql-block">第二种,挚友。挚是真挚的挚;是在生活、学习中,互相帮助,建立起深厚友情的朋友。</p><p class="ql-block">第三种,益友;是对自己人生带来帮助的朋友。</p><p class="ql-block">第四种,损友。虽然也是友,但是叫损友。</p><p class="ql-block">第五种,狗友。</p> <p class="ql-block"> 我是这么理解几种“友”的层次。关于诤友,他不以自己的利益为发点,正直地指出你的过失,让你看到自己有哪些不足。大家都知道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有一个诤臣魏征,是最能够劝谏的人。有一次,他坐在大堂上,跟唐太宗李世民争得面红耳赤,让皇帝觉得很没有面子,有的时候皇帝真想杀了他。但是李世民清楚地知道,在刚刚经历了战乱之后,若能国泰民安江山永驻,就必须有这些敢于劝谏的诤臣,为自己力谏,才能使国家强盛。曾经有这么一件事,唐太宗李世民觉得,国家经过一段时间治理之后,已经太平安定了,于是提出想到泰山封禅的想法。封禅,是在国富民强的背景下,皇帝登上泰山,举行非常盛大隆重的祭天仪式。不料魏征却持反对意见。魏征认为,虽然经历平定战乱,国家基本稳定下来,但是还没有达到国强民富的程度,如果去封禅的话,无论途中的花费还是封禅的花费都是很多的,劳民伤财,这样做是不对的。唐太宗最终接纳这个建议。对于唐太宗而言,魏征一生敢于献谏,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当魏征因病去世后,唐太宗非常悲伤地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征殁矣,我失一鉴”。</p> <p class="ql-block"> 一个国家有诤臣,国家就会兴旺发达,一个人有诤友,自己的学业、事业,就会因能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不断提升和进步,所以说诤友是难能可贵的人,我们要珍惜自己在身边能够指出我们自己那些不足的人,这样才能做到明得失。</p> <p class="ql-block"> 第二种友叫做挚友,挚,真诚、真挚,就是感情深厚的朋友。实际上校园中的同学,部队里面的战友,很容易成为挚友。在交往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苦恼的事情,也肯定有一些需要别人帮助的事情,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中,能够获取深厚情谊,随着时间的增加,这样的情谊会更加的深厚。如果一生当中,有一个两个挚友,人生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如果我们想选择真诚的朋友,那一定要以真诚对待别人。</p> <p class="ql-block"> 第三种和第四种,是益友和损友。在《论语》中,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什么意思,直,正直的人可以是益友。谅是原谅的谅,在这里指的是宽恕,宽厚的人,也就是诚信,宽厚的人可以是益友,友多闻,多闻就是博学见多识广的人。孔子给我们指出了选择朋友的三个标准。有了这样的益友,才对自己的学业、事业有所帮助。</p> <p class="ql-block"> 什么叫损友呢,孔子说,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意思是说,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p> <p class="ql-block"> 在同学当中,哪些人是损友呢?看以下现象是不是损友的表现。</p><p class="ql-block">1、某某同学在下楼梯时,碰了你一下,非但不道歉还用那种眼神看你,不服气。然后约同班的同学帮自己出气,给那个同学约架。这些参与打架的同学是不是损友?</p><p class="ql-block">2、本来两个同学因去卫生间迟到了,两个人一商量,迟到了挺没面子的,干脆这节课不去上了。两个同学本来没有多大的错误,却互为壮胆,从迟到变成了旷课。这是不是互为损友。</p><p class="ql-block">3、自己厌倦了学习,而且觉得家长、老师都不理解。于是与同样心理的同学做朋友,互相支撑。在一起不是玩游戏就是闲逛。这是不是互为损友?</p> <p class="ql-block"> 第五种,狗友,也叫狐朋狗友。这是一个成语,狐,狐臭,也就是臭味相投,气味儿相投的,这样的人为狐朋狗友。他们在一起经常吃吃喝喝,打打闹闹,不是以成就某一件事情而在一起,而是互相释放负能量,做一些有害的事情。在学校违反校规校纪,走到社会上违犯法律。如果也能作为朋友的话,不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家庭。所以这样的人叫做狐朋狗友。</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如果在你身边,有这样的老师,他既多闻而且品德高尚,人格高贵,从他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学到做学问的方法,那你一定要和这样的老师交朋友,有这样良师做益友,那真是你的幸运,一代伟大的主席毛泽东,他的私塾老师文正莹,不仅博学多闻,还非常重视对后辈们做人方面的教导。他曾手抄《家范箴言》一卷,要学生们诵读、熟记,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他常常教育学生“干正事、走正道、成大器”。有这样的良师益友的教导,可以学到治国的方略。同学们也要和这样的良师来作为益友。</p> <p class="ql-block"> 有些同学为自己没有朋友而苦恼,我觉得你是要记住,真正的诤友,挚友,朋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一生当中有一个,就难能可贵了。即使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遇到好朋友,也没有关系。哈佛大学的校训,要与柏拉图为友,要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p><p class="ql-block"> 他强调了我们要坚持正义,坚持真理,如果在真理面前,哪怕你是最权威的人,哪怕你是最好的朋友,也要坚持真理。</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还有一种朋友,永远不会嫌弃你,当你没有动力的时候,他会给你带来激励,当你在困难的时候,他会给你带来帮助,他永远不会损伤你,这种朋友叫“书”。在书中有很多的人的事,有很多的人的经历,都能够给我们带来人生的启示和激励,能够指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要以书为永远的朋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同学要想交到对自己有益的人,首先自己要做到正直、宽厚、博学,那你一定能够交到更多像你一样志同道合的人,从而在我们的人生成长路上,与友相伴,不仅温暖自己,还能温暖他人,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也都充满力量。如果我们喜欢文学,那你可以交文友,还可以书信来往交笔友;如果我们喜欢写诗,可以交诗友。有这些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朋友相伴,我们会充满前行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