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明】唐寅《桃花庵歌》</p><p class="ql-block">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p><p class="ql-block">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p><p class="ql-block">酒醒只在花間坐,酒醉還來花下眠。</p><p class="ql-block">半醉半醒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p><p class="ql-block">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p><p class="ql-block">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p><p class="ql-block">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p><p class="ql-block">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p><p class="ql-block">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p><p class="ql-block">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p><p class="ql-block"> 今期《食緣隨筆》以唐伯虎《桃花庵歌》為定場詩,繼續淺談中國飲食史。</p> <p class="ql-block"> 在說明代飲食文化之前,不得不先說說,明朝的社會文化。 </p><p class="ql-block"> 明朝是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是中國文藝復興與改革並進的朝代,文學與藝術空前繁榮。主要表現在詩文、小説、戲曲三方面並趨向平民化與世俗化。</p><p class="ql-block"> 中國小説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均是出於明朝,還有一本折射當代明人喜好享樂生活的《金瓶梅》。比較著名的還有《封神榜》、《東周列國志》、《三遂平妖傳》、《禪真逸史》、《三言兩拍》等。</p><p class="ql-block"> 明朝之前中國戲曲均以雜劇形式展現,沒有明確的流派與曲種。源自南戲的崑山腔白的地方戲,在正德、嘉靖年間由魏良輔改良之後成為中國戲曲之祖「崑曲」。</p><p class="ql-block"> 朱元章曾說:「五經四書。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記》如山珍海錯,富貴家不可無」。崑曲明嘉靖至清乾隆之間二百多年乃全盛時期。當中《琵琶記》、《浣紗記》為代表。</p> <p class="ql-block"> 明代燦爛輝煌的文化,其中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極注重享樂,表現在美食上。</p><p class="ql-block"> 明朝在嘉靖朝之前,社會各個階層的飲食宴筵等等日常生活的消費標準,大多遵循封建王朝的禮制。且崇尚「敦厚儉樸」的風尚,但是到了嘉靖、隆慶以後,隨著社會的繁榮、價值觀的變化,各種各樣的商品逐漸豐富,轉向「浮靡奢侈」。這股浪潮直捲由皇宮到社會各個階層。 </p><p class="ql-block"> 明人崇尚養生之道, 明朝養生學家高濂在《飲饌服食箋》中寫道:“飲食~活人之本也……由飲食以資氣,生氣以益精,生精以養氣,氣足以生神,神足以全身”。所以明朝的宮廷飲食嚴格遵循節令,可以說是月月新鮮,節節有變化,所謂的「不時不食」。</p><p class="ql-block"> 明初,宮中的飲食之事由光祿寺掌管,除去大的喜慶壽宴外,每月都有不同的飲食內容和特定的進食習俗。正月初一,內臣宮眷們飲椒柏酒,吃水餃。立春,吃蘿蔔,名爲“咬春”,還要互相宴請,吃春餅和菜。二月二,要吃油煎的黍面棗糕和稀麪攤的煎餅, 叫做“薰蟲”。三月十八,東嶽廟進香,吃燒筍鵝、涼糕、餈巴、雄鴨腰子。四月要賞牡丹花、芍藥花,用葦葉包方糯米食之。