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1期</p><h5> </h5><h5> 2022年11月23日</h5><p class="ql-block">--------------------------------------------------------</p> <h1></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以听促学 以研促教” 研讨交流共成长<br></b><b>----英语学科研讨提升进行时</b></h3><br><h3> 为充分发挥学科工作坊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科教师专业素养,带动优秀教师专业成长,凤县中学英语学科工作坊组织了公开课展示及交流研讨活动,在本次展示交流活动当中,我校三位英语青年老师参加了本次优质课例展示活动,她们所设计的课型受到了学校英语教研组教师的一致好评。</h3><br><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b>英语教研组教师激烈讨论中……</b></span></h5><b></b><br> <h3> 任洋媚老师展示了新高一语法课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s本节课课型设置合理,课件制作精美,采用全英语教学,口语流畅,教态自然大方。</h3> <h3> <b>其中本节课的亮点在于:</b><br> (1)导课比较新颖,对于枯燥无味的语法知识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讨论总结出本语法知识的特点和规律,而不是直接由老师进行语法知识的照本宣科式讲授,本节课大部分时间都采用的是启发式教学,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堂理念,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大胆参与其中。</h3> (2)在本节课结尾进行课堂知识小结的时候,采取了动画视频的总结方式,以一首歌曲的总结形式展示出来mv制作新颖,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体现了青年教师优秀的网络信息技术功底。 吴春梅老师讲授的是高二必修五第五单元Language Points知识点的讲授,本节课设计合理、讲解细致耐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让学生慢慢理解,慢慢接受本节课所学知识,课程内容的设置符合平行班学生的实际学情。所讲授知识和高考知识紧密相连,体现了学生知识学以致用的观点,同时让学生将本节课知识消化在课堂之内,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点拨和传授,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学情是一节设计精美的语法课。 庞春鸽老师本节课讲授的是必修五第五单元First Aid for Burns阅读课,本节课知识条理清晰、设计巧妙,课程一开始的时候就向学生展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本节课所学内容、所学方向和知识点所在,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提前有一个预判,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猜测能力。 课堂中采用启发式思维不断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同桌之间、组际之间、小组之间在反复阅读课文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大胆交流讨论,让学生通过归纳、梳理、总结出理解本文的内容和知识要点。 在导课环节,采用我们学校上周举行的消防演练活动进行课程的导入,不仅拉进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知道对于急救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通过所学急救知识来对他人和自己实施急救应对措施。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中,不断采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本节课程结束的时候,作业环节的设置是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基础之上,写一篇关于烧伤的急救应对处理的一封建议信,本环节的设置和前面的消防演练作文首尾呼应,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同时通过本文的学习建议学生珍爱生命,及时学习急救方面的知识以备不时之需。</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烧伤有关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知道对于突发紧急情况下该如何对烧伤进行应对措施的实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加了实际实践能力,适合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观点。</p><p class="ql-block"> 经过为期两周的优质公开课展示交流研讨活动,充分调动了教师们的学习和研讨热情,即使工作很忙的情况下也充分抽出时间去听课评课,展现了教师们良好的学习状态的精神面貌,本次的交流研讨活动达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使各位教师们觉得收获颇丰、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编辑:庞春鸽</p><p class="ql-block"> 校对:庞春鸽</p><p class="ql-block"> 审核:柴汉平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