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论语经典,扬国学之风——宜阳县锦屏镇中心小学国学诵读第六次活动纪实

shine

序言 <p class="ql-block">论语是一部圣典,</p><p class="ql-block">更是当代教师修身治学的宝典。</p><p class="ql-block">千年《论语》,时代新声!</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分享中</p><p class="ql-block">领悟《论语》的生命智慧,</p><p class="ql-block">品味《论语》的时代价值,</p><p class="ql-block">自觉生发出做一名好老师的</p><p class="ql-block">坚定信念和内在动力。</p> <p class="ql-block">本学期,我校开展了教师诵读《论语》活动,诵读小组的老师每周四晚上7点在线上准时相约,进行论语诵读和交流分享活动。2023年1月5日晚上7点,锦屏镇中心小学诵读小组的老师们第六次欢聚一堂,诵读经典,畅谈收获。</p> 开场篇 <p class="ql-block">第六期国学经典共读活动在周珊珊老师的主持下拉开序幕,参与本次活动的有冯欢欢主任、张亚楠老师、周珊珊老师、卢改婷老师、程喜乐老师、苗芳芳老师。</p> 诵读篇 <p class="ql-block">本期活动诵读内容为《论语•为政》的9—13章。参与活动的六位教师轮流诵读,她们或激情昂扬,或抑扬顿挫,或跌宕起伏,诠释了国学经典作品的内涵。</p> 交流篇 <p class="ql-block">接下来老师们依次分享了自己的诵读感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冯欢欢老师分享内容:</b></p><p class="ql-block">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p><p class="ql-block">翻译:</p><p class="ql-block">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然后说出来。”</p><p class="ql-block">感悟:</p><p class="ql-block">“先行其言而后从”的意思是说,君子应先做后说,不能眼高于顶。说得再好而不付诸行动,属于本末倒置的行为,这种人永远也成不了君子。这些人大多是些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有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进而说些大话空话,最终一事无成。在孔子眼中,君子就是有德行的人、为学之人。他们会先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等到自己成功之后,才会告诉别人自己当初的想法。比方说君臣父子之道,仁义礼智信之德,在讨论这些之前,只有自己先做到了,才能挺直腰板讲给别人听。有着这种先做后说的行为的人,就是实实在在的君子。</p><p class="ql-block">在现在的社会中,大家可能经常会碰到一些能说会道的人,在初次接触的时候,大家可能觉得他们很不错,觉得对方挺会说话的,而且分寸也把握得很好。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对方只是嘴上功夫了得,若是论起实干的话,基本上就看不到他们的影子,这种人的行径就是巧言令色,与君子之为也相差甚远。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有时固然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但是,人活在世上,不可能靠耍“嘴皮子”生活下去,要能说更要会做、肯做,这样才是长久之计。孔子的这段话虽然是在教育子贡,其实也是在告诫为政者,应当多为老百姓做些实事,不要总是做些表文章,用些好话糊弄老百姓。只有做了才是最有力的证据,才能让老百姓信服。作为教师,我们也要用自己的言行、人格去影响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张亚楠老师分享内容:</b></p><p class="ql-block">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p><p class="ql-block">翻译:孔子说:“我整天和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像个蠢人。等他退回去自己研究,却也足以发挥,可见颜回并不愚蠢。”</p><p class="ql-block">感悟:告诉我们,第一,我们要善于思考,特别是当我们的领导、我们的父母对我们讲话的时候,或者让我们执行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如果有不同看法,先不要去发表,要先思考。他是要去说这样说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让我们这样去做?因为人的位置不同、立场不同、格局不同、胸怀不同、境界也不同,所以说他们的立场完全不同,所以一定要先思考,为什么?人们都讲创新,如何创新的思考是创新的前提,不会思考的人绝对不会创新,我们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如果没有温故就不会知新,就不足以成为一个老师,所以温顾到创新中间一个环节就是思考,“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要想当师傅,当老师,比别人优秀卓越,必须学会思考。同样这段话,还告诉我们,在培养我们学生的时候,或者在教育子女的时候,一定要多观察我们学生、子女日常的行为,“察言观色”这样才可以更加的把一个人定位的比较准确,这样才可以更加准确的把握一个人的性格,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更好的因材施教。</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周珊珊老师分享内容:</b></p><p class="ql-block">子曰:“君子不器。”</p><p class="ql-block">器,我们通常理解为器具、器皿、工具。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p><p class="ql-block">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君子不能像一个器皿工具的似的只有单一的功能,不能像工具一样的被别人利用,要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自立。不要被眼前的人和事拘泥。虚怀若谷,谦虚有度,不要自满。第二、要有大的格局和胸怀,高瞻远瞩。不要被自身具备的世俗条件限制。我们要放眼全世界全宇宙,就会看清很多东西。“君子不器”告诉我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从政,都应该博学且才能广泛,如此才不会像器物一样,只能作有限目的之使用。就定量而言,“君子不器”要求我们,君子之气度应似江海纳百川,不像器物一般有容量之限制。</p><p class="ql-block">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而应该扩展自己的才能,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单独的用途,而应是兼收并蓄、厚积薄发的通才,并且还要做到让自己的才能与自我的品格对应、匹配,进而提升到一种超高的“君子无累、自明”状态。</p><p class="ql-block">通过孔子的“君子不器”的了解,我们认识到:一方面,它是用于劝导君子不要将自己局限于某一个具体技艺之中,而是要通过这些技艺的学习、体悟、理解,进而掌握进入“大道”的大门或钥匙;另一方面,由于孔子曾一再强调人应该表里如一,因此“君子不器”还可以用来劝导君子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只是麻木地用自己的才能去完成一件事,而要使自己所做的事情与自己的精神、理想和主张相匹配,而这样的人也往往是社会上的觉醒者和行动者,正与君子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相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卢改婷老师分享内容:</b></p><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子贡问孔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p><p class="ql-block">翻译:</p><p class="ql-block">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p><p class="ql-block">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做到了,再说出来(这样就可以算是一个君子了)。”