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斗指子;太阳到达黄经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p> <p> 小寒的天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俗话有讲:“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小寒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p><p> 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人们叫做“数九寒天”。</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寒三候</p><p>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p> <p>一候雁北乡</p><p>千山万水,大雁归乡</p><p>大雁开始向北迁移</p><p>月光照耀着它的征途</p><p>还有你回家的那条小路</p> <p>二候鹊始巢</p><p>喜鹊迫不及待地重登枝头</p><p>在吱喳声中筑下新巢</p><p>生机盎然就在不远处</p> <p>三候雉始雊</p><p>雉鸡开始尽情地高声啼叫</p><p>为寻求亲密的伴侣</p><p>加入了自然的大合唱</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寒节气的习俗</p><p> 小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顾名思义,小寒,冷也,因为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就在小寒和大寒之间,而且与春节前的腊八节也“连”在一起。所以说,到了小寒,就说明春节快到了。</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探梅</p><p> 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小寒虽冷,但是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邀几个好友,外出去柯城七里寻一支梅花扑鼻香,令人神清气爽。</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冰戏</p><p> 我国北方各省,入冬之后天寒地诉,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吃腊八粥</p><p>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画图数九 </p><p>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节气体验活动</p> <p> 老师们通过图片、视频、PPT课件让孩子们了解“小寒”,知道小寒节气的由来和习俗。</p> <p> 哇,香香的腊八粥出锅喽~</p> <p> 同学们通过手中的画笔感受梅花的芬芳美丽和冬日的温暖!</p> <p> 小寒时节正好处于“二九”、“三九”期间,俗话说“冬炼三九”,这时虽说天气寒冷,却也是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的好时候,在小寒节气里,孩子们通过运动,使全身暖和,血脉畅通。</p> <p> 通过小寒活动,让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更为丰富,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小寒节气的知识和传统习俗,也加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体育锻炼,让传统节气文化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p> <p>编辑:武永霞</p><p>审核:李同</p>