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以前常听闻神秀与惠能的故事,特别是在五祖禅师弘忍欲传位之时二人所题偈语,更是脍炙人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记得神秀当时所题偈语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日日勤拂拭,莫使染尘埃。”而惠能所题偈语则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两个偈语与《坛经》中记载大体意思相同,文字略有出入,有愿意深究者可以参考《坛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过去很长一段世间,我是非常推崇惠能这首偈语的。然而事情可能并不如字面一样简单。要深刻理解这两首偈语的具体含义,则需要对禅宗乃至佛教的历史与发展作一深入考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首先,我们看看禅宗的来历。据大乘佛经记载: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和大众弟子在灵鹫峰上,释迦摩尼佛不像平时说法一样,这一次他手中拈起一支花,一干弟子都不解其意,唯独迦叶尊者心领神会、破颜一笑,被释迦牟尼佛看到了,他当即言道:“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嘱咐摩诃迦叶,勿令断绝”。据说,这就是禅宗的来源,从西土迦叶尊者到达菩提摩祖师,一共在西土传了二十八代。传到菩提达摩之后,大乘运势东转,所以达摩东渡传法,禅宗落地中国,并在中国发扬光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菩提达摩在中国始传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佛陀拈花微笑,迦叶会意,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禅是脱离文字的,语言和文字只是描述万事万物的代号而已。一个人可以大字不认识一个,但只要明心见性,了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三藏十二部大小乘经教归纳起来,修行有两条路,就是顿悟与渐修。当时的禅宗讲究的正是“一朝顿悟,见性成佛”的修行方式。而惠能的这首偈语,正好完美地体现了这种思想。难怪弘忍一见到惠能的这首偈语,就迫不及待地把衣钵传授给他。而要想做到“一朝顿悟,见性成佛”,并非普通人能够做到的,是需要身具上上根的人才能做到。惠能就说过:“我此法门,乃接引上上根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笔者并不否认这个世界的确存在那样身具上上根的人。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世界到底还是凡夫俗子比较多。事实上,即使回到释迦牟尼所处的那个年代,甚至佛陀本人,哪一个不是辛辛苦苦、一点一滴的修行才能脱离苦海,功至涅槃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据原始佛经《阿含经》记载:在二十九岁那年,悉达多毅然放弃了太子的富贵生活,开始了出家求道的沙门生活。一开始,他选择禅定的修习。禅定是当时东方非雅利安民族的文化特色,与苦行一样,是当时沙门修行者的主流风潮。他先后跟随了两位老师,很快就修到禅定的最高境界,但仍然不能彻底解脱。于是,转而进入苦行林,经历裸行、日曝、冰冻、日食一粒米、睡荆棘床、拔发须等等苦行方式,寻求涅槃解脱。但六年过去了,他仍未能从中得到解脱。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三十五岁那年,他放弃了苦行,重新恢复正常饮食,调养了身体,来到尼连禅河畔的菩提树下,回到身、心观察的理性思惟,专精禅思。这次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有了决定性的突破。当他从菩提树下起来时,就是后人尊称的释迦牟尼佛了。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释迦牟尼将自己的修行方法归纳为《四圣谛》、《八正道》和《十二缘起法则》。其中,《十二缘起法则》分析了诸如生、老、病、死等生命苦迫形成和流转的原因,《四圣谛》是修行的核心思想,即:苦、集、灭、道,详细解释了什么是苦,苦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灭苦。而《八正道》正是灭苦的具体方法。修行大体包括四个维度和八种方法。四个维度是:一是要令未生起的恶不再生起;二是要另已生起的恶一点一点地去除;三是要令未生起的善生起;四是要令已生起的善不断发展壮大。八种方法即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佛陀灭度后,上座部的弟子担心佛法失传,很快组织了二次大规模的经集。他们把佛陀生平的经历以及他所教导的佛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一开始指定持忆僧持诵,后来刻录在了贝叶上并保持至今,成为传世原始佛教经典。南传佛教称之为《尼柯耶》,北传佛教称之为《阿含经》。这是所有佛法佛经的鼻祖,舍此无他,后世的佛教经典和思想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笔者始终对“拈花一笑”这一佛教公案非常好奇,但翻遍《阿含经》和《尼柯耶》,都没有看到这一记载。后来才知道这是教外别传,相当于佛教野史。最早的记载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以及《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两者皆是后世佛经,有人为编辑的痕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神秀与惠能分别代表了二种修行方法。顿悟需要有上上根的悟性,而对于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就是要按照八正道一点一点地修,不断地去除使自己身心焦躁、烦恼、不安(统称为苦)等不善情绪,积极培养清净、平舍等善的情绪,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朝着离苦迈进。修行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时候,尽管你似乎已经明白了涅槃的道理(所谓顿悟),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惟模式,你并不能有效地克服焦躁、烦恼和不安等不善情绪,你的心还是会不自觉地被外境牵着走,难以使心达到彻底的自由。所以,在这一点上,我倒是觉得神秀的思想比较符合原始佛教经典的思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日日勤拂拭,莫使染尘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人们也常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长年累月的积累,想要彻底摆脱惯性思惟模式,使心不再被外境牵着流转,从而使心从不善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获得彻底的自由,大概率来讲是不可能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