</p><p class="ql-block">感悟:</p><p class="ql-block">“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可以看出孔子提倡敏于行而讷于言,自己说的道理自己先要做到表率,这样的人就是君子。做为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身体力行,行动要放在言论前面,以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影响别人,而不是只靠讲说道理。谨慎说教,而勇于践行,自己做不到,就不要勉强别人去做。</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孔子要对子贡说这样的话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子贡这个人,复姓端木,名赐,子贡是他的字。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意思是指子贡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子贡巧口利辞,能言善辩,办事通达,是当时杰出的社交家和外交家,后来成为孔子弟子中的首富。</p><p class="ql-block">子贡虽然善辩,但是也有言多失礼的地方。孔子在此处的这番言论,意在教育子贡,说得再好都不如做得好更让人信服,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例。在孔子的教育感化之下,子贡受益匪浅,后来留下“端木遗风”的诚信经商风气,被中国民间奉为“财神”。</p><p class="ql-block">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想知道,如何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如何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管理好自己的班级?其实很简单,多学习,多修行,行为世范,以身作则。自己讲什么,要求什么,先核对标准去修正自己,这样做自然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赢得学生的尊敬。需时刻谨记:自己的一思一言一行都在创造着自己的未来,外在的一切都是自己言行的投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程喜乐老师分享内容:</b></p><p class="ql-block">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言其行而后从之。</p><p class="ql-block">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p><p class="ql-block">说:"君子做事在说话前,然后才照他做的说。"</p><p class="ql-block">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及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这段话同样适用于职场,职场上有这样几种情况:先做后说,先说后做,只做不说,只说不做。当然那种既不说也不做的躺平,是咱们一直都很鄙视的,在这里就不做过多评价。 先做后说是孔子认为的君子所为,也是我们一直提倡的务实行为,先踏踏实实的做,再响当当的说,问心无愧,稳妥谨慎。</p><p class="ql-block">但是,先说后做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前提是说之前是否有缜密的思考,如果是经过思考确定有把握,先将目标说出来,让听者监督鼓励,也让自己化压力为动力,这又何尝不好呢?我们经常让学生目标上墙,就是要时时激励自己勇往直前不后退。</p><p class="ql-block">最后,我认为只做不说和只说不做都不利于职场发展,过去我们提倡只做不说,提倡默默无闻的老黄牛精神,认为只能让别人夸,不能自己夸自己,殊不知在人才辈出的当下,自我营销也是一种能力,只做不说或者只会做不会说,是不利于当下职场激烈的竞争的,古人云:“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当下酒香也怕巷子深,不会宣传,再好的产品也有可能滞销在深巷之中。而只说不做就更不能适应职场发展了,即使别人短时间内被你精彩的说吸引了,但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说不做的人迟早会在职场跌跟头,被时代淘汰。</p><p class="ql-block">所以,言与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无论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这其中都不能没有思,在有思的前提下,言行才能更好地结合起来,让自己在职场游刃有余。</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苗方方老师分享内容:</b></p><p class="ql-block">子曰:“君子不器”</p><p class="ql-block">翻译:孔子说:“君子不像某个器物,只有一种用途”。</p><p class="ql-block">感悟:器在这里本意是工具,器具。延伸出来就是固有的形状、功能。比如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我们看到碗是什么做的?是土做的。那么土也可以做花盆,做成瓷器,做成酒瓶,也可以做成工艺品,艺术品,所以土在没有做成碗之前,它具备无限的可能性,一旦成了碗,就具备了一个单一的功能。比如说我们一个人,在我们没有参加工作之前,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思想是比较开阔的,那么一旦我们有这样一个工作,可能就会被我们的工作所束缚住。那么我们所有的思维,所有的思想都是从我们的工作出发,这样和别人沟通时候,就会忽视别人的思想,别人的想法。再比如,作为一个企业,企业效益好的时候,生产的产品员工比较满意,客户也比较满意,但是一个企业一旦出现经营瓶颈的时候,为了追求利益、利润,那么就会就产生一些假冒伪劣产品,降低成本。到最后伤害了客户的利益,那么就不对了,为什么呢?你被当下的困难所束缚到了,所以说你又忘记了当时你做这企业的初心,这就是君子不器。易经说:“形而下者为之器,形而上者为之道”。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一直在考虑这个事物的功能,那么我们思维就局限了,我们更要考虑这个事物背后的思想、思维,这就是道。多方位考虑,多站在别人立场上去思考,君子应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的才干。</p> 总结篇 <p class="ql-block">最后,冯欢欢主任对本次诵读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源远流长的国学诗文,是中华五千年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一部《论语》更是被奉为“经典中的经典”。通过诵读经典,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提升了我们的文化素养,也陶冶了我们的品德和情操。日积月累,抑扬顿挫的经典诵读,一定会为师生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一份从容、儒雅与睿智。</p><p class="ql-block">目前, 锦屏镇中心小学的教师论语诵读活动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老师们会以这次活动为契机,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做好学生的人生引路人。我们将继续诵读论语经典,汲取圣哲智慧,发扬国学之风,为教育事业增砖添瓦。</p> <p class="ql-block">编辑:周珊珊</p><p class="ql-block">图片:诵读小组</p><p class="ql-block">审核:冯欢欢</p>

君子

孔子

子贡

诵读

我们

老师

自己

论语

思考

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