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保障。我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提升与发展,“共读一本书”是我校一直坚持在做的活动。本次寒假共读的书目是张爱军博士的《备课专业化——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操作》</p> <p class="ql-block"> 为引导教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经验丰富理论,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2023年1月3日,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开展《备课专业化》读书分享会。活动采用腾讯会议线上分享形式,学校领导和教师相聚云端,共享一场思想与心灵上的阅读盛宴。为达到切实有效的学习效果,全校教师以学科组为单位,根据共读计划认真落实读书活动,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开展组内讨论,进行思维碰撞。</p> 读书分享会纪实 张慧老师 <p class="ql-block"> 文章开始就为我们解释了一个重要问题——为什么要研究备课?首先是备课的价值体现。备课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基,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且,备课还具有一定的非功利性价值,它帮助教师超越物质和名利的追求。然后细细分析了传统备课在备课质量、理念、技术方面的问题,并与后面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对比,阐明了传统备课已经无法满足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需求。传统的备课质量低突出表现在无法实现学习、教学和评估的一致性,使学生要学什么、教师要怎么教以及如何评估学和教失去有机联系。传统备课质量很低,“直接原因在于技术,根源则在于理念”。“备课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p> 孙妍老师 <p class="ql-block"> 我们备课到底为什么而备课,备课应该备什么,应该怎么去备课呢?我们以往备课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从时间的维度来看我们现在的备课是短期的主要体现在针对一节课的备课;至于我们怎么去备主要依赖于我们积累的经验;放眼思考我们的备课应该考虑长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质量,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通过培训、学习和阅读我们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不少的教育理念,但是缺乏深度思考和积极探索以至于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难以落地;喜欢照搬或套用他人的优秀教学案例,从而代替了自己的思考,长时间的处于模仿状态从而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对备课结果的关注对于备课本身的打磨,对于技术的关注多于对理念的深度解读。</p> 张佳校长 <p class="ql-block"> 每个老师、每节课都要备课,这是一个日用而不知的常识。与此同时,作为一项专业技能的教学设计,还没有真正成为普及性的“通用技术”而代替经验意义上的备课。教学设计是被遗忘的教师核心技能。因此,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备课不仅是良心活,更是一项技术活。也就是说,教学设计是一项专业行为,包含了伦理和技能两个维度的要素。备课绝对是一个专业行为,不是仅仅凭良心和经验就能做好的事情。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提高了我们对传统备课的认识,提供了对其进行专业改造的工具、路径。较之传统备课,教学设计在理论基础、理念和技术上都有较大不同。</p><p class="ql-block"> 教师的备课是一项兼具伦理意蕴和技术属性的专业行为。一个专业的教师,他首先就会有一种专业意识的觉醒,认识到传统备课需要教学设计的专业化改造;其次,他会在工作中形成专业自觉,主动追求、主动学习,而不是当做一种负担;最后,他会在这个过程中习得教学设计的一系列专业技术,同时不断涵养自己的专业伦理精神,提升、完善自己,真正实现专业发展。</p> 王卓力老师 <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道备课是教学质量的根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对于教师而言备课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其次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不仅要知道“去哪儿”“怎么去”更要知道“学得怎么样”,做好课堂教学评价反馈,这样才能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p> 杨娜仁校长 <p class="ql-block">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课堂质量能不能提高,关键在教师和学生能否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积极有效的互动中实现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就教师而言,要让学生实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目标怎么去达成,如何评价学习目标是否达成,这三个最基本的问题是每个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备课中教师首先思考的不是我该怎样教、设计怎样的一个情境、我需要设计怎样的一个课件、怎样的一系列提问等等。这些都是从“教学”开始设计方案,在还没有明确学生学习目标的情况下,首先就考虑教师“怎样教”,就好像是在还没有明确“去哪里”的情况下,首先就考虑“怎样去”。学教评一致性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是始于目标的课堂设计,它遵循的线路是“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首先设计学习目标,确保课堂核心与方向的正确性;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评价任务用以检测学习目标,确保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有基于证据的把握;最后才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内嵌评价任务,通过有序的环节帮助学生达成目标。</p> <p class="ql-block"> 希望老师们以本次线上读书分享活动为契机,将专业化的备课理念运用于实践,探索备课专业化,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