五月初五午時,飲硃砂灑、雄黃酒、菖蒲酒,吃糉子:夏至伏日,吃馬齒莧,時人稱爲吃長命菜。六月六、初伏、中伏、末伏日,都要吃過水麪、嫩藕。七月十五,甜食房進供蜂蜜,還要賞荷花吃鰣魚……</p><p class="ql-block"> 到了永樂年, 由於宦官閹黨執掌東廠,便將宮廷膳食分爲內廷和外廷兩套管理體系,外廷的管理機構是光祿寺,皇族人員的飲食都是由內廷來負責。</p><p class="ql-block"> 光祿寺主要負責宮廷的日常飲食,逢年過節時的各種慶典儀式,以及宴請朝臣或者外賓。而內廷又分爲由太監負責管理的“尚膳監”,以及由女官管理的“尚食局”。</p><p class="ql-block"> 明代宮廷設女官機構,設六局一司,即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六局,以及宮正司。每局有執掌者兩名,尚食局尚食兩名。尚食局下設司饌、司醞、司藥、司供四個部門,負責燒菜做飯的是司饌部門,有司膳四人、典膳四人、掌膳四人、女史四人,加上輔助廚娘大約幾十人。</p><p class="ql-block"> 明太祖朱元璋,祖籍安徽建都南京。其開國將領多為淮揚一帶的人,所以明朝宮廷菜以淮揚風味為主流。</p> <p class="ql-block"> 明朝中葉,隨著社會經濟及農業的發展,物質不斷豐富,朝政的腐敗,加上陸王心學的發展與傳播,荒淫享樂之風席捲全國。「人情以放蕩為快,世風以侈靡相高」的價值觀為思潮。</p><p class="ql-block"> 唐伯虎的《桃花庵歌》,“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酒盞花枝貧者緣”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社會人們生活情況與心態。</p><p class="ql-block"> 據嘉靖《建寧府志》記載,明武宗、明世宗年間,福建富戶請客,普通宴席上二三十道菜。到了冬天,親戚互相宴請,殺豬宰牛,大擺宴席,飯桌上飽食一盡的空碗摞起來有一尺多高。普通人家請吃一頓飯,至少要上十道菜,野味、海鮮、遠方特產,均不可或缺。連當時出家的和尚也講究吃喝。明-王士性《廣遊志》的書中寫到,河南一帶,一百個和尚中九十九個是酒肉和尚,很難找到一個不喝酒、不吃肉的。</p><p class="ql-block"> “蘇州好,載酒卷艄船。几上博山香篆細,筵前水碗五侯鮮,穩坐到山前。” 船宴是當時江南地區崇尚飲食享樂的產物並在清朝盛極一時。船宴是一種在杭州西湖、無錫太湖、揚州瘦西湖、南京秦淮河、蘇州野芳浜等風景區專供人們集游、賞、吃、樂的船舶。</p><p class="ql-block"> 隨著鄭和七下西洋,恢復四夷朝貢。許多的舶來品,如番茄、辣椒、南瓜、地瓜(甘薯)、玉米、大蒜等,更加豐富了中國的食材,尤其是辣椒對川菜、湘菜影響最大。食材更成爲中國餐桌上的新寵。</p> <p class="ql-block"> 明朝,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騷人墨客,都樂於精研此道。 更有不少墨客撰寫筆記或食單,以美食著述傳於後世。 </p><p class="ql-block"> 由明代高濂所著《雅尚斋遵生八笺》、宋公玉編著的食譜藥膳著作《飲食書》、由太監劉若愚記載,明宮生活,飲食好尚的《酌中志》、反映明代「活色生香」生活的《金瓶梅》,還有一位明末清初著名的史學美食家張岱。</p><p class="ql-block"> 張岱在其《自爲墓誌銘》自述: 少為紈袴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p><p class="ql-block"> 張岱生於書香世家,祖上四代均為進士,是名副其實的富五代,玩世公子。其祖父也是美食家,組建了飲食社,蒐集高濂《遵生八箋》等書籍中的相關飲食資料,合編爲《饔史》四卷。《老饕集》是張岱在《饔史》的基礎上“搜輯訂正”而成的。書中刪除了《饔史》中多數宮廷菜點等“一切矯揉炮炙之制”,只保留易於烹飪、味道鮮美的菜點,並易名爲《老饕集》。作者非常自負地稱:“雖無《食史》《食典》之博洽情腆,精騎三千,亦足以勝彼贏師十萬矣。”</p> <p class="ql-block"> 「不知靈草天然異,一夜春風一寸長」。明代茶文化開創新局面,流傳至今。</p><p class="ql-block">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隨唐,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唐宋之時盛行的是抹茶文化,明朝茶文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格,只因一人。《明史.志第五十六 食貨四》記載:「其上供茶,天下貢額四千有奇,福建建寧所貢最為上品,有探春、先春、次春、紫筍及薦新等號。舊皆採而碾之,壓以銀板,為大小龍團。太祖以其勞民,罷造,惟令採茶芽以進。」明太祖對貢茶的指示改變了唐、宋以抹茶、團茶為主的飲茶習慣,芽茶成主流,從此至今。 </p><p class="ql-block"> 明代田藝蘅《煮泉小品》評說:「茶之團者片者,皆出於碾鎧之末,既損真味,復加油垢,即非佳品,總不今之芽茶也。」道出了兩者品味的差異。明代《張伯淵茶錄》說「茶之妙,在乎始造之精,藏之得法,泡之得宜」。《茶說.序》道出明茶的採造與製茶法與唐、宋茶道工藝上大相徑庭。「明代行炒茶法旋摘旋焙,香色俱全。唐宋行蒸茶碾茶法,以蒸碾為工」。自然茶味締造品茶藝術的一波高潮;明朝洪武時期「紅釉暗花龍紋茶盅」,是因應飲用芽茶而出現的新式茶具,手工紫砂茶具蔚然成風更成了茶器的代言。</p> <p class="ql-block">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每一個朝代的特定政治、經濟等因素決定了其飲食文化。</p><p class="ql-block"> 清朝的宮廷飲食延續了明朝制度。由內務府和光祿寺管理。下設御膳房、御茶膳房、壽膳房、外膳房、內膳房、皇子飯房、侍衛飯房,分別承辦宮廷飲宴和日常飲食。</p><p class="ql-block"> 「御膳房」是負責皇帝飲食的專職機構。內設管理事物大臣若干名,都是由皇帝特派的心腹之人。管理事物大臣下設尚膳正、尚膳副、尚膳、主事、委署主事、筆帖式等官職,專司皇帝吃飯事宜。其下再設廚役、掌竈,具體爲皇帝備膳。</p><p class="ql-block"> 皇家御膳還一套祖先留下來的膳食制度,有嚴格的份額規定,即每人每天有固定的米、面、肉、菜及調料,稱爲「口份」。清代帝后、妃嬪用膳依其身份不同使用不同質地、不同紋飾和不同數量的餐具,稱為「位份碗」都必需嚴格執行。</p><p class="ql-block"> 清朝飲食文化最大特色是從剛剛開始的「滿食當道」走向「滿漢共存」。當中有其政治因素,由於滿族人統治天下,很多漢族人相反地也逐漸「滿化」。談吐、穿衣都被對方所感染而失去本民族的特徵。而管治上,很大程度上採取了漢化政策。康熙起大力推行以儒學為代表的漢文化,漢傳統經典成為包括皇帝在內的滿族人必修課。到乾隆中期,滿人幾乎全部以漢語為母語,滿文漸漸成為僅用於官方歷史記載用的純書面文字。到19世紀,官方文件中的滿文已基本為漢文所取代。</p><p class="ql-block"> 這樣的大環境之下,天下美味食品進入宮廷,清帝的飲食逐漸發生變化。當時宮廷菜主要分三大菜系風味 : 滿洲菜、山東風味的魯菜、江浙菜系蘇點。</p> <p class="ql-block"> 康熙帝66歲大壽時舉辦的壽宴,旨在化解滿漢不和,提倡滿漢一家,集合滿族和漢族飲食特色的巨型宴席。壽宴設3天6宴,提供300多款佳餚。</p><p class="ql-block"> 當時滿漢全席有宮內和宮外之別,宮內的滿漢全席專供天子、近支皇族等享用;近親皇族子嗣、功臣(漢族只限二品以上官員和皇帝心腹)才有資格參加宮內朝廷的滿漢全席。宮外滿漢全席,是由滿族一二品官員主持科考和地方會議,以滿漢全席招待欽差大臣,入席時要按品次,佩戴朝珠,公服入席。相傳康熙帝在皇宮內首嘗,並御書「滿漢全席」,使滿漢全席名噪一時。滿漢全席是中國飲食史上的登峰造極之作。</p><p class="ql-block"> 清代有一部飲食文化巨著《隨園食單》,作者袁枚是清代詩人、美食家。其文筆是和大學士直隸紀昀齊名,有「南袁北紀」之稱。《隨園食單》中詳細的論述了三百多種菜式,燜、煎、焗、炒、煮、燉、醃、鹵、醬、蒸、炸、醉等製作方式,樣樣皆有。其中以江浙地區的菜餚飯點、美酒爲主。京菜、粵菜、徽菜、魯菜等地方的菜式以及宮廷菜也都有介紹。</p><p class="ql-block"> 清代是中國古代飲食史發展的高峰期,更是近代飲食的開端之時。其飲食成熟、地方菜系(幫菜)的逐步形成、茶酒文化,宮廷菜的鼎盛,無一不彰顯著飲食文化的巨大發展。</p><p class="ql-block"> 「 民以食為天」,數千年的華夏飲食文化,通過飲食史,透析歷史、習俗、宗教、思想、哲學、地域、文化的流通與融匯,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