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读书

归去来兮

<p class="ql-block"><b>近日,一位朋友来访,见我正坐在办公桌前翻看《围炉夜话》,戏曰:“听说你这儿好书不少,借我两本看看怎样?”。我微微一笑,正欲慨然允之,忽然记起,我这位朋友之前从我这儿借过几次书,似乎从未还过。不过我这朋友是位极其大方之人,断无有据他人之书为己有之念想。抑或是工作太忙了,整天飞来飞去,模糊了记忆;抑或是“书非借不能读”也,借书的人读书更认真、更勤奋。稍作犹豫,还是应允下来:“哪天有时间,到我书房自己找吧。”</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回到家里,打开书架,却感到满书架的书,大都是一种陌生的感觉:一本本书横七竖八的堆积着,虽然隔着玻璃,仍是薄薄一层浮尘于上;乒乓球和羽毛球各有两盒,甚至还有一些女儿小时候的玩具也与我这些曾经心爱的书本儿们亲密的挤在一起……心里忽然有了一丝疑问:难道真的是“书非借不能读”吗?甚至有了一点点悲哀的感觉:有多长时间没有好好看会儿书了?随手拿了本《秋雨散文》,轻轻地翻了一下,竟然荡起一丝尘埃于鼻孔里边,痒痒地打了好几个喷嚏。看来这些书对存放它的主人也有些陌生了,或许有些被轻视的愤怒吧!</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用手指一本本弹着浮在封面上的尘土,心里一阵悸动:该整理一下书架了,而且从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以后,难得有这么多清闲的时光,是到光顾一下“黄金屋”、“颜如玉”的时候了。其实,长久以来我挺喜欢看些杂书,来打发在家赋闲的日子;只是读什么书,不喜欢压力,只是消遣,这样就会常常中断,不能坚持。搬过几次家,不止一次整理书架,每次都会发一大堆感慨,然后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读几天,但总是读着读着,或因为出差,或因为家事,更多的是因为懒惰,就自己找个理由中断了。不管这次如何,先整理书架再说……</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经过几个小时的“汗流浃背”,书架总算有那么点光泽而不那么扎眼了。记得上一次刚整理完书架,一个同事来访,看到我满架子的书,一阵惊叹:“呵呵,专家就是不一样,原来这么多书撑着呢!”听得我大大地虚荣了一番:这个同事早些年曾经跟着我学习过仪器,一口一个师傅地叫着,量也不敢随便拍马屁!不管怎么说,看着整理得有模有样的书架,心里还是舒坦多了。</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我不知这次整理书架能给我多大的动力,能让我踏实多长时间去读这些书。其实我想,这些都不重要。于我而言,读书之根本目的在于愉悦心情,哪怕一次次重新开始,又一次次无果而终,于我仍是一种收获——至少在某一段时间,是达到了自己愉悦心情的目的的。进而言之,渴求知识是人的一种本性,读书又是最捷径的方法,相信每个正常的人,只要有时间,只要有机会,都会去读书的。因此,愉悦心情的同时,依然是有所获的。</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有许多时候,读书的结果会超越了你原来的初衷。就像读书,于我而言,也许最原始的想法就是打发时间,消磨时光:但在这种时断时续的消磨中,总感觉还是有意无意之间学到一点东西。这点于我,感触尤为深刻:大概在2000年前后,有一段时间,由于多种原因,我非常消沉。一次到洛阳新华书店闲逛,看到一本疯狂英语杂志《STONE—CLIZ CRAZY AMERICAN ENGLISH》,当时也没想太多,只是买来打发颇感无聊的时间。没想到,只有高中英语程度、而且当时已十四年没碰英语的我,而今已能够用英语与人交流了,也曾多次到国外参与施工和考察。</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于我而言,读书是一剂愉悦心情的良方,是一种养心静气的手段,是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一种享受,虽然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读